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陣子沒分享職涯文章,倒不是沒有在做業務、商務開發的工作,而是我在沈澱思考所謂「業務」的核心能力究竟是什麼。
打開求職網站,以軟體工程師而言,具備的語言能力 是直觀且可衡量的技能,例如 Node, js, Python, C#等,很容易理解這些技能背後代表的技術能力。
但切換成商務開發/業務工作時,大部分的職務描述會是:善於溝通協調、具備市場分析能力、開拓市場以達業績目標等。然而這些技能都屬於Soft Skills軟實力,有一陣子我也迷惘,業務好像沒有所謂的專業能力。
業務跟商務開發在實務上的定義又不太相同,我會在整理成另一篇文章。如果你對於從事業務相關工作有興趣,那麼這一篇文章會非常適合你閱讀。
電影華爾街之狼,李奧納多飾演的喬登·貝爾福是我對於「業務」工作的第一個認識,憑藉三寸不爛之舌,死的也能講成活的,賺進花也花不完的佣金報酬,當業務好像很容易。
業務能力就是讓陌生人願意掏錢跟你買東西的過程
業務就是銷售產品,所以第一個條件一定是要對產品有足夠的了解,再來就是要了解人,創造出他認為他需要的需求,再把你手上的東西賣給他。
然而,當公司遇到心術不正的業務,為達成領取高額獎金的目的,把公司產品過度包裝成綜合大禮包,功能服務包山包海,一旦客戶發現與當初業務說明的對不上時,問題可就麻煩了,沒有妥善處理很可能讓公司品牌商譽受損。
通常上面的這種業務類型就是太有狼性,像華爾街裡的那些狼一樣,在資本市場裡為了讓自己成為暴利的吸金者而使出各種手段達標。
當然這是天秤的一個極端,另一邊的極端是因為害怕背負業績壓力而不敢嘗試業務型工作,業績確實是一種壓力,但高風險往往象徵高報酬,若你願意去挑戰業務型工作,將可以讓你更快速的累積金錢,甚至累積到的是願意跟著你一輩子的客戶人脈。
那麼,既然你願意看到這裡,想必你對於業務開發類型工作是有興趣的,我將過去7年的業務經驗,總結以下3點底層邏輯來解析:
從事商務開發的工作,公司的目的就是希望透過「你」作為公司的地推代表,主動和目標對象介紹公司服務或產品,並從中洞察目標對象的需求,並真正產生有價轉換,購買公司的商品或服務,而公司將從獲益中提撥部分比例做為你的佣金獎金。講白話就是,找到這個局的切入點,並且維持良好關係。
在客戶開發的階段裡,真的就是要在大海撈出一根針。你要從茫茫人海中找尋真正對你的服務或產品有需要的客戶。開發過程分為7個階段:
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事情要做,而在這看似繁瑣的流程當中,你有沒有打開洞察力,觀察到目標對象的需求,就十分重要。舉例來說,若你聯繫到的是目標公司的總機窗口,而你要銷售的是節省人力的自動化系統,若你跟總機講了太多,總機知道你的目的後,會真的幫你轉接給負責主管嗎?這不就跟他現在的總機工作產生衝突?因此,怎麼樣突破重圍,找到真正具有決策權的keyman,就更是業務的專業技能之一。
業務工作有太多種類型了,房屋仲介、保險、金融理財保單、各種服務等,都需要業務的存在,公司有再好的產品,若少了Sales,沒辦法賣出去,那終究無法生存。
作為公司的拓荒者,這時任何機會都不能放過:door to door陌生開發、networking線上/線下交流互動、roadshow舉辦說明會、推廣會、exhibition參與展覽增加曝光等,都是業務銷售可以把握的機會。
這時,若沒有洞察力+忍耐力,很多業務往往會因為遲遲無法成交而失去成就感,因此陣亡。這時,不妨把業務挑戰視為一個遊戲關卡,你就是在非洲賣鞋子的第一個業務,只要找到第一個對你的鞋子感興趣的人,你就跨出成功的第一步了。
現在的網路資訊真的太發達了,任何蛛絲馬跡都能透過網路先去研究、做功課。若我今天已經鎖定幾個產業要去聯繫,我會透過網路的方式,從公司官網、公司資本額、公司規模、新聞媒體、負責人臉書、Linkedin等各種媒介去嘗試了解這個公司的樣貌,這就是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當你越了解目標對象,你就越能夠運用對方聽得懂的語言去看他溝通,目的是取得對方的信任。當對方信任你之後,會對你知道的資訊產生好奇、興趣。這時,你就會是協助客戶做決定的角色,生意不就上門了嗎?
取得對方信任,才是業務的真本事。
而如果你沒有保持一顆持續學習的心,永遠都用同一套公版官方說明和目標對象溝通,那勢必很難引起對方興趣。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個值得讓他人信任的人,這會是成為業務的重要練習。
業務工作其實不難,最大的敵人永遠是自己的心魔,當你具備上面的底層邏輯後,往往更能和目標對象取得信任,一旦取得信任,不僅會成交訂單,有時還會得到一輩子的信任關係。
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與收穫,歡迎訂閱、追蹤專題、打賞,或留言分享討論~歡迎訂閱我的Podcast節目 斯理想生活~
您的支持是我持續創作的最大動力
期待我們一起學習溝通、擁抱成長、邁向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