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到,跟著節氣吃養生食材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中秋節過後,早晚微涼的天氣也代表著節氣來到「秋分」,根據黃曆的解釋,「立秋」是秋季的開始,直到「霜降」即進入冬季,秋分則介於立秋到霜降日子的一半,也是陰陽的平衡點,此後的陽光隨著季節日照將變短、黑夜變長,氣溫也會逐漸下降、天候乾燥、氣溫變化等,除了留意氣候改變洋蔥式穿著,也可透過食材來增強免疫力。

秋分時節,由於日照減少、陽氣也會降低,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理論,飲食上建議多吃滋陰潤肺、養陰生津的食材,可以選擇清潤、溫和的食物,如芝麻、蜂蜜、核桃、糯米等,季節性的蓮藕、蘋果、葡萄、甘蔗、石榴、水梨、柑橘、銀耳等,都很適合。
秋天氣候偏乾燥,潤肺的食材也不能少,除了增加平時的飲水、茶飲,也可多喝豆漿、果汁、牛奶等多補充水分,營養師也提醒,患有呼吸道相關問題的人,像是常見的呼吸道過敏、氣喘、慢性支氣管炎,可能原本已經控制得宜,在秋天乾燥的季節變換中,有出現不穩定的症狀,可以選擇山藥燉湯,或是四神湯也可,以薏仁、蓮子、芡實、山藥組成的四神湯,有豐富的維他命C、胡蘿蔔素、礦物質及微量元素銅、鋅等。
其他,有腸胃道敏感、皮膚過敏者,則少吃生冷食物,減少吃辛辣刺激、甜食、咖啡、濃茶、冷飲、油炸類食物,避免油脂攝取過量,以及血糖快速升高,而選擇以柿子、地瓜葉、胡蘿蔔、番薯,或是苦茶油、橄欖油、酪梨油等好的油品,有助於改善皮膚問題。(文/Sunnie、圖/Pexels)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