今天誰洗碗?從家務分工一窺性別平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救世會服務婦女、家庭時,打破性別框架,提升兩性平權的努力,除了宣導外,更主張要從成人的身教做起。
根據聯合國婦女署於近年發布的報告得知,全球每天共160億小時的無償工作中,女性大約需要承擔四分之三的時間。
「每天像陀螺一樣轉個不停,家事永遠做不完,小孩什麼都要找媽媽!那我能找誰?」阿玉以充滿無奈的語氣對社工訴說著自己的辛勞。

「我老公在家都不做家事、不幫忙照顧小孩耶!我上班這麼累,回家還要做那些沒人要做的事。每天忙到晚上十二點還忙不完,全家人都睡了我還不能睡!」美美同樣語氣酸澀。
然而,這些只是家庭生活中常見問題裡的冰山一角。
社會上,普遍的刻板印象為「男主外,女主內」。在台灣,仍有許多女性在結婚生子後,選擇退出勞動市場,一肩扛下照顧孩子、打理家務的責任。甚至許多職業婦女,白天在職場工作,晚上還得照顧小孩、處理家務,分身乏術,所有的時間分配都受到壓縮,身心負荷常在極限的邊緣。男性則被要求擔起全家生計,這不只阻礙男、女性的自我發展、探索,對於社會整體勞動力也是一大損失。同時,社會上供給弱勢女性的援助也較多,女性也較男性願意對外尋求協助。顯然,臺灣的性別文化不但壓抑女性追求個人成就,也使男性背負過重的社會期待。
除了看得見的家事勞動外;還有常被忽略,卻又加諸在單一人身上的「情緒勞動」。
家事勞動上可見的性別差異現象為,當夫妻雙方都是全職工作者,行使親職時,有一方可能必須承擔更多的家務量,而其中一方在這些承擔的家務裡,大多是與孩子互動這類相對「有趣」的任務,例如陪孩子玩。除了相對無趣的家事(像是煮飯洗碗洗衣、清潔打掃居家環境、幫孩子換尿布洗澡等被視為傳統女性的工作),以及相對有趣的家事(例如陪小孩玩、遛狗、洗車、修繕、倒垃圾等)這些看得見的家事勞動外;還有常被忽略卻又加諸在單一人身上的情緒勞動。比如,記得家人什麼東西放在哪、誰需要什麼物品、日用品購物清單、家庭開銷、家人的行程等。這些「看不見」的情緒勞動,是那麼瑣碎又不經意,但這些小事綜合起來就會變成生活中讓人身心俱疲的大事。

因此,在救世會服務婦女、家庭時,打破性別框架,提升兩性平權的努力,除了宣導外,更主張要從成人的身教做起。如果小孩在家裡總是看到媽媽或爸爸其中一方在做家事,忙裡忙外,另一方卻在沙發上休息、看電視、滑手機,久而久之,小孩會認為,這就是爸爸、媽媽的形象,長大後,自然就對家務分工產生了刻板印象。

推動性別平權期望達到的目標,是每個人都能保有自己的特質,做自己想做的事,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不需要顧忌他人的眼光,更不需要迎合他人的期待。要走到這個境地並不容易,無論是男性或女性,都應該尊重彼此間的差異,雙方都能改變觀念,互相尊重,願意傾聽與溝通,才能逐漸落實兩性平權。
原文刊登於基督徒救世會電子期刊:從家務分工談性別平權
基督徒救世會深耕台灣將近40年,已服務超過2,000個家庭,以在地化的社區服務陪伴脆弱家庭,在最艱難的日子守護孩子安穩長大!若您願意支持我們的服務,歡迎在方格子贊助我們,或是親至官網捐款,收入將用於「2022急難婦幼家庭救援計劃」(衛部救字第1101364856號)。基督徒救世會 官網 Facebook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許多人都以為做好事需要花一點時間、一點金錢,或是一點體力,甚至是需要出門才能成就善事。有些全職媽媽在家顧嬰孩,吃飯洗澡速戰速決,要撥時間出門也是不容易,甚至家中有老人要照顧的婆婆媽媽,隨時要擦拭、餵食、復健,以及煮菜做家務等等,去一趟菜市場要像打游擊快狠準,更不可能擠出時間。上班族更是辛苦,上下班擠
Thumbnail
  我願意相信許多人在說這些話的時候不是在說謊,但我們可以進一步思考的事情是:為什麼最懂得怎麼用洗衣機、最知道廚房用具擺在哪裡、記得最清楚禮拜幾有回收車、總是在洗澡時順便刷浴室的那個人通常是女性?為什麼那麼多的男性成員,活了三四十年都還不知道怎麼用洗衣機?事實上,這就是性別因素。
Thumbnail
台灣不只過去在歷史上融匯了多樣性的族群,近年來文化的多元樣貌也逐漸展現出來。近期,《國語日報》的引導式作文題目當中的一個主題正是「多元文化」。這個主題,至今尚未出現在升學大考中,未來極有可能成為考題,必須留意。本文分享學生筆下的題材以及寫出深度的訣竅……
Thumbnail
稍早與朋友聊天談論到這個社會對於男性還是相對寬容的。 比方說,男性衝刺事業而沒有時間照顧家庭是可以被諒解的,但女性反而被要求要同時兼顧經濟與家庭。 倘若一位父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或踏入麥當勞,會被認為畫面非常溫馨,但如果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則會被指責竟然沒有親自下廚,抑或是帶小孩吃
Thumbnail
關於「家事」 #閱讀摘要分享 1. 家事不該是一個人獨自肩負的責任 2. 做家事的人不比在外工作的人低等 3. 聘請家事服務員也是一種選項,但最好還是別把家事視為有人可以代勞的工作,因為就算雇人打掃,也無法保證自己永遠都不用做家事。何況,孩子也有學習做家事的必要,若雙親看不起打理家務的工作,
Thumbnail
勞動節放假,一對夫婦各自忙碌,妻子煮飯忙亂,丈夫卻自顧打電動,引發妻子的反思。文章中蘊含多面向的情感以及家庭角色的探討。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許多女性面對結婚以後的角色轉變,以及在家庭中忍耐與付出的境況。同時也提醒男性在家庭中應該更多照顧自己的妻子。
Thumbnail
線上教學、男性廚藝教室體現在數位及平權時代,不去公司上班便會與社會脫節的觀念顯然不成立。另外以性別區分家務責任亦是弔詭,現今雙薪家庭、多元成家等家庭結構不佔少數,已非男獵女織組成的原始社會,遑論「會煮菜可以嫁了」此類利他藐視個人價值和無稽成家必要條件的觀點。
Thumbnail
身為一名女工程師,面對工作忙碌,家庭照顧兩頭燒的情況時,我一直感到無奈。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對婚姻的看法以及婚前和老公的故事,並表達了對於家庭成員互相尊重和自由的重要性。這篇文章強調了在現代社會中重視家庭平等分工和維護個人自由的價值觀。
Thumbnail
這幾天每日持續跟著書中做練習,今日檢視自己的骨盆模式,看看在以下議題上,自己是如何詮釋與定義 對女性角色既定期待:照顧家庭、包辦大小事、犧牲、奉獻、包容 社會上:附屬於能力比較好的男性,女人不重要(自覺現在女性力量逐漸連結合作之力) 養育孩子:女人的職責,失去自由,孩子發展好壞和女人大有關係。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許多人都以為做好事需要花一點時間、一點金錢,或是一點體力,甚至是需要出門才能成就善事。有些全職媽媽在家顧嬰孩,吃飯洗澡速戰速決,要撥時間出門也是不容易,甚至家中有老人要照顧的婆婆媽媽,隨時要擦拭、餵食、復健,以及煮菜做家務等等,去一趟菜市場要像打游擊快狠準,更不可能擠出時間。上班族更是辛苦,上下班擠
Thumbnail
  我願意相信許多人在說這些話的時候不是在說謊,但我們可以進一步思考的事情是:為什麼最懂得怎麼用洗衣機、最知道廚房用具擺在哪裡、記得最清楚禮拜幾有回收車、總是在洗澡時順便刷浴室的那個人通常是女性?為什麼那麼多的男性成員,活了三四十年都還不知道怎麼用洗衣機?事實上,這就是性別因素。
Thumbnail
台灣不只過去在歷史上融匯了多樣性的族群,近年來文化的多元樣貌也逐漸展現出來。近期,《國語日報》的引導式作文題目當中的一個主題正是「多元文化」。這個主題,至今尚未出現在升學大考中,未來極有可能成為考題,必須留意。本文分享學生筆下的題材以及寫出深度的訣竅……
Thumbnail
稍早與朋友聊天談論到這個社會對於男性還是相對寬容的。 比方說,男性衝刺事業而沒有時間照顧家庭是可以被諒解的,但女性反而被要求要同時兼顧經濟與家庭。 倘若一位父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或踏入麥當勞,會被認為畫面非常溫馨,但如果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則會被指責竟然沒有親自下廚,抑或是帶小孩吃
Thumbnail
關於「家事」 #閱讀摘要分享 1. 家事不該是一個人獨自肩負的責任 2. 做家事的人不比在外工作的人低等 3. 聘請家事服務員也是一種選項,但最好還是別把家事視為有人可以代勞的工作,因為就算雇人打掃,也無法保證自己永遠都不用做家事。何況,孩子也有學習做家事的必要,若雙親看不起打理家務的工作,
Thumbnail
勞動節放假,一對夫婦各自忙碌,妻子煮飯忙亂,丈夫卻自顧打電動,引發妻子的反思。文章中蘊含多面向的情感以及家庭角色的探討。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許多女性面對結婚以後的角色轉變,以及在家庭中忍耐與付出的境況。同時也提醒男性在家庭中應該更多照顧自己的妻子。
Thumbnail
線上教學、男性廚藝教室體現在數位及平權時代,不去公司上班便會與社會脫節的觀念顯然不成立。另外以性別區分家務責任亦是弔詭,現今雙薪家庭、多元成家等家庭結構不佔少數,已非男獵女織組成的原始社會,遑論「會煮菜可以嫁了」此類利他藐視個人價值和無稽成家必要條件的觀點。
Thumbnail
身為一名女工程師,面對工作忙碌,家庭照顧兩頭燒的情況時,我一直感到無奈。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對婚姻的看法以及婚前和老公的故事,並表達了對於家庭成員互相尊重和自由的重要性。這篇文章強調了在現代社會中重視家庭平等分工和維護個人自由的價值觀。
Thumbnail
這幾天每日持續跟著書中做練習,今日檢視自己的骨盆模式,看看在以下議題上,自己是如何詮釋與定義 對女性角色既定期待:照顧家庭、包辦大小事、犧牲、奉獻、包容 社會上:附屬於能力比較好的男性,女人不重要(自覺現在女性力量逐漸連結合作之力) 養育孩子:女人的職責,失去自由,孩子發展好壞和女人大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