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切佛語心品第一之上 (入楞伽經集一切佛法品第三之一。大乘入楞伽經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二)
復次。大慧。若菩薩摩訶薩欲知。(憑依) 自心現量 (三昧之方便。而能決了。通達) 攝受。及攝受者妄想 (之識) 境界 (者)。當 (遠) 離群聚。習俗。(及) 睡眠。(於) 初。中。後夜。常自覺悟修行 (之) 方便。(復) 當 (遠) 離惡見經論 (之) 言說。及諸聲聞。緣覺乘。(及外道婆羅門等修行之) 相。(久久。自) 當 (決了)。通達 (第八阿賴耶藏識) 自心 (所) 現。(攝受。及攝受者識境界) 妄想之相。
(自心現量者。謂一念參究之句意。參。即是以心眼看。而參究。即是以心眼窮究識流注之源頭。以A 表之。
句歸何處者。謂。A 逆溯識流注而上。穿越尺標二。一而過。終而打破尺標假〇。殄滅第九菴摩羅識。透出惑識尺矩之外。見得實相般若之〇。此即金剛經所稱。非A。而實相般若復以其光明之照澍。將一切虛妄。還原為絕對之真實。於是。此A。乃成真A。此即金剛經所稱。佛性中之A。
譬如鯉魚躍過龍門。是魚。化為龍。一躍。跳出依倚。與因果之外。用得尺標二。一。如龍頭蛇尾。捺倒爛泥裡。
此決斷之一句子。雖是終極成道之一念。亦與初發心之一念無別。但僅無惑。亦即。無第九菴摩羅識。與曩者有所不同耳。
是故。末後句。即是最初句。
第九菴摩羅識。由擯除滅盡第八阿賴耶藏識之染分而得。於中。前七相續轉識之作用歸於沈寂。唯滯第八阿賴耶藏識究竟邊際中。湛湛瀅瀅之業相。以未能跳脫事墮之縛。而未能照澍熙澤萬法於己中之故。可謂尚未空盡者。
前云倒轉鎗頭之看。即A。所謂自心現量三昧之方便者。謂。自心現量A。以第八阿賴耶藏識之心相。即X。為其相分。直下。覷看至第八阿賴耶藏識中。虛妄根源微細習氣種子隱伏之究竟邊際。再覷破此究竟邊際。而證悟實相般若。
此即。以心眼注視第八阿賴耶藏識心相之處。即AX。令第八阿賴耶藏識之作用逐漸不行。並使於中蘊藏之虛妄根源微細習氣種子。亦即。業壽種子。其熏習之力滅盡。終而打破此究竟邊際。殄滅第九菴摩羅識之翳膜。裂開第八阿賴耶藏識之網。解脫妄想之縛。透出惑識尺矩之外。之謂。
若曰。向內返看妄念之倏起倏滅。而不於第八阿賴耶藏識心相處著力之毗缽舍那。即AB。
或曰。猜謎射幸。無的捫摸。猶豫狐疑之思量計度。即B。
或曰。掃除妄念。空心入定。昏沈冥漠。滯於第八阿賴耶藏識昭昭靈靈。無思無覺禪定三昧之奢摩他。即-B。
皆非參究之要。保任之方。縱經塵劫。亦無有證悟之時。
A。即向內參究之一念。亦是看。
B。乃一切由無明習力推動之思維意想。簡名想。但隨宿習。惑亂而動。無有向內參究之力。
X。乃第八阿賴耶藏識。亦即。見聞覺知。之心相。蓋識境界之作用。乃由見。聞。覺。知所獲之影相。傳予第八阿賴耶藏識之庫藏納藏。第八阿賴耶藏識之識流轉動。遂使前七相續轉識之識浪。騰躍而生故。見。聞。覺。知四部。皆能通達第八阿賴耶藏識之心相X。
就眼識。及意識。作用於第八阿賴耶藏識心相之部言之。A。B 可謂爭相競逐。競合。第八阿賴耶藏識中視覺投影之場域X 也。
如來乘之修行者。若能提持。以眼根向內返看第八阿賴耶藏識心相之自心現量三昧方便。即AX。代彼意根作意或不作意。昏散膠擾之比量。即AB。B。及-B。則喻如高氣壓起時。水氣雲霧。盡皆遠離。唯一亘然晴空之相耳。
此亘然晴空之相。即AX。非彼掃除妄念。空心入定。昏沈冥漠。滯於第八阿賴耶識昭昭靈靈。無思無覺禪定三昧之奢摩他。即-B。所可彷彿比擬。
蓋前者。以專注之念。返觀第八阿賴耶藏識之心相。有知有覺。亘然成片。因而。得進而殄滅第九菴摩羅識之翳膜。裂開第八阿賴耶藏識之網。透出惑識尺矩之外。見得實相般若之〇。
而後者。則住於無知無覺之域。故無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建立 (入於自。共相。自心現量三昧方便) 智慧 (之) 相。住已。於上聖智三相。當勤修學。
何等為 (上) 聖智三相當勤修學 (耶)。所謂。(第八菩薩不動地之) 無所有相。(第九菩薩善慧地之) 一切諸佛自願處相。(及。第十如來法雲地之) 自 (心現量) 覺 (悟) 聖智究竟 (差別) 之相。
修行得此 (自心現量三昧方便智慧之相) 已。(則) 能捨 (離。如) 跛驢 (第八阿賴耶藏識) 心智慧 (之) 相。(而) 得 (憑依自心現量三昧之方便。將彼跛驢之相。轉成) 最勝子第八 (菩薩不動) 之地。則於彼上三相修生。
大慧。(第八菩薩不動地之) 無所有相者。謂。聲聞。緣覺 (之沙門)。及外道 (之婆羅門等修行者。入於斷滅正受之禪定三昧。滯於第八阿賴耶藏識。如海面平靜無波。昭昭靈靈之) 相。彼修習生。
大慧。(第九菩薩善慧地之一切諸佛) 自願處相者。謂。(於) 諸先佛 (本) 自 (大悲本) 願處修生。(此即。滯於由擯除滅盡第八阿賴耶藏識之染分。所得之第九菴摩羅識湛湛瀅瀅之境界。以諸先佛本自大悲之本願。顧憫眾生而不捨故。終不滯於此湛湛瀅瀅。甚深第八阿賴耶藏識行相微細之究竟邊際。
此地。除諸佛如來。及住地菩薩方能決了。通達外。餘諸聲聞。緣覺之沙門。及外道婆羅門之修行者。以其修行所得三昧智慧之力。一切不能測量。更無能決了。通達也)。
大慧。(第十如來法雲地之) 自 (心現量) 覺 (悟) 聖智究竟 (差別之) 相者。(謂。於) 一切法相。無所計著。得如幻三昧。(及無生法忍之意生) 身。(而於) 諸佛地 (之) 處。進趣行生。
大慧。是名 (上) 聖智三相。若成就此 (上) 聖智三相者。能到自 (心現量) 覺 (悟) 聖智 (之究竟差別) 境界。
是故。大慧。(上) 聖智三相。當勤修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