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大離家了,決定不例行性回公婆家,剛開始還被公公唸幾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摘要:生活本來就如水般平靜,遇見同輩知心朋友,找到共同話題,一切猶如雨滴落在平靜的水面泛起漣漪。


二十年前從臺北嫁至桃園,所買的房屋走路兩分鐘就到公婆家,孩子出生原交由保姆帶白天,一歲之後公婆不捨孫子哭鬧不去保姆家,於是公婆決定自己帶,這個決定確實省了不少保姆費,於是將省下來的費用當作全家五口的旅遊經費,此時展開兩戶家人頻繁互動,吃飯、國內外旅遊皆是一起出門。


公公喜歡一家人相聚熱鬧,此時婆婆要忙碌採買及備料,有時假日我要充當司機及小幫手,開車去市場一起做採買,婆婆炒菜時站在一旁學習,其實在國小六年級時我就會炒菜煮飯,只是婆婆一直把我當作初學者教導。


每次準備一桌飯菜至少要一個小時,加上吃飯交際應酬,上班族的休假日就這麼渡過,尤其公婆又是很好客,遇到過年或連假,就是婆婆自己煮辦桌招待客人,那可就更加忙碌了,回想二十年的記憶都是準備吃飯的東西,真的不會懷念這種日子,只懷念年輕當小姐時,像隻鳥自由自在過簡單生活。


日子過得飛快,去年我的孩子長大離家住校去了,同時也決定不再例行性回公婆家,這個決定剛開始還會被公公唸個幾句,從以前到現在公公都說:「婆婆喜歡料理,你們就回來一起吃飯吧!」我們回答:「假日有空我們再安排一起外出吃飯。」


其實心裡想著該回歸獨立生活,也希望趁著長輩身體健康時,我們這些中年人應該開始打拼經濟,他們還能爬山運動走遊大自然,以此理由回絶一、二次,公公也就不再免強,看來孫子長大後公婆產生空巢期。


現在假日有大幅改變,不必再帶他們的孫子回去給他們看,每週不必再硬性回去吃一頓飯,時間不必被切割中午及晚上,大家重新找回假日的自主權,尤其我和婆婆最有感,不必忙碌張羅全家人的飯菜,而我也多了時間開始著手學習人生第二專長。


經過一年時間公婆調適的不錯,他們開始和以前老友相聚,一起出遊吃飯,同年齡也有共同話題,交流健康保養、自然飲食、中醫療法,開拓同年齡層共同話題,否則和我們這些晚輩所聊的內容總是孫子的事情。


還有一個很大的改變,今年初公婆的房間部份違章建築即將被拆除,在我們面前說著說著就頻頻掉眼淚,雖然有一起難過的心情,但身為晚輩不管如何安撫,都會被說「你們用講得很容易!」


經過了幾個月後,最近與公婆聊天發現他們似乎較能釋懷,還會跟我們分享朋友說了一句很中肯的話:「違章建築佔用空地這麼多年也夠了。」還會分享朋友推薦吃什麼食物可以防什麼病,朋友揪團一起出國旅遊,可以看出他們已經找回疫情前的聚會及心境。


回想我們孩子還小的時候,出門旅遊總要刻意幫孩子找玩伴,相對的年紀老了也一樣需要同輩的朋友陪伴,老年生活本來就如水般平靜,遇見知心朋友找到共同話題,聽得進別人的安慰,一切猶如雨滴落在平靜的水面泛起漣漪。


這兩年來我和老公假日找回獨處時間及找回以前的朋友,夫妻兩一起手牽手到市場買菜,補足平日沒有的營養,做自己想吃的料理搭配一杯啤酒,夫妻兩一起分工家務包含收拾洗碗,不必像以前在公婆家裡,他們家的男人只要翹著二朗腿看電視,沒多久就有熱騰騰的飯菜上桌,看來這才是我樂在改變的真正原因。

raw-image



avatar-img
45會員
52內容數
投資理財就好比「錢滾錢系統模式」,不必隨時盯著它,也能源源不絕的產出,讓生活質量提升,達到財富自由,我們一起來聽聽別人成功的故事,而失敗的故事徹底研究,以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態度去學習執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芊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外商主管舉家移民加拿大,移民前保留臺灣一間自住房,保留房子就像保留一口水井,通貨膨脹就如地下水及雨水自然流入井底,出租房子收租金就如池子溢出的水當做日常使用,不到十年回國後仍有能力在台灣買第二屋。 最近小P夫妻兩詢問:「現在是不是賣屋的時機?想把自住房賣掉變現金,移居到東南亞,因為這兩年外國
小時候跟隨父母移民加拿大的J J說:「一直想要去日本遊學,只要其他的收入能夠讓我遊學生活,我就會放棄這個朝九晚五的工作,去實現夢想。」
小K想在日本租個房子有客廳有廚房,想在附近的市場逛街購物,平日坐個電車到郊外旅行,二週之後再搭個新幹線到其他城鎮居住,超商店家屋外的街道,野花小草大樹的林下,變成日常熟悉的地方,融入當地生活形態,夢想中的想法,終於明年可以帶著一家六口一起實現。 宇宙運行自然界變化,人類為了追求更好生活,產業結構跟
 一位金融業高階主管,還沒六十歲,已經備妥退休金,來看看他的退休金有多少? 在金融業任職多年的小C,十幾年前被公司外派到國外,開疆拓土,幫總部在二個A和B國家,設立分支機構,剛開始家人小孩一起陪同,孩子上了國中後,僅他一人在當地繼續奮鬥業務。 今年小C的大兒子出國讀研究所,回想孩子當初
摘要:老闆白手起家,創業後幾年仍舊要面臨轉型,來看看他如何順勢而行。 時光拉回二十七年前,想來個電腦軟硬體升級,追求速度感,換上最新系統設備,或是學校專用中古書籍,還要學生價,就是來一趟光華商場,它位於臺北市光華陸橋下方公共空間,裡面設立著許多不到三坪小店舖,也是學生打工賺錢的好地方。 自行組電
外商主管舉家移民加拿大,移民前保留臺灣一間自住房,保留房子就像保留一口水井,通貨膨脹就如地下水及雨水自然流入井底,出租房子收租金就如池子溢出的水當做日常使用,不到十年回國後仍有能力在台灣買第二屋。 最近小P夫妻兩詢問:「現在是不是賣屋的時機?想把自住房賣掉變現金,移居到東南亞,因為這兩年外國
小時候跟隨父母移民加拿大的J J說:「一直想要去日本遊學,只要其他的收入能夠讓我遊學生活,我就會放棄這個朝九晚五的工作,去實現夢想。」
小K想在日本租個房子有客廳有廚房,想在附近的市場逛街購物,平日坐個電車到郊外旅行,二週之後再搭個新幹線到其他城鎮居住,超商店家屋外的街道,野花小草大樹的林下,變成日常熟悉的地方,融入當地生活形態,夢想中的想法,終於明年可以帶著一家六口一起實現。 宇宙運行自然界變化,人類為了追求更好生活,產業結構跟
 一位金融業高階主管,還沒六十歲,已經備妥退休金,來看看他的退休金有多少? 在金融業任職多年的小C,十幾年前被公司外派到國外,開疆拓土,幫總部在二個A和B國家,設立分支機構,剛開始家人小孩一起陪同,孩子上了國中後,僅他一人在當地繼續奮鬥業務。 今年小C的大兒子出國讀研究所,回想孩子當初
摘要:老闆白手起家,創業後幾年仍舊要面臨轉型,來看看他如何順勢而行。 時光拉回二十七年前,想來個電腦軟硬體升級,追求速度感,換上最新系統設備,或是學校專用中古書籍,還要學生價,就是來一趟光華商場,它位於臺北市光華陸橋下方公共空間,裡面設立著許多不到三坪小店舖,也是學生打工賺錢的好地方。 自行組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一個一個出外工作賺錢,原本的經濟舵手換人當。卸下經濟重擔退居幕後,這樣的心境也許有些人感覺愜意,有些人卻感覺孤單寂寞冷。孩子外出就業成家,老人守著老厝守著逝去的年華,每到吃飯時間,鄰居家燈火通明,嬉嬉笑笑很熱鬧,自己的餐桌就算山珍海味也是一口也吃不下。我們還不到老人階段,體會不出一個人吃
Thumbnail
類單親媽媽   暑假回到臺北永和,不久又懷上一胎,Tony還是在屏東委託母親照顧
Thumbnail
習慣煮很多食物的長輩可能和鍋具尺寸有關。適合尺寸的生活用品能給你更好的生活體驗和更好的生活規劃。也討論了隨著社會老齡化和孩子即將成人之時,對新生活想多些實驗與感觸。
夫家在三年內,已經送走四個人,第一次因為走的是孫子輩,婆婆為了兒子不得不堅強起來,要當兒子的依靠,不能讓兒子倒下,但這次是她最驕傲的兒子離開,她徹底崩潰了,她開始想要找個理由,將一切合理化,她想到姑姑嫁出去後,每年過年還是回家上香拜祖先,說是想要拜過世的爸爸媽媽,婆婆無法拒絕,所以每年過年都讓姑姑上
Thumbnail
幾年前,小惠的婆婆搬來同住後,家中原本融洽的氣氛就消失了。小惠常常悶悶不樂,她在逼問下透露:「婆婆經常在娘家媽媽或外人面前抱怨,如說都是先生在煮飯,這根本不是事實。類似被扭曲的事實,身為晚輩的我一點辦法都沒有。」 明明如果小惠沒加班,就趕忙回家做飯,家務事也未懈怠。然而,她的付出似乎從未得到婆婆的
Thumbnail
當女性搬進婆家後,要面對的挑戰超過我們的想像。生活比想像中更加不便,甚至帶來更多的壓力。分享在婆家感受有些誇大,但卻是真實的感受。衣帽間、倉庫、廚房裡的經歷,讓我意識到家庭和個人空間的重要性。希望有相同經驗的人不會孤單,直到有一天,我們一定可以搬出去!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今天是過年除夕家人團圓的日子,我的獨子小安在國外工作了好多年,今天也會回來一起過節吃年夜飯,而且他還說要帶剛交往不久的女朋友回家,讓我感到相當驚喜也非常期待,於是很早就訂好了年夜飯的餐廳,一切都準備就緒後,我就泡了一杯好茶坐在客廳沙發上等待他們的歸來,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面對困難抉擇時的善良和正確之間的抉擇。作者分享了她和家人的一些個人事例,並提出了一些對於教導孩子和與年長家人相處的感悟。藉由這些真實生活中的例子,希望能啟發讀者在面對日常生活中的抉擇時,選擇善良。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一個一個出外工作賺錢,原本的經濟舵手換人當。卸下經濟重擔退居幕後,這樣的心境也許有些人感覺愜意,有些人卻感覺孤單寂寞冷。孩子外出就業成家,老人守著老厝守著逝去的年華,每到吃飯時間,鄰居家燈火通明,嬉嬉笑笑很熱鬧,自己的餐桌就算山珍海味也是一口也吃不下。我們還不到老人階段,體會不出一個人吃
Thumbnail
類單親媽媽   暑假回到臺北永和,不久又懷上一胎,Tony還是在屏東委託母親照顧
Thumbnail
習慣煮很多食物的長輩可能和鍋具尺寸有關。適合尺寸的生活用品能給你更好的生活體驗和更好的生活規劃。也討論了隨著社會老齡化和孩子即將成人之時,對新生活想多些實驗與感觸。
夫家在三年內,已經送走四個人,第一次因為走的是孫子輩,婆婆為了兒子不得不堅強起來,要當兒子的依靠,不能讓兒子倒下,但這次是她最驕傲的兒子離開,她徹底崩潰了,她開始想要找個理由,將一切合理化,她想到姑姑嫁出去後,每年過年還是回家上香拜祖先,說是想要拜過世的爸爸媽媽,婆婆無法拒絕,所以每年過年都讓姑姑上
Thumbnail
幾年前,小惠的婆婆搬來同住後,家中原本融洽的氣氛就消失了。小惠常常悶悶不樂,她在逼問下透露:「婆婆經常在娘家媽媽或外人面前抱怨,如說都是先生在煮飯,這根本不是事實。類似被扭曲的事實,身為晚輩的我一點辦法都沒有。」 明明如果小惠沒加班,就趕忙回家做飯,家務事也未懈怠。然而,她的付出似乎從未得到婆婆的
Thumbnail
當女性搬進婆家後,要面對的挑戰超過我們的想像。生活比想像中更加不便,甚至帶來更多的壓力。分享在婆家感受有些誇大,但卻是真實的感受。衣帽間、倉庫、廚房裡的經歷,讓我意識到家庭和個人空間的重要性。希望有相同經驗的人不會孤單,直到有一天,我們一定可以搬出去!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今天是過年除夕家人團圓的日子,我的獨子小安在國外工作了好多年,今天也會回來一起過節吃年夜飯,而且他還說要帶剛交往不久的女朋友回家,讓我感到相當驚喜也非常期待,於是很早就訂好了年夜飯的餐廳,一切都準備就緒後,我就泡了一杯好茶坐在客廳沙發上等待他們的歸來,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面對困難抉擇時的善良和正確之間的抉擇。作者分享了她和家人的一些個人事例,並提出了一些對於教導孩子和與年長家人相處的感悟。藉由這些真實生活中的例子,希望能啟發讀者在面對日常生活中的抉擇時,選擇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