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過後,天氣開始轉冷,為了適應變化的天氣,身體需要儲存能量度過寒冬。立冬吃什麼才好?進補時有什麼注意事項?讓山豆與你一起,攜手度過接下來的每一次寒冬。
文章轉載自 PinMed 立冬吃什麼?進補注意事項大公開 食材注重運用搭配而非價格
立冬日期
冬至日期
立冬過後,天氣變化大,空氣也會漸漸變得乾燥,山豆幫大家整理了以下幾點注意事項,陪你一起度過寒冷冬季:
過了立冬後,氣溫逐漸下降,保暖變得更加重要,特別是背部、頭部、腹部和關節處。穿了很多衣服後,依然覺得寒冷,很可能是上述四個部位受到風寒導致,若是腹部著涼容易伴隨有腹瀉的狀況,頭部著涼則會有頭暈或是頭痛的現象。
立冬過後,體內的陽氣內收,空氣中充滿陰氣,身體適應了熱水的溫度後,在洗完後容易出現溫差,導致身體的不適應。
從養生的角度來看,要適當的運動,微微的流汗,可以促進體內的循環。但不宜劇烈的運動,除了會使心血管劇烈收縮外,也與冬季陽氣內收的理論相違背。
立冬後的作息以養藏陽氣為主,恬淡寡欲,在冬天要保持充足的睡眠,能夠補足精氣。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背部在人體經脈中具有防禦外邪侵入的作用,因此暖背是相當重要的。
過了立冬後天氣寒冷,可以適度的透過食補,幫助身體抵禦寒冷,山豆也幫大家整理了適合入菜的食材和他們的功效,趕緊收藏起來吧!
性溫,能夠祛寒痰,具有降膽固醇和抗發炎、抗氧化的作用。
適合虛弱、容易腹瀉的人食用,還能夠保護心血管,有血管清道夫的稱號。
富含不飽和脂肪酸,以及豐富的鈣質,能夠幫助清理血管、潤腸通便。
性平味甘,能活血補血,還有利五臟、潤肺益氣的功效。
能開胃健脾、養血安神,是平民滋補的聖品。
適用肝腎不足、頭暈目眩的人,有補肝腎、益精血、明目、止咳的功效。
立冬食材大補帖
關於立冬的進補,山豆整理了一些注意事項,大家在進補的時候可以作為參考。
選用進補食材時,先諮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依據不同的身體狀況,選用合適的食材,例如:氣虛、陰虛、陽虛等,如果本身是慢性病的患者,也要注意熱量和營養素的調配,才能將營養補在最正確的地方。
不論是中藥的藥材,或是食物的選擇,最重要的是運用和搭配,並非價格越貴越好。
在烹調上,要注意口味,若是過度油膩的口味,會在不知不覺中,對身體帶來負擔,特別是平時有腸道問題的人。
若目前有感冒、感染等狀況時,不適合隨意進補,要等到痊癒後再進行。
以上的建議,會依每個人身體狀況的不同有所變動,實際情況仍以專業醫師的診斷為主。
冬至:
2022冬至吃什麼?原來習俗不只吃湯圓!6種超強補腎食材盤點 加碼進補禁忌、保養穴道
大寒:
「大寒」節氣吃什麼養生?8大食物讓你體內暖到春天!原來這水果是禁忌
立冬進補四大重點
冬令進補時刻,該如何補得巧又補得妙,真是一門大學問!
—山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