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賦不是那麼容易找的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曾經這麼表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非正常現象,而是一種罕見並且困難的心理成就。」

    我同意他這句話,並且也有點擔心,這些年所有人都鼓勵孩子尋找天賦,並且從小學國中高中,一直到大學,透過「生涯輔導」的課程,期望幫助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天賦,會不會產生另一種後遺症,認為自己是不是犯了某種錯誤,或者太過愚笨,才會沒有找到自己的「天職使命」?

    其實相反的,我相信很早就顯露出自己獨特的能力或天賦的學生,應該並不多,通常是在人生不斷摸索中,跌跌撞撞中,才能慢慢地確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我的建議是,假如還沒找到自己的天賦很正常,只要把自己眼前應該做的事認真的做,把有機會嘗試與參加的活動,好好把握,那麼自然而然,總有一天一件件完成的事情就會帶領我們找到天賦。

    生涯輔導單位會提供一些比如性向分析、人格類型分析或職業傾向分析……等等的問卷表格供我們填寫與檢測,不過我還是覺得人的性格與偏好很難只分成九種或十六種或任何數量的類型,因為人真的非常複雜,不要以為這世界上會有一種最適合自己性向的工作等著被我們發現,而是應該接受「多重自我」的現實,然後尋找各種可能適合自己各個面向的不同職業,換句話說,也許先嘗試,先做做看,再檢討得失,也就是在不同領域裡面實際測試不同的自我。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天職」很難「找到」,而是必須「培育」或者「創造」出的,我認為較可能的情況是,在我們幾乎沒有察覺之下,天職在我們認真地活在每個時刻中,緩慢地形成。

  尋找興趣、才藝與天賦 

    近年有一本暢銷書《讓天賦自由》,作者提醒大家要找到屬於自己的天賦,如此才能活出生命的意義,這也是人社會能夠不斷進步與發展的來源。他把每個人獨特的生命歸屬用「天命」這兩字來描述,指的是「喜歡做的事」與「擅長做的事」能夠相互結合的境界。

  這兩件事情,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很容易發現,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實上,有絕大多數的人,一輩子花最多時間做的事情,往往不是自己最喜歡做的,也不見得是最擅長做的,因此活得不快樂,無法充滿熱情與活力地面對每一天。

  我想,這是因為許多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必須選擇哪種職業,獲得哪些能力或身分,才能追求到世俗認定的「成功」,反而壓抑了孩子真正的天賦與興趣。

  所謂才藝,目的是在提供我們豐富的生活與開拓生命視野的機會,同時透過多元的嚐試,發掘潛能,培養出一生的興趣,在各種活動中,提供自我探索的機會。學才藝若只是被當成升學加分的管道或炫耀親友的方式,實在是太可惜了,況且若太重視分數與學習成果,往往會扼殺興趣,反而得不嚐失。

  同樣學才藝,有可能變成技術的反覆操練與孩夢魘,也有機會成為陪伴終生的興趣,讓我們更能品味生活,成為生命的活水源頭,其間的差別或許只是我們的態度與感覺。

 選擇才藝課時,要檢視自己與生俱來的氣質,看生活習慣活動量高低,規律性或敏感度等等。不過說實話,要判斷性向與氣質趨向並不容易,很多時候會受周邊親友影響或一廂情願的自以為是。所以,要讓我們多方嚐識,也允許有放棄的自由。

  不過,也要注意到想放棄時,是否有其他非興趣或學習上的原因,也許是不喜歡老師,或者對老師教法不適應.等等。

  相對於到才藝班學才藝,我反而比較喜歡從參加不同的社團中學習各種才藝。不管是學校裏的社團,民間團體的兒童團隊或社區裏的共學玩伴,因為社團活動幾乎是不花錢,(與才藝班一堂課數百元近千玩的學費相差非常多),所以在社團裏沒有家長或老師那種必須時時檢視進度與成效的壓力,更重要的是,在社團裏多了很多人際互動,彼此之間是共同努力互相合作的伙伴,而不是互相競爭的同學。

當沒有壓力的在社團中,很高興地玩了一學期又一學期這時候再視情況找專業的老師學習,突破技術上的瓶頸,到了這階段,因為有了真正的興趣,再花大錢才有效果,也比較值得。

如果在求學階段,沒有特定的偏好或傑出的表現,就盡量接觸更多不同的活動與多元學習。

若是一時還想不出真正喜歡做什麼,也沒關係,很多人甚至要到畢業進入社會,工作好一段時間後,才慢慢顯露出自己的天賦。不知想做什麼事時,只要把手邊該做的事確實地做好,把這個階段接觸到的技術或能力好好掌握即可。

我認為人不要太功利,壓縮了正常成長的歷程,太匆忙地跳過該有的經歷。有時候,跌跌撞撞反而比抄捷徑更能活出生命的精彩與美好。

raw-image



    1.5K會員
    2.0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走每一步都算數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AI跟真人魅力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玉山裡的教育奇蹟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綠領人才供不應求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創作者要怎麼好好休息 + 避免工作過量?《黑貓創作報#4》午安,最近累不累? 這篇不是虛假的關心。而是《黑貓創作報》發行以來可能最重要的一篇。 是的,我們這篇講怎麼補充能量,也就是怎麼休息。
    Thumbnail
    avatar
    黑貓老師
    2024-06-29
    防曬產品係數測試報告彙整(2024年)從2014年起,自己對於市售防曬產品的效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為當時候發現不少產品的防曬係數其實標示是有問題的,像是原本應該是人體測試的SPF與PA數值,實際上沒有做,只用機器測試的數據來充當,但這兩者卻有很大的差異。像是防曬係數其實有強度、廣度與平均度三個面向需要一起判斷,但多數廠商並沒有完整標示
    Thumbnail
    avatar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
    2023-04-27
    敏感不是你的錯:敏感是體驗生命的天賦,而非一種錯誤。你是否有以下敏感的狀況呢? 在人多的地方總容易感覺疲乏,甚至煩躁? 你能敏銳感受到他人的身體與情緒狀態? 當你靠近某些人,你會不由自主想遠離? 你需要更多獨處時間來消化對外的接收? 你對環境的訊息有更高的接收,覺得自己像一塊海綿? 如果以上的問句符合你的生活,你很可能擁有高敏感或共感人的特質。
    avatar
    冉媛
    2023-09-06
    天賦不是興趣,目標也不是興趣擅長的事就等於興趣嗎?天賦只是有助於發展的更好,但天賦不是興趣。就像有些人能燒出一桌好菜,廚藝是他的長項,但不代表他喜歡下廚。長項,頂多只是不討厭罷了。
    Thumbnail
    avatar
    闆娘Summer
    2023-01-05
    不是學霸沒關係|一起讀《孩子,你的敏感我都懂》、《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下)與高敏感小孩相處的時候,偶爾會有看到小時候的自己的錯覺,那些原本被自己遺忘的過去,隨著與小孩生活的時光,不時地浮現。在明白高敏感特質之後,對於自己過去總是侷促不安似乎有了解答。
    Thumbnail
    avatar
    王小姐
    2022-08-03
    不是學霸沒關係|一起讀《孩子,你的敏感我都懂》、《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上)《孩子,你的敏感我都懂》、《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心得筆記。
    Thumbnail
    avatar
    王小姐
    2022-06-28
    女高中生偵探並不是JK (16) 天賦失調的雙胞胎姊妹解決了困擾北間許久的案件後,又過了幾日。 這天中午志兔和人有約,到山腳下的鬆餅店要洽談公事。 「所以說,為什麼你們會在這裡……」 穿著OL套裝的志兔有點傻眼的看著盤踞在店內的藤木寮成員們。 「哈哈,沒關係啦志兔同學,人多一點比較熱鬧嘛。」 定輔咀嚼著鬆餅。 八千穗沒好氣的說。 定輔很得意地抱著胸。
    Thumbnail
    avatar
    河合艾梅莉
    2022-03-21
    幸福是一種「能力」,不是一種「天賦」如果人生是一場遊戲,要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時間中揮灑精力與熱情,為自己的人生寫下精采絕倫的經歷與戰績呢?人生就像是一場遊戲,當你出生的時候,就被設定了角色與情境,然後每個人都在不斷地迎接新的關卡,不同的是,真實的人生無法重來,而「心靈成長」就是這場遊戲的通關金鑰。
    Thumbnail
    avatar
    依沛的心靈理財學院
    2022-03-17
    天婦羅,必也正名乎!(心娜輕鬆煮#17) 說到天婦羅,多數人腦中馬上聯想起一大鍋連同蘿蔔、黑輪、高麗菜捲泡在湯湯水水裡、不斷加熱再加熱、所謂的「甜不辣」條或片;許多人甚至直接將「天婦羅」、「甜不辣」、「關東煮」三者畫上等號。 之所以會有這樣大錯特錯的印象,是因為台灣人把從日本傳入的天婦羅(天ぷら,讀音:tenpura),直接翻譯成國字「甜
    Thumbnail
    avatar
    我是心娜,Dear Celina
    2021-04-25
    天賦,怎麼知道自己的天賦是什麼?常常遇到很多業界的業務,每每在業績檢討會上,一定會聽到自我否決的一句話,就是,我可能不適合,這需要業務天賦,所以,事實證明我沒有那種天賦,可能還是行政工作比較適合.我好奇的問,那你認為的業務天賦是什麼呢?如果你認為自己沒有業務天賦,那你一定擁有其它天賦,那又是什麼呢? 職場工作中即使是行政工作也是需
    Thumbnail
    avatar
    Genius天賦創意課程
    2020-12-18
    〈專訪〉王靖惇:「感覺」不是天賦,它是一種生命的累積。 榮獲臺中國家歌劇院駐館藝術家的王靖惇,1983年出生,臺中北屯人,臺灣大學戲劇學系研究所畢業,現為全職劇場創作者,專長演員、編劇及導演三棲。
    Thumbnail
    avatar
    ANT MA
    2018-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