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於恬淡自適的生活,獨享人間真善美,並以醫道養生

2023/11/10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今天下午,去澆水,看到許願藤開花,特別開心。紫色的花配上藍天和白雲,真是令人舒心暢快。植物總是療癒人心,然後,我突然領悟到許多人生的道理,感謝大自然的恩賜。並感到生命是如此美妙。雖然,我在物質世界是一無所有,但我現在過的生活,卻是如此恬淡自適,寧靜自在,遠離人群,獨享人間真善美。

所以,把花美景好的照片分享給大家,希望在忙碌的生活中,記得下了班,抬頭望望青天,看看路邊的植物,給自己片刻的心靈休閒。


拍攝

拍攝


找到生命中的key

隨著完工的日期,漸漸逼近,各項工程緊鑼密鼓,加緊腳步,加班,加快在進行。道路不好走,充斥著不好聞的裝潢氣味,車子的引擎聲,堆疊雜亂的材料,讓人難以忍受。

高溫下,看著工人們辛勤地工作,耐心、細心地把工作完成,那都是需要細膩的心,才能完成。工程越是靠近完工時期,越加雜亂不堪,但心卻感到愉悅,因為有希望,就快完成了。

人心亦是如此,沒有經歷混亂、錯誤與迷惑的過程,是很難達到平靜的。

當事物有了期待,我們的心就會感到安定。人生有了目標,就不會慌張忙亂。

經過這幾個月的混亂,我也從中獲得不少的生命體悟。

尤其,今天,我受到大自然的感動,我深深領悟到能不能成為領導人,在於格局,不在於工作能力。

或許很多人埋怨"為什麼那個人可以成為領導者,為什麼我不行?"

這個答案,在以前,我總認為是運氣。但是,這幾年,我遇到了一些人,仔細觀察和相處,我終於明白,作為一個領導人,是在於格局,而不在於工作能力。

有的人喜歡控制全局,但是,並不具備領導人的特質。領導人是人品,甚於工作能力,還有做事情的格局,夠不夠大度。

那些天天抱怨自己的工作能力不被人看見,而無法給予重責大任的人,不是因為工作能力差,而是做事情過度感情用事,太過情緒化,根本無法把重要的責任交付給這樣的人。

不過,這個時代,未必居高位者,都是這樣有大格局的領導人,常常是這些喜歡掌控的人,他們懂得如何控制一切,慢慢走向權力的位置。這對於那些有格局的人來說,就只能退讓。

物以類聚,一丘之貉,往往相同類型的人就會相聚一起,而獨來獨往的人,就可能難以在這樣的小圈子裡,過自己想要的日子。

所以,這段時間,經歷了這許多的事,也算是讓我看明白了,我也就更加明確知道自己真正想要追尋的是怎樣的人生。


拍攝

拍攝


自從找到生命中的key,這顆心就像吃了定心丸,知道未來的路在哪裡,就感到安心。

雖然一切都是未知的,但有了方向,就有了努力的動力,就會慢慢去完成,去實現它。

給他人帶來幸福,是我自己想要的,不再是因為別人,因為外在環境,迫使我做的決定,因此,我感到充實與滿足。

當然,因緣很重要,可是,因緣有一半是自己創造的,被動地等待因緣,不如主動地開創因緣。

機會是無數次的嘗試,失敗了,再來,一次又一次,終究會完成的。

自從接觸莊子之學,我不再"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而是接受命運的無可奈何,選擇一條行得通的路來走,條條大路通羅馬,人生不是只有一條路可以走到終點,而是許多種的可能,殊途同歸,倒也不必執著在一個點上,一條路上,就是掌握了方向,知道自己何去何從,為了什麼而做,為了什麼而努力,這樣,就容易多了。

我的心不再向外追求,所以,我要做的事,當然也跟這些事情有關。

最重要的是,我能照顧到自己的身體,讓身體不再因為工作而耗損,反而因為工作而更健康。從小,學校教育是以西方思想為主,隨著年齡增長,讀中文系後,想法有了改變,但還是不太能體悟其中的奧妙。

接觸佛法,在日常生活裡實踐,慢慢就比較能夠意識到東西方的差異。

最近,研究大腦,以西方科學的觀點,主要是從大腦的結構,有哪些組織形成外在的行為,而透過有意識地訓練,改變我們的思想與行為。


醫道養生

回到東方的醫學,並不是從結構入手,而是無形的氣,沒有具體可觀察的氣,反而是影響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

從小就喜歡打坐,都能感受到氣在身體裡跑,但是,跌倒扭傷腳及開刀之後,身體的氣便被阻塞,一打坐,整個氣就亂跑,無法安定下來,精神容易錯亂,就不敢再打坐。

不打坐,我就沒有辦法幫助身體保持平穩的狀態,所以,身心就一天比一天衰弱下去,再加上外在各種因緣,心力交瘁,根本是混亂到極點,只能壓抑。

壓抑到最後,就是情緒失控,越容易失控,就越想去控制,結果是更加惡化。

如果不是接觸佛法,找到方法,去改善身心的壓力,是很難走到今天的平靜。

但是,氣血不足,導致身體的運行不佳,百病叢生,我卻不能吃藥,因為代謝功能無法把毒排出,會堆積在身體裡,而造成身心的疲累。

以往,我會用意識來鬆弛疼痛的部位,但這幾年來,疫情及磁場的混亂,我感到用意識來治療自己,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或許是我的身體太敏感,醫書所寫的,很難完全對我產生作用,我總是需要靠自己去感受,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去調理。

不過,看了這本書《祖傳百種養生秘方》,給我很大的啟發,原則性的掌握,再來深入研究,會比較容易找到治療的關鍵。

任何的治療方法,並不見得適合每一個人,所以,都要回到自己的身體本身,去感覺,去嘗試,要相信自己的身體,而不是用想法去控制自己的身體,強迫自己去接受不適合的治療方法。

就我的過去經驗,年輕時,我去看病,我問醫生說,吃感冒藥,傷了胃,然後吃胃藥,胃藥又傷了腎,那要吃什麼藥,才能把病治好。

醫生沒有辦法回答我,我後來才知道那叫副作用。

我打針吃藥,身體產生更多毛病,我拒絕打針,醫生反而嘲笑我,怕痛。我不是怕痛,是一針打下去,命都快沒了,快癱瘓了。

任何消炎的藥,都是在殺死細胞,在我身上的組織,正在被攻擊,我本來身體就虛弱,我怎麼受得了?

原來,我的身體一直在抗議,對我發出警告,我就和醫生爭執,後來,真的不喜歡去醫院,偏偏又很容易生病。

之後,自己試著感冒不看醫生,讓身體自動痊癒,竟然就不容易感冒了。從此,漸漸知道身體有自癒力,而中醫治病是從提升自癒力,所以,看病吃藥就會產生抵抗力,不容易再生病,但要忍受生病時的痛苦。相反地,西醫是就症狀治療,卻反覆發病,但西醫對急症是適合的,把人先救回來,以後再調養,所以,就有中西醫會診的治療型態。

而認識自己,應該要從身心靈三方面下手,醫學的常識是必備的,我們的學校卻沒有這方面的知識教導。

我們的父母、祖父母就算沒有讀書,或是書讀得少,卻對於這些中醫的養生有些認識,那是家庭教育,代代相傳的寶貴常識,可惜現代學子忙於吸收知識,卻沒有機會獲得常識。使得我們得靠醫生,偏偏醫生不是最了解我們自己的人。

因此,療癒,先從自己開始,這是很重要的,那就開始充實醫學的常識吧!

養生之道,不在於吃昂貴的保健食品,而是吃對食物,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等等,更重要的是,好好認識自己的身體吧!

33會員
142內容數
無用之人,就接受自己的無能為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