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到了蘇伊士之後:百年前東亞旅人的埃及上陸,與運河旅行體驗(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前情提要:


1927年,展開世界環球之旅的林獻堂,6月初在埃及結束了金字塔、清真寺與博物館的遊覽行程,從開羅搭乘鐵道,途經伊斯梅里亞車站(Ismailia)前往賽德港,繼續地中海的航程。

raw-image

伊斯梅里亞位於蘇伊士運河西岸,鄰近提穆薩湖(Lake Timsah,也稱為「鱷魚湖」),由此北上前往賽德港的鐵道,係沿著運河修建。林獻堂在沙塵滿座的車廂,遠眺著運河,其後交給《台灣民報》連載的《環球遊記》中,描述了這條望之似細小溝渠,卻對歐亞交通短縮扮演重要角色的運河:

在車中看河,不過一小溝而已,哪知此河竣工之日,即縮短歐亞之交通距離三千餘里,其功豈不偉哉!

運河通航之後,諸多東亞旅人的歐行記錄,如同林獻堂的《環球遊記》一般,常以「厥功偉矣」、「豈不偉哉」之類的修辭,來讚嘆這條運河開業,使歐亞交通進入新里程碑的劃時代成就。

raw-image

1882年,清代文人袁枚之孫,也就是晚清在上海搞「新媒體」,被稱為「洋場才子」的袁祖志,也途經蘇伊士運河赴歐遊歷,後來在滬上書市賣到斷貨的《談瀛錄》,就是他歐行數月的遊記。袁祖志的「蘇彝士河記」一文,對運河的客貨過路之利,與建設經費之巨,論其前景「未可限量」,並嘆服英、法、埃及三方,主其事者的深謀遠慮。

raw-image

一百多年前,自東徂西的旅人們,多以類似的描述文字,來給運河按個讚。


按讚之外,旅記中的文字或圖像,也頻頻展現旅人積極在此打卡的動作。

這條聯絡歐亞的捷徑,其開鑿背景、集資、動工歷程,與背後英法帝國主義,及歐洲病夫土耳其在此航路間,支配、影響力的你消我長,也是旅記文本中頻頻被書寫的內容。

raw-image

1870年代初,明治政府派遣的岩倉使節團,在訪歐的尾聲,取道蘇伊士運河作為歸途,使節團成員之一的久米邦武,在《特命全權大使美歐回覽實記》中,就曾以極多頁的篇幅,描述蘇伊士運河的今昔。

至於只是在陸上以列車代步,透過車窗觀看運河的林獻堂,也曾以數千字之多,為民報的讀者,介紹蘇伊士運河的開鑿經過、耗資、經營管理,與船隻和乘客需要付出的買路錢。

raw-image

沒有臉書的年代,上述這些運河今昔的鉤沉敘事,無非就是在跟他們預設的讀者,展現一種打卡的姿態,證明已到此一覽。寫了,代表我有來過,我有看過,我也有好好認識蘇伊士運河的前世今生喔,可以說不虛此行了。

尤其是《特命全權大使美歐回覽實記》中,除了文字敘述,還繪製了「蘇士運河ノ口」的銅板畫,算是圖文並茂,具備打卡拍照,有圖文有真相的既視感。

raw-image

對實際移動在運河上的旅人而言,其視野與體驗,與陸上以列車代步,看著車窗外景物快速掠過的乘客,不消說截然兩樣。


袁祖志的「蘇彝士河記」曾略為提及輪船需緩速、通過所要時間,與河道挖掘作業持續進行的情況:

河水深三丈,雖極重之舟亦可行駛,惟河中定章,不得任意趲行,務當緩緩展輪,以免水勢激盪,致之河岸,故雖三百餘里,必兩日乃得出口。至其修撈河道之工,則固常年不能間斷,唯恐淤淺致礙。

費時兩日在運河上航行,雖然是常態,但實則取決上下行運河之際,遇到順風或逆風,與同時間通過船隻的多寡等因素,也不是沒有少於兩天的情況。例如岩倉使節團,在返國當年的7月26日下午從賽德港登船,次日傍晚左右即離開蘇伊士港進入紅海。

另外,像是曾國藩的公子曾紀澤,在1878年赴歐擔任駐英法公使之際,航行在運河間的時數約為30小時左右。

1930年代末,船隻在運河航道上通行的時間,已減至20小時以下,而現今通過河道,平均為11至16小時。不過,在運河開通的最初二、三十年,河道仍在積極地拓寬加深,且雙向通行更處未來式的時代,旅人們往往得來一段將近數十小時的運河之旅。


在運河只有單線道的時代,旅人得以從中觀察船隻在河湖間的移動,舉凡行駛、停靠閃避來船,與停船過夜的通行機制。而從沿岸的里程標示,也能了解航行的距離。

當時的蘇伊士運河公司(Universal Company of the Maritime Canal of Suez),在兩岸架設電線,以電報站傳遞南北港口船隻進出、河道通航的情況,報訊往來船隻,在寬闊處適時停輪,以避開對向來船,或是入夜之後河道能見度變低,暫時停泊過夜之處。

1876年,清國派遣的首任駐英法公使郭嵩燾,及一干使署隨員、翻譯,前往倫敦就職,《倫敦與巴黎日記》中,郭嵩燾描述了南來北往的船隻,在運河間移動與停輪的規則。

當東側有船隻行進,由東岸電報局告知西岸,西側收到通報,則會以高掛懸球,示意西側行進中的船隻暫時靠邊停泊,待東側船隻通過,懸球降下,始可繼續通行。1870年代,蘇伊士運河尚未開放夜間行駛,船隻在入夜之後,必須在較寬闊的幾處湖泊間,停船過夜。郭嵩燾夜宿運河的第一個晚上,就是停泊小苦湖(Litte Bitter Lake),待天亮才繼續開船行駛。

運河僅容一船,航行之際,各船依照指示,相互取道迴避。晚清知識人也觀察到,沒有任何船隻違反夜間通行的規則,導致變成塞子的情況。該停則停,該行則行,該夜泊則夜泊,使清國知識人對英國經營、管理這條運河,留下井然有序的印象。

此外,與客貨汽船外觀迥異的挖砂船,分布在河道各區間,承載機具進行拓寬與深掘作業的情況,很難不成為旅人觀看的運河風景之一。有時汽船公司也會提供小船,帶領乘客近距離見學各區段的挖砂工程。郭嵩燾就曾在英籍翻譯馬格里(Sir Halliday Macartney)的安排下,參觀了挖沙船與機具的作業情況。

raw-image

禁止夜行的規定,在沿著河岸加裝左紅右綠的照明燈,始允許配備一公里以上探照設備的船隻在夜間航行,湖間停泊過夜已成為選項而非必要。擁有長距離照明的輪船,在河道日夜兼程,已不需要花費兩日的時間。1910年,日本郵船所屬的賀茂丸,花費不到24小時即通過河道。

raw-image

儘管如此,1890年代以降,客貨輪的頻繁往來,已給只提供單向道的運河帶來壓力。運河公司在河道間密集設立停留站,給相互停避對向的輪船使用。當然,行輪之間,也要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緩慢移動,避免擱淺造成的大排長榮的盛況。

(待續)

本篇最初發表於Matters,圖文略有不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旅行史的寫作課、足跡與人間觀察
236會員
351內容數
愛嚕貓的狗奴,很魯蛇的自由寫作者,2018年定居方格子,在這裡寫旅行史、遊記與魯蛇人生。
2025/04/24
探訪函館的歷史痕跡與北洋漁業的悲歌,追憶《蟹工船》小說中描寫的船難事件與時代背景。
Thumbnail
2025/04/24
探訪函館的歷史痕跡與北洋漁業的悲歌,追憶《蟹工船》小說中描寫的船難事件與時代背景。
Thumbnail
2025/04/08
奈良吉野大峰山區,曾是中世紀南北朝時代,雙天皇並立的歷史舞台,近代則蛻變為千本櫻的花見名所。除此之外,吉野大峰也是修驗道的發源地,大峰山至今仍是女性止步的山區,千百年間仍以「傳統」之名,在列島山岳逐漸解禁女性登山的過程中,繼續維持舊日的禁制。
Thumbnail
2025/04/08
奈良吉野大峰山區,曾是中世紀南北朝時代,雙天皇並立的歷史舞台,近代則蛻變為千本櫻的花見名所。除此之外,吉野大峰也是修驗道的發源地,大峰山至今仍是女性止步的山區,千百年間仍以「傳統」之名,在列島山岳逐漸解禁女性登山的過程中,繼續維持舊日的禁制。
Thumbnail
2025/03/21
京都東寺弘法市集,最初源自弘法大師空海圓寂日所舉辦的「御影供」儀式,發展成每月21日舉行的盛大市集,江戶時代《都林泉名勝圖會》描繪了市集中各色人群的紛雜與熱鬧,如今的弘法市集則有了各國遊客的參與。弘法市集宗教儀式轉變為今日國際知名古寺市集,見證了古都京都的現代轉型。
Thumbnail
2025/03/21
京都東寺弘法市集,最初源自弘法大師空海圓寂日所舉辦的「御影供」儀式,發展成每月21日舉行的盛大市集,江戶時代《都林泉名勝圖會》描繪了市集中各色人群的紛雜與熱鬧,如今的弘法市集則有了各國遊客的參與。弘法市集宗教儀式轉變為今日國際知名古寺市集,見證了古都京都的現代轉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門農巨像 我們搭乘尼羅河的遊輪終點是「盧克索」 目的地就是是帝王谷 在前往帝王谷之前會先經過「門農巨像」 這兩尊巨像介於尼羅河跟帝王谷之間 也是遠古的遺跡 在這裡會停留一下,讓大家拍照 繼續前往帝王谷 找不到任何照片? 要寫帝王谷這篇時,找不到任何的照片 同行友人也都翻不到帝
Thumbnail
門農巨像 我們搭乘尼羅河的遊輪終點是「盧克索」 目的地就是是帝王谷 在前往帝王谷之前會先經過「門農巨像」 這兩尊巨像介於尼羅河跟帝王谷之間 也是遠古的遺跡 在這裡會停留一下,讓大家拍照 繼續前往帝王谷 找不到任何照片? 要寫帝王谷這篇時,找不到任何的照片 同行友人也都翻不到帝
Thumbnail
我想,關於亞斯文大壩(Aswan Dam)這個埃及最重要的大壩,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它的建設結束了埃及幾千年來的氾濫問題,使得過去埃及人每年都必須面對的汛期因此成了絕響,也迫使無數珍貴的古埃及(還有利比亞人)文物因此沉沒到水底下。
Thumbnail
我想,關於亞斯文大壩(Aswan Dam)這個埃及最重要的大壩,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它的建設結束了埃及幾千年來的氾濫問題,使得過去埃及人每年都必須面對的汛期因此成了絕響,也迫使無數珍貴的古埃及(還有利比亞人)文物因此沉沒到水底下。
Thumbnail
【埃及旅遊】埃及中段搭機、阿布辛貝聖殿、吉薩階梯金字塔、尼羅河輪旅行11日 📌經典三大神殿 埃及最大的卡納克神殿、路克索神殿、敬奉雙主神的康夢波神殿,站在石柱下,讓您充滿震撼及感動,靜靜的欣賞、遙想古文明的偉大。 📌胡佳達~紅海渡假村連泊兩晚(三大體驗) 胡加達,燦爛的陽
Thumbnail
【埃及旅遊】埃及中段搭機、阿布辛貝聖殿、吉薩階梯金字塔、尼羅河輪旅行11日 📌經典三大神殿 埃及最大的卡納克神殿、路克索神殿、敬奉雙主神的康夢波神殿,站在石柱下,讓您充滿震撼及感動,靜靜的欣賞、遙想古文明的偉大。 📌胡佳達~紅海渡假村連泊兩晚(三大體驗) 胡加達,燦爛的陽
Thumbnail
船划了那麼久,終於來到我一輩子一定要來一次的『埃及』看金字塔。 靠港時間已經是下午17點,而且警告過晚上埃及不安全的關係…. 城市旅遊3小時就是當天的行程旅遊 這天,還是選擇一個人旅行… 埃及幾年前經濟破產,沒錢 也可能是民族性的關係,整路建築物都像剛被轟炸過的一樣💔 看在旅客眼裡可能別有風情,
Thumbnail
船划了那麼久,終於來到我一輩子一定要來一次的『埃及』看金字塔。 靠港時間已經是下午17點,而且警告過晚上埃及不安全的關係…. 城市旅遊3小時就是當天的行程旅遊 這天,還是選擇一個人旅行… 埃及幾年前經濟破產,沒錢 也可能是民族性的關係,整路建築物都像剛被轟炸過的一樣💔 看在旅客眼裡可能別有風情,
Thumbnail
整理過去使用的記憶卡,赫然發現這些照片,揭開了幾乎遺忘的埃及尼羅河之行...
Thumbnail
整理過去使用的記憶卡,赫然發現這些照片,揭開了幾乎遺忘的埃及尼羅河之行...
Thumbnail
小時候念書,知道[蘭州]是中國的地理中心。當[蒙古]沒了,現在定在哪兒呢?好像是西安。除了大水車和黃河大鐵橋外,幾乎沒有其他印象。「黃河大鐵橋」的規模在百年前是相當大的,清朝國家的經濟和技術都是貧乏的,中國第ㄧ座跨越黃河鐵橋,花費了大量的白銀,由德國的技術和材料,全盤移入包括螺絲釘,誠如一座警世碑
Thumbnail
小時候念書,知道[蘭州]是中國的地理中心。當[蒙古]沒了,現在定在哪兒呢?好像是西安。除了大水車和黃河大鐵橋外,幾乎沒有其他印象。「黃河大鐵橋」的規模在百年前是相當大的,清朝國家的經濟和技術都是貧乏的,中國第ㄧ座跨越黃河鐵橋,花費了大量的白銀,由德國的技術和材料,全盤移入包括螺絲釘,誠如一座警世碑
Thumbnail
雖說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可眼前會遇見什麼事卻不是自己能決定的,遇上了有人選擇在宿命的泥巴坑裡翻滾,而我選擇漂流到遠方,展開新的生活。
Thumbnail
雖說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可眼前會遇見什麼事卻不是自己能決定的,遇上了有人選擇在宿命的泥巴坑裡翻滾,而我選擇漂流到遠方,展開新的生活。
Thumbnail
1927年,正在埃及旅行的林獻堂,從沙塵滿座的鐵道車廂中,遠眺著蘇伊士運河,其後他交給《台灣民報》連載的《環球遊記》中,描述了這條望之似細小溝渠,卻對歐亞交通短縮扮演重要角色的航路。
Thumbnail
1927年,正在埃及旅行的林獻堂,從沙塵滿座的鐵道車廂中,遠眺著蘇伊士運河,其後他交給《台灣民報》連載的《環球遊記》中,描述了這條望之似細小溝渠,卻對歐亞交通短縮扮演重要角色的航路。
Thumbnail
感動!竟然讓我親眼看見水手愛德蒙被囚十四年的伊夫堡(大仲馬 基度山恩仇記)。 雖然只是遠眺,無緣登島,隔四十餘載仍喚起記憶悸動不已。 法國的國歌竟然以馬賽為名,雄壯激昂的進行曲,帶領人們效命殺敵,主宰自己命運,就是被馬賽的義勇軍給唱出名來的
Thumbnail
感動!竟然讓我親眼看見水手愛德蒙被囚十四年的伊夫堡(大仲馬 基度山恩仇記)。 雖然只是遠眺,無緣登島,隔四十餘載仍喚起記憶悸動不已。 法國的國歌竟然以馬賽為名,雄壯激昂的進行曲,帶領人們效命殺敵,主宰自己命運,就是被馬賽的義勇軍給唱出名來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