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到,跟著節氣吃養生食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中秋節過後,早晚微涼的天氣也代表著節氣來到「秋分」,根據黃曆的解釋,「立秋」是秋季的開始,直到「霜降」即進入冬季,秋分則介於立秋到霜降日子的一半,也是陰陽的平衡點,此後的陽光隨著季節日照將變短、黑夜變長,氣溫也會逐漸下降、天候乾燥、氣溫變化等,除了留意氣候改變洋蔥式穿著,也可透過食材來增強免疫力。
raw-image

秋分時節,由於日照減少、陽氣也會降低,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理論,飲食上建議多吃滋陰潤肺、養陰生津的食材,可以選擇清潤、溫和的食物,如芝麻、蜂蜜、核桃、糯米等,季節性的蓮藕、蘋果、葡萄、甘蔗、石榴、水梨、柑橘、銀耳等,都很適合。

raw-image

秋天氣候偏乾燥,潤肺的食材也不能少,除了增加平時的飲水、茶飲,也可多喝豆漿、果汁、牛奶等多補充水分,營養師也提醒,患有呼吸道相關問題的人,像是常見的呼吸道過敏、氣喘、慢性支氣管炎,可能原本已經控制得宜,在秋天乾燥的季節變換中,有出現不穩定的症狀,可以選擇山藥燉湯,或是四神湯也可,以薏仁、蓮子、芡實、山藥組成的四神湯,有豐富的維他命C、胡蘿蔔素、礦物質及微量元素銅、鋅等。
其他,有腸胃道敏感、皮膚過敏者,則少吃生冷食物,減少吃辛辣刺激、甜食、咖啡、濃茶、冷飲、油炸類食物,避免油脂攝取過量,以及血糖快速升高,而選擇以柿子、地瓜葉、胡蘿蔔、番薯,或是苦茶油、橄欖油、酪梨油等好的油品,有助於改善皮膚問題。(文/Sunnie、圖/Pexels)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unnie走在鄉間的路上的沙龍
1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秋分是秋季的轉折點,白天與黑夜相等,而涼意與乾燥的氣候需要我們特別關注身心健康。這篇文章討論了秋分的重要性,提供了適合這個時期的飲食建議,如梨子、蓮子、山藥等,並強調調整作息的重要性。透過適當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我們能更好地適應季節變化與迎接冬天的到來。
Thumbnail
秋分是秋季的轉折點,白天與黑夜相等,而涼意與乾燥的氣候需要我們特別關注身心健康。這篇文章討論了秋分的重要性,提供了適合這個時期的飲食建議,如梨子、蓮子、山藥等,並強調調整作息的重要性。透過適當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我們能更好地適應季節變化與迎接冬天的到來。
Thumbnail
立秋節氣養生應特別關注「護肺潤燥」,在飲食和生活習慣上進行適當調整,以適應季節變化。適合立秋食用的食材包括銀耳、蓮藕、竹筍、芝麻、蜂蜜、水梨等。此外,生活習慣上也應保持規律作息、適度運動、保持室內濕度和減壓放鬆。
Thumbnail
立秋節氣養生應特別關注「護肺潤燥」,在飲食和生活習慣上進行適當調整,以適應季節變化。適合立秋食用的食材包括銀耳、蓮藕、竹筍、芝麻、蜂蜜、水梨等。此外,生活習慣上也應保持規律作息、適度運動、保持室內濕度和減壓放鬆。
Thumbnail
時序入秋, 正值季節交替之際, 氣候乾燥, 日夜溫差逐漸變大, 是容易傷風感冒的「多事之秋」, 也易「秋燥」上身,造成免疫力下降, 進而引發皮膚、呼吸道過敏疾病等問題。 秋天到了,那要如何調養身體呢? 1. 【#多吃白色食物】 如山藥、杏仁、蓮藕、梨子等 2. 【#避
Thumbnail
時序入秋, 正值季節交替之際, 氣候乾燥, 日夜溫差逐漸變大, 是容易傷風感冒的「多事之秋」, 也易「秋燥」上身,造成免疫力下降, 進而引發皮膚、呼吸道過敏疾病等問題。 秋天到了,那要如何調養身體呢? 1. 【#多吃白色食物】 如山藥、杏仁、蓮藕、梨子等 2. 【#避
Thumbnail
現在的氣候,非常的異常,到底怎麼樣來界定是秋天,好像也不是太容易,尤其是在台灣這種四季如春的氣候之下,真的不容易。   不過,最近的氣溫跟氣候現象倒是蠻像秋天的,溫度也降低了不少,而秋天依中醫的四時養身的說法,就是養肺的好時機,而養肺除了要注意呼吸道的保暖之外,還有一說就是食養。
Thumbnail
現在的氣候,非常的異常,到底怎麼樣來界定是秋天,好像也不是太容易,尤其是在台灣這種四季如春的氣候之下,真的不容易。   不過,最近的氣溫跟氣候現象倒是蠻像秋天的,溫度也降低了不少,而秋天依中醫的四時養身的說法,就是養肺的好時機,而養肺除了要注意呼吸道的保暖之外,還有一說就是食養。
Thumbnail
今年8月8日父親節正好是秋天第一個節氣「立秋」,「立」是開始的意思,「秋」代表莊稼成熟,此時太陽照射往地球南移、天地陽氣由長轉收,但夏季才剛結束,盛夏餘熱未消,所以要小心秋老虎。立秋後日夜溫差會開始變大,要慎防感冒上身。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黃繻誼醫師要跟大家分享秋天養生穴道,以及從食衣住行各方面建議立
Thumbnail
今年8月8日父親節正好是秋天第一個節氣「立秋」,「立」是開始的意思,「秋」代表莊稼成熟,此時太陽照射往地球南移、天地陽氣由長轉收,但夏季才剛結束,盛夏餘熱未消,所以要小心秋老虎。立秋後日夜溫差會開始變大,要慎防感冒上身。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黃繻誼醫師要跟大家分享秋天養生穴道,以及從食衣住行各方面建議立
Thumbnail
秋季飲食味道的養生原則(一)〝秋天,吃 苦 養 肺 〞         八月份,時常因颱風影響,帶來豐沛雨量,氣候上也仍屬於「長夏」,濕熱天氣依舊。但是,秋季的主氣「燥」,在過處暑(8/23)、白露(9/7)後,將慢慢明顯起來。         秋季,相應臟腑是〝肺〞臟 ...
Thumbnail
秋季飲食味道的養生原則(一)〝秋天,吃 苦 養 肺 〞         八月份,時常因颱風影響,帶來豐沛雨量,氣候上也仍屬於「長夏」,濕熱天氣依舊。但是,秋季的主氣「燥」,在過處暑(8/23)、白露(9/7)後,將慢慢明顯起來。         秋季,相應臟腑是〝肺〞臟 ...
Thumbnail
相信大家一定都有感覺到在連假後的天氣,有很明顯的不同。 氣象報告說著「東北季風發威!明清晨最冷『跌破2字頭』」、「又一波東北季風南下」、「留意秋颱」...等等,這些都在預告整個秋天的型態已經進入明顯由涼轉冷,至少今天我騎車穿短褲的時候真的有覺得「加冷筍」的感覺,提醒大家記得風衣外套要拿出來穿囉! 秋
Thumbnail
相信大家一定都有感覺到在連假後的天氣,有很明顯的不同。 氣象報告說著「東北季風發威!明清晨最冷『跌破2字頭』」、「又一波東北季風南下」、「留意秋颱」...等等,這些都在預告整個秋天的型態已經進入明顯由涼轉冷,至少今天我騎車穿短褲的時候真的有覺得「加冷筍」的感覺,提醒大家記得風衣外套要拿出來穿囉! 秋
Thumbnail
立秋節氣之後宜調整夏天晚睡晚起的作息,改為早睡早起。因為秋燥,有些人平時睡得還可以,過了立秋節氣後容易失眠或是早醒。此時可透過按摩三焦經及心包經,幫助疏通與排出各臟腑的津液,避免水腫和放鬆氣脈,使體內臟腑氣血運行通順,有助緩解內分泌失調狀況,及提升夜晚的睡眠品質。
Thumbnail
立秋節氣之後宜調整夏天晚睡晚起的作息,改為早睡早起。因為秋燥,有些人平時睡得還可以,過了立秋節氣後容易失眠或是早醒。此時可透過按摩三焦經及心包經,幫助疏通與排出各臟腑的津液,避免水腫和放鬆氣脈,使體內臟腑氣血運行通順,有助緩解內分泌失調狀況,及提升夜晚的睡眠品質。
Thumbnail
中秋節過後,早晚微涼的天氣也代表著節氣來到「秋分」,根據黃曆的解釋,「立秋」是秋季的開始,直到「霜降」即進入冬季,秋分則介於立秋到霜降日子的一半,也是陰陽的平衡點,此後的陽光隨著季節日照將變短、黑夜變長,氣溫也會逐漸下降、天候乾燥、氣溫變化等,除了留意氣候改變洋蔥式穿著,也可透過食材來增強免疫力。
Thumbnail
中秋節過後,早晚微涼的天氣也代表著節氣來到「秋分」,根據黃曆的解釋,「立秋」是秋季的開始,直到「霜降」即進入冬季,秋分則介於立秋到霜降日子的一半,也是陰陽的平衡點,此後的陽光隨著季節日照將變短、黑夜變長,氣溫也會逐漸下降、天候乾燥、氣溫變化等,除了留意氣候改變洋蔥式穿著,也可透過食材來增強免疫力。
Thumbnail
炎熱夏天終於快過了,當季節時序開始進入秋季,夏季的悶濕鬱熱逐漸轉成乾燥。人們到秋季之後,身體的汗液蒸發變快,容易出現鼻腔乾燥不適、流鼻血、喉嚨乾燥、乾咳、皮膚乾燥脫屑、容易搔癢等症狀,因此秋季養生就變得相當重要了。中醫認為當天氣轉為乾冷,容易造成因乾燥而產生不適症狀,更容易引發過敏性疾病。 中醫五
Thumbnail
炎熱夏天終於快過了,當季節時序開始進入秋季,夏季的悶濕鬱熱逐漸轉成乾燥。人們到秋季之後,身體的汗液蒸發變快,容易出現鼻腔乾燥不適、流鼻血、喉嚨乾燥、乾咳、皮膚乾燥脫屑、容易搔癢等症狀,因此秋季養生就變得相當重要了。中醫認為當天氣轉為乾冷,容易造成因乾燥而產生不適症狀,更容易引發過敏性疾病。 中醫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