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見証 | 忠心是生命最大的信心 Trustfulness in Life is Fullest of Faith

Eric H-avatar-img
發佈於心向上帝的旅程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生命見証 | 忠心是生命最大的信心 Trustfulness in Life is Fullest of Faith


根據《羅馬書》12章3-8節神明確借著保羅告訴祂的兒女,神賜給祂子民的信心是有大有小的。“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在這裡,保羅所說的乃是:“我憑著所賜我的恩,對你們各人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非常有趣的是保羅兩次使用了“各人”這個詞,要指的正是上帝從個人的層面上給每一個人的信心大小不一樣。但隻要憑著這信心去看到神將要成就的應許,我們領受並使用不同層面的信心得著。我們的生活和侍奉都在這不同之中日常的信心而行出神的心意。

今天的教會似乎對信心的認識在於一個人所行所做的,而忽略了每一個人對神的專一和忠心的核心。很多人,甚至講台信息所帶出的都是,一個人服事越多,金錢奉獻越多,或全時間去讀神學等等才是最高的信心,才是更加加固進入保守和平安的指標。我說的並不是行這一切的不對,而是我們往往在行之中忽略的對神的那份信賴,對神的美好關系。信心有大有小,丈量的尺度在於神而不在於人的感受和看見。神分給人的信心可大可小但都是在各樣的處境中人所能承受的,完全是神隨己意分給我們。但隻要是神分給我們的,我們卻能從中看到神的應許,那就是神要我們在祂裡面的經歷得到神的心意和神的得勝的鑰匙。

記得卡森博士(D.A. Carson) 在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舉行的2016年牧師和教會領袖伯利恆會議(Bethlehem 2016 Conference for Pastors and Church Leaders)上講道中,請聽眾想象一下当摩西与法老以十灾出现到最后一灾。也就是灭命天使要在夜晚降临击杀每家的长子。但神却晓喻摩西保护以色列人,让羔羊血涂抹门框,结果灭命天使就绕道离开。这就是犹太人每年庆祝逾越节的原由。第一個逾越節前一天以色列人居住的歌珊地有兩個猶太人之間的對話。他們對將要在那天晚上發生的事所表現出的擔心害怕感受完全不同。這也反映出他們對神的信心不同。其中一個人信心十足對按照神所說的去行,也就是用牛膝草蘸上羔羊的血涂抹在門框上。而另一個人信心非常的軟弱,他不斷地擔心懷疑但最終還是按神所說的做了,也用牛膝草蘸上羔羊的血涂抹在門框上,並帶著一家人進入到屋內。雖然軟弱的一個在進入門框涂血的房屋之后還是害怕擔心,還是信心不足。但卡森博士最后的問題:“那天晚上,滅命天使會席卷這地,他們中哪一個會失去他們的長子呢?”過了好一會,他說:“哪一個都不會失去。因為死亡隻會臨到羔羊的寶血之上。他們的信心不同但他們選擇了羔羊的血,選擇了最重要的一步。這也是讓那惡者和控告者沉默的力量。”卡森補充說:“耶穌死了,祂在十字架上流的寶血讓我們必死的靈魂,得救活過來了。祂為我死,也為你死,這就已經足夠了。這就是在神面前所有人信心的根據。戰勝那惡者攻擊的根據是我們將信心放在上主耶穌的身上。祂在十字架上的死和流出的寶血為我們抵擋惡者的敗壞和罪性所致的必死,保護和保守我們在祂裡面成為祂的見証,成為祂的美好,成為祂的榮耀直到永永遠遠。

保羅在《以弗所書》中,強調說就連我們得救的信心本身都是神的恩賜:“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夸。” (以弗所書2:8-9) 信心是神的恩賜之一,免得有人自夸。人的罪性和敗壞的本性將眾人都圈在不順服神之中,可是神卻要賜給人信心為要達到使人進入祂完全的平安和美好之中。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不會“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很多的時候我們認為信心是我們自己生發出來的。一位我們所做所行是信心的擺上。其實,若不是神的恩典和憐憫,我們必在敗壞之中滅亡。

王嘉彤和黃恩慈是我原來教會CGC裡的一對年輕的主內夫婦。在他們得知所孕育的胎兒患有唐氏綜合症之后,他們憑著對神信心,選擇生下這個孩子。多年前,這個患有唐 氏症女兒經剖腹產出生了,他們為她取名Hope(希望)。Hope出生之前,教會一直為他們這個唐氏症胎兒禱告,求神賜給他們勇氣和 力量,也求神恩待他們一家。 當然,更有不少弟兄姐妹禱告求神行神跡,讓這個還在腹中的胎兒變成一個正常的嬰兒。他們夫婦的信心都不敢做這樣的禱告,也不敢這樣向神求,隻是以敬畏和 戰兢之心,等待神所定的結果到來,隻願神自己的旨意成全。

左边的是Hope

左边的是Hope

然而, 在Hope來到世界的那 一刻,站在手術床邊的父親首先從唐氏兒特定的臉形上立刻認出這是個真正的唐氏兒。 神跡沒有按照人們的期待而發生……。當父親把女兒抱在懷中時,一個新生命到來的喜悅便充 滿了他們的心懷,一開始的那份遺憾之情瞬間消散無蹤了。“成為正常嬰孩”的神跡沒有發生,但是“愛”和 “生命”的神跡已充滿他們的心。他們藉此在各樣的處境和難處之中學習信靠神,學習使用神賜的信心應對每一天。幾年已經過去了,孩子因著神的生命在愛和溫暖之中成長著。然而,媽媽全職在家的服侍中常常心裡會為很多沒有做好的事情,有一種無法抹去的遺憾和隱痛。這讓她常常被罪疚感捆綁,信心常常會有低落。更是在體能和智能訓練培養的努力中漸漸讓人的標准左右了神對Hope真實來到這個世界的價值和意義。雖然他們知道孩子是神賜給的,也願意按神的方式來教導,並希望Hope將來成為可以見証主,服事主的人。但實際上人的努力和作為大大減弱了神要在這Hope身上彰顯神完全榮耀的定意。

借著一位姐妹的一封郵件神開啟了她的心,讓她看到隻要在神的愛和溫暖之中讓Hope健康成長,體會每時每刻神的美好那才是對神擺上最大的信心。現在,黃昏時分,當爸爸斜靠著沙發彈著吉他,大女兒在其中跑來跑去,小女兒Hope坐在面前,張大眼睛定定地看著爸爸,欣賞他手指間流出的優美音樂,媽媽坐在那裡觀看體味感恩,這是多麼幸福美 妙的一刻啊! 神讓我們每一個兒女的信心就如小Hope坐在爸爸面前,不一定能理解吉他彈奏出的音樂是何種爸爸的心情,可是張大眼睛單單仰望定睛在爸爸的慈愛面容上,知道他應許將Hope帶過每一個艱難險阻,知道在與他同行的成長中一定不會撇下不管,而是帶她進入愛和生命永遠的美好。好 | 忠心是生命最大的信心

我們每天每時都會在這個地上失腳和軟弱,但我們上好的福分就是神時時刻刻都在等待我們的回轉,等待我們強化與祂之間的關系。讓我們的忠心不至於因我們的信心大小不同而動搖。讓我們時時轉眼那為我們創始成終的耶穌基督,讓我們知道祂是那昔在今在永在的得勝者。祂必不至動搖,必在一切的困苦,難處和逼迫之中,保守和領過進入到祂的新天新地之中,一起與祂榮耀做主做王。

“主啊,感謝祢賜下我的信心。求祢不斷藉著處境環境加強我的信心,保守我的信心,使我的信心深深地與祢連結,使我永不失去信心。求祢使我的信心轉化為力量和智慧,在我一切所行的事上,讓祢這偉大的賜恩者得著完全的榮耀,阿門!”

二零一六年七月二十三日於Oakland

这是拍摄的宣教工场教會早晨

这是拍摄的宣教工场教會早晨

以上是我自己拍的乡村教會院外的景色

以上是我自己拍的乡村教會院外的景色

自己拍的清晨放牛的孩子走过教會前门

自己拍的清晨放牛的孩子走过教會前门

在村落里骑车碰到来教会的小孩子

在村落里骑车碰到来教会的小孩子

自己拍的加拿大西部落基山脉一个BC国家公园

自己拍的加拿大西部落基山脉一个BC国家公园

同一公园不同侧面

同一公园不同侧面

同一个公园

同一个公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ric H的沙龍
225會員
372內容數
我自己並不是一個會碼字的,然而,有時聖靈充滿就會情不自禁寫下幾行可以稱為感動的句子。能思想,能拿出手來寫,能post這裡,都是神的恩典。若不是出於神,一切都不會成為可能。
Eric H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小時候我以為人生是一條筆直的河,流向某個明確的終點。可如今才發現,它更像是散落一地的雨滴,各自折射不同的光線,彼此之間並無明確邊界,但都被同一片天空所涵蓋。人生沒有絕對的開始或終止,一切都是「有時」。「生有時,死有時」
Thumbnail
2025/04/21
小時候我以為人生是一條筆直的河,流向某個明確的終點。可如今才發現,它更像是散落一地的雨滴,各自折射不同的光線,彼此之間並無明確邊界,但都被同一片天空所涵蓋。人生沒有絕對的開始或終止,一切都是「有時」。「生有時,死有時」
Thumbnail
2025/04/19
在世界醒來之前,有很長的一段黑。 不是那種能用燈光驅趕的夜,是落在心裡的那種沉重。 罪的聲音、死的陰影、無望的嘆息,一起編織成一口深井,把人困在下墜的孤寂裡。
Thumbnail
2025/04/19
在世界醒來之前,有很長的一段黑。 不是那種能用燈光驅趕的夜,是落在心裡的那種沉重。 罪的聲音、死的陰影、無望的嘆息,一起編織成一口深井,把人困在下墜的孤寂裡。
Thumbnail
2025/04/18
午后,陽光斜斜地灑在廚房的地磚上,靜靜的,像一首無聲的詩。窗邊的風鈴偶爾晃動,發出透明的聲音。白色的餐盤泛著柔和的光,一如我們心中那潔淨的盼望。而你——我們的小Noah,舌尖還發著奶音,卻在那個靜謐的午後,說出了一句彷彿讓大家也屏息的禱告
Thumbnail
2025/04/18
午后,陽光斜斜地灑在廚房的地磚上,靜靜的,像一首無聲的詩。窗邊的風鈴偶爾晃動,發出透明的聲音。白色的餐盤泛著柔和的光,一如我們心中那潔淨的盼望。而你——我們的小Noah,舌尖還發著奶音,卻在那個靜謐的午後,說出了一句彷彿讓大家也屏息的禱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們每天每時都會在這個地上失腳和軟弱,但我們上好的福分就是神時時刻刻都在等待我們的回轉,等待我們強化與祂之間的關系。讓我們的忠心不至於因我們的信心大小不同而動搖。讓我們時時轉眼那為我們創始成終的耶穌基督,讓我們知道祂是那昔在今在永在的得勝者。
Thumbnail
我們每天每時都會在這個地上失腳和軟弱,但我們上好的福分就是神時時刻刻都在等待我們的回轉,等待我們強化與祂之間的關系。讓我們的忠心不至於因我們的信心大小不同而動搖。讓我們時時轉眼那為我們創始成終的耶穌基督,讓我們知道祂是那昔在今在永在的得勝者。
Thumbnail
人卻從神的形像樣式中靠著自己在追求神賜下的美善和美好,卻常常變樣。因為自身的努力往往事與願違。導致人與人之間的張力和矛盾,以致看不到從其中走出的希望。過去人們靠著宗教,靠著自己努力的行善,今天人們以為有了知識,掌握了技術,卻發現還是達不到和走不出。
Thumbnail
人卻從神的形像樣式中靠著自己在追求神賜下的美善和美好,卻常常變樣。因為自身的努力往往事與願違。導致人與人之間的張力和矛盾,以致看不到從其中走出的希望。過去人們靠著宗教,靠著自己努力的行善,今天人們以為有了知識,掌握了技術,卻發現還是達不到和走不出。
Thumbnail
今晚突然領悟到,信心和眼睛原來有絕對的關係!眼睛看哪裡,會決定信心的多寡。當我的眼睛看處境,信心就幾乎要歸零;但是當我的眼睛看上帝,信心就會大增。 看處境的時候,很容易聽到魔鬼的謊言,牠會說你沒希望了,沒辦法了。但是看上帝的時候,上帝在聖經裡說的話,句句都那麼肯定和真實,祂說凡是愛祂的人,祂必看顧
Thumbnail
今晚突然領悟到,信心和眼睛原來有絕對的關係!眼睛看哪裡,會決定信心的多寡。當我的眼睛看處境,信心就幾乎要歸零;但是當我的眼睛看上帝,信心就會大增。 看處境的時候,很容易聽到魔鬼的謊言,牠會說你沒希望了,沒辦法了。但是看上帝的時候,上帝在聖經裡說的話,句句都那麼肯定和真實,祂說凡是愛祂的人,祂必看顧
Thumbnail
非常奇妙當生命中經歷各樣難處之后,一個看見神作為神的榮耀和聖潔,看見祂的大能,看見祂智慧看見,祂的美善,過去風聞有你,今天完全看見你的奇妙就不得不下跪贊美敬拜感恩。神說“凡以感謝獻上為祭的便是榮耀我。”
Thumbnail
非常奇妙當生命中經歷各樣難處之后,一個看見神作為神的榮耀和聖潔,看見祂的大能,看見祂智慧看見,祂的美善,過去風聞有你,今天完全看見你的奇妙就不得不下跪贊美敬拜感恩。神說“凡以感謝獻上為祭的便是榮耀我。”
Thumbnail
人即使可以送給朋友各種各樣的貴重的禮物,但是論到把自己的獨生兒子送給朋友做佣人的時候,肯定是不捨得的。可是,神還差派祂的獨生兒子耶穌基督來到世上來,作為禮物,而切死在十字架上為要拯救世人,包括你和我。上帝的愛已顯明出來,這是我們盼望的基礎。
Thumbnail
人即使可以送給朋友各種各樣的貴重的禮物,但是論到把自己的獨生兒子送給朋友做佣人的時候,肯定是不捨得的。可是,神還差派祂的獨生兒子耶穌基督來到世上來,作為禮物,而切死在十字架上為要拯救世人,包括你和我。上帝的愛已顯明出來,這是我們盼望的基礎。
Thumbnail
聖經上說: 神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哥林多後書1:20) 我們的信心有多大,端賴我們對所相信的對象認識有多深。假如你從神的話了解7000個應許,你就會有7000個應許的信心。
Thumbnail
聖經上說: 神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哥林多後書1:20) 我們的信心有多大,端賴我們對所相信的對象認識有多深。假如你從神的話了解7000個應許,你就會有7000個應許的信心。
Thumbnail
那麼,到底信心/信靠/信仰(faith),到底是什麼?我們總會說要信靠,但追根究底,這似乎是不容易清楚定義的事。對每個人來說,faith是什麼呢?
Thumbnail
那麼,到底信心/信靠/信仰(faith),到底是什麼?我們總會說要信靠,但追根究底,這似乎是不容易清楚定義的事。對每個人來說,faith是什麼呢?
Thumbnail
所以我告訴你們,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什麼,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馬可福音》 11:24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腓立比書》 4:6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希伯來書》 11:1
Thumbnail
所以我告訴你們,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什麼,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馬可福音》 11:24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腓立比書》 4:6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希伯來書》 11:1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