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習慣養成,建立你的卡片盒筆記!

透過習慣養成,建立你的卡片盒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初步閱讀「卡片盒筆記」,這是本顛覆過去做筆記的思維,講述如何由下而上、互相串連的筆記技巧書籍之後,除了內容提到的技巧之外,也發現裡面同時包含過去常提到的建立習慣小技巧。也再一次的表現出當我們練習培養習慣的技巧,絕對可以應用在各個領域當中,無痛養成我們想要的能力。

這裡列出「卡片盒筆記」中,兩個和建立習慣相關的觀念和技巧。

一、訂定目標後,拆解為小目標來執行。

作者書中提到當我們要開始寫作時,面對的不該是「完全空白」的白紙或是電腦螢幕。在我們要寫作時,是透過平時已經準備好的筆記,再從中找出我們要的主題、索引以及靈感。 而這些平時做的筆記,就是我們要執行的小目標,小到讓你做起來毫不累力,極少時間就能完成的動作。而寫作,只是將這些筆記串連起來而已。

這和我平時在寫習慣養成文章的方法類似,我在閱讀各種書籍時,也會做些筆記,寫文章時再從中找到題材來呈現。但邏輯及系統性不夠完整,因此才會接觸這本書來改善我的不足之處。

將龐大的目標拆解為小目標,方便我們執行,就容易養成習慣,又能同時為目標邁進。

二、建立卓越的工作環境和系統

書中提到:「成功並不是靠著強大意志力跟克服抗拒才達成的成果,而是因為設計了卓越的工作環境,可以在一剛開始就避免產生抗拒。」 這又和過去提到建立習慣必須培養出一個系統及環境是相當重要的。

當我們在環境中充滿提示、容易執行同時又能移除有礙習慣養成的元素之後,我們幾乎可以不用靠意志力就能更容易養成習慣。

像是你想要養成運動習慣,就在客廳放上彈力帶、瑜珈墊,在滑手機之餘做些運動,逐步培養成習慣。

提到的這兩點,都和之前談到的習慣養成技巧不謀而合,因為這就是放諸四海都通用的方式,而我們要學習技巧、養成習慣,都和做筆記一樣,必須改造過去讓我們無法達成目標的流程,學習更有利幫助我們得到想要的成果的技巧。

avatar-img
fitness RED的沙龍
5會員
29內容數
建立好習慣,一步步改造自己的人生。無法意識到你的習慣,你就會被他控制,接著把他稱之為命運。我會分享各種習慣養成的技巧,以及我如何培養各種小習慣,透過養成這些習慣,將人生一步步往理想的生活邁進。無論是工作、健康、自我成長,都能透過習慣建立的方式,讓自己越來越滿意自己的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fitness RED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很多我們預想要執行的計劃、想養成的習慣,在規劃時充滿動機的情況下,總會設計得很豐富、充實,一切都相當理想與美好。 第一天執行很順利,第二天第三天也都達到目標。突然第四天晚上要加班…
你是否有發現過,當你想買車子的時候,考慮要買白色、黑色或是紅色時,如果你心裡有自己默默決定的答案,像是你其實你就是想買白色車子,這時在路上你會覺得,哇,原來白色的車子那麼多啊。 也許白色車子本來就很多,但因為你的注意力更注重在在白色車子上,因此產生了「視網膜效應」
這兩三個月來,我刻意的利用各種培養習慣的技巧來建立過去不曾有的習慣,而不像過去那樣順著本能來養成各種好與不好的習慣。 這當中我持續仍然進行的新習慣包含了冥想、每天拍一段自我對話、寫感恩日記,這些都順利的每日進行。 而像是看英文影片練聽力、寫英文日記等,卻在一個月後左右就慢慢的中斷了。 順利保持
當168間歇性斷食成為風潮時,其實我是有點排斥的,排斥的點不是它有什麼壞處,或是什麼特別圖利的商業模式,畢竟它也只是叫你改變飲食時間
當我們為了目標做出行動之後,短時間內會充滿動力,不顧一切的持續執行。 但在執行一段時間後,可能因為暫時達不到預定計劃,或是遲遲沒有任何正面回饋,像是你寫的文章沒人看、練的曲子還是失誤連連、運動效果完全看不到之類的,都會不斷的打擊我們的信心和動力。 其實我們的努力都是有收穫和進展的,這時就被靠過程
一剛開是只是想找回跑步習慣,但因為進步的速度以及對過去跑步成績的留戀,都讓我現在太過求好心切。每次只要一出門跑步,就想著要盡可能的進步,雖然成果體現在跑步的表現上,但目標不斷膨脹,對我自己也產生很大的壓力與身體不良的反應。 我既想在跑步上找回過去的速度,又想持續在健身上進步,導致我很難安排兩種不同
很多我們預想要執行的計劃、想養成的習慣,在規劃時充滿動機的情況下,總會設計得很豐富、充實,一切都相當理想與美好。 第一天執行很順利,第二天第三天也都達到目標。突然第四天晚上要加班…
你是否有發現過,當你想買車子的時候,考慮要買白色、黑色或是紅色時,如果你心裡有自己默默決定的答案,像是你其實你就是想買白色車子,這時在路上你會覺得,哇,原來白色的車子那麼多啊。 也許白色車子本來就很多,但因為你的注意力更注重在在白色車子上,因此產生了「視網膜效應」
這兩三個月來,我刻意的利用各種培養習慣的技巧來建立過去不曾有的習慣,而不像過去那樣順著本能來養成各種好與不好的習慣。 這當中我持續仍然進行的新習慣包含了冥想、每天拍一段自我對話、寫感恩日記,這些都順利的每日進行。 而像是看英文影片練聽力、寫英文日記等,卻在一個月後左右就慢慢的中斷了。 順利保持
當168間歇性斷食成為風潮時,其實我是有點排斥的,排斥的點不是它有什麼壞處,或是什麼特別圖利的商業模式,畢竟它也只是叫你改變飲食時間
當我們為了目標做出行動之後,短時間內會充滿動力,不顧一切的持續執行。 但在執行一段時間後,可能因為暫時達不到預定計劃,或是遲遲沒有任何正面回饋,像是你寫的文章沒人看、練的曲子還是失誤連連、運動效果完全看不到之類的,都會不斷的打擊我們的信心和動力。 其實我們的努力都是有收穫和進展的,這時就被靠過程
一剛開是只是想找回跑步習慣,但因為進步的速度以及對過去跑步成績的留戀,都讓我現在太過求好心切。每次只要一出門跑步,就想著要盡可能的進步,雖然成果體現在跑步的表現上,但目標不斷膨脹,對我自己也產生很大的壓力與身體不良的反應。 我既想在跑步上找回過去的速度,又想持續在健身上進步,導致我很難安排兩種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