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語貫 (21)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二十一、一切佛語心品第二之上 (入楞伽經集一切佛法品第三之二。大乘入楞伽經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三)

復次。大慧。為淨煩惱 (障。及) 爾燄障故。譬如商主。(將諸商人。齎持重寶。經於險路。歷諸眾難。終至寶所)。次第建立百八句。(及離妄想之無我。與) 無所有 (之真我。如是等境界之如來藏門)。善分別諸乘。及諸地 (之) 相。

(煩惱障者。起煩惱也。又名。人有我及人無我。謂。見一切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所生起之煩惱。亦即。前七相續轉識及第八阿賴耶藏識之境界。

爾燄障者。習煩惱也。又名。法無我。謂。無始無明住地。亦即。甚深第八阿賴耶藏識行相微細之究竟邊際。第九菴摩羅識)。

復次。大慧。有四種禪。

云何為四。謂。愚夫所行禪。觀察 (相) 義禪。攀緣如 (實) 禪。如來 (清淨) 禪。

云何愚夫所行禪。謂。聲聞。緣覺 (之沙門。及) 外道 (婆羅門等) 修行者。觀 (察) 人無我。(又名。煩惱障。起煩惱。亦即。第八阿賴耶藏識之境界。其) 性 (自性之) 自相。共相 (已。復為對治顯色。形色。妙觸。承事四種貪欲故。乃作意思惟。觀想彼身。先由青瘀膿爛。變赤䏺脹。後為蟲蛆蠅蚋。之所聚噉。乃至皮肉腐墮。血脈都盡。唯餘) 骨璅。(為筋所連。如是。生起) 無常。苦。不淨 (等) 相。計著 (以) 為首。(於) 如是 (等) 相。不 (起) 異觀。前後轉進。相不除滅。

是名愚夫所行禪。

云何觀察 (相) 義禪。謂。(先觀察) 人無我。(又名。煩惱障。起煩惱。亦即。第八阿賴耶藏識之境界。其性自性之) 自相。共相。(而於聲聞。緣覺之沙門。及) 外道 (婆羅門等修行者所執之) 自。他俱 (相。悉) 無性已。(乃進而) 觀 (察) 法無我。(又名。爾燄障。智障。習煩惱。亦即。第九菴摩羅識。而於) 彼 (諸) 地 (之) 相義。漸次增進。

是名觀察 (相) 義禪。

云何攀緣如 (實) 禪。謂。妄想 (觀察。人。法) 二 (種) 無我 (之相。乃虛幻不實之) 妄想。(於) 如實處。不生妄想。

是名攀緣如 (實) 禪。

云何如來 (清淨) 禪。謂。(菩薩摩訶薩。由住第八菩薩不動之地。得不滯此地。憑依自心現量三昧之方便。向第八阿賴耶藏識之處。分別觀察)。

(進而。空卻空執之蔽障。出於我見之邊際。

除證得無生法忍。見得徧滿虛空。涵融萬法之無我如來藏。而畢竟捨離生。住。滅之妄見外。

又因先使自心現量一念參究之句意A。透穿第八阿賴耶藏識。即尺標一。之闇蔽區隅。殄滅第九菴摩羅識。即尺標假〇。之無明翳膜。見於實相般若。即〇。之法界光明。而實相般若復以其光明之照澍。將一切虛妄。還原為絕對之真實。照澍諸識。轉諸識為諸智。即〇之涵融統攝。而見得充塞清淨法界之真我如來藏。

見得充塞清淨法界之真我如來藏已。便能離乎第八阿賴耶藏識心。第七末那識意。第六意識。五種法。三種自性。二種無我之相身。遂得無生法忍之意生身)。

(由是。隨順) 入 (於第十) 如來 (法雲之) 地。(於彼。建立無量寶莊嚴。大寶蓮華王像。大寶宮殿。如幻圓成性自性第一義如來藏心之境界。因修習而生。諸最勝子眷屬。前後圍繞。從一切佛剎而來。各舒其手。為彼灌頂。如轉輪聖王為太子灌頂之法。超越佛子地。此即。超越甚深第八阿賴耶藏識行相微細之究竟邊際。第九菴摩羅識。到自心現量覺悟聖智之法趣)。得自 (心現量) 覺 (悟) 聖智 (究竟差別) 相 (之) 三種樂住。成辦眾生不思議 (之) 事。

是名如來 (清淨) 禪。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愚夫所行禪。觀察相義禪。
攀緣如實禪。如來清淨禪。

譬如日月形。鉢頭摩深險。
如虛空火盡。修行者觀察。

如是種種相。外道道通禪。
亦復墮聲聞。及緣覺境界。

捨離彼一切。則是無所有。
一切剎諸佛。以不思議手。
一時摩其頂。隨順入如相。

6會員
174內容數
禪宗法式,由信心銘開始,始有具體之文字描述。其後石頭參同契、洞山五位、臨濟四料簡等,雖以道家語言外貌,或援引「取坎填離」之理論,然本文指出,其文字背後所欲闡示之內容,實是金剛經三句之變體,與「拈花微笑」之意旨無別。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森愛耦諧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慧書信 (25)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大慧書信 (26)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大慧書信 (27)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大慧書信 (28)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大慧書信 (29)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大慧書信 (30)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