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我們能走多高|紅衫·永松|皇冠出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當死亡已成日常,我們該用怎樣的姿態繼續往前。

當不可逆的黑暗災難隨伺在側,我們能否堅定信念朝向微光。

當知道最愛的家人總有一天離開,我們是否記得表達過對他們的在乎。

-

雖然我也愛科幻小說,但經過多年來的自我釐清,我想我著迷的其實是「幻」的部分。軟性基調的預知、想像、未知所編繪的無限世界總能啟人深思。

日裔美籍作家紅衫·永松的科幻新作,看似廣闊並頗具新意的想像力,實則企圖提醒我們,永遠別忘了愛人的能力,及末日下的人性互動與連結可能存在的樣貌。

-

故事背景設定2030年。十四篇短篇故事,拼湊出數年後的末日景像。距今不遠,讀來不免有種風暴欲來的既視感。

我按照原有的習慣,不按順序跳篇閱讀,每一篇雖可視為獨立,但讀時又不時感到未解的因果藏匿其中,於是我耐著性子從頭開始,這才發現作家敘述的巧妙所在。

看似互不相干的每個人,其實都曾是對方故事的角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敘事角度,每往前一篇,拼圖就更加完整。

-

想像中的末日景象會是什麼模樣?是小行星真的撞上地球,ㄧ夕毀滅?還是恐龍滅絕的景況再次歷史重演?

作者以病毒感染做為故事開端,源頭來自三萬年前西伯利亞的女孩屍骸。科學家無力擋下復活的病毒,疫情破口無限漫延。先是孩童,然後成人。病毒會讓這個器官變成另一個器官,肺可能是肝,心臟可能是腦,人體基本功能潰然失序,他們稱之為「變形人症候群」。再之後,社會秩序全盤重組,疫情下可能出現的相關產業應運而生。

只剩幾個月生命的孩子,捨不得送去冷冰冰的醫院孤寂等死,沒關係,《歡笑之城》有最棒的遊樂設施及舒適的安寧病房。在孩子搭乘的「歐里西斯」雲霄飛車攀到頂點時,出發前注射的鎮定劑會讓小小的心臟在一次、兩次、第三次的三百六十度彎道時,在極度歡樂下悄然停止。不知這能不能稱的上孩子短短生命中最快樂的一次時光,但卻是父母所能為孩子做的最後一次照顧。

-

《豬兒子》為了拯救更多的感染病患,實驗室裡的醫生利用豬為實驗對象,過程中卻發生異變,沒有人類發聲構造的豬,竟然能與人類溝通。隨著腦部的成長,實驗豬越來越像懂得思考得七歲小孩,提問的問題越發深刻,也代表牠離去的時間不遠了。

當非人物種開始與你有了情感連結,生命的道德該如何拿捏?實驗豬對醫生的提問讓人心痛:

「豬是食物?」

「人吃豬?」

「心讓我們活」

「沒有心,豬會死」

「朋友難過,豬生病。朋友難過,豬要走了。」

「豬生病,朋友有麻煩。」

「豬回去,豬生病,豬可以幫助人。」

「豬的心可以幫忙。」

「豬回去,豬幫助人。」

-

《記憶的花園》醫院裡受到病毒感染的人們,陷入沉睡不醒的昏迷後,先後齊聚在另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維度裡。從一開始的疑慮迷惘、到驚懼恐慌,沒人知道他們的下一步該怎麼走,他們恐懼是否再也回不到原本的生活裡。

有黑暗就有光明。就在某一刻,宛若星球的明亮圓球在每個人身邊一顆顆亮了起來,並翻映出每個人內心深處最在乎的記憶,也觸發那些來不及的反省。

-

《機率之鏡》最後一章的故事串起每個篇章,創世女神的角色貫穿整個地球歷史。她當過海星、三葉蟲、尼安德塔人、外星人、日本人。她經歷過戰爭、災難。她當過某人的太太、媽媽、女兒。一切持續在變,不變的只有愛女兒的心。這才發現原來愛人的能力是每個人與生俱來最強大的力量,足夠支撐世代更迭的疲累。這股愛亙古綿長,即使物換星移,面容已改,彼此的掛念讓我們依舊能找到對方。

-

小說裡描寫日本景物及人物設定的部分,多少有作者的自我投射,某種程度每個人也能在裡頭找到自身的故事。

你說我的的心飛到外太空去了!不,這只是我想家了而已。



avatar-img
4會員
51內容數
書.藝文.生活風格.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凱特史都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時候當我們看到一本經典,會期許能讀懂它。 卻發現每一個解釋似乎都能成立,每一個解讀又像調皮的小孩,吸引你前往一探後,又縮躲著不見人影。 你以為自己找到了線索入口,企圖走出故事迷宮,卻發現裡頭還有無限迷宮,後來發現,只要你願意,任何一處其實都能自成天地。 - 「藍狗的眼睛」是「百年孤寂」作者馬奎斯的
這是ㄧ本手工絹印書,也是ㄧ本藝術品,來自印度貢德族的傳統藝術。裡頭集結三位大師蕭姆、杜嘉拜伊、烏維提的創作,他們將族人的古老文化裡的美麗神話封印成ㄧ頁頁的符碼,讓在遠方的我們也能透過一旁的故事述說,窺見他者的神秘世界。 因為貢德族的泛靈信仰,他們深信樹木是生命的源頭與根本。 白天
畫面開頭的火車轟隆隆,駛進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隧道後,明亮蓊䖇的綠林再現,明暗交替間,猶如進入回憶隧道,也像是為故事中主角的成長起伏及波折心境預告伏筆。 港都夜雨的旋律唱起,我又想起了阿遠與阿雲,和那時代的風塵。 這部以吳念真的年少青春爲本所改編的電影故事,敘著許多人的生命共鳴。篇幅淡淡,卻藏著深深的
— 每位媽媽都有自己的”母親記事” — 書中兩位1985年代與2018年代的母親,以日記形式,寫下孩子的出生、哺餵、滿月、夜哭、吃飯、周歲、學步、上學等成長關鍵時刻。 她們彼時的心情、掙扎、開心與難過,唯有在哄睡孩子上床後,才能再躡手躡腳的起身,來到被尿布奶瓶佔滿桌面的一角,在微亮的桌燈下,提筆寫下
總有些人,有些事,會在人生的旅途中,留下或深或淺的足印。 即將迎來五十歲的雲門,在歷經蓽路藍縷的創建路上,ㄧ路磕磕絆絆,卻也總在關鍵時刻遇上彷佛神諭,彷彿拔刀相助的大俠,在喪氣頹然的無助裡,給予大力水手的菠菜,吃下去,渾身是勁,往前打拼的力氣又有了。 - 英雄的路是寂寞的。 學生時期台上老師曾說過的
在陰翳裡成形的美學,原來無所不在。 著有經典作品「細雪」、「春琴抄」,並曾獲得諾貝爾獎提名的谷崎潤一郎,是日本文學界著名的唯美派大文豪。 這本被各界推崇的隨筆之作,不僅是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設計界原研哉、攝影界杉本博司的創作謬思,更在歐美文藝界中起了不小的漣漪! 1930年代的日本在大量接受西方文化之
有時候當我們看到一本經典,會期許能讀懂它。 卻發現每一個解釋似乎都能成立,每一個解讀又像調皮的小孩,吸引你前往一探後,又縮躲著不見人影。 你以為自己找到了線索入口,企圖走出故事迷宮,卻發現裡頭還有無限迷宮,後來發現,只要你願意,任何一處其實都能自成天地。 - 「藍狗的眼睛」是「百年孤寂」作者馬奎斯的
這是ㄧ本手工絹印書,也是ㄧ本藝術品,來自印度貢德族的傳統藝術。裡頭集結三位大師蕭姆、杜嘉拜伊、烏維提的創作,他們將族人的古老文化裡的美麗神話封印成ㄧ頁頁的符碼,讓在遠方的我們也能透過一旁的故事述說,窺見他者的神秘世界。 因為貢德族的泛靈信仰,他們深信樹木是生命的源頭與根本。 白天
畫面開頭的火車轟隆隆,駛進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隧道後,明亮蓊䖇的綠林再現,明暗交替間,猶如進入回憶隧道,也像是為故事中主角的成長起伏及波折心境預告伏筆。 港都夜雨的旋律唱起,我又想起了阿遠與阿雲,和那時代的風塵。 這部以吳念真的年少青春爲本所改編的電影故事,敘著許多人的生命共鳴。篇幅淡淡,卻藏著深深的
— 每位媽媽都有自己的”母親記事” — 書中兩位1985年代與2018年代的母親,以日記形式,寫下孩子的出生、哺餵、滿月、夜哭、吃飯、周歲、學步、上學等成長關鍵時刻。 她們彼時的心情、掙扎、開心與難過,唯有在哄睡孩子上床後,才能再躡手躡腳的起身,來到被尿布奶瓶佔滿桌面的一角,在微亮的桌燈下,提筆寫下
總有些人,有些事,會在人生的旅途中,留下或深或淺的足印。 即將迎來五十歲的雲門,在歷經蓽路藍縷的創建路上,ㄧ路磕磕絆絆,卻也總在關鍵時刻遇上彷佛神諭,彷彿拔刀相助的大俠,在喪氣頹然的無助裡,給予大力水手的菠菜,吃下去,渾身是勁,往前打拼的力氣又有了。 - 英雄的路是寂寞的。 學生時期台上老師曾說過的
在陰翳裡成形的美學,原來無所不在。 著有經典作品「細雪」、「春琴抄」,並曾獲得諾貝爾獎提名的谷崎潤一郎,是日本文學界著名的唯美派大文豪。 這本被各界推崇的隨筆之作,不僅是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設計界原研哉、攝影界杉本博司的創作謬思,更在歐美文藝界中起了不小的漣漪! 1930年代的日本在大量接受西方文化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姊姊一家人與妹妹本預計 7 月去日本旅遊。在搭飛機當天,姊姊在桃園機場大門外被地面反光突起物絆倒。她手上拖著行李反應不及,臉部撞上了人行道的檻,傷得很重。
又來了!又來給她灌心靈雞湯,喬安扶額。 這傢伙嘴裡說著相信她是一個穿越者,實際上卻是拿她當孩子一樣哄著。 也難怪,喬安七年前來求診時,不過才十二歲。或許因為她年紀小,醫生才沒有否定,反倒附和她的穿越說詞,免得傷害幼小的心靈,怕她真的輕生。 如果她真的只是一個孩子,心靈雞湯和英雄傳奇或許有用,只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失去秩序的世界的故事,人類變成異樣生物的探討。主角在艱困環境中掙扎求生,面對各種困難和問題,最後找到隱藏在朋友留下的紀錄,並獲得一些希望。
Thumbnail
黑暗中我們能走多高 – 當死亡鋪天蓋地,生命會否變得廉價 By 紅杉。永松 <黑暗中我們能走多高>是一本 我原以為是老梗的“Covid疫情”延伸出的科幻小說 但讀著讀著才從字裡行間察覺應該不是 特去查了一下 才確認永松撰寫本書之時 遠在疫情發生之前許久
Thumbnail
沒有人是自願來到這個世界,也因此當我們感到痛苦的時候,會想要探討生命的意義,為的是讓自己適應當下的困境,也緩解對未來莫名的恐懼。 然而,在人工智慧日臻成熟的此時,很可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迎來人工智慧的重大變革,在韓國小說家金英夏的長篇小說《告別》中便出現了超擬真機器人與複製人的角色,他們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歷經生命轉折的故事,主角經歷自殺後得到重生,並在醫院遇到一位神祕的女性,豐富的情感交織在生死邊緣,充滿懸念。
Thumbnail
從大年初四,開始感覺身體怪怪的。病後對生命的不同感受與反思。文章描述美國故事《最後一片葉子》故事內容,並討論希望、挫折的轉化和創作。生命有限而想像與創作是無限的意義。
Thumbnail
「爸爸,你害怕死亡嗎?」 「我好怕。」 「你不必害怕死亡。」 父親向生病中的兒子法蘭茲講故事,故事的核心是人類同等得面對的主題「死亡」,生病引起他對死的恐懼,但爸爸講述了「死神的故事」卻讓小法蘭茲能夠安心。森林裡有個人影正在辛勤地揮動著鐮刀,農人克勞斯靠近觀察,才發現那是來帶走自己的死神,「每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姊姊一家人與妹妹本預計 7 月去日本旅遊。在搭飛機當天,姊姊在桃園機場大門外被地面反光突起物絆倒。她手上拖著行李反應不及,臉部撞上了人行道的檻,傷得很重。
又來了!又來給她灌心靈雞湯,喬安扶額。 這傢伙嘴裡說著相信她是一個穿越者,實際上卻是拿她當孩子一樣哄著。 也難怪,喬安七年前來求診時,不過才十二歲。或許因為她年紀小,醫生才沒有否定,反倒附和她的穿越說詞,免得傷害幼小的心靈,怕她真的輕生。 如果她真的只是一個孩子,心靈雞湯和英雄傳奇或許有用,只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失去秩序的世界的故事,人類變成異樣生物的探討。主角在艱困環境中掙扎求生,面對各種困難和問題,最後找到隱藏在朋友留下的紀錄,並獲得一些希望。
Thumbnail
黑暗中我們能走多高 – 當死亡鋪天蓋地,生命會否變得廉價 By 紅杉。永松 <黑暗中我們能走多高>是一本 我原以為是老梗的“Covid疫情”延伸出的科幻小說 但讀著讀著才從字裡行間察覺應該不是 特去查了一下 才確認永松撰寫本書之時 遠在疫情發生之前許久
Thumbnail
沒有人是自願來到這個世界,也因此當我們感到痛苦的時候,會想要探討生命的意義,為的是讓自己適應當下的困境,也緩解對未來莫名的恐懼。 然而,在人工智慧日臻成熟的此時,很可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迎來人工智慧的重大變革,在韓國小說家金英夏的長篇小說《告別》中便出現了超擬真機器人與複製人的角色,他們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歷經生命轉折的故事,主角經歷自殺後得到重生,並在醫院遇到一位神祕的女性,豐富的情感交織在生死邊緣,充滿懸念。
Thumbnail
從大年初四,開始感覺身體怪怪的。病後對生命的不同感受與反思。文章描述美國故事《最後一片葉子》故事內容,並討論希望、挫折的轉化和創作。生命有限而想像與創作是無限的意義。
Thumbnail
「爸爸,你害怕死亡嗎?」 「我好怕。」 「你不必害怕死亡。」 父親向生病中的兒子法蘭茲講故事,故事的核心是人類同等得面對的主題「死亡」,生病引起他對死的恐懼,但爸爸講述了「死神的故事」卻讓小法蘭茲能夠安心。森林裡有個人影正在辛勤地揮動著鐮刀,農人克勞斯靠近觀察,才發現那是來帶走自己的死神,「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