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分享:《重啟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成功就像酒精或毒品,嚐得越多越上癮。


從求學到就業,屢獲佳績的人從不停下腳步,無時無刻用盡全力,為的就是再次成功,重溫那無比暢快的光輝時刻。而當他們發現,一樣的成就卻無法帶來一樣的快樂時,唯一的路看似只有往更大的成功邁進,直到撞上天花板,怎麼加速也只能倒退時,剩下的只有巨大的失落感,彷彿被宣判了死刑,只是可以緩刑。

更悲慘的是,身為客觀上的人生勝利組,沒人覺得他們需要同情或是伸出援手,過往飛黃騰達的人現在再怎麼哀怨,通常也只會被嘲諷不知滿足,即便衰退是事實,痛苦也很真實。

我們對老年人的共識約莫是六十幾歲,但智力與技術的衰退卻來得早得多,許多頂尖運動員三十歲就開始走下坡,金融專家大概可以發揮到四十歲以前,作家的大量產出期約莫在五十歲左右,歷史學家很幸運的可以在七十歲達到巔峰,但想當歷史學者的人不多,願意熬到七十歲才出人頭地的人更是絕無僅有。

不同專長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差別,大致可用體力與智力解釋,年過三十的人大概都已親身感受體能上的衰退,而許多人賴以為生的「聰明」,也就是所謂的「流體智力」,通常也在四十歲以前就加速往下,不管是閱讀、數學、創新等能力,都不可避免的走向衰退,這就是讓許多高成就人士痛苦不已,死命抗拒的自然法則,這也讓他們忽略了上帝開啟的另一扇窗:「晶體智力」,可以大致理解為「智慧」,通常都是中年以後才快速累積,若沒有罹患失智症,甚至可能到死前那一刻才達到顛峰,掌握住它的人得以持續活躍,看看巴菲特或是張忠謀就應該懂了。

真正明智的人會坦然面對聰明與體力的衰退,並擁抱逐漸增長的智慧來展開第二曲線,蛻變過後的你,通常無法保持過去的迅捷與高效,但卻較能做出更正確也更全面的決策;若是談到教學傳承,你也絕對能做得比十年前的你好得多,過往發光發熱的舞台的確不再屬於你,但世界上還有許多更大的場子讓你繼續大放異彩。

然而,人生不會只剩下工作,工作以外的生活,仍亟需被滿足,該怎麼做?人很容易直觀的認為,不足就該填入,就像幫半滿的水杯添到滿一樣自然,很少人會發現,把水倒入更小的水杯更實在。


滿足感 = 你擁有的 ÷ 你想要的

與其耗費心力擴增分子,不如仔細思考分母有沒有需要這麼大,你真的有「想要」更大的房子、更拉風的車子、更高貴的服裝與收藏、更高的地位、或是更多的泛泛之交嗎?或許你曾經將一些東西列入所謂的「願望清單」,打勾之後,你真的到今日仍覺得滿足嗎?如果想著手做些改變,可以試試作者推薦的三招:問「為什麼」而非「有什麼」、立下「反向」願望清單、及往「小」修練,我們可以只享受物質,但不受制於物質。

我們從開始第二曲線找回價值感,由刪減願望清單增加滿足感,下一步要做的是—擺脫孤獨感。樹木要長得又高又挺,仰賴的是根,而且不是只靠自己的根,是與同伴盤根錯節的根。紅杉可高達接近百米,根部深度卻只有一兩米,能有這樣不成比例的奇蹟,就是因為紅衫林木彼此的互相扶持,可靠的連結使它們欣欣向榮。已經有許多長期研究指出,年長者的健康與幸福感與他們的人際關係息息相關,尤其是少數而真摯的情感連結,缺乏就會引起強烈的孤獨感。根據統計,像是醫師或律師這樣的高成就職業,孤獨感最高,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這樣眾星拱月的工作怎麼會孤獨?但事實上是,環繞他們的人群絕大多數都屬於「工作上的朋友」,因為彼此在職場上能互利才有來往,並非真正交心,而高工時的職業一般也最忽略家人,甚至會覺得花時間陪伴與做家事是「浪費時間」,最後就是家庭疏遠,朋友關係薄弱,在職場上成功的人,卻在人群裡孤獨。如果你已婚,試著培養有愛的「友伴式關係」吧,但仍須知道婚姻和家人不足以取代親密的友誼,而與朋友深交需要花時間刻意練習與投入才行,很多研究都指出:「中年之後的重大幸福特徵,就是能不假思索,說出幾個知己的名字。」,仔細想想,其實真的很不容易。

我們終於知道,衰退終將來到,而且來得還有點早,但這也是提醒我們應該轉型的訊號。改變心態,調整生活,度過轉型期,如獲新生。

《重啟人生》,誠摯推薦給所有人。

avatar-img
44會員
120內容數
每個月精選至少六本各種領域的書籍,完整讀完後的心得分享與作品介紹,內容也同時發布於Facebook粉專《這書,有讀》,以及instagram ID: ialreadyreadthisbook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少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喜歡獨立書店的人,在旅行途中,應該也都會想去在地的獨立書店逛逛吧?若是出了國,有時候更想去看看外國的特色書店是什麼樣子。不過礙於語言不同,若非剛好具有相對應的外語能力,參訪的體驗難免會打折扣,心裡不免想著:「如果有人能幫我行前導覽就更好了呢!」 《情熱書店-史上最偏心!書店店員的東京獨立書店一手訪談
雖然現在許多家貓,在人類社會中過得十分幸福,但在一百多年以前,人們對貓的看法可說是天差地遠,只是現代人早已忘記那麼久遠的過去。因此,早稻田大學的真邊將之教授,便將日本跟貓有關的史料、報導、與藝術作品整理成冊,寫下這本《貓走過的近現代》,希望能讓人們記得,貓是經過了多少坎坷,才走到今天。
雖然這本書名為「聆聽的藝術」,但它卻離我所想像的甚遠。  我原本以為它應該可以指點我,如何在與一般人對話時,當個好的聆聽者,但看沒幾頁我就發現某種程度上我搞錯了,它確實是教我們如何聽懂對方說的話,及如何正確地回應,但它預設的對象是---有精神官能症或傾向的人
試想自己是一位有著滿腹委屈的女性上班族,有沒有什麼辦法,能讓生活在一瞬之間改變? 本篇作品的主角-柴田小姐給出了答案:「我懷孕了。」 柴田小姐在日本的「紙捲」製造公司工作,身為部門內僅有的女性,不僅沒有受到呵護,反而要攬下所有「大男人」不願意做的各種雜務,像是泡咖啡給客人、收垃圾、分餐點、影
當我在胡思亂想的時候,有一個問題時常會出現在腦海中。 「究竟是我會先因年邁離世,還是人類的文明先消失?」
本書作者John Kampfner是一位英國電視及廣播新聞評論員,也曾當過紀錄片的製作人,而在這之前,他是曾被派駐東柏林及莫斯科的記者,在德國及俄國近距離觀察了好一段時間。 因此原文書名《Why the Germans Do it Better》意指的是”Better than England”,
喜歡獨立書店的人,在旅行途中,應該也都會想去在地的獨立書店逛逛吧?若是出了國,有時候更想去看看外國的特色書店是什麼樣子。不過礙於語言不同,若非剛好具有相對應的外語能力,參訪的體驗難免會打折扣,心裡不免想著:「如果有人能幫我行前導覽就更好了呢!」 《情熱書店-史上最偏心!書店店員的東京獨立書店一手訪談
雖然現在許多家貓,在人類社會中過得十分幸福,但在一百多年以前,人們對貓的看法可說是天差地遠,只是現代人早已忘記那麼久遠的過去。因此,早稻田大學的真邊將之教授,便將日本跟貓有關的史料、報導、與藝術作品整理成冊,寫下這本《貓走過的近現代》,希望能讓人們記得,貓是經過了多少坎坷,才走到今天。
雖然這本書名為「聆聽的藝術」,但它卻離我所想像的甚遠。  我原本以為它應該可以指點我,如何在與一般人對話時,當個好的聆聽者,但看沒幾頁我就發現某種程度上我搞錯了,它確實是教我們如何聽懂對方說的話,及如何正確地回應,但它預設的對象是---有精神官能症或傾向的人
試想自己是一位有著滿腹委屈的女性上班族,有沒有什麼辦法,能讓生活在一瞬之間改變? 本篇作品的主角-柴田小姐給出了答案:「我懷孕了。」 柴田小姐在日本的「紙捲」製造公司工作,身為部門內僅有的女性,不僅沒有受到呵護,反而要攬下所有「大男人」不願意做的各種雜務,像是泡咖啡給客人、收垃圾、分餐點、影
當我在胡思亂想的時候,有一個問題時常會出現在腦海中。 「究竟是我會先因年邁離世,還是人類的文明先消失?」
本書作者John Kampfner是一位英國電視及廣播新聞評論員,也曾當過紀錄片的製作人,而在這之前,他是曾被派駐東柏林及莫斯科的記者,在德國及俄國近距離觀察了好一段時間。 因此原文書名《Why the Germans Do it Better》意指的是”Better than England”,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人生邁入中老年,身體開始拖你後腿,大腦漸漸不管用,你無法像以前一樣敏銳、精準、有創意,過去獲得成功與成就感的方式,看來已經行不通。當眼前的路受阻,你是會用舊方式硬撐到底,還是能果斷轉換新方式呢?新時代的我們,可能無法過父母一樣的晚年,那麼該怎麼在新時代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下半場?
Thumbnail
《重啟人生》一開始就點出一個讓我當頭棒喝的真相,當然這個真相理論上每個人都知道,只是我們大多在逃避,而這本書就是要當面告訴你,每一個人的衰退都來得比你預期的早。 「不論從事哪一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快40 歲到50 歲出頭時,開始走向衰退。」 好啦,誰都知道人老了就會開始衰退,只是我一直以為衰
Thumbnail
相信我,凡夫中的醉夢者,年過四十,隨著年紀愈來愈大,苦痛煩惱只會愈來愈多。 因為,年紀愈大,你失去的東西,只會愈來愈多,尤其是平靜和快樂。 例如,你會失去童年時的純真,失去享受平靜的能力,失去夢想,失去親人,愛情和友情,失去健康,失去感受平靜和擁有快樂的能力。 如果你也是凡夫中的醉夢者
Thumbnail
退休本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有些人退休後過不慣清閒的日子,但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只好整天在家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生活十分無聊,因而心情常不愉快。然而也有些人雖然退休了,卻不在家怨天怨地,反而努力學習新的事務、新的技術,甚至到國內外旅遊,交些各地的新朋友,生活多彩多姿,身心自然健康與快樂。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Thumbnail
你有中高齡憂鬱嗎? 本書提供面臨「焦慮」與「停滯期」的中高齡上班族,「重新啟動」職業生涯的科學工作方法...掌握擺脫「中高齡憂鬱」的方法,就等於擁有「終身受用」的資產
網路上有一篇文章:40歲後,如何度過中年危機?心理學家榮格說真正的治癒是成為自己。這是大部分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只是我們世俗上的貪嗔癡讓自己迷失了,所以還不知道成為自己的真義在哪裡?   常常碰到40歲以後的同事朋友都會很緊張擔心自己以後老了的生活,當然也會有一些人根本不擔心,這是每一個人在這
很多工作狂的起因主要是對「成功」成癮,不斷的追求成功所帶來的金錢、地位、掌聲或稱讚,當成功來臨時,腦內會像喝酒或抽菸、吸毒一樣的分泌多巴胺,帶來欣快、愉悅的感覺,會讓人一次一次的想要重現這樣的感受,就會持續投入工作,追求成功。 另外一個導致成功成癮症的原因是「害怕失敗」,《重啟人生》一書的作者Ar
Thumbnail
隨著年齡增加,身體的狀況會開始衰退,體力慢慢變差,過去可以熬夜幾天的,現在變成一天睡不好就感覺全身無力。肌肉也逐漸流失,過去可以輕易搬起的東西,如今卻搬的氣喘噓噓。而比身體走下坡更難以讓人接受的是,自己已經不像過去那麼優秀,記憶力大幅衰退,除了常常忘記對方的姓名之外,也無法像年輕時那麽有創意來面對職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競爭與機遇的時代,人們總是追求成功,希望能在人生的舞台上留下自己的足跡。 然而,真正能夠走到成功的路上,並非只有才華或者運氣,更重要的是周圍的人和環境。 其中,與成功者的交往無疑是一個極其寶貴的機會。 當你有機會與這些成功者接觸,不僅能夠學習他們的經驗和智慧,更能在心靈層面得到深刻的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人生邁入中老年,身體開始拖你後腿,大腦漸漸不管用,你無法像以前一樣敏銳、精準、有創意,過去獲得成功與成就感的方式,看來已經行不通。當眼前的路受阻,你是會用舊方式硬撐到底,還是能果斷轉換新方式呢?新時代的我們,可能無法過父母一樣的晚年,那麼該怎麼在新時代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下半場?
Thumbnail
《重啟人生》一開始就點出一個讓我當頭棒喝的真相,當然這個真相理論上每個人都知道,只是我們大多在逃避,而這本書就是要當面告訴你,每一個人的衰退都來得比你預期的早。 「不論從事哪一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快40 歲到50 歲出頭時,開始走向衰退。」 好啦,誰都知道人老了就會開始衰退,只是我一直以為衰
Thumbnail
相信我,凡夫中的醉夢者,年過四十,隨著年紀愈來愈大,苦痛煩惱只會愈來愈多。 因為,年紀愈大,你失去的東西,只會愈來愈多,尤其是平靜和快樂。 例如,你會失去童年時的純真,失去享受平靜的能力,失去夢想,失去親人,愛情和友情,失去健康,失去感受平靜和擁有快樂的能力。 如果你也是凡夫中的醉夢者
Thumbnail
退休本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有些人退休後過不慣清閒的日子,但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只好整天在家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生活十分無聊,因而心情常不愉快。然而也有些人雖然退休了,卻不在家怨天怨地,反而努力學習新的事務、新的技術,甚至到國內外旅遊,交些各地的新朋友,生活多彩多姿,身心自然健康與快樂。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Thumbnail
你有中高齡憂鬱嗎? 本書提供面臨「焦慮」與「停滯期」的中高齡上班族,「重新啟動」職業生涯的科學工作方法...掌握擺脫「中高齡憂鬱」的方法,就等於擁有「終身受用」的資產
網路上有一篇文章:40歲後,如何度過中年危機?心理學家榮格說真正的治癒是成為自己。這是大部分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只是我們世俗上的貪嗔癡讓自己迷失了,所以還不知道成為自己的真義在哪裡?   常常碰到40歲以後的同事朋友都會很緊張擔心自己以後老了的生活,當然也會有一些人根本不擔心,這是每一個人在這
很多工作狂的起因主要是對「成功」成癮,不斷的追求成功所帶來的金錢、地位、掌聲或稱讚,當成功來臨時,腦內會像喝酒或抽菸、吸毒一樣的分泌多巴胺,帶來欣快、愉悅的感覺,會讓人一次一次的想要重現這樣的感受,就會持續投入工作,追求成功。 另外一個導致成功成癮症的原因是「害怕失敗」,《重啟人生》一書的作者Ar
Thumbnail
隨著年齡增加,身體的狀況會開始衰退,體力慢慢變差,過去可以熬夜幾天的,現在變成一天睡不好就感覺全身無力。肌肉也逐漸流失,過去可以輕易搬起的東西,如今卻搬的氣喘噓噓。而比身體走下坡更難以讓人接受的是,自己已經不像過去那麼優秀,記憶力大幅衰退,除了常常忘記對方的姓名之外,也無法像年輕時那麽有創意來面對職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競爭與機遇的時代,人們總是追求成功,希望能在人生的舞台上留下自己的足跡。 然而,真正能夠走到成功的路上,並非只有才華或者運氣,更重要的是周圍的人和環境。 其中,與成功者的交往無疑是一個極其寶貴的機會。 當你有機會與這些成功者接觸,不僅能夠學習他們的經驗和智慧,更能在心靈層面得到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