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 西拉雅人與荷蘭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從北頭洋的蕃仔寮山下來,看到一座年代久遠的古井,那就是有名的荷蘭井。旁邊立牌介紹說:

荷蘭據台期間(1624–1662),宣教師巴維斯在北頭洋建教堂,從東印度公司引進121頭牛,教導蕭壟社西拉雅人放牧耕作,並開鑿此井做為民生用水、牲畜飲用,族人賴以維生三百多年。

raw-image
raw-image

後來因供應自來水,荷蘭井漸被遺忘,終為山丘風沙所掩蓋。直到1998年經耆老指認,才雇工挖出而重見天日。

經維修後,古井由下而上分為荷蘭磚層、土質層、日據磚層,清晰可見,也是見證歷史的一個難得遺跡。

荷蘭人還曾教導西拉雅人用羅馬拼音將西拉雅語文字化,西拉雅人即用此文字與漢人簽訂土地租賃、買賣契約等(被稱為「新港文書」)。

raw-image
raw-image

園區內有陳列西拉雅人文物的北頭洋文化館,本來期待能在這裡看到羅馬拼音的西拉雅文複製品,但希望顯然落空,因為園區內所有茅草頂竹篙屋的館室都關著。

不知是因為非假日,還是已有一段時間不再營運。如果是因為乏人問津而使在此經營的西拉雅族人心灰意冷,終至任其凋零,實在很可惜。

 

avatar-img
934會員
478內容數
分享個人生命中有趣、有意義的各種閱歷及所思所感,讓讀者在心靈的饗宴中,開闊自己的人生視野、豐富自己的精神樣貌,做個感性與理性齊備,兼顧理想與現實的現代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溢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台南佳里的北頭洋,走進陳設簡單的立長宮,看到神龕上豎立著手寫的「阿立祖」神位,供桌上則擺著大小、形狀不一的壺、瓶、罐、甕等。 宮門兩側有鹽分地帶作家吳新榮所題對聯:「一口檳榔祭阿立祖,千壺醇酒念先住民」。取名「立長宮」有「阿立祖源遠流長」之意。 立長宮是北頭洋西拉雅人的「公廨」,是族人共同祭祀
想認識西拉雅人的生活,我們來到了台南佳里的北頭洋。 「北頭」跟「北投」一樣,都是平埔族古語「巫女」之意,而「洋」則意指適合居住的地方。北頭洋是過去西拉雅人蕭壟社的生息之地。 據說清朝年間,忽然連續幾天飛沙走石,而在這裡堆出兩個山丘,一座是北頭洋山(高十八公尺),一座是蕃仔寮山(又稱飛沙崙,廿四公
高雄內門區鴨母寮,是偏鄉裡的僻村。我們站在興安宮前的廣場,看著頭戴斗笠、手執鴨棰、腳下群鴨圍繞、壯碩憨厚的朱一貴雕像,在大太陽底下,覺得如夢似幻。 朱一貴,漳州長泰人,25歲來臺謀生,以養鴨為業,人稱「鴨母王」,結交三教九流,成角頭領袖。1721年(康熙六十年),32歲的他不滿台灣知府王珍的暴政,
路邊出現一棵大茄冬樹,樹下一間小廟。我們停車,走過去瞧瞧。 果然就是這裡。小廟拜的是大樹公,旁邊的一塊碑文說:「歌仔戲發源地結頭份大樹公文化空間……」 以前只知台灣歌仔戲發源於宜蘭。但真正的起源地是員山鄉結頭社的大樹公下(原樹已死,枯幹保留於不遠處的玻璃屋內),鼻祖為當地的歐來助(歌仔助)。
從唭哩岸往復興崗方向走,轉進中央北路三段40巷,經桃源國小再往上,就可在山坡地上看到一個景觀相當好的公園:嗄嘮別公園。 不知怎麼唸,可參考它的英文名字:Shalaobie Park。 難道又跟原住民有關?沒錯,這裡原是凱達格蘭人嗄嘮別社(Halapei 或稱 Sialawbe)的居住地,部落範圍
台北捷運淡水線,有一站名為唭哩岸,感覺應該是來自原住民的稱呼。 先上網搜尋,沒錯,凱達格蘭族稱此地為Ki-Irigan,意為「海灣」。因為此地是昔日淡水河自北突出的彎曲地帶,形似一個海灣,故得名。 親自前來。在東華公園旁邊,看到台北市文獻委員會所立介紹唭哩岸的石碑,明鄭時期,就已在此駐兵,並有漳
在台南佳里的北頭洋,走進陳設簡單的立長宮,看到神龕上豎立著手寫的「阿立祖」神位,供桌上則擺著大小、形狀不一的壺、瓶、罐、甕等。 宮門兩側有鹽分地帶作家吳新榮所題對聯:「一口檳榔祭阿立祖,千壺醇酒念先住民」。取名「立長宮」有「阿立祖源遠流長」之意。 立長宮是北頭洋西拉雅人的「公廨」,是族人共同祭祀
想認識西拉雅人的生活,我們來到了台南佳里的北頭洋。 「北頭」跟「北投」一樣,都是平埔族古語「巫女」之意,而「洋」則意指適合居住的地方。北頭洋是過去西拉雅人蕭壟社的生息之地。 據說清朝年間,忽然連續幾天飛沙走石,而在這裡堆出兩個山丘,一座是北頭洋山(高十八公尺),一座是蕃仔寮山(又稱飛沙崙,廿四公
高雄內門區鴨母寮,是偏鄉裡的僻村。我們站在興安宮前的廣場,看著頭戴斗笠、手執鴨棰、腳下群鴨圍繞、壯碩憨厚的朱一貴雕像,在大太陽底下,覺得如夢似幻。 朱一貴,漳州長泰人,25歲來臺謀生,以養鴨為業,人稱「鴨母王」,結交三教九流,成角頭領袖。1721年(康熙六十年),32歲的他不滿台灣知府王珍的暴政,
路邊出現一棵大茄冬樹,樹下一間小廟。我們停車,走過去瞧瞧。 果然就是這裡。小廟拜的是大樹公,旁邊的一塊碑文說:「歌仔戲發源地結頭份大樹公文化空間……」 以前只知台灣歌仔戲發源於宜蘭。但真正的起源地是員山鄉結頭社的大樹公下(原樹已死,枯幹保留於不遠處的玻璃屋內),鼻祖為當地的歐來助(歌仔助)。
從唭哩岸往復興崗方向走,轉進中央北路三段40巷,經桃源國小再往上,就可在山坡地上看到一個景觀相當好的公園:嗄嘮別公園。 不知怎麼唸,可參考它的英文名字:Shalaobie Park。 難道又跟原住民有關?沒錯,這裡原是凱達格蘭人嗄嘮別社(Halapei 或稱 Sialawbe)的居住地,部落範圍
台北捷運淡水線,有一站名為唭哩岸,感覺應該是來自原住民的稱呼。 先上網搜尋,沒錯,凱達格蘭族稱此地為Ki-Irigan,意為「海灣」。因為此地是昔日淡水河自北突出的彎曲地帶,形似一個海灣,故得名。 親自前來。在東華公園旁邊,看到台北市文獻委員會所立介紹唭哩岸的石碑,明鄭時期,就已在此駐兵,並有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荷西時期 臺灣的信史則大約從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展開統治開始。目前有明確文獻記載且能考證時間點者,最早可上溯至1582年7月兩位西班牙人神父與一位葡萄牙人耶穌會士因風擱淺臺灣75天時所寫的三篇文字記錄。 15、16世紀,歐洲國家對外擴張勢力,開闢往東亞的新航路,發現美洲新大陸,縮短了亞洲與歐
Thumbnail
熱蘭遮城(Fort Zeelandia)和紐西蘭(New Zealand)的名字其實共享同一個來源,也就是荷蘭最西邊的省份,澤蘭省(Zeeland)。 為什麼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灣建築的堡壘,會與前英國殖民地取名相同呢?故事得從大航海時代開始講起。第一個造訪紐西蘭的歐洲人,一如各位讀者現在所料想
第四至第六天的行程穿梭於亞斯文至路克索的尼羅河游輪之旅。尼羅河從埃及一直延伸至蘇丹,沿途風景如畫,有著三座湖泊和壯麗的黑灰紅花岩石。亞斯文位於努比亞地區,歷史悠久。公元653年,阿拉伯游牧民族開始遷徙至此。努比亞人是埃及的少數民族,生活在埃及南部至蘇丹北部,他們以養鱷魚為特色寵物。 自從1822年
Thumbnail
阿成急忙插嘴道,「N國,那是佛教國家,那我們要找的是貝葉經囉!」 龍哥點點頭,「貝葉經起源於古印度, 約西元前一世紀末,因為錫蘭僧團中的長老鑑於國內曾發生戰亂,擔心早期流傳下來的教典散失。便由以坤德帝沙長老為首的大寺派,其中五百名阿羅漢長老,於斯里蘭卡中部馬特列地區的阿盧迦寺舉行上座部佛教歷史
Thumbnail
參觀斯里蘭卡加勒古城是一段充滿歷史和文化的體驗,這座城市蘊藏著豐富的華麗建築和古樸美麗的街道,沿街頭散步、觀賞古城風光,是一種尋訪自然和古代痕跡的享受。城市中心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建築,其中包括荷蘭歸正會教堂和舊城門等著名景點。保留著當地居民的生活軌跡。夕陽下的街頭藝人表演和岩石跳水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Thumbnail
從龍泉寺西南側圍牆邊走入"月光溪",來到附近"小溪貝塚",據資料顯示年代距今約1600 年前,馬卡道族祖先史前生活的遺跡,再攀爬奇妙谷
Thumbnail
Waimea河是整個大尼爾森地區最重要的一條母親河,早在歐洲人來殖民前,就有毛利人居住在此地,也是毛利人在南島上為數不多的部落。 可以從下面的谷歌地圖裡看到,整個南島北部的這塊里士滿/尼爾森區域的平原,其實就是它的冲積三角洲。河口還有一座鈴鐺Bell島以及更外頭的兔子Rabbit島。 我們經
Thumbnail
自王莽篡漢後,西域就脫離中原政權被匈奴重新控制了,但自從劉秀把天命給續上後,又有些國家重新提交了重建都護府的提案。 匈奴總找我們要錢,人家漢朝總給我們賞錢。 還是漢朝那個乾爹好。 但對於劉秀這邊,西域的熱烈投誠牽扯到了一件比較費錢的制度——納貢制度。 西域諸屬國認可大漢的領導,每年帶著土特產
Thumbnail
『浸水營古道』,又稱『三條崙古道』,百年前原本是原住民翻越大武山、交易物資的交通要道。 明清佔領台灣後,也陸續官兵、傳教士及日本等各代人民使用,所以整條步道留有許多人文遺址,包括「出水坡遺址」、「浸水營日警駐在所」等。
Thumbnail
400年前荷蘭人進入臺灣,在此之前原住民曾以簡易方式取得少量的食鹽,以滿足生活上的需求。荷蘭人在臺南留有闢建鹽田的紀錄,至明鄭時期開始曬鹽,是臺灣鹽業發展的濫觴。歷經清領、日治時期至二戰後等不同階段,臺灣不斷改良曬鹽方法,擴展鹽場面積,提升食鹽總產量。就讓我們透過國家檔案,探索臺灣鹽業發展的重要事蹟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荷西時期 臺灣的信史則大約從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展開統治開始。目前有明確文獻記載且能考證時間點者,最早可上溯至1582年7月兩位西班牙人神父與一位葡萄牙人耶穌會士因風擱淺臺灣75天時所寫的三篇文字記錄。 15、16世紀,歐洲國家對外擴張勢力,開闢往東亞的新航路,發現美洲新大陸,縮短了亞洲與歐
Thumbnail
熱蘭遮城(Fort Zeelandia)和紐西蘭(New Zealand)的名字其實共享同一個來源,也就是荷蘭最西邊的省份,澤蘭省(Zeeland)。 為什麼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灣建築的堡壘,會與前英國殖民地取名相同呢?故事得從大航海時代開始講起。第一個造訪紐西蘭的歐洲人,一如各位讀者現在所料想
第四至第六天的行程穿梭於亞斯文至路克索的尼羅河游輪之旅。尼羅河從埃及一直延伸至蘇丹,沿途風景如畫,有著三座湖泊和壯麗的黑灰紅花岩石。亞斯文位於努比亞地區,歷史悠久。公元653年,阿拉伯游牧民族開始遷徙至此。努比亞人是埃及的少數民族,生活在埃及南部至蘇丹北部,他們以養鱷魚為特色寵物。 自從1822年
Thumbnail
阿成急忙插嘴道,「N國,那是佛教國家,那我們要找的是貝葉經囉!」 龍哥點點頭,「貝葉經起源於古印度, 約西元前一世紀末,因為錫蘭僧團中的長老鑑於國內曾發生戰亂,擔心早期流傳下來的教典散失。便由以坤德帝沙長老為首的大寺派,其中五百名阿羅漢長老,於斯里蘭卡中部馬特列地區的阿盧迦寺舉行上座部佛教歷史
Thumbnail
參觀斯里蘭卡加勒古城是一段充滿歷史和文化的體驗,這座城市蘊藏著豐富的華麗建築和古樸美麗的街道,沿街頭散步、觀賞古城風光,是一種尋訪自然和古代痕跡的享受。城市中心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建築,其中包括荷蘭歸正會教堂和舊城門等著名景點。保留著當地居民的生活軌跡。夕陽下的街頭藝人表演和岩石跳水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Thumbnail
從龍泉寺西南側圍牆邊走入"月光溪",來到附近"小溪貝塚",據資料顯示年代距今約1600 年前,馬卡道族祖先史前生活的遺跡,再攀爬奇妙谷
Thumbnail
Waimea河是整個大尼爾森地區最重要的一條母親河,早在歐洲人來殖民前,就有毛利人居住在此地,也是毛利人在南島上為數不多的部落。 可以從下面的谷歌地圖裡看到,整個南島北部的這塊里士滿/尼爾森區域的平原,其實就是它的冲積三角洲。河口還有一座鈴鐺Bell島以及更外頭的兔子Rabbit島。 我們經
Thumbnail
自王莽篡漢後,西域就脫離中原政權被匈奴重新控制了,但自從劉秀把天命給續上後,又有些國家重新提交了重建都護府的提案。 匈奴總找我們要錢,人家漢朝總給我們賞錢。 還是漢朝那個乾爹好。 但對於劉秀這邊,西域的熱烈投誠牽扯到了一件比較費錢的制度——納貢制度。 西域諸屬國認可大漢的領導,每年帶著土特產
Thumbnail
『浸水營古道』,又稱『三條崙古道』,百年前原本是原住民翻越大武山、交易物資的交通要道。 明清佔領台灣後,也陸續官兵、傳教士及日本等各代人民使用,所以整條步道留有許多人文遺址,包括「出水坡遺址」、「浸水營日警駐在所」等。
Thumbnail
400年前荷蘭人進入臺灣,在此之前原住民曾以簡易方式取得少量的食鹽,以滿足生活上的需求。荷蘭人在臺南留有闢建鹽田的紀錄,至明鄭時期開始曬鹽,是臺灣鹽業發展的濫觴。歷經清領、日治時期至二戰後等不同階段,臺灣不斷改良曬鹽方法,擴展鹽場面積,提升食鹽總產量。就讓我們透過國家檔案,探索臺灣鹽業發展的重要事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