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龍喉部化石新啟示-恐龍可能不會嘶吼而是啾啾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美甲龍與繪龍圖(感謝ABelov2014提供)

美甲龍與繪龍圖(感謝ABelov2014提供)

當你在想像恐龍叫聲時,腦中浮現的是侏儸紀公園裡經典的恐龍叫聲嗎?鳥臀目恐龍的一項研究可能會打破你原有的概念。留存恐龍發聲器官的化石非常罕見,到目前為止我們對恐龍的叫聲以及發聲器官的演化幾乎沒有線索。現代四足動物的發聲器官除了今顎鳥類(Neognathae)是硬骨外,多以軟骨所組成,而軟骨形成化石的機會本來就非常稀有,難道是因為恐龍發聲器官是由軟骨組成?亦或者體積太小才不容易倖存至今?現生的主龍類只剩鳥類與鱷魚,牠們的發聲器官在解剖和功能上大不相同,鳥類是利用氣管與支氣管交界處的鳴管配合喉部來發聲;鱷魚則以喉部為發聲源。想要猜測恐龍的叫聲,必須藉這兩類與恐龍親源關係相近的現生動物作為參考。

繪龍復原圖(感謝Jack Mayer Wood提供)

繪龍復原圖(感謝Jack Mayer Wood提供)

目前舌喉器官保存最為完整的是出土於蒙古的德加多克塔層(Djadochta Formation)的一具谷氏繪龍(Pinacosaurus grangeri)化石,標本上的環狀骨、杓狀骨與角鰓骨結構排列完好。研究人員觀察該器官並將其與鳥類和其他現代爬行動物進行比較。繪龍的環狀和杓狀骨都與鳥類相同,都有骨化的現象(由軟骨轉變成硬骨),而另一具幼年繪龍標本的環狀和杓狀骨顯示與鳥類早期發育的情況相仿,推測這可能是恐龍的共有衍徵或趨同演化的結果。此外也發現繪龍的杓狀骨長度比其他爬行動物更長,且能夠水平旋轉來控制聲門的開閉,這現象當今也只有鳥類擁有。與烏龜或鱷魚相較之下,繪龍更像鳥類能夠輕而易取地開關聲門,產生類似鳥類的氣流調節,以發出多樣化的叫聲。另一方面,增大的環狀骨在許多善於發聲的動物十分常見,繪龍與鳥類的環狀骨在喉部的比例都比非恐龍爬行動物大,而會發出叫聲的非恐龍爬行動物又比不會發出叫聲的非恐龍爬行動物來的大。較大的環狀骨能夠協助產生較大且較有爆發力的聲音。

 

環狀骨、杓狀骨、角鰓骨圖示

環狀骨、杓狀骨、角鰓骨圖示

統整出來的結果,繪龍的杓狀骨較長、杓狀骨突起較突出、杓狀骨與環狀骨間的關節牢固、環狀骨較大,這四項特徵顯示繪龍在鳴叫時可以大幅度地改變喉腔形態,發出複雜的聲音,與鸚鵡或雀形目鳥類相似,用於求偶、領地警告、掠食者防禦等等。鳥類的發聲主要是由前氣囊系統提供氣流,但鳥臀目恐龍的骨骼結構說明並不存在前氣囊系統,不過胸腔肋骨的排列與鳥類雷同,不排除還是有與蜥臀類恐龍近似的氣囊系統提供繪龍發聲。

這次的發現可以讓我們瞭解某些種類的恐龍叫聲可能有如鸚鵡或雀形目鳥類,然而化石樣本太少,加上非鳥獸腳類與蜥腳類恐龍還未出現相關研究資料,因此這種叫聲是否能套用在繪龍以外的恐龍身上有待商榷。就如現今的不同鳥類也會有不同的聲音,鴨子與鳴鳥的聲音有著天壤之別。不過我們本次的研究可以知道的是,在還沒有鳥類出現時,也許中生代早期就有可能在大自然中聽到類似鳥鳴的聲音了。


作者:水也佑

參考文獻:

Yoshida, J. et al. (2023). An ankylosaur larynx provides insights for bird-like vocalization in non-avian dinosaurs. Commun Biol.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05/01
😍😍😍
avatar-img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的沙龍
212會員
303內容數
你對古生物了解多少呢?在進入這個領域之前這裡提供古生物學的基本認知~
2025/03/26
這一期要和各位介紹的偽鱷,不同於現在的鱷魚與堅蜥,牠們是三疊紀的霸主,偽鱷中的鱷霸
Thumbnail
2025/03/26
這一期要和各位介紹的偽鱷,不同於現在的鱷魚與堅蜥,牠們是三疊紀的霸主,偽鱷中的鱷霸
Thumbnail
2025/03/19
恐龍是地球演化史上最成功的的類群之一,直到今日都還有多達一萬種以上的現生恐龍(鳥類)生存著,並幾乎主宰了整片天空,然而我們其實一直不清楚早期恐龍的輻射演化是怎麼發生的。 近期有一項研究,分析了來自波蘭的500多副包含恐龍及其他同時期動物的消化物化石(被稱為bromalites,包含糞便、嘔吐物、還有
Thumbnail
2025/03/19
恐龍是地球演化史上最成功的的類群之一,直到今日都還有多達一萬種以上的現生恐龍(鳥類)生存著,並幾乎主宰了整片天空,然而我們其實一直不清楚早期恐龍的輻射演化是怎麼發生的。 近期有一項研究,分析了來自波蘭的500多副包含恐龍及其他同時期動物的消化物化石(被稱為bromalites,包含糞便、嘔吐物、還有
Thumbnail
2025/02/03
蛇類在爬蟲類中因其特殊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徵而廣受矚目,也時常成為一些人類文化中的特定象徵。現生蛇類已經發現超過4000種,牠們是爬蟲綱有鱗目(Squamata)之下的蛇亞目(Serpentes)成員,占了有鱗目約35%的物種。有鱗目除了蛇亞目外,還包含了雙足蜥(Dibamia)、壁虎(Gekkota
Thumbnail
2025/02/03
蛇類在爬蟲類中因其特殊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徵而廣受矚目,也時常成為一些人類文化中的特定象徵。現生蛇類已經發現超過4000種,牠們是爬蟲綱有鱗目(Squamata)之下的蛇亞目(Serpentes)成員,占了有鱗目約35%的物種。有鱗目除了蛇亞目外,還包含了雙足蜥(Dibamia)、壁虎(Gekkota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那龐大生物的整個身軀,幾乎都在羽翼的包裹之下,只露出了兩隻灰色的,尖尖的耳朵,以及兩支帶著長長指甲的下肢。並不像人類的足部,看那形狀,與手掌相類似,也就是猿猴類下肢的樣子。
Thumbnail
那龐大生物的整個身軀,幾乎都在羽翼的包裹之下,只露出了兩隻灰色的,尖尖的耳朵,以及兩支帶著長長指甲的下肢。並不像人類的足部,看那形狀,與手掌相類似,也就是猿猴類下肢的樣子。
Thumbnail
鸚鵡嘴龍 Psittacosaurus 是生活在白堊紀早期東亞的一屬恐龍,其名下有多達12個有效物種,還有其他數個疑似的物種,擁有的標本超過400具,這讓鸚鵡嘴龍成為了目前非鳥類恐龍當中最具多樣化的屬。 在鸚鵡嘴龍這400多具標本當中,自然有完整的,也有破碎不堪的,而其中 SMF R 4970 就
Thumbnail
鸚鵡嘴龍 Psittacosaurus 是生活在白堊紀早期東亞的一屬恐龍,其名下有多達12個有效物種,還有其他數個疑似的物種,擁有的標本超過400具,這讓鸚鵡嘴龍成為了目前非鳥類恐龍當中最具多樣化的屬。 在鸚鵡嘴龍這400多具標本當中,自然有完整的,也有破碎不堪的,而其中 SMF R 4970 就
Thumbnail
呀本來是要寫古生物小百科的,結果一個不小心寫太長,感覺放討論區不太適合,所以就直接拉過來當一般文章啦……不過這個主題應該叫什麼呢?古生物大百科?(誤 鋸刃異齒滄龍(Xenodens calminechari) 滄龍體型巨大似乎是一個既定印象了,尤其侏儸紀系列電影上映更是讓人感受到何謂龐然大物
Thumbnail
呀本來是要寫古生物小百科的,結果一個不小心寫太長,感覺放討論區不太適合,所以就直接拉過來當一般文章啦……不過這個主題應該叫什麼呢?古生物大百科?(誤 鋸刃異齒滄龍(Xenodens calminechari) 滄龍體型巨大似乎是一個既定印象了,尤其侏儸紀系列電影上映更是讓人感受到何謂龐然大物
Thumbnail
牠變成一種神獸或卡通怪獸,變得太過強壯帥氣。查網路才發現牠本尊虛弱得要命。 因為牠長得可愛,像總是在笑的小恐龍,所以就算瀕臨絕種,原生的湖裡一隻也不剩,卻被改良成膚色明亮粉紅的寵物。...
Thumbnail
牠變成一種神獸或卡通怪獸,變得太過強壯帥氣。查網路才發現牠本尊虛弱得要命。 因為牠長得可愛,像總是在笑的小恐龍,所以就算瀕臨絕種,原生的湖裡一隻也不剩,卻被改良成膚色明亮粉紅的寵物。...
Thumbnail
似鳥龍類是一群特殊的獸腳類恐龍,牠們頭部比例很小,外型有點像長尾巴的鴕鳥,且通常表現出植食性的特徵,而這一群特別恐龍在白堊紀有著很高的多樣性,不過關於牠們早期的演化歷程,我們的了解程度卻不高。 近幾年,隨著化石挖掘工作的展開,研究人員發現日本福井的北古層當中有很多來自不同個體的似鳥龍類化石,在
Thumbnail
似鳥龍類是一群特殊的獸腳類恐龍,牠們頭部比例很小,外型有點像長尾巴的鴕鳥,且通常表現出植食性的特徵,而這一群特別恐龍在白堊紀有著很高的多樣性,不過關於牠們早期的演化歷程,我們的了解程度卻不高。 近幾年,隨著化石挖掘工作的展開,研究人員發現日本福井的北古層當中有很多來自不同個體的似鳥龍類化石,在
Thumbnail
「虎」的甲骨文是從側面畫出老虎的頭部、虎身、虎爪、虎斑和虎尾,並特別強調其強大且危險的虎牙⋯⋯
Thumbnail
「虎」的甲骨文是從側面畫出老虎的頭部、虎身、虎爪、虎斑和虎尾,並特別強調其強大且危險的虎牙⋯⋯
Thumbnail
古生物學的主要研究對象多以恐龍為主,其骨骼結構也是化石的重要研究對象。因此我對獸腳亞目恐龍的顱骨做了粗淺的整理。大家大致認識牠們的顱骨結構後,往後提到哪種骨骼,也比較容易吸收相關的資訊。
Thumbnail
古生物學的主要研究對象多以恐龍為主,其骨骼結構也是化石的重要研究對象。因此我對獸腳亞目恐龍的顱骨做了粗淺的整理。大家大致認識牠們的顱骨結構後,往後提到哪種骨骼,也比較容易吸收相關的資訊。
Thumbnail
四足動物的四肢是脊椎動物演化到陸地上的決定性特徵,然而這樣的重要衍徵在某些物種上又逐漸消失,配合演化出細長的體軀,改用爬行取代行走。現存的有鱗目動物中有超過六十種各自獨立演化出四肢縮小甚至消失的支系,如蛇亞目、蛇蜥科、鱗腳蜥科、雙足蜥科、蠕蜥科、石龍子科、南非草蜥屬、蚓蜥類等,此外某些兩棲動物如
Thumbnail
四足動物的四肢是脊椎動物演化到陸地上的決定性特徵,然而這樣的重要衍徵在某些物種上又逐漸消失,配合演化出細長的體軀,改用爬行取代行走。現存的有鱗目動物中有超過六十種各自獨立演化出四肢縮小甚至消失的支系,如蛇亞目、蛇蜥科、鱗腳蜥科、雙足蜥科、蠕蜥科、石龍子科、南非草蜥屬、蚓蜥類等,此外某些兩棲動物如
Thumbnail
當你在想像恐龍叫聲時,腦中浮現的是侏儸紀公園裡經典的恐龍叫聲嗎?鳥臀目恐龍的一項研究可能會打破你原有的概念。留存恐龍發聲器官的化石非常罕見,到目前為止我們對恐龍的叫聲以及發聲器官的演化幾乎沒有線索。現代四足動物的發聲器官除了今顎鳥類(Neognathae)是硬骨外,多以軟骨所組成,而軟骨形成化石的機
Thumbnail
當你在想像恐龍叫聲時,腦中浮現的是侏儸紀公園裡經典的恐龍叫聲嗎?鳥臀目恐龍的一項研究可能會打破你原有的概念。留存恐龍發聲器官的化石非常罕見,到目前為止我們對恐龍的叫聲以及發聲器官的演化幾乎沒有線索。現代四足動物的發聲器官除了今顎鳥類(Neognathae)是硬骨外,多以軟骨所組成,而軟骨形成化石的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