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的信仰是什麼?我曾在茫然無助的日子裡,偶然接觸到「顯化法則」這個宇宙定律。
若大家有聽過吸引力法則,應該對顯化法則也不會太陌生,雖然在不同地方可能有不同說法,但對我來說這兩樣法則其實有很多類似的地方。
也就是說,一樣是許願後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實現願望;若要細分概念上的不同,「吸引力法則」比較偏向「用吸引力吸引想要的人事物」,而「顯化法則」比較偏向將自己視為自己世界的神,可以「顯化創造想要的人事物」;但若問我,我會覺得,其實都是改變自身振動頻率來得到想要的人事物。
無論是吸引力法則抑或顯化法則,這曾經給我非常強大的力量。而我算是由顯化法則進入這個世界的,因此我所信奉的是:我是自己世界裡的神,我可以顯化任何我想要的人事物。
但有接觸過這項宇宙法則的人應該都知道,無論吸引力法則或是顯化法則,他有時就是無法成功實現願望。
如果是宇宙法則,那應該是真理,為什麼有時成功有時失敗?為什麼有些人做得到有些人做不到?
又或者是,看似確確實實實現了願望,但總感覺不太對勁,似乎沒有原本以為的那樣美好?
在我接觸顯化法則後,也確實實現過一些願望,但也有些願望至今沒有實現;最令人匪解的是,那些我實現的願望,幾乎八成以上,都不是我一開始以為的那樣美好。
在經歷了一些時日後,我開始學習臣服宇宙。
為什麼會想要顯化?反面意思就是:我覺得現在不夠。
而這往往會自動掉入匱乏模式:因感到現在不夠因此許願—許了願卻還沒實現而陷入執著。
在這樣的情況下,若真的實現了願望,通常也會有「跟不上這份願望」的情況發生。因為自身頻率與原本以為的「美好」並沒有達到一致,實現來的願望是根據自身現有頻率的,若自身振動頻率還沒達到所謂的「美好」,那麼就算形式上實現了願望,但實質上幾乎不是自己原本想要的那樣。
我舉我自己的例子;我曾許願想要得到一雙名貴的鞋,而我也實現了願望。但實際穿上腳後,發現非常不適合我的腳,我第一次穿出門腳就被這雙鞋磨破流血,而之後每一次穿這雙鞋,雙腿都會非常疼痛。我以為自己得到這雙鞋會很美好,但它反而給我帶來了痛苦。
諸如此類的例子,我相信踏入過顯化法則或吸引力法則的人,應該都不陌生。
那麼,為什麼有些人確實可以靈活運用這些宇宙法則,並得到幸福呢?若是真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
這就是這次我閱讀到的書《最適化的世界》裡要告訴大家的內容。
許願之前,先問問自己:這真的是我想要的嗎?
之所以會得知這本書,是一次坐車時聽Podcast《一則茶室》的Joyce介紹,那段時間我正陷入人生的迷茫之中:我還有什麼想追求?我到底想要什麼?
雖然已決定臣服宇宙,但心裡面總還是有那麼一點躁動,或許當時的我就是需要一股力量幫我撥開這份迷茫。
也就在這時,得知了這本書的存在,記得我當下馬上列入購書名單,不超過一天就買了下來。
作者並木良和並沒有說吸引力法則或顯化法則無用,相反地,她也認同有這樣的宇宙法則存在。而有些人能夠運用成功,有些人則否,關鍵就在於:最適化。
為什麼有些人能夠輕易顯化成功?並不是對方的顯化技巧比較好、你的顯化技巧比較差,而是這個人其實在不知不覺中讓自己「最適化」了。
我們原本就是自由又充滿力量的存在,什麼事都做得到、什麼角色都能勝任、什麼地方都去得了。只要與我們的本質「靈魂」相連,這個天生的生活型態即會啟動。但現在的我們已經把這件事忘得一乾二凈。—《最適化的世界》給台灣讀者序
在朗達·拜恩的《秘密》系列最為流行時,可以看到許多大師由吸引力法則改變人生。作者並木良和認為,這其實不是吸引力法則,而是最適化。
作者提到了當時為土象時代,吸引力法則的概念正好是適合那個時代;而現在為風象時代,無論誰都能像大師一樣生活。
雖然我對星象不是那麼了解,但若要用我的解釋來說,我認為在之前的時代,世界所謂的「好」是有一套既定標準的。我曾在上世紀的《失落的致富經典》一書裡看到作者直截了當的表明:「致富」這門學問,就是人類一切進步的基礎。人是透過運用各種物品來發展其心智、靈魂與身體;而在現今的社會中,人一定要擁有金錢才能取得所需的物品。因此,「致富」這門學問就是人類一切進步的基礎。
這觀念相信大家非常熟悉,因為我們從小到大確實是這樣生活過來的,《失落的致富經典》作者Wallace D. Wattles說得一點也沒有錯。
但我相信在現在這個世代的人群裡,有一些人應該發現,「成功人生」的標準已不再那麼一定。
就像以前的世代,肯努力就有機會;但放到現在的世代,已不是那麼一回事,更多的是如何發揮「個人特質」。
因此,當許願想要最完美的伴侶、用之不盡的財富、永不生病的健康身體,問問自己:這真的是我的靈魂想體驗的嗎?我最適化了嗎?
每個靈魂來到這世界上,都有不同的任務。
就像紅血球許願要上前線殺敵、白血球許願要運送氧氣一樣,若體內每個細胞都許下不屬於自己靈魂旅程的願望,那這個人的身體應該會很疲憊,因為每個細胞都放眼其他人生、而不是過好自己。
這本書篇幅很小,我斷斷續續在一天內就閱讀完畢。中間其實重複了不少一樣的概念,都是在提最適化的重要性。
若跟我一樣希望可以從中得知自己的靈魂究竟想要什麼?那恐怕會有點失望,因為作者這本書的用意只在於將「最適化」告訴世人,點醒大家找到自己最適化的狀態。至於自己的靈魂想要什麼,還是得靠自己尋找、發掘。
但書的最後作者有提供兩種冥想方式,若實際操作,或許能夠讓自己有更清晰的想法也說不定。
願大家都能找到屬於自己最適化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