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著厚重眼鏡的六歲女孩克蕾歐,她睜大眼睛仔細盯著檢驗師手中的小汽車圖案,為了確認度數專注到變成鬥雞眼的可愛模樣,還得偷聽保姆告訴她答案,才知道牆上的字母。為了呈現女孩生活所及的小小視野,電影採用大量的特寫鏡頭,把克萊歐身旁的角色全都盡收眼底,也能藉此將克蕾歐與他們互動的親密感順勢拍出來,因此,觀眾難以見到成年人的全身出現在影像中。然而,如此單一的拍攝手法並不會讓人無趣,反倒凸顯了導演獨特的攝影美學,捕捉身後的背景光線色彩,形成一股置身童話中的童趣。

「我只有跟你一起的回憶。」葛洛莉亞房間的天花板貼滿了祖先和兒女的合照,當她細數著與親人們的過去時,克蕾歐才了解到自己並非葛洛莉亞人生的全部,她只擁有葛洛莉亞當保姆時相處的記憶。「記憶」可以是清晰的一次重構,一如導演透過本片獻給童年時期陪伴自己的照護員,藉此記下兩人玩樂的幸福時光;「記憶」也可以是模糊的一種懷想,對應到片中穿插著朦朧畫風的動畫,彷彿在夢中展示了小女孩腦內的思緒。我認為片中的動畫為整部小品增添了厚度,畫裡抹去人臉進到混沌模糊的狀態,卻能夠清楚表達小女孩無法言傳的感受,想從一張張吊起的棉被裡逃脫,想橫渡那場暴風雨中的大浪,想從海底乘著鯨魚浮出水面,讓現實裡中不可能發生的想像得以延續。


《小嫉妒》向著手中「失母」的傷口吹氣,藉著「保姆」的疼愛帶走了痛感,讓孩子擁有理解受傷的勇氣,進而褪去懼怕的眼光,躍入人生這片大海裡。《小嫉妒》在小巧的生命故事中,描繪了無比真摯的細膩情感, 成就出這部獨一無二的「成長」電影,愛極了片中幾場戲,在我心中泛起陣陣漣漪,像是:葛洛莉亞帶著克蕾歐下水,在水中撐起她小小的身子,突然她放手任她踢水游泳,自己則消失到鏡頭外,在最危急快要放棄的時刻,葛洛莉亞再次出現帶她回岸上,保姆有意的放手因而讓女孩有了去學會新事物的空間。另外,或許是劇本人物設定的緣故,讓父親一角的發揮空間受到限制,依然藉著幾場戲來體現父女之間的真感情,葛洛莉亞必須回鄉因而遞出辭呈,反倒讓忙碌的父親有時間跟克蕾歐相處,他自願比腕力全都輸給女兒,並讓她踩在自己的腳背上起舞,雖贏不過她對保姆的依賴,父親的角色依舊是美好的存在,沒有透過貶低男性角色來達到效果,完美體現了當代推崇女性作品的精神價值。
🎶延伸聽歌: #陳綺貞 《#嫉妒 》
💛我在 #哈拉影城 購票觀看
#佳映娛樂 #小嫉妒 #女性影展 #閉幕片 #amagloria #我媽媽是派對女孩 #坎城影展國際影評人週 #liliesfilms #marieamachoukeli #marieamachoukelibarsacq #france #louisemauroypanza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