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一曲線到第二曲線,改寫成功的定義:讀《重啟人生:一個哈佛教授的生命領悟,給你把餘生過好的簡單建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原文作者:Arthur C. Brooks 譯者: 許恬寧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23/05/31

原文作者:Arthur C. Brooks 譯者: 許恬寧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23/05/31

在人生早期,我們擁有的東西不是太多,尚處於必須證明自己的階段,更多的世俗獎勵可以帶來暫時的滿足感。然而,隨著年齡增加,我們開始發現那種滿足感永遠不會持久,漸漸感到徒勞。然而在同一時間,我們也開始落後,因而心生恐懼……



🖋️🖋️🖋️

你想要活得多長?渴望擁有什麼樣的人生? 幸福,這兩個字對你意味著什麼?也許你一直是個奮鬥進取的人,從小到大努力追求自己人生的寶藏,雖然已被視為是人生勝利組,但仍隱隱約約覺得不夠滿足,還想追求更多;也許你已經開始從巔峰走下,面對自己人生無可避免的衰退,不知道如何調適,突然發現自己大半歲月都錯過了什麼,「奮鬥者的詛咒」悄悄現身……

當人生活得越來越長,我們會發現,成功、幸福、自我實現其實不存在單一的定義,光是一招一式並不足以度過漫漫人生,可是另外的那套功夫,其他可能讓生活美好的路徑,這個社會並沒有告訴我們。這個社會讚揚推崇的是活力十足的成功人士,走下坡的人似乎註定消失在螢光幕上。幸運的是,即便再怎麼不願承認,衰退、老化、轉換跑道其實人人都會遇到,我們總可以從別人的經驗學到一些幸福指南。

亞瑟.布魯克斯(Arthur C. Brooks)《重啟人生:一個哈佛教授的生命領悟,給你把餘生過好的簡單建議》(From Strength to Strength: Finding Success, Happiness, and Deep Purpose in the Second Half of Life)一書中,從自身的生命經驗出發,佐以豐富的科學研究證據,提出了「重啟人生」的可能性:藉由生命轉型,追求新的意義,我們在人生下半場依舊可以活出精彩。

一.兩條曲線 進入某個年齡階段,我們也許會很自然而然的發現,自己不再像年輕時那樣精力充沛,腦筋沒辦法轉得那麼快、記得那麼多,工作上帶來的成就感也漸漸減少了。我們人生的第一曲線,此刻正在往下走,流體智力、體力、創新能力都在慢慢衰退,世俗成就所帶來的滿足感,卻呈邊際效應遞減。不少人開始陷入所謂的中年危機:有人變得憤世嫉俗,也有人選擇用老招繼續掙扎……

生命其實有其他路徑可走。我們人生還有第二曲線留待開發,它是晶體智力的、經驗的、傳承的,也是重視人際關係和靈性體驗的,它隨著一個人年齡的增長、人生經歷的累積而富足,它需要我們放下對世俗成就的執著,好好經營人際關係,仔細體驗愛與歸屬帶來的意義感。中年危機其實是個轉機,職涯衰退不意味著「你不行了」,只是提醒我們,該轉換跑道了,我們應該從第一曲線轉化到第二曲線,用另外一種方式,好好體驗生命之美。

作者的人生經歷也很有趣,他原本是一個法國號樂手,卻在三十歲時感到自己江郎才盡,於是很早就轉換跑道,走了一條非常不同於一般學者的求學之路,最後在社會科學領域有所成就。人生轉型,其實未必是中老年才會遇到的功課,生活在這個變化速度越來越快的社會,我們會更常面臨轉型的階段;人生的等待期雖然總是讓人不安,但它也是一個讓我們好好沉澱下來,回顧和認識自己的時候。

你可能是感到職涯正在往下走的勝利組,或是你準備要退休尋找人生第二春,你也可能還年輕,卻對目前的生活、工作不滿意,想轉換跑道。轉型期讓我們暫時逃離慾望跑步機,重新定位自己的生命,或許這裡最關鍵的功課是:調整自己的「想要」,重新找回或好好建立一段深刻的人際關係。第二條曲線的關鍵不是世俗的成就,而是自知、珍惜與愛。


raw-image

二.幸福雙重奏

身而為人,其實有很悲哀的地方:財富、名聲、權力等世俗成就帶來的滿足感,轉瞬即逝,那些讓我們很嗨的事物總是難以持久;人類對損失的敏感度又常常大於獲得,我們在拼命追求成就,最後往往不是為了獲得實質進步,只是為了避免失敗。幸福,真是一件難事哪!

這並不是說早年追求的一切就是毫無意義的,人應該徹底放棄對功名利祿的渴望,隱退山林過陶淵明式的生活,而是,世俗成就是一個陷阱題,你可以從中得到滿足,但也會越來越不滿足。這是一帖激勵人心的藥,但成癮性很強,我們要付出的代價很高。


我們的奮鬥,是真實的,所獲得的經驗、所累積的智慧,更是真正的寶藏,一個人在年輕時發揮自己的優勢,努力追求世俗成功和獎賞,其實是一種足以自我激勵的修煉,重點是絕對該設停損點——不管你多成功,它多誘人,絕對不能執著。美酒佳餚,淺嚐即可,食物的美好風味,絕對不在於你吃得多。

我們可以把剩下的空間和時間用來消化,用來和他人分享,將自己的經驗傳承下去,從創新者轉變為教導者。人生的下半場,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自我實現,從外在追求轉向內在自我,讓自己活出完整的一生。

三.別被社會欺騙了

在這個高齡化社會,人人都嚮往「成功老化」,甚至認定永遠精力充沛、永遠站在巔峰,七十歲還像一條活龍的老,才算成功。很多人更是親身示範自己對於名聲、財富和地位是如此執著,即便判斷力大不如前,已經面臨後浪推前浪之勢,仍賣力的在慾望跑步機上跑啊跑的,想要爭取更大更多……


我不知道他們是否真的快樂,也不知道一輩子追求世俗成就是否真可以帶來幸福,至少對我而言——對一個很早就面臨人生轉型、一直在持續追求意義的人,我了解到,成功絕對不只有一種定義,不同的路線、不同的角色、不同的風景,都潛藏著意義的寶藏,別被電視上的風光人物欺騙了,別被美好的童話故事限制了想像。

希望你我在走過了人生上半場的熱熱鬧鬧,可以在下半場順利轉型,更加認識自己,From Strength to Strength,發現另一種更為深刻持續、連結起彼此生命的幸福美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歪帽旅人的閱讀空間
43會員
42內容數
這是普通讀者的閱讀心得、閱讀隨筆,簡單來講就是閱讀後腦袋產生的那些東西。歡迎您有空來坐坐、來聊聊,讀讀我的心!
2024/11/30
他內心的渴望和需要,曾經披上「邪念」的外衣,如今卻被人與人之間純潔的情感給洗滌了。這或許就是旅行的意義吧? 我們跟男主角一起和薰子道別了,巡迴藝人將繼續她們浪跡江湖的歲月,也許在某個夜晚,會想起曾經和一個單純善良的年輕人一起旅行。這是個戀愛故事,也是充滿人情溫暖的旅行故事。
Thumbnail
2024/11/30
他內心的渴望和需要,曾經披上「邪念」的外衣,如今卻被人與人之間純潔的情感給洗滌了。這或許就是旅行的意義吧? 我們跟男主角一起和薰子道別了,巡迴藝人將繼續她們浪跡江湖的歲月,也許在某個夜晚,會想起曾經和一個單純善良的年輕人一起旅行。這是個戀愛故事,也是充滿人情溫暖的旅行故事。
Thumbnail
2024/11/04
良善總會找到良善的,這是小說中父親對兒子的承諾,也是作者對世界抱持的希望。我想,如果你找到了良善,別忘了好好保衛它、用心守護它,然後把它傳下去。就從燃起心中小小的火開始吧!也許你我會在黑夜裡發現相連一片的天燈。
Thumbnail
2024/11/04
良善總會找到良善的,這是小說中父親對兒子的承諾,也是作者對世界抱持的希望。我想,如果你找到了良善,別忘了好好保衛它、用心守護它,然後把它傳下去。就從燃起心中小小的火開始吧!也許你我會在黑夜裡發現相連一片的天燈。
Thumbnail
2024/11/01
對羅素而言,如果一個人能夠在生活的基本需求上獲得滿足,他卻還是感到人生苦悶無聊,時常被各種負面的情緒所困擾,那他這時最好的解決方法,是發展出對外在世界的興趣——透過將自身的熱情轉移到關注他人、關注事物,個人小我的偏執可以化解,人與他所在的世界將能有意義的整合,這樣的幸福是值得追尋的。
Thumbnail
2024/11/01
對羅素而言,如果一個人能夠在生活的基本需求上獲得滿足,他卻還是感到人生苦悶無聊,時常被各種負面的情緒所困擾,那他這時最好的解決方法,是發展出對外在世界的興趣——透過將自身的熱情轉移到關注他人、關注事物,個人小我的偏執可以化解,人與他所在的世界將能有意義的整合,這樣的幸福是值得追尋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前言 「你願意花多少力氣或代價,去留下年輕時所得來的功成名就呢?」我想,這是許多人拚博一生之後,最在意的一件事情。畢竟這麼努力的背後,不就是為了能在中晚年後,依然能享有榮華富貴嗎? 但假如眾多的研究,都告訴我們:要能維持和年輕時一樣的水準,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除此之外,衰退的時間甚至比我們想像
Thumbnail
前言 「你願意花多少力氣或代價,去留下年輕時所得來的功成名就呢?」我想,這是許多人拚博一生之後,最在意的一件事情。畢竟這麼努力的背後,不就是為了能在中晚年後,依然能享有榮華富貴嗎? 但假如眾多的研究,都告訴我們:要能維持和年輕時一樣的水準,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除此之外,衰退的時間甚至比我們想像
Thumbnail
你是不是在現在的生活中,總覺得茫茫然然不知所措?工作了好幾年,每天上班超過八小時,坐在辦公室裡望著窗外的天空,還是不確定自己是否找到了人生的目標和意義?每天上下班除了工作賺錢養小孩,你的生命還有其它不一樣的選擇嗎?《重啟人生》這本書讓你看到自己可以開始規畫你的第二人生。
Thumbnail
你是不是在現在的生活中,總覺得茫茫然然不知所措?工作了好幾年,每天上班超過八小時,坐在辦公室裡望著窗外的天空,還是不確定自己是否找到了人生的目標和意義?每天上下班除了工作賺錢養小孩,你的生命還有其它不一樣的選擇嗎?《重啟人生》這本書讓你看到自己可以開始規畫你的第二人生。
Thumbnail
你可能是感到職涯正在往下走的勝利組,或是你準備要退休尋找人生第二春,你也可能還年輕,卻對目前的生活、工作不滿意,想轉換跑道。轉型期讓我們暫時逃離慾望跑步機,重新定位自己的生命。 作者從自身經驗出發,佐以豐富的實徵證據,提出了重啟人生的可能性:藉由生命轉型,追求新意義,我們在人生下半場依舊能活出精彩。
Thumbnail
你可能是感到職涯正在往下走的勝利組,或是你準備要退休尋找人生第二春,你也可能還年輕,卻對目前的生活、工作不滿意,想轉換跑道。轉型期讓我們暫時逃離慾望跑步機,重新定位自己的生命。 作者從自身經驗出發,佐以豐富的實徵證據,提出了重啟人生的可能性:藉由生命轉型,追求新意義,我們在人生下半場依舊能活出精彩。
Thumbnail
哈佛大學布魯克斯教授的研究發現,成就愈高的人,到了退休之後愈不快樂。     一般的常識總以為,當我們努力工作,認真賺錢,達到職業上的高成就後,也就是所謂人生的勝利組,從此就幸福快樂。其實結果很可能剛好相反,職場愈是成功,退休後愈可能不快樂。     只要稍加思考,這個答案是合理的,就像以前我們
Thumbnail
哈佛大學布魯克斯教授的研究發現,成就愈高的人,到了退休之後愈不快樂。     一般的常識總以為,當我們努力工作,認真賺錢,達到職業上的高成就後,也就是所謂人生的勝利組,從此就幸福快樂。其實結果很可能剛好相反,職場愈是成功,退休後愈可能不快樂。     只要稍加思考,這個答案是合理的,就像以前我們
Thumbnail
成功就像酒精或毒品,嚐得越多越上癮。從求學到就業,屢獲佳績的人從不停下腳步,無時無刻用盡全力,為的就是再次成功,重溫那無比暢快的光輝時刻。而當他們發現,一樣的成就卻無法帶來一樣的快樂時,唯一的路看似只有往更大的成功邁進,直到撞上天花板,怎麼加速也只能倒退時,剩下的只有巨大的失落感...
Thumbnail
成功就像酒精或毒品,嚐得越多越上癮。從求學到就業,屢獲佳績的人從不停下腳步,無時無刻用盡全力,為的就是再次成功,重溫那無比暢快的光輝時刻。而當他們發現,一樣的成就卻無法帶來一樣的快樂時,唯一的路看似只有往更大的成功邁進,直到撞上天花板,怎麼加速也只能倒退時,剩下的只有巨大的失落感...
Thumbnail
我們其實不需要把每天活成奧運,讓自己跟身邊的人都不好過,我們需要做的只是按下跑步機的暫停鍵,重新審視自己對工作與成功的執著、對世俗獎勵的渴望、以及對衰老的迷思與恐懼,然後重新去愛,去做你願意做的,必要時降一階讓自己更輕鬆、平衡、有餘裕,建立良好且穩定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我們其實不需要把每天活成奧運,讓自己跟身邊的人都不好過,我們需要做的只是按下跑步機的暫停鍵,重新審視自己對工作與成功的執著、對世俗獎勵的渴望、以及對衰老的迷思與恐懼,然後重新去愛,去做你願意做的,必要時降一階讓自己更輕鬆、平衡、有餘裕,建立良好且穩定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你可以選擇向上漸強,也可以選擇向下漸弱,音樂上或許隨著作曲有所不同,人生也能因著選擇也能有所不同。   好書分享: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 Live Life in Crescendo. 作者:史蒂芬‧柯維;辛希雅‧柯維‧海勒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先複習一下經典必讀好書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
Thumbnail
你可以選擇向上漸強,也可以選擇向下漸弱,音樂上或許隨著作曲有所不同,人生也能因著選擇也能有所不同。   好書分享: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 Live Life in Crescendo. 作者:史蒂芬‧柯維;辛希雅‧柯維‧海勒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先複習一下經典必讀好書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
Thumbnail
時常會看到有些曾經很有名氣的人被評論為「過氣」或「走下坡」,這樣的形容多半帶有貶抑及嘲諷,而被評論的這些人過去意氣風發,也攢了許多財富與名氣,當面臨如此狠毒的批評時,有些人可以平心靜氣地面對,但有些人卻不服輸地強調自己仍然很有魅力及影響力,或是無法接受光環不再而抑鬱寡歡度過終生。 我們都能理解
Thumbnail
時常會看到有些曾經很有名氣的人被評論為「過氣」或「走下坡」,這樣的形容多半帶有貶抑及嘲諷,而被評論的這些人過去意氣風發,也攢了許多財富與名氣,當面臨如此狠毒的批評時,有些人可以平心靜氣地面對,但有些人卻不服輸地強調自己仍然很有魅力及影響力,或是無法接受光環不再而抑鬱寡歡度過終生。 我們都能理解
Thumbnail
六十五歲後一半人不快樂,是因為這一半人都是低成就者? 為什麼重要: 如果你是這麼想,就大錯特錯了!根據哈佛教授— 亞瑟.布魯克斯(Arthur C. Brooks)的研究得出→「成就愈高,晚年愈不快樂」!為什麼呢? 因為曾經猛然上升的,都將下降。你的人生奮鬥、勤勉不懈、野心勃勃,都正如著名經濟學
Thumbnail
六十五歲後一半人不快樂,是因為這一半人都是低成就者? 為什麼重要: 如果你是這麼想,就大錯特錯了!根據哈佛教授— 亞瑟.布魯克斯(Arthur C. Brooks)的研究得出→「成就愈高,晚年愈不快樂」!為什麼呢? 因為曾經猛然上升的,都將下降。你的人生奮鬥、勤勉不懈、野心勃勃,都正如著名經濟學
Thumbnail
不同世代不免為自己的職涯感到擔憂:年輕人擔心是否能適應職場、中年人在到達人生的高點時,如何在不大幅變動情況下進一步發展,而將屆退休的人,又該如何調整因應?許多人看待職涯的方式類似「用短跑的方式跑馬拉松」,考量短期表現但忽略了就長期而言,不同階段應採取的策略各不相同,本書將提供你實際案例與策略建議。
Thumbnail
不同世代不免為自己的職涯感到擔憂:年輕人擔心是否能適應職場、中年人在到達人生的高點時,如何在不大幅變動情況下進一步發展,而將屆退休的人,又該如何調整因應?許多人看待職涯的方式類似「用短跑的方式跑馬拉松」,考量短期表現但忽略了就長期而言,不同階段應採取的策略各不相同,本書將提供你實際案例與策略建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