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在土裡的咖啡!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最近因為入手了一本書,是講咖啡有關的故事,還沒開始看~等之後看完了再分享給大家。這邊要先來說的是因為這本書的關係,我回想起了一段台灣歷史趣聞,應該是真實歷史吧(?)有關台灣咖啡的故事,那麼我們就來當個故事看看囉~

花蓮豐田村

豐田村據說是台灣咖啡最早的起源地,就現在來說就是花蓮壽豐一帶,日據時期政府鼓勵日本人移民台灣東部,藉此成立包含豐田村在內的三個移民村,在1920年時設置「壽區」,1937年行政區改設「壽庄」,管轄單位為花蓮港廳。戰後時期取「壽庄」及「豐田」字樣,改名為「壽豐」,並設置為花蓮縣壽豐鄉。

我們的這次要說的「長在土裡的咖啡」就發生在這個豐田村!但其實在1912年時日本政府就已經引進咖啡種子在豐田村進行種植了!當時是一位從日本移民到豐田移民村的日本人「船越增吉」,在當時引進咖啡時也申請了咖啡種子在豐田大面積種植咖啡,並且外銷回日本,其後才是1930年日本住田株式會社在瑞穗及舞鶴進行的咖啡企業化經營模式。

長在土裡的咖啡

是的~交代完一些事情後終於來到正題「長在土裡的咖啡」!很有趣~為什麼咖啡會長在土裡呢!?民國98年時,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就這件事進行調查及採訪,實地調查並採訪了當時曾參與作業的阿嬤!

阿嬤說其是豐田村這裡以前是太白粉工廠,並且在後方設置了咖啡工廠!但當調查人員問阿嬤:所以這個工廠是以前烘咖啡的地方嗎?阿嬤卻回:「烘係啥?係用炒的」。繼續深入了解後讓調查人員大吃一驚!原來當時的人根本不知道咖啡是個什麼玩意~

所謂的咖啡其實是樹薯粉炒乾之後的渣粒磨碎,沖煮出來的渾黑液體!結果卻被當時的日本人誤認為是咖啡~並大量供應給當時的日軍飲用!而且據阿嬤表示:「聽伊講,咖啡喝下去精神都很好」

原來還是個安慰劑嗎XD

以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原文節錄,如要查看原文請點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

∵∴∵∴∵∴∵∴∵∴∵∴∵∴∵∴∵∴∵∴∵∴∵∴∵∴∵∴∵∴∵∴∵∴∵∴∵∴∵∴∵∴∵∴∵∴∵∴∵∴∵∴∵∴

協會:「阿嬤,這裡以前是太白粉工廠哦?」

阿嬤:「係啦!」

協會問:「前面的水槽是幹什麼的?」

這句話打開了阿嬤的開關,她開始跟我們解釋前面一層層階梯式的水槽,是讓樹薯磨成泥狀後放入水中,倒入水槽、順著水槽透過水流一層層沉澱用的沉澱池。將水排乾,樹薯粉挖出來瀝乾、曬乾後幾道工序,才會成為我們今日看到的樹薯粉。

講著講著,阿嬤突然語出驚人,指著旁邊的房子說:「佇前頭係太白粉工廠,後壁係咖啡工廠。」

協會聽了大吃一驚:「找了這麼久的咖啡工廠竟然在這!」於是趕緊詢問阿嬤:「阿嬤,以前你們也在這裡烘咖啡哦!」

阿嬤:「烘係啥?係用炒的。」

協會聽了以後更加認定,嗯--的確是,非洲的確有許多部落的原始做法,Discovery都有播。他們將咖啡放置在鍋中炒再加水,變成最粗製原始的咖啡。

於是我們進一步詢問:「阿嬤,那你們怎麼炒咖啡豆?」

阿嬤:「伊就收一收、曬一曬,全部拿去灶上炒,炒到黑就好啊。」

協會:「阿嬤,那當時候的咖啡豆從哪裡收的?」

阿嬤沒有理我們:「當時戰爭開始,天上都有米軍的飛凌機佇咧繞,男生攏抓去作軍伕。彼時間日本人聽別人講過,阮有咖啡,就來叫我們全部作咖啡,說要上去前線給打戰的士兵使用。」

協會:「哇!阿嬤你們以前咖啡是送去給士兵用的啊!?」

這就有道理了,難怪問早期的居民們都不知道村子有咖啡這件事情,只有日本人知道。

阿嬤:「係啊,本來係阮自己好玩,隨便喝喝,後來就全部都作成咖啡給日本人。」

協會:「阿嬤,那你們咖啡豆是從哪個村產的?」阿嬤:「什麼咖啡豆?」

協會:「咖啡用的那一粒粒的豆子啊!」

阿嬤:「哦!係啦,炒一炒以後變成豆子。」

協會:「毋係啦,係『咖B豆仔』!」

阿嬤:「伊丟炒一炒就『咖B豆仔』啊?」

協會:「……?」阿嬤:「???」

協會:「阿嬤那你們咖啡從哪裡來?」

阿嬤:「阮毋係剛講過?」

協會:「毋係,毋係『豆仔』,係『咖B』。」

阿嬤:「哦哦哦!嘛係同款啊,樹薯粉沉澱不是有渣渣漂在上面?蒐集起來後,全部拿去廚房炒……」

協會:「???」

阿嬤:「炒完了後,毋係會結塊?」

協會:「啊?……是?」

阿嬤:「結塊我們就再磨一次,磨成粉狀,裝成罐子給日本人拿過去。」

協會:「阿嬤,你講那咖啡係樹薯粉?」

阿嬤:「毋係,係伊的渣渣。」

協會:「啊不是用咖啡豆?」

阿嬤:「有咖啡豆啊!哪沒?伊炒一炒就變咖啡豆。」

協會:「???」協會受不了了,問阿嬤:「咖啡樹?」

阿嬤:「毋係啦,咖啡係生在土裡的,哪有樹。」

協會:「生在土裡……。」

阿嬤:「對啊!之後攏給日本人,送去前線給士兵喝。聽伊講,咖啡喝下去精神都很好。」

協會:「……。」協會終於受不住了,決定跟阿嬤一次攤牌搞清楚,重新來一遍。

協會:「阿嬤,咖啡是什麼?」

阿嬤:「什麼咖啡是什麼?咖啡就樹薯沉澱的那個渣渣,你不是說那是咖啡?」

協會:「毋係啦……。」

協會:「嗯……,那咖啡豆是什麼?」

阿嬤:「那渣渣炒一炒結塊,嘛係你講的,咖啡豆啊!」

協會:「……。」

協會:「你們送去給前線喝?」

阿嬤:「對啊,前線打戰幾天都沒得睡,喝咖啡可以不用睡覺!」

協會指著旁邊的房子問阿嬤:「這是咖啡工廠?」

阿嬤:「毋係啦!前頭係太白粉工廠,後壁廚房才是咖啡工廠,日本人當時攏啊捏講。」

阿嬤帶我們進到屋子裡面,指著他們家的灶頭說:「佇加炒咖啡豆,係阮的咖啡工廠。」

協會:「……。」

阿嬤繼續說:「今日仔的咖啡攏太多添加物、香精,喝起來不像以前那樣的天然。古早時我作咖啡的,咖啡沒有現在這麼香。」

協會:「……。」

最後我們終於明白了事情的真相,當時候阿嬤們不知道什麼是咖啡,把樹薯粉炒一炒,再研磨後泡熱水後便成為「混濁液體」,顏色像是咖啡。

當時代的村莊裡面,誰都沒喝過咖啡,只知道那是杯時髦的飲品;見到那杯阿嬤泡的「茶」,便認為是咖啡。於是一傳十十傳百,最後知道豐田產咖啡豆的日本人也聽聞了,於是請阿嬤他們的「咖啡工廠」將豐田出產的「咖啡豆」製成咖啡,為日本前線吃緊的戰事與緊縮的物資作出貢獻……。於是最終,我們找到了咖啡工廠,咖啡豆還是找不到。前陣子我們還有與大平洋一先生聯繫,仍是不知道如何向他坦白,當時候的咖啡都不是咖啡豆作的……。

協會這裡還是跟大家呼籲,不要私自將農宅當作工廠。雖然阿嬤的咖啡不是我們知道的那個咖啡,但是樹薯還是具有高度營養。畢竟阿嬤從來不會讓你餓肚子。

∵∴∵∴∵∴∵∴∵∴∵∴∵∴∵∴∵∴∵∴∵∴∵∴∵∴∵∴∵∴∵∴∵∴∵∴∵∴∵∴∵∴∵∴∵∴∵∴∵∴∵∴∵∴

以上文字內容來源於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

以上就是我說的很有趣的歷史啊~看著上面那些照片,我還真相信這段歷史確有其事!但是除了這樹薯咖啡以外~我也相信在當時日據時期,在豐田村一帶,一定也有著真正的咖啡就是了XD

話說~有人喝過樹薯咖啡嗎?我還真想試試XD

∵∴∵∴∵∴∵∴∵∴∵∴∵∴∵∴∵∴∵∴∵∴∵∴∵∴∵∴∵∴∵∴∵∴∵∴∵∴∵∴∵∴∵∴∵∴∵∴∵∴∵∴∵∴

本篇文章2023/11/03於PotatoMedia,2023/11/13搬運至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詠的沙龍
5會員
6內容數
這裡是不專業的各種雜談,是一些因為有興趣而去搜尋,查找資料後搞出來的玩意~網路上的資料不一定是完全正確,權當故事看看就好~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上次做完咖啡簡史的筆記,著重在世界方面。這次來記錄台灣咖啡簡史吧~ 荷治~清領時期 1624~1662期間,荷蘭人於台灣殖民,可以說在台灣最早開始喝咖啡的是荷蘭人,但當時也只限於荷蘭人自己飲用,並未在台種植或將喝咖啡的習慣帶入台灣。 1884年(清光緒10年)清朝時期,英商德記洋行從馬尼拉引進
Thumbnail
上次做完咖啡簡史的筆記,著重在世界方面。這次來記錄台灣咖啡簡史吧~ 荷治~清領時期 1624~1662期間,荷蘭人於台灣殖民,可以說在台灣最早開始喝咖啡的是荷蘭人,但當時也只限於荷蘭人自己飲用,並未在台種植或將喝咖啡的習慣帶入台灣。 1884年(清光緒10年)清朝時期,英商德記洋行從馬尼拉引進
Thumbnail
最近因為入手了一本書,是講咖啡有關的故事,還沒開始看~等之後看完了再分享給大家。這邊要先來說的是因為這本書的關係,我回想起了一段台灣歷史趣聞,應該是真實歷史吧(?)有關台灣咖啡的故事,那麼我們就來當個故事看看囉~
Thumbnail
最近因為入手了一本書,是講咖啡有關的故事,還沒開始看~等之後看完了再分享給大家。這邊要先來說的是因為這本書的關係,我回想起了一段台灣歷史趣聞,應該是真實歷史吧(?)有關台灣咖啡的故事,那麼我們就來當個故事看看囉~
Thumbnail
咖啡農介紹 種植咖啡的動機 紹明大哥過去住在社區街訪鄰居感情都很好,他曾說道「只要像是下雨過後、颱風過後路都會有點狀況,一聲號召下「開路了」大家就出發了」是個互相幫助,有福同享的好鄰社,如今因著工作、就學等等的緣故,大部分人都搬走了。 種咖啡心路歷程 種咖啡心路歷程 莊園特色
Thumbnail
咖啡農介紹 種植咖啡的動機 紹明大哥過去住在社區街訪鄰居感情都很好,他曾說道「只要像是下雨過後、颱風過後路都會有點狀況,一聲號召下「開路了」大家就出發了」是個互相幫助,有福同享的好鄰社,如今因著工作、就學等等的緣故,大部分人都搬走了。 種咖啡心路歷程 種咖啡心路歷程 莊園特色
Thumbnail
簡介 關西鎮位於新竹縣東側山區,山區富含大量的石灰質,座落在鳳山溪上游,氣候潮濕日夜溫差大,所產出的茶葉韻味豐富香氣十足 茶葉初創期 於清末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1858年天津條約簽訂,1860年淡水開港,便吸引各個洋行前來大稻埕貿易設置茶廠,新竹地區由羅氏家族在關西建立-台灣紅茶公司,以手工
Thumbnail
簡介 關西鎮位於新竹縣東側山區,山區富含大量的石灰質,座落在鳳山溪上游,氣候潮濕日夜溫差大,所產出的茶葉韻味豐富香氣十足 茶葉初創期 於清末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1858年天津條約簽訂,1860年淡水開港,便吸引各個洋行前來大稻埕貿易設置茶廠,新竹地區由羅氏家族在關西建立-台灣紅茶公司,以手工
Thumbnail
重讀《笠山農場》讓我陷入了美濃回憶的點點滴滴,好書!好書!
Thumbnail
重讀《笠山農場》讓我陷入了美濃回憶的點點滴滴,好書!好書!
Thumbnail
2022年除了迎來最長的梅雨季,還有已然到來的夏天,溫度飆升到令人難以平心靜氣。看到吃的台灣史裡頭介紹台灣早年消暑聖品,仙草,愛玉,粉圓,即便到今時今日仍是許多人的心頭好,甚至粉圓(珍珠)還成為台灣代表文化之一。
Thumbnail
2022年除了迎來最長的梅雨季,還有已然到來的夏天,溫度飆升到令人難以平心靜氣。看到吃的台灣史裡頭介紹台灣早年消暑聖品,仙草,愛玉,粉圓,即便到今時今日仍是許多人的心頭好,甚至粉圓(珍珠)還成為台灣代表文化之一。
Thumbnail
就算不會德文也可以從幼到老都爬的一座輕鬆郊山。
Thumbnail
就算不會德文也可以從幼到老都爬的一座輕鬆郊山。
Thumbnail
前陣子注意到這本《咖啡家族》的出版,我立刻下訂,前兩天晚上迫不急待翻開閱讀,本想先看個一兩個章節就好,豈知內容實在太精采流暢,我一頭栽進去完全忘了時間,待我一抬頭時間已是半夜十二點多,這家位於京都的「六曜社」珈琲店開幕於1950年,由第一代奧野實創辦迄今已逾70年。 #人生七十才開始 #但開店開70
Thumbnail
前陣子注意到這本《咖啡家族》的出版,我立刻下訂,前兩天晚上迫不急待翻開閱讀,本想先看個一兩個章節就好,豈知內容實在太精采流暢,我一頭栽進去完全忘了時間,待我一抬頭時間已是半夜十二點多,這家位於京都的「六曜社」珈琲店開幕於1950年,由第一代奧野實創辦迄今已逾70年。 #人生七十才開始 #但開店開70
Thumbnail
你有聽過一句話嗎? 萬華是個咖啡沙漠。 聽到這句話應該會很氣!但如果是真的呢?  萬華又稱艋舺,一府二路三艋舺,歷史課本有讀到,但你知道原來那裏有好多咖啡廳和好聽的故事嗎?我用20杯咖啡,換到了整個艋舺的故事。
Thumbnail
你有聽過一句話嗎? 萬華是個咖啡沙漠。 聽到這句話應該會很氣!但如果是真的呢?  萬華又稱艋舺,一府二路三艋舺,歷史課本有讀到,但你知道原來那裏有好多咖啡廳和好聽的故事嗎?我用20杯咖啡,換到了整個艋舺的故事。
Thumbnail
當一個進步的臺灣文青吧!聊聊日本時代咖啡館與喫茶店的消費生活
Thumbnail
當一個進步的臺灣文青吧!聊聊日本時代咖啡館與喫茶店的消費生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