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怎麼寫?最重要從來不是行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當國小教師後,改過起碼數百篇『遊記』性質的週記。

多數學生想寫遊記,主要是有一個方便的『遊程』當作文章的架構。包含出發、景點、餐點內容...,最後再加上回家,『結束美好的一天』,把遊記寫得像流水帳,能交差就好,但一篇篇味如嚼蠟的遊記,經年累月地改也難免感到無趣。


你一定很好奇,究竟『遊記』該怎麼寫?

其實『行程』的確可以是方便的架構,從來都不會是最重要的重點。我們必須把『遊記』的門檻提高,過去只要『有出發』就能寫,但會希望學生必須確認有以下三點其中一點,或一點以上,再動筆,會是比較值得寫的遊記:

分別是有所『思』,有所『感』,有所『體驗』。


一、有所思:

『我過往環島旅行,都把重點放在東部的好山好水,西部則希望安排幾個有美食的景點,找有省道的路線快速通過。

但有一次騎腳踏車環島,看到地圖上西濱沿線有幾個小鎮,是過往從沒造訪的,便調整路線繞過去看看,沒想到卻看到了從沒想見的景象:

缺乏經費規劃破碎荒涼的海岸上,沿路許多廢棄的破屋,養殖雞豬的城鎮,有著各色濃濁污水的排水溝,甚至相隔數公里遠就能聞到,經年累月散不去的雞鴨屎味,大型工業則像一個圈地為王的小王國,上空是灰溜溜的天空。

難以想像,美麗景色與破敗荒涼,共同存在同樣一個台灣,大城市吸納大部分的人口資源,破敗的西部城鎮為了生存,只能容納高污染的養殖業、重工業,仍改善不了城鎮的景色。另一次走台21線經過仁愛鄉、信義鄉看多次土石流肆虐的路段,也有相同的震撼。

原本我期待的是賞美景、吃美食的遊程,但好奇心帶我看到美麗台灣哀愁的一面,讓我不得不深思,最早西部或許有著不輸給東部的美景,是歷代台灣人抵達島嶼時最早的家園,是什麼樣的原因?經歷了哪些事情,才會一步步變成今日的景象呢?』


以上的文字,包含感受,也有體驗,但著重於思考,看到意想不到的景色,得到的感受所觸發的『思考』,這會是三點當中最難的。

因為大部分的國民旅遊,不一定每次都能有觸發思考的情境,而若不是學者、環保人士,旅遊一邊思考議題,也違反直覺,但若有這樣的經驗,會是很不一樣的遊記。

二、有所感

與家人的出遊,是另一種常見的遊記:

如果與家人出遊,是否透過行程看到家人的另一面,是否增進對家人的了解,這趟旅行是否改變了對家人的看法,這趟旅程是否是家人情感重要的一次,情感的感受,是遠遠比行程本身更重要的。


曾經改過一篇作文,一位單親家庭的女孩,她與爸爸同住,和媽媽則是分隔兩地,但她文章不時會寫出與媽媽的感情。

一次她請一整週的假,陪媽媽回花蓮的部落老家,透過這趟旅行,她看到媽媽童年成長的地方,看到與城市全然不同的部落文化,這幾天的同遊,想像媽媽如何從花蓮的部落開始,一步步成為在都會生活的女性,這也是她難得與母親相處多日的機會。

這次旅行,讓她看到不一樣的母親,也是與親愛的媽媽貼近相處的重要回憶。


另一段,筆者摘錄國中時和父親出遊的文章

『這趟跟父親出遊,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其實他一直都埋首工作,我想不起在這之前,他曾經陪伴過我完成什麼事情,但我就是崇拜這個男人到腦粉的程度,光是他的存在,就讓我覺得好光榮,好驕傲,是一個完美的爸爸,即使他什麼都沒做。

十分車站,當時什麼都沒有,只有睡午覺的野狗,我們開始沿著鐵軌在太陽下走著,直到來到一座鐵橋,我發現他竟然沒跟上,納悶為何他走得這麼慢,走回去一看,他的腳竟因懼高而顫抖著。』


這部分提到,爸爸在小男孩心中是無比完美的,但這趟旅程,讓童年的我看到,父親也有脆弱、不完美的一面,這也是父子之間十分重要的一次出遊。

全文在此


三、有所體驗


要『寫下值得的旅遊體驗』,其實首要的工作是『排除不值得的體驗』,寫文章腦中必須要有一個篩選器,出遊不一定要寫文章,但若這次出遊的體驗,令你真心覺得不同於以往,甚至平生從所未見,這樣的文章寫下來,甚至能夠作為珍貴的回憶。


以下是筆者一次走蘇花公路經歷暴雨的過程。

『車頂突然有大量的栗子落在上頭的聲響,響個不停,而聲音越響越密集。

一陣暴雨已將整輛車包圍住,探出的車燈,只能從眼前的雙黃線確認到我們還沒有開進山溝裡,每面窗都起了霧,擦了也看不見車外的任何事物,一度以為我們已經在河底開這輛車,徹底收起笑鬧的心,只期待能平安穿越這場雨。

不知過了多久,直到過了最後一個彎,駛出山路,車頂暴雨聲響一瞬間全沒了。打開車窗,全是涼爽的晚風,噩夢般的雨彷彿才是幻覺。

公路懸涯邊,鏡般透亮的月亮,懸浮在海面上,沒有一絲浪花,車窗外一整排寧靜的夜幕,非常乾淨,沒有一絲雲。

趕緊停在路邊,欣賞這美景,海面、夜幕、月光,一切好完美、好安靜。』


這篇文章寫完,我傳給當時一起出遊的朋友,所有人都記得這次旅行,也開啟了多年後對旅行的熱烈討論(全文在此)。


結論:

不再以『有出遊』當作是動筆的門檻,而是切切實實『有所思』、『有所感』、『有所體驗』再來動筆,遊記也能深刻,銘刻記憶,充滿神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魏老的教學五金行的沙龍
45會員
22內容數
2025/03/17
很多同學寫遊記,都是這樣寫的: 「我們去了哪裡,玩了什麼,吃了什麼,然後回家。」 結果讀起來像流水帳,沒什麼特別,也沒什麼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那麼,一篇「真正值得」的遊記,應該怎麼寫呢? 請記住這三個重點,只要有其中一個,你就寫得出一篇精彩的遊記: 有所思、有所感、有所體驗。 接下來
Thumbnail
2025/03/17
很多同學寫遊記,都是這樣寫的: 「我們去了哪裡,玩了什麼,吃了什麼,然後回家。」 結果讀起來像流水帳,沒什麼特別,也沒什麼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那麼,一篇「真正值得」的遊記,應該怎麼寫呢? 請記住這三個重點,只要有其中一個,你就寫得出一篇精彩的遊記: 有所思、有所感、有所體驗。 接下來
Thumbnail
2025/01/19
親愛的同學: 上一回的議論文,提到班上上學期欣賞動畫被投訴,大家寫的議論文非常的精彩,看到大家以文字作為工具來表達意見,非常的欣慰。這次寒假,老師希望大家能選一部自己喜歡的影視作品來寫一篇心得文章。老師會用《灌籃高手》來舉例,教大家如何用「4F心得分享法」來完成一篇精彩的觀後心得。這篇心得文章會在
Thumbnail
2025/01/19
親愛的同學: 上一回的議論文,提到班上上學期欣賞動畫被投訴,大家寫的議論文非常的精彩,看到大家以文字作為工具來表達意見,非常的欣慰。這次寒假,老師希望大家能選一部自己喜歡的影視作品來寫一篇心得文章。老師會用《灌籃高手》來舉例,教大家如何用「4F心得分享法」來完成一篇精彩的觀後心得。這篇心得文章會在
Thumbnail
2025/01/19
親愛的同學們,五上這學期我們四篇作文《自我介紹》、《(家族儀式)》、《(議論文)》、《來自未來的我》,同學從老師的引導文開始構思,透過生活小記、部落格寫作,最後用作文簿正式寫。 同學作文能力大部分都有了很顯著的進步,不過這個寒假,老師希望你們開學後,寫作功力能更上一層樓。因此,為大家安排了一個特殊
Thumbnail
2025/01/19
親愛的同學們,五上這學期我們四篇作文《自我介紹》、《(家族儀式)》、《(議論文)》、《來自未來的我》,同學從老師的引導文開始構思,透過生活小記、部落格寫作,最後用作文簿正式寫。 同學作文能力大部分都有了很顯著的進步,不過這個寒假,老師希望你們開學後,寫作功力能更上一層樓。因此,為大家安排了一個特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印象中,我的童年過得最快樂的部分都是在出門旅行時,即便我們家從來沒有出過國,但是每到暑假爸媽總會帶我們到台灣各地旅行,學期中的假日也幾乎每個月都會去不同的地方玩。爸爸開著一台小車載我們一家五口上山下海,那個年代沒有導航,爸媽也不會安排沿途景點,所以我們幾乎都是鎖定一個目標之後就沿途玩過去。那時候在車
Thumbnail
印象中,我的童年過得最快樂的部分都是在出門旅行時,即便我們家從來沒有出過國,但是每到暑假爸媽總會帶我們到台灣各地旅行,學期中的假日也幾乎每個月都會去不同的地方玩。爸爸開著一台小車載我們一家五口上山下海,那個年代沒有導航,爸媽也不會安排沿途景點,所以我們幾乎都是鎖定一個目標之後就沿途玩過去。那時候在車
Thumbnail
如果可以的話,很推薦父母至少嘗試一次陪伴孩子寫作文。 善用:從遊記入手、4what、心智圖,陪孩子寫作文並不如想像中麻煩。 雖然過程中要花心思和耐心,但我們並不僅僅是在教孩子寫作,而是在和他合作完成一個比較高層次的活動,在過程中,彼此會建立一種平等的信任感,還有合作的默契。
Thumbnail
如果可以的話,很推薦父母至少嘗試一次陪伴孩子寫作文。 善用:從遊記入手、4what、心智圖,陪孩子寫作文並不如想像中麻煩。 雖然過程中要花心思和耐心,但我們並不僅僅是在教孩子寫作,而是在和他合作完成一個比較高層次的活動,在過程中,彼此會建立一種平等的信任感,還有合作的默契。
Thumbnail
這樣的書寫真能解憂,從自己的故事寫起,文字成了知己。──〈作者序〉 在那篇敘事書寫中,我再次看見父親和自己,那仿佛是另一種重逢。──〈作者序〉 有時候,我們只是希望被了解。透過書寫,可以看清楚自己的內心世界,讓你被自己了解。──〈作者序〉 前幾次搬家,只是一次又一次搬著家當,對著房東仰望;後兩次搬家
Thumbnail
這樣的書寫真能解憂,從自己的故事寫起,文字成了知己。──〈作者序〉 在那篇敘事書寫中,我再次看見父親和自己,那仿佛是另一種重逢。──〈作者序〉 有時候,我們只是希望被了解。透過書寫,可以看清楚自己的內心世界,讓你被自己了解。──〈作者序〉 前幾次搬家,只是一次又一次搬著家當,對著房東仰望;後兩次搬家
Thumbnail
我的爸爸~ 小時候應該都寫過這個作文 但年代久遠已不可考
Thumbnail
我的爸爸~ 小時候應該都寫過這個作文 但年代久遠已不可考
Thumbnail
「與孩子一起重構快樂經驗」有點類似認知行為的改變,就是先建立新習慣、熟悉新習慣裡的氛圍,使其改變思維感受,再逐漸卸去舊習慣。這可能不是最佳做法,卻是我們小家庭當下可以努力嘗試的。
Thumbnail
「與孩子一起重構快樂經驗」有點類似認知行為的改變,就是先建立新習慣、熟悉新習慣裡的氛圍,使其改變思維感受,再逐漸卸去舊習慣。這可能不是最佳做法,卻是我們小家庭當下可以努力嘗試的。
Thumbnail
兩個小家庭,同一個父親。兩次乘坐客運上台北,勾勒出阿姨與妹妹似乎有豐裕的生活,母親的委屈,阿姨的友善,以及自己尋找自己家鄉的嘗試。
Thumbnail
兩個小家庭,同一個父親。兩次乘坐客運上台北,勾勒出阿姨與妹妹似乎有豐裕的生活,母親的委屈,阿姨的友善,以及自己尋找自己家鄉的嘗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