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於恬淡自適的生活,獨享人間真善美,並以醫道養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今天下午,去澆水,看到許願藤開花,特別開心。紫色的花配上藍天和白雲,真是令人舒心暢快。植物總是療癒人心,然後,我突然領悟到許多人生的道理,感謝大自然的恩賜。並感到生命是如此美妙。雖然,我在物質世界是一無所有,但我現在過的生活,卻是如此恬淡自適,寧靜自在,遠離人群,獨享人間真善美。

所以,把花美景好的照片分享給大家,希望在忙碌的生活中,記得下了班,抬頭望望青天,看看路邊的植物,給自己片刻的心靈休閒。


拍攝

拍攝


找到生命中的key

隨著完工的日期,漸漸逼近,各項工程緊鑼密鼓,加緊腳步,加班,加快在進行。道路不好走,充斥著不好聞的裝潢氣味,車子的引擎聲,堆疊雜亂的材料,讓人難以忍受。

高溫下,看著工人們辛勤地工作,耐心、細心地把工作完成,那都是需要細膩的心,才能完成。工程越是靠近完工時期,越加雜亂不堪,但心卻感到愉悅,因為有希望,就快完成了。

人心亦是如此,沒有經歷混亂、錯誤與迷惑的過程,是很難達到平靜的。

當事物有了期待,我們的心就會感到安定。人生有了目標,就不會慌張忙亂。

經過這幾個月的混亂,我也從中獲得不少的生命體悟。

尤其,今天,我受到大自然的感動,我深深領悟到能不能成為領導人,在於格局,不在於工作能力。

或許很多人埋怨"為什麼那個人可以成為領導者,為什麼我不行?"

這個答案,在以前,我總認為是運氣。但是,這幾年,我遇到了一些人,仔細觀察和相處,我終於明白,作為一個領導人,是在於格局,而不在於工作能力。

有的人喜歡控制全局,但是,並不具備領導人的特質。領導人是人品,甚於工作能力,還有做事情的格局,夠不夠大度。

那些天天抱怨自己的工作能力不被人看見,而無法給予重責大任的人,不是因為工作能力差,而是做事情過度感情用事,太過情緒化,根本無法把重要的責任交付給這樣的人。

不過,這個時代,未必居高位者,都是這樣有大格局的領導人,常常是這些喜歡掌控的人,他們懂得如何控制一切,慢慢走向權力的位置。這對於那些有格局的人來說,就只能退讓。

物以類聚,一丘之貉,往往相同類型的人就會相聚一起,而獨來獨往的人,就可能難以在這樣的小圈子裡,過自己想要的日子。

所以,這段時間,經歷了這許多的事,也算是讓我看明白了,我也就更加明確知道自己真正想要追尋的是怎樣的人生。


拍攝

拍攝


自從找到生命中的key,這顆心就像吃了定心丸,知道未來的路在哪裡,就感到安心。

雖然一切都是未知的,但有了方向,就有了努力的動力,就會慢慢去完成,去實現它。

給他人帶來幸福,是我自己想要的,不再是因為別人,因為外在環境,迫使我做的決定,因此,我感到充實與滿足。

當然,因緣很重要,可是,因緣有一半是自己創造的,被動地等待因緣,不如主動地開創因緣。

機會是無數次的嘗試,失敗了,再來,一次又一次,終究會完成的。

自從接觸莊子之學,我不再"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而是接受命運的無可奈何,選擇一條行得通的路來走,條條大路通羅馬,人生不是只有一條路可以走到終點,而是許多種的可能,殊途同歸,倒也不必執著在一個點上,一條路上,就是掌握了方向,知道自己何去何從,為了什麼而做,為了什麼而努力,這樣,就容易多了。

我的心不再向外追求,所以,我要做的事,當然也跟這些事情有關。

最重要的是,我能照顧到自己的身體,讓身體不再因為工作而耗損,反而因為工作而更健康。從小,學校教育是以西方思想為主,隨著年齡增長,讀中文系後,想法有了改變,但還是不太能體悟其中的奧妙。

接觸佛法,在日常生活裡實踐,慢慢就比較能夠意識到東西方的差異。

最近,研究大腦,以西方科學的觀點,主要是從大腦的結構,有哪些組織形成外在的行為,而透過有意識地訓練,改變我們的思想與行為。


醫道養生

回到東方的醫學,並不是從結構入手,而是無形的氣,沒有具體可觀察的氣,反而是影響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

從小就喜歡打坐,都能感受到氣在身體裡跑,但是,跌倒扭傷腳及開刀之後,身體的氣便被阻塞,一打坐,整個氣就亂跑,無法安定下來,精神容易錯亂,就不敢再打坐。

不打坐,我就沒有辦法幫助身體保持平穩的狀態,所以,身心就一天比一天衰弱下去,再加上外在各種因緣,心力交瘁,根本是混亂到極點,只能壓抑。

壓抑到最後,就是情緒失控,越容易失控,就越想去控制,結果是更加惡化。

如果不是接觸佛法,找到方法,去改善身心的壓力,是很難走到今天的平靜。

但是,氣血不足,導致身體的運行不佳,百病叢生,我卻不能吃藥,因為代謝功能無法把毒排出,會堆積在身體裡,而造成身心的疲累。

以往,我會用意識來鬆弛疼痛的部位,但這幾年來,疫情及磁場的混亂,我感到用意識來治療自己,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或許是我的身體太敏感,醫書所寫的,很難完全對我產生作用,我總是需要靠自己去感受,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去調理。

不過,看了這本書《祖傳百種養生秘方》,給我很大的啟發,原則性的掌握,再來深入研究,會比較容易找到治療的關鍵。

任何的治療方法,並不見得適合每一個人,所以,都要回到自己的身體本身,去感覺,去嘗試,要相信自己的身體,而不是用想法去控制自己的身體,強迫自己去接受不適合的治療方法。

就我的過去經驗,年輕時,我去看病,我問醫生說,吃感冒藥,傷了胃,然後吃胃藥,胃藥又傷了腎,那要吃什麼藥,才能把病治好。

醫生沒有辦法回答我,我後來才知道那叫副作用。

我打針吃藥,身體產生更多毛病,我拒絕打針,醫生反而嘲笑我,怕痛。我不是怕痛,是一針打下去,命都快沒了,快癱瘓了。

任何消炎的藥,都是在殺死細胞,在我身上的組織,正在被攻擊,我本來身體就虛弱,我怎麼受得了?

原來,我的身體一直在抗議,對我發出警告,我就和醫生爭執,後來,真的不喜歡去醫院,偏偏又很容易生病。

之後,自己試著感冒不看醫生,讓身體自動痊癒,竟然就不容易感冒了。從此,漸漸知道身體有自癒力,而中醫治病是從提升自癒力,所以,看病吃藥就會產生抵抗力,不容易再生病,但要忍受生病時的痛苦。相反地,西醫是就症狀治療,卻反覆發病,但西醫對急症是適合的,把人先救回來,以後再調養,所以,就有中西醫會診的治療型態。

而認識自己,應該要從身心靈三方面下手,醫學的常識是必備的,我們的學校卻沒有這方面的知識教導。

我們的父母、祖父母就算沒有讀書,或是書讀得少,卻對於這些中醫的養生有些認識,那是家庭教育,代代相傳的寶貴常識,可惜現代學子忙於吸收知識,卻沒有機會獲得常識。使得我們得靠醫生,偏偏醫生不是最了解我們自己的人。

因此,療癒,先從自己開始,這是很重要的,那就開始充實醫學的常識吧!

養生之道,不在於吃昂貴的保健食品,而是吃對食物,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等等,更重要的是,好好認識自己的身體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安立格-avatar-img
2023/11/10
淡泊豁達,寧靜致遠。
星心(Rosemary)-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1/10
安立格 謝謝你!簡單兩句話,就把我的長篇大論,做了最好的詮釋,厲害!
刺蝟之光-avatar-img
2023/11/12
這篇文章簡直是啟發人生的寶庫啊!要當領袖,當然要知識淵博、經驗豐富。🧠💼但那些喜歡極度掌控的老大,最多就是確保一切按部就班,沒有太多的火花。🔥💤真正有格局的領袖人才能像魔法師一樣巧妙地引導團隊,讓大家彼此凝聚。🌐🤝就算有時候會有小瑕疵,但完成專案的效率和創意爆發力就是不一樣啊!我的目標就是成為那位有眼光的領袖,絕對不要成為死板的守舊份子!🚀👀確實,全方位的健康也是超重要的!要照顧好身心靈,保持平衡,充滿活力。💪😌只要這三個層面都好好照顧,身體免疫系統就像勇者一樣強大,能輕鬆擊退各種疾病的入侵!🌈🦸‍♂️✨
星心(Rosemary)-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1/12
刺蝟之光 簡單明瞭,好!
avatar-img
星心的生命之光
66會員
321內容數
我是心靈花園的播種者,靜靜灑下文字的種子,讓故事在閱讀者心中悄悄發芽。 我的創作源自靈魂的低語,流動於雙生火焰的牽引、內在愛的覺醒,以及關係中的創傷與修復。 每一篇書寫,都是一次與內在對話的旅程;每一段故事,都像是一朵等待綻放的心靈之花。 若你渴望一處寧靜之地,願這座文字編織的心靈花園,能為你帶來片刻安歇與溫柔陪伴。
星心的生命之光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ChatGpt :很多創作者一開始就是安靜地創作,透過平台自然吸引讀者與收益,不一定要大量社交或互動。只要用對平台與策略,創作本身就是你最強的價值。 適合內向型創作者的變現方式 這邊是為你量身打造的「低互動、重創作導向」策略: 1. 內容訂閱平台:創作就有機會賺錢
Thumbnail
2025/04/26
ChatGpt :很多創作者一開始就是安靜地創作,透過平台自然吸引讀者與收益,不一定要大量社交或互動。只要用對平台與策略,創作本身就是你最強的價值。 適合內向型創作者的變現方式 這邊是為你量身打造的「低互動、重創作導向」策略: 1. 內容訂閱平台:創作就有機會賺錢
Thumbnail
2025/04/16
莊子曾言:「大知閒閒,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人生若太執著於細瑣的對錯、榮辱與否,便如鬧劇一般,熱鬧卻空洞,喧囂卻無益。 生命本該是一場自在的旅程,然而許多人卻在「執著」的推動下,硬生生將其過成了一場荒誕的戲劇。執著於自我觀點,執著於必須被認同、被服從,於是對話成了命令,溝通變成了對抗。
Thumbnail
2025/04/16
莊子曾言:「大知閒閒,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人生若太執著於細瑣的對錯、榮辱與否,便如鬧劇一般,熱鬧卻空洞,喧囂卻無益。 生命本該是一場自在的旅程,然而許多人卻在「執著」的推動下,硬生生將其過成了一場荒誕的戲劇。執著於自我觀點,執著於必須被認同、被服從,於是對話成了命令,溝通變成了對抗。
Thumbnail
2025/03/20
這幾天,氣候突然變冷,白天和晚上的溫差太大。 冷空氣使得原本就過敏體質的我,肺部容易受刺激,喉嚨癢,晚上經常咳嗽。 由於聽說義工的親友得肺炎或流感,我就趕緊去檢查,確定是過敏,就不擔心會傳染給別人。
Thumbnail
2025/03/20
這幾天,氣候突然變冷,白天和晚上的溫差太大。 冷空氣使得原本就過敏體質的我,肺部容易受刺激,喉嚨癢,晚上經常咳嗽。 由於聽說義工的親友得肺炎或流感,我就趕緊去檢查,確定是過敏,就不擔心會傳染給別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花藝作為一種能量聚焦,今天作品要表達「放鬆」的能量。 既是放鬆,就想用最輕鬆的花型來製作,於是採用手綁花,完成後放置在澆水桶形狀的容器裡,增添漫步田園的舒心感受。
Thumbnail
花藝作為一種能量聚焦,今天作品要表達「放鬆」的能量。 既是放鬆,就想用最輕鬆的花型來製作,於是採用手綁花,完成後放置在澆水桶形狀的容器裡,增添漫步田園的舒心感受。
Thumbnail
「在心靈的花園裡,放鬆與休閒是最美的花朵。」
Thumbnail
「在心靈的花園裡,放鬆與休閒是最美的花朵。」
Thumbnail
沒錯! 中午用餐時間,又是我出去賞花,看看綠色植物的美好時光了,感恩喜歡種植花草的公司鄰居,讓我走去早餐店買午餐的時光,可以享受短暫的悠閒感,暫時拋下工作腦,啟動右腦的狀態,心情從均值偏低,慢慢回升到不錯的狀態 ! 喜愛綠色植物大於花朵,因為平淡卻充滿生命力的感覺,是我嚮往的人生啊 ! 舒服自
Thumbnail
沒錯! 中午用餐時間,又是我出去賞花,看看綠色植物的美好時光了,感恩喜歡種植花草的公司鄰居,讓我走去早餐店買午餐的時光,可以享受短暫的悠閒感,暫時拋下工作腦,啟動右腦的狀態,心情從均值偏低,慢慢回升到不錯的狀態 ! 喜愛綠色植物大於花朵,因為平淡卻充滿生命力的感覺,是我嚮往的人生啊 ! 舒服自
Thumbnail
每當看到多個花苞冒出並生長時,心中會感受到其生命力,也感受到花草的健康活力,彷彿有很多的力量,即將迸發出來,讓我更期待花開的時刻,好像要迎接美好瞬間的到來!每每看著花朵的綻放,心會跟著開花,心情跟著雀躍不已,感受著其生命力的展現,吸收多種顏色所帶來的能量.請讓花來滋養你吧!
Thumbnail
每當看到多個花苞冒出並生長時,心中會感受到其生命力,也感受到花草的健康活力,彷彿有很多的力量,即將迸發出來,讓我更期待花開的時刻,好像要迎接美好瞬間的到來!每每看著花朵的綻放,心會跟著開花,心情跟著雀躍不已,感受著其生命力的展現,吸收多種顏色所帶來的能量.請讓花來滋養你吧!
Thumbnail
四、五月的這段日子,是我特別喜歡到郊外踏青的時候。因為可以看到許多我喜歡的美景,像是浪漫的藍花楹、在夜晚綻放光芒的螢火蟲,以及紛飛如雪的油桐花。 那時候,我漫步在山林小徑,忽然瞥見一朵小白花輕輕地從我眼前飄落。抬起頭,才發現自己不知不覺走到了油桐花樹下。翠綠色的葉子上覆蓋一大片雪白的花朵,為山
Thumbnail
四、五月的這段日子,是我特別喜歡到郊外踏青的時候。因為可以看到許多我喜歡的美景,像是浪漫的藍花楹、在夜晚綻放光芒的螢火蟲,以及紛飛如雪的油桐花。 那時候,我漫步在山林小徑,忽然瞥見一朵小白花輕輕地從我眼前飄落。抬起頭,才發現自己不知不覺走到了油桐花樹下。翠綠色的葉子上覆蓋一大片雪白的花朵,為山
Thumbnail
我很喜歡「春不老」這個植物名字
Thumbnail
我很喜歡「春不老」這個植物名字
Thumbnail
在生活的喧囂中,總有那麼一些瞬間,讓我們停下匆忙的腳步,為花的美麗而傾倒。 花,是大自然的精靈,它們以各種形態和色彩綻放在我們的視野中。 每一朵花都有著獨特的魅力,或嬌豔欲滴,或清新淡雅,或絢爛奪目。 它們用無聲的語言,訴說著生命的美麗與奇跡。 花的美麗,不僅在於它們的外表,更在於它
Thumbnail
在生活的喧囂中,總有那麼一些瞬間,讓我們停下匆忙的腳步,為花的美麗而傾倒。 花,是大自然的精靈,它們以各種形態和色彩綻放在我們的視野中。 每一朵花都有著獨特的魅力,或嬌豔欲滴,或清新淡雅,或絢爛奪目。 它們用無聲的語言,訴說著生命的美麗與奇跡。 花的美麗,不僅在於它們的外表,更在於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