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你的天職:價值觀原來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更新於 2021/07/25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今天要介紹一本好書,書名是《發現你的天職》。關於許多生涯選擇上的迷思和解答,以及實際作法,這五個生涯迷思你打了幾個勾呢?
雖然這本書的內容是在探索職涯,但最後回歸到的還是你自己,你的人生價值觀是什麼,你身上擁有什麼優勢能力,以及這些東西如何在市場上找到適合你的工作。
我整理了五個重點和大家做分享,先從生涯的五大迷思開始。

生涯五大迷思

⁡❓以為必須是「能持續做一輩子的事」
轉念:從現在最想做的事情開始,先不要想這是不是自己能做一輩子的事,未來還沒有到,你也不知道。
❓找到想做的事時,會有「這就是命運安排」的錯覺
轉念:通常都是一開始覺得有趣,想試試看而已,並不會有一開始就知道這一定是自己想做的事。
❓必須是「造福人群的事」
轉念:先為自己而活,當自己開心也覺得做的事有價值時,才有機會幫助到別人。
❓要找到想做的事,就必須「積極採取行動」
轉念:必須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有什麼能力以及工作選擇,才能從可能的機會裡去嘗試,而不是還沒有想清楚就盲目地到處嘗試。
想做的事沒辦法變成「工作」
轉念:想做的事存在內心,實踐的方法不只有一種。很多時候是被興趣能當飯吃這個概念困住了,覺得喜歡某項事情,就一定只有一個職業方向,其實更應該思考的是,想做的這件事有什麼內容和原因是吸引你的,之後就會發現不只有一種工作能夠讓你做想做的事。

不知道「想做什麼」就「先行動看看」的陷阱

🍀先瞭解自己再嘗試,不是漫無目的的行動
🍀從優勢能力去找自己擅長的,不是努力增強不擅長的:不擅長的地方,只要有這些專長的人能夠協助你就好。因為不可能每個人百分之百什麼領域都會。
🍀迷惘是因為選擇的基準有問題:你選擇的標準是因為這件事帶給你的利益或好處,而不是你內心真的想要和重視的。
🍀從他人重心轉變為自我重心:你該思考的不是該選哪個,而是「想做哪個」。該選哪個常常包含了很多社會價值觀,但別人認為重要的,不一定是你認為重要的。

自我理解術公式

喜歡的事×擅長的事×重視的事=真心想做的事
❤️喜歡的事:就是你有熱情的領域,你會有興趣想要進一步了解或參與其中。
❤️擅長的事:就是你自然而然比別人容易學會做起來也很愉快,也可以說是你與生俱來的才華。
比如:體貼別人、對人感到好奇、邏輯思維。擅長的事也指可以通用在不同場合的軟實力。
❤️重視的事:重視的是指的是你的價值觀,你是為了什麼而工作,透過工作可以如何實現你重視的目標。
⁡以作者來說,他喜歡的事是自我理解,擅長的事透過系統傳授知識,重視的事是希望別人追求夢想。所以這三個結合起來,就是:因為希望他人追求夢想所以想透過系統傳授自我理解術。

三個元素的先後順序:價值觀-能力-興趣

必須先找到自己認同的人生價值觀,這不只是工作上的報酬、社會地位,或是福利的價值觀。
找到你認同的價值觀後,評估自己有什麼擅長的能力,再去市場和產業中篩選符合你的興趣和能力的工作。
⁡因為很有可能你找到喜歡做的事,但你的能力不一定可以做,或者是不符合你本身的價值觀,所以你反而讓你更迷惘。
⁡只要有你擅長的工作方式,你就可以在任何情況下發揮長處,你的工作選擇也會變多。

「想做的事」和「想成為的人」不一樣

一直思考自己想成為怎麼樣的人,會把很多注意力放在對工作的想像,而不是工作實際的內容。比如想成為YouTuber,但是對於寫企劃,拍攝或是編輯影片覺得麻煩,就很難實現這個職業。
⁡思考想成為怎麼樣的人容易自我設限。比如想成為搞笑藝人,會認為自己沒辦法全職做這個工作或是大紅大紫就應該放棄。但如果把目標定為想做讓別人大笑的工作,其實就會有別於搞笑藝人的更多選擇。

最後

這是一本包含了非常多實際練習的書,除了可以釐清一些非理性的思考方式,也提供了很多提問練習跟作者本身的舉例,讓你更知道怎麼去找到生涯中這三件重要的事。
沒有很複雜的用詞或艱深的概念,我覺得這是許多日本人出的書,都非常適合作為工具書的原因,因為他會用淺顯易懂的概念告訴你如何去執行。
⁡我整個週末都在閱讀和實作這本書的概念,覺得很有幫助,整理了自己過去的所有經驗,也會對自己的能力更有自信。
⚠️看這本書,請不要帶著「我是來找理想工作」的心態,而是「我想更加瞭解自己,想找的適合我的事」,會有更多意外的發現。⁡
希望大家都能夠透過這本書,更了解自己,也找到人生的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是不務正業邱總監Erica,我是一位諮商心理師|Podcaster|中英翻譯,在不同的生涯探索過程中,發現分享的正向力量是很大的,透過生活中的經驗還有身邊的人教會我的事,寫成我的心的,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追蹤我的粉專 FBIG 🎧 收聽我的節目:不務正業邱總監Podcast 📪歡迎聯繫合作,請合作邀約來信:beceo.erica@gmail.com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打賞,在左下方幫我拍手鼓掌,讓我有更多創作的動力!也歡迎你到我的IG、臉書逛逛,或收聽我的 podcas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我的生涯經歷,以及我曾經訪談過的人物,還有書籍的閱讀,對生涯探索有更多不一樣的思考方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生涯是不斷自我探索,隨著時間和環境不斷變動的過程,是工作、生活和自我的總和。 開頭的這句話,是我對於生涯至今的體會和見解,生涯是一個會持續變動的歷程,所以我們也需要隨著時間去調整自己的方向。 之前做節目時,和來賓討論到幾個生涯探索上很常見的問題: 「我不知道自己對什麼有興趣?」 「我可以怎麼做嘗試
Photo by Alexander Schimmeck on Unsplash   昨天聽了一個Podcast,內容是關於人生迷惘,主持人說迷惘的時候就盡量的去嘗試,而不要一直說著迷惘,但什麼都沒有做(她還說不知道人生有什麼好迷惘的?但確實人生就是有很多令人迷惘的事) 我想是因為她是一個勇往直前
生涯是不斷自我探索,隨著時間和環境不斷變動的過程,是工作、生活和自我的總和。 開頭的這句話,是我對於生涯至今的體會和見解,生涯是一個會持續變動的歷程,所以我們也需要隨著時間去調整自己的方向。 之前做節目時,和來賓討論到幾個生涯探索上很常見的問題: 「我不知道自己對什麼有興趣?」 「我可以怎麼做嘗試
Photo by Alexander Schimmeck on Unsplash   昨天聽了一個Podcast,內容是關於人生迷惘,主持人說迷惘的時候就盡量的去嘗試,而不要一直說著迷惘,但什麼都沒有做(她還說不知道人生有什麼好迷惘的?但確實人生就是有很多令人迷惘的事) 我想是因為她是一個勇往直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越是認識自己、認識世界,才明白很多路其實都是我們自己選的。 你要留下,還是離開?留下是為了害怕找不到其他工作嗎?離開是為了什麼? 無論如何,你都必須為自己的選擇而負責。
Thumbnail
從前從前,有一群天籠國的人,只喜歡把自己關在相同族群的牢籠裡,好像是中產階級,但因為眼睛、鼻子及耳朵都長在頭頂,只看得見更上一層的神籠人,從來沒看過及耳聞其他人的生活和想法。平日最喜歡假裝神籠階級,最愛以高姿態對下屬說教,說得口沫橫飛、頭頭是道,但一轉身背後立馬對大老闆伏首稱臣、諂媚不已
Thumbnail
「當我的心情好不容易被工作轉移,暫時拋開家中的煩惱時,但一回到家,就又會接收到媽媽不時給我的一些負面想法。我知道爸爸曾帶她很大的傷害,但是當她一直走不出來,我也會跟著受到影響,不只是對婚姻,連帶也對人生感到沮喪。」24歲大學畢業沒幾年的姍姍,說到自己的家庭,就像是揮之不去的惡夢一般,讓她真心好想逃離
Thumbnail
不只勵志!更是全球資本社會中,底層人們艱苦生活的縮影! 《當幸福來敲門》是部距今十幾年前(2006)的電影,故事改編自美國賈納理財公司執行長克里斯·賈納的真實故事,透過電影,我們多少可以了解到,為什麼窮人老是在做那些,旁人「看似」是自我毀滅的決定?
Thumbnail
怎麼樣稱得上是工作的自由 ?! 我很喜歡書上這句話: 「我想試試,純粹以真實的態度行事,可否在社會上生存。」不刻意包裝一個社會的我,與真實的我 ;而是用真實的我,圍繞社會的我,當我感到扭曲時,就端出真實的我,去衡量那些世俗的判斷與對錯。
Thumbnail
《未來履歷書:人生100年時代,設計你的未來商業藍圖》最大的賣點,就是「未來履歷書」。乍看之下,這的確很容易跟求職的履歷表混為一談,其實本書中所提及的「未來履歷書」,是由「昨日履歷書」、「今日履歷書」、「三年後的未來履歷書」以及進階版「三十年計畫的未來履歷書」所構成。
Thumbnail
 心靈成長,是人類自古就存在的現象與智慧,只是,現代人近幾年一直過度強調,市面上出現一堆相關的書籍與課程,成長都已經是「揠苗助長」了。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越是認識自己、認識世界,才明白很多路其實都是我們自己選的。 你要留下,還是離開?留下是為了害怕找不到其他工作嗎?離開是為了什麼? 無論如何,你都必須為自己的選擇而負責。
Thumbnail
從前從前,有一群天籠國的人,只喜歡把自己關在相同族群的牢籠裡,好像是中產階級,但因為眼睛、鼻子及耳朵都長在頭頂,只看得見更上一層的神籠人,從來沒看過及耳聞其他人的生活和想法。平日最喜歡假裝神籠階級,最愛以高姿態對下屬說教,說得口沫橫飛、頭頭是道,但一轉身背後立馬對大老闆伏首稱臣、諂媚不已
Thumbnail
「當我的心情好不容易被工作轉移,暫時拋開家中的煩惱時,但一回到家,就又會接收到媽媽不時給我的一些負面想法。我知道爸爸曾帶她很大的傷害,但是當她一直走不出來,我也會跟著受到影響,不只是對婚姻,連帶也對人生感到沮喪。」24歲大學畢業沒幾年的姍姍,說到自己的家庭,就像是揮之不去的惡夢一般,讓她真心好想逃離
Thumbnail
不只勵志!更是全球資本社會中,底層人們艱苦生活的縮影! 《當幸福來敲門》是部距今十幾年前(2006)的電影,故事改編自美國賈納理財公司執行長克里斯·賈納的真實故事,透過電影,我們多少可以了解到,為什麼窮人老是在做那些,旁人「看似」是自我毀滅的決定?
Thumbnail
怎麼樣稱得上是工作的自由 ?! 我很喜歡書上這句話: 「我想試試,純粹以真實的態度行事,可否在社會上生存。」不刻意包裝一個社會的我,與真實的我 ;而是用真實的我,圍繞社會的我,當我感到扭曲時,就端出真實的我,去衡量那些世俗的判斷與對錯。
Thumbnail
《未來履歷書:人生100年時代,設計你的未來商業藍圖》最大的賣點,就是「未來履歷書」。乍看之下,這的確很容易跟求職的履歷表混為一談,其實本書中所提及的「未來履歷書」,是由「昨日履歷書」、「今日履歷書」、「三年後的未來履歷書」以及進階版「三十年計畫的未來履歷書」所構成。
Thumbnail
 心靈成長,是人類自古就存在的現象與智慧,只是,現代人近幾年一直過度強調,市面上出現一堆相關的書籍與課程,成長都已經是「揠苗助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