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成就愈高晚年愈不快樂的陷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哈佛大學布魯克斯教授的研究發現,成就愈高的人,到了退休之後愈不快樂。

    一般的常識總以為,當我們努力工作,認真賺錢,達到職業上的高成就後,也就是所謂人生的勝利組,從此就幸福快樂。其實結果很可能剛好相反,職場愈是成功,退休後愈可能不快樂。

    只要稍加思考,這個答案是合理的,就像以前我們當笑話講的,一個原本日理萬機的總經理或大將軍,退休後沒有公文可以批,只好要太太將每日菜單上呈讓他批閱,滿足失落的成就感。

    布魯克斯認為,再怎麼成功的事業,或一輩子生涯奮鬥,總會由盛而衰或終究必須交棒讓出舞台,因此唯一解決之道,就是在原本的第一條生涯曲線還沒走下坡或還沒交棒,及時發展第二條曲線。

    他的建議,其實就是我多年來在講「退休進行式」的主張,只要是工作,也就是能為我們帶來金錢報酬的工作,一定必須退休,將舞台讓給別人。但是現代人的壽命很長,退休後還有二、三十年的時間,所以一定要找到一件到離開世界前都可以持續做的事情,而且這件事既然我們用寶貴的這一生來做,所以也一定是要值得的事。

  以前的人追求長壽,現代人重視活躍老化,因為健康的長壽才是真長壽,但是當我們可以健康地活著之餘,就不免會思考,如何活出讓自己覺得很值得,沒有遺憾的人生呢?

如何讓人生沒有遺憾?我的答案是,把自己的時間花在自己在乎的事情上。真正的幸福,不是吃喝玩樂,而是能夠做自己覺得很值得的事,讓自己的人生有意義。

有一句很出名的話:「只要我們真心渴望一件事,全宇宙的力量就會來幫助你。」這個渴望,就是我們的夢想,也是那件值得而且可以做一輩子的事。但是要記得,不能只是懷抱夢想,夢想像孩子,要養才會大。

在追求夢想的路上,如果有伙伴同行,那是最能持久的方法,因此我們一定要到公益團體當志工,不只是對社會的回饋,更棒的是,當志工會接觸到許多人,這對大腦的刺激與活化有強烈的效果,可以預防失智,同時當志工可以拓展一成不變的生活,這種新鮮經驗也是大腦神經成長與健全的神奇肥料。

到一個跟自己的興趣或夢想比較接近的公益團體當志工,假如當志工的過程能夠接觸到大自然,那就更完美了,像是荒野保護協會這類的保育團體,就很適合任何年齡層的人參加。

這些年已經有很多設計得相當嚴謹的研究證明,接觸大自然對於疾病的復原,疼痛的控制,多種的精神障礙,有非常明顯的效果,而且能夠增加免疫系統裡自然殺手細胞的數量跟活性,讓我們比較不會生病。

而且當志工在幫助別人同時,也能獲得被需要的存在感,心靈不再自我孤立、自我厭棄,研究也發現,付出是療癒自己最有效的方式。

   「助人為快樂之本」雖然是句老掉牙的話,但是近年真的有非常非常多的科學研究證明,這不只是道德教訓,古往今來許多宗教家也一再開示,如果能將我們的思慮焦點從自己轉到他人,把對自己的關心轉移到對別人的關懷,自己的痛苦就會立刻減輕,生命也會立即開展,同時也能獲得心靈的平靜。當我們能夠透過當志工的機會,做到無目的的或不求回報的奉獻,自己的生命與世界都將會改變。

真的,或許不必等到退休或什麼天時地利人和的特殊日子,現在就出門當志工,世界正在等待著我們發揮多年人生經驗所累積的能力。

再怎麼成功的事業,或一輩子生涯奮鬥,總會由盛而衰或終究必須交棒讓出舞台,因此唯一解決之道,就是在原本的第一條生涯曲線還沒走下坡或還沒交棒,及時發展第二條曲線。

再怎麼成功的事業,或一輩子生涯奮鬥,總會由盛而衰或終究必須交棒讓出舞台,因此唯一解決之道,就是在原本的第一條生涯曲線還沒走下坡或還沒交棒,及時發展第二條曲線。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很難介紹吳軍這個人,最簡單的大概是說「暢銷書作家」,畢竟這些年他出了十多本屢獲圖書大獎又極為暢銷的書,但他不是「專業」作家,若以世俗角度,賺最多錢的工作算是正職的話,他現在應該算是矽谷投資人,若以專業來說,他是科學家,或是更夯的人工智慧專家,也在世界最頂尖的幾所大學擔任客座教授或董事。   
前天下午在桃園市的虎頭山公園裡有一場很浪漫的聚會,這是文官學院與桃園市政府合辦的「公務員專書閱讀」的導讀,過往類似的活動都在室內禮堂,但是這次卻嘗試選在戶外進行。 虎頭山公園第一次來,占地面積比原先想像大很多,最令人驚艷的是在一整片高聳的樹林中居然有片木頭平台,平台旁的木頭階梯剛好可以當作聽眾的座
每個人都討厭那些喜歡議論別人、搬弄是非或到處八卦親朋好友隱私的人,若是細究那些人的心理狀態,他們應該是藉由述說別人的問題來逃避面對自己人生的問題吧? 我們若要努力地過好自己的生活,恐怕就得花費許多時間跟心力,哪來閒工夫來八卦別人的事呢?有人形容得好,那些愛談論八卦的人是「咀嚼他人生活的殘渣來餵養自
 世界衛生組織曾經表示,二十一世界對健康最大的威脅來自於工作上的壓力。因為工作,我們不是太忙太累,就是太沮喪太煩躁。     現代人不快樂的來源主要也是工作,而且很多工作並不是那麼有意義,怎麼看似乎做的都是完全無關緊要的事情,而且有時候真的是連小螺絲釘都談不上,若沒有適時地找到自我防衛之道,長久下
大自然是所有生命的源頭,也是很多宗教的起源,幾乎所有宗教的創始人,都是在大自然裡悟道,並在荒野中傳道,但現代的人把寺廟越蓋越大,教堂越建越高,儀式也越來越繁複,是否反而離宗師越來越遙遠了?這值得人們深思。因為荒野是宇宙萬物生命的源頭,是人類最古老的鄉愁!幾乎所有宗教的起源,都是來自人對大自然的好奇,
n佛教有「隨緣」的說法「佛門雖大,不度無緣之人。天雨雖廣,不育無根之草。」因此,很多人以「緣份未到」來當作自己因循的藉口。 我相信緣是隨著願而產生的,你發了願就會有緣的出現,沒有願望,就是有緣也會錯身而過。所以,我很珍惜緣份,也願意創造因為發願而產生的因緣,因為我知道,與我們相遇的任何人事物,不是
   很難介紹吳軍這個人,最簡單的大概是說「暢銷書作家」,畢竟這些年他出了十多本屢獲圖書大獎又極為暢銷的書,但他不是「專業」作家,若以世俗角度,賺最多錢的工作算是正職的話,他現在應該算是矽谷投資人,若以專業來說,他是科學家,或是更夯的人工智慧專家,也在世界最頂尖的幾所大學擔任客座教授或董事。   
前天下午在桃園市的虎頭山公園裡有一場很浪漫的聚會,這是文官學院與桃園市政府合辦的「公務員專書閱讀」的導讀,過往類似的活動都在室內禮堂,但是這次卻嘗試選在戶外進行。 虎頭山公園第一次來,占地面積比原先想像大很多,最令人驚艷的是在一整片高聳的樹林中居然有片木頭平台,平台旁的木頭階梯剛好可以當作聽眾的座
每個人都討厭那些喜歡議論別人、搬弄是非或到處八卦親朋好友隱私的人,若是細究那些人的心理狀態,他們應該是藉由述說別人的問題來逃避面對自己人生的問題吧? 我們若要努力地過好自己的生活,恐怕就得花費許多時間跟心力,哪來閒工夫來八卦別人的事呢?有人形容得好,那些愛談論八卦的人是「咀嚼他人生活的殘渣來餵養自
 世界衛生組織曾經表示,二十一世界對健康最大的威脅來自於工作上的壓力。因為工作,我們不是太忙太累,就是太沮喪太煩躁。     現代人不快樂的來源主要也是工作,而且很多工作並不是那麼有意義,怎麼看似乎做的都是完全無關緊要的事情,而且有時候真的是連小螺絲釘都談不上,若沒有適時地找到自我防衛之道,長久下
大自然是所有生命的源頭,也是很多宗教的起源,幾乎所有宗教的創始人,都是在大自然裡悟道,並在荒野中傳道,但現代的人把寺廟越蓋越大,教堂越建越高,儀式也越來越繁複,是否反而離宗師越來越遙遠了?這值得人們深思。因為荒野是宇宙萬物生命的源頭,是人類最古老的鄉愁!幾乎所有宗教的起源,都是來自人對大自然的好奇,
n佛教有「隨緣」的說法「佛門雖大,不度無緣之人。天雨雖廣,不育無根之草。」因此,很多人以「緣份未到」來當作自己因循的藉口。 我相信緣是隨著願而產生的,你發了願就會有緣的出現,沒有願望,就是有緣也會錯身而過。所以,我很珍惜緣份,也願意創造因為發願而產生的因緣,因為我知道,與我們相遇的任何人事物,不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研究幸福的社會科學家的亞瑟.布魯克斯教授,透過此書,告訴我們要用什麼策略跟心態面對人生的下半場,裡面會提到的重要概念就是建造人生的「第二曲線」以及「要用什麼心態成功跳下第一曲線往第二曲線」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朱立安‧巴吉尼,是倫敦大學學院哲學博士,以下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一些想法
假如你徹底的掌握了開源與節流,而累積到了退休需要的錢,例如:1500萬,那麼你的退休生活是什麼樣子呢?現在風行的提早退休,是在60歲之前就退休了,那退休生活呢?   一般的上班族想到的,就是旅遊,做自己想做的事,想睡到幾點就睡到幾點,但是這樣的日子能持續多久而不會讓你覺得無聊?所以你必須要找到該
在退休之後,人們常常會陷入對於生活方向的焦慮,找不到自己想做的事情,甚至開始想回到以前的生活方式。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退休後的經驗,提供了一些建議和心得。
Thumbnail
安穩的生活,我想是人生最終的目的。沒有人到老了還要為了💰來煩惱。人到了一個年紀階段都會想放下身邊事物,好好放鬆去走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想去外面世界去看看,放慢自己的生活步調好好沈澱自己的心態,面對未來的日子。有時候常常會想人為什麼而活著,我到底在現實還是夢中。如果真的是夢,那可不可以不要那麼快給我醒
Thumbnail
退休本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有些人退休後過不慣清閒的日子,但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只好整天在家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生活十分無聊,因而心情常不愉快。然而也有些人雖然退休了,卻不在家怨天怨地,反而努力學習新的事務、新的技術,甚至到國內外旅遊,交些各地的新朋友,生活多彩多姿,身心自然健康與快樂。  
Thumbnail
你有中高齡憂鬱嗎? 本書提供面臨「焦慮」與「停滯期」的中高齡上班族,「重新啟動」職業生涯的科學工作方法...掌握擺脫「中高齡憂鬱」的方法,就等於擁有「終身受用」的資產
人只要願意踏出一小步,常會有無限的驚喜在後面等著你,這是我看了無數退休族分享出來的心得。但事實上,在未退休之前,我就懶到不行,試問?真退休了,我就會變了一個樣,積極又進取嗎?答案是,與其等到退休,不如現在想做什麼就去做,不要有任何顧忌,嘗試找出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才不會到老還在怨恨,自己怎麼活得這麼平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研究幸福的社會科學家的亞瑟.布魯克斯教授,透過此書,告訴我們要用什麼策略跟心態面對人生的下半場,裡面會提到的重要概念就是建造人生的「第二曲線」以及「要用什麼心態成功跳下第一曲線往第二曲線」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朱立安‧巴吉尼,是倫敦大學學院哲學博士,以下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一些想法
假如你徹底的掌握了開源與節流,而累積到了退休需要的錢,例如:1500萬,那麼你的退休生活是什麼樣子呢?現在風行的提早退休,是在60歲之前就退休了,那退休生活呢?   一般的上班族想到的,就是旅遊,做自己想做的事,想睡到幾點就睡到幾點,但是這樣的日子能持續多久而不會讓你覺得無聊?所以你必須要找到該
在退休之後,人們常常會陷入對於生活方向的焦慮,找不到自己想做的事情,甚至開始想回到以前的生活方式。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退休後的經驗,提供了一些建議和心得。
Thumbnail
安穩的生活,我想是人生最終的目的。沒有人到老了還要為了💰來煩惱。人到了一個年紀階段都會想放下身邊事物,好好放鬆去走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想去外面世界去看看,放慢自己的生活步調好好沈澱自己的心態,面對未來的日子。有時候常常會想人為什麼而活著,我到底在現實還是夢中。如果真的是夢,那可不可以不要那麼快給我醒
Thumbnail
退休本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有些人退休後過不慣清閒的日子,但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只好整天在家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生活十分無聊,因而心情常不愉快。然而也有些人雖然退休了,卻不在家怨天怨地,反而努力學習新的事務、新的技術,甚至到國內外旅遊,交些各地的新朋友,生活多彩多姿,身心自然健康與快樂。  
Thumbnail
你有中高齡憂鬱嗎? 本書提供面臨「焦慮」與「停滯期」的中高齡上班族,「重新啟動」職業生涯的科學工作方法...掌握擺脫「中高齡憂鬱」的方法,就等於擁有「終身受用」的資產
人只要願意踏出一小步,常會有無限的驚喜在後面等著你,這是我看了無數退休族分享出來的心得。但事實上,在未退休之前,我就懶到不行,試問?真退休了,我就會變了一個樣,積極又進取嗎?答案是,與其等到退休,不如現在想做什麼就去做,不要有任何顧忌,嘗試找出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才不會到老還在怨恨,自己怎麼活得這麼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