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光返照」本來是指什麼?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我們都說迴光返照是人臨終前,有一段病情突然好轉的時間。其實這是後來才出現的用法,我們來看看迴光返照本的意思吧!

迴光返照,本來指日落西山的一種自然現象。黃昏時,陽光快要消失殆盡時,由於地面光線反射,天空會短暫發亮。中醫以這種現象,形容人瀕死時短暫康復的奇特現象。昏迷多時的人,有時候會突然醒來,吃喝如常。

其實,「迴光返照」是源自佛教用語。佛家認為眾生皆有佛性,譬如燈光。學佛者不必向外界尋求佛法,但需觀照自心,觀照自在,水清即可見天,心清即可見性。五代宋初法眼三祖的永明延壽所編《宗鏡錄》說︰「深信正宗,令知月不在指。回光返照,使見性不徇文。」「徇文」指執著於文字。永明禪師的意思,學佛者不必執著於文字所講授的「佛法」,因為文字並非佛法本身,但應返觀自照,明見本性。


文:娓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彈劍樓會客廳
24會員
200內容數
主筆:彈劍樓主
彈劍樓會客廳的其他內容
2024/06/14
張大千曾說在各種畫科中,他「最早學習的是人物,後來才改學山水」。
Thumbnail
2024/06/14
張大千曾說在各種畫科中,他「最早學習的是人物,後來才改學山水」。
Thumbnail
2024/06/13
張大千法號爲「大千」,亦即大千世界,是無邊無涯的,可是也有人爭議說大千亦有謊言的意思在內。因為他作為「造假高手」,仿造了不少歷代名家名作,也經常爲了名利瞞騙其他人。
Thumbnail
2024/06/13
張大千法號爲「大千」,亦即大千世界,是無邊無涯的,可是也有人爭議說大千亦有謊言的意思在內。因為他作為「造假高手」,仿造了不少歷代名家名作,也經常爲了名利瞞騙其他人。
Thumbnail
2024/06/12
上次提及張大千聰明絕頂,很懂得宣傳自己,過去亦有不少例子證明了他的智慧與能力。
Thumbnail
2024/06/12
上次提及張大千聰明絕頂,很懂得宣傳自己,過去亦有不少例子證明了他的智慧與能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佛說施燈功德經》記載,臨終時,如果有供燈,將得到四種光明,分別是太陽的光明、月亮的光明、天人的光明、佛的光明。若能在亡者死後,為其在佛前點燈,真的可稱得上是一種「引路明燈」。 佛教經典中也記載:貪心重的,會見到餓鬼等恐怖境象,生前曾經供燈的功德,可以讓他遠離惡業,轉生淨土。
Thumbnail
《佛說施燈功德經》記載,臨終時,如果有供燈,將得到四種光明,分別是太陽的光明、月亮的光明、天人的光明、佛的光明。若能在亡者死後,為其在佛前點燈,真的可稱得上是一種「引路明燈」。 佛教經典中也記載:貪心重的,會見到餓鬼等恐怖境象,生前曾經供燈的功德,可以讓他遠離惡業,轉生淨土。
Thumbnail
儘管佛經裡常說,要契入無量光佛剎和法界,或是到達彼岸涅槃,然而,修行的終極實相是,根本沒有什麼地方或境界,是我們要前往的。 因為,真正的修行 ,是為了回歸本來面目,回到法性光明的狀態而已。 我知道,我說的這個實相,會讓很多學佛朋友或修行者感到迷惑。 既然真正的修行,不是要前往某個境界,為何佛經
Thumbnail
儘管佛經裡常說,要契入無量光佛剎和法界,或是到達彼岸涅槃,然而,修行的終極實相是,根本沒有什麼地方或境界,是我們要前往的。 因為,真正的修行 ,是為了回歸本來面目,回到法性光明的狀態而已。 我知道,我說的這個實相,會讓很多學佛朋友或修行者感到迷惑。 既然真正的修行,不是要前往某個境界,為何佛經
Thumbnail
中陰身是什麼? 一個人死亡後,他的神識會脫離肉體,在還沒有投生到六道前,會經歷中陰身的階段,所謂的中陰,是指死亡至投生之過渡期,這在《西藏度亡經》中有詳細介紹,大約四十九天,此時期,佛經稱為中陰期。 中陰身階段 中陰一般為四十九天(亦會因個人因緣業力而有所不同)。臺灣的習俗是作七,頭七、二七…
Thumbnail
中陰身是什麼? 一個人死亡後,他的神識會脫離肉體,在還沒有投生到六道前,會經歷中陰身的階段,所謂的中陰,是指死亡至投生之過渡期,這在《西藏度亡經》中有詳細介紹,大約四十九天,此時期,佛經稱為中陰期。 中陰身階段 中陰一般為四十九天(亦會因個人因緣業力而有所不同)。臺灣的習俗是作七,頭七、二七…
Thumbnail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首傳頌千古的四句偈出自於《金剛經》〈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金剛經》原是長篇連貫的經文,經由梁朝的昭明太子整理而成容易傳誦理解的三十二個分則,並於各段落增添了簡潔精要的標題。「應化非真分」即是昭明太子所下之標題。那麼「應化非真」是什麼意
Thumbnail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首傳頌千古的四句偈出自於《金剛經》〈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金剛經》原是長篇連貫的經文,經由梁朝的昭明太子整理而成容易傳誦理解的三十二個分則,並於各段落增添了簡潔精要的標題。「應化非真分」即是昭明太子所下之標題。那麼「應化非真」是什麼意
Thumbnail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 經偈云 夫祖佛正意,本顯一心。何必教中,更談陰界。 答 : 隨妄心而破妄境,謂顯人空。除異執而說異門,成法解脫。無有定法,故號之為阿耨菩提。病差藥消,如筏喻之。法尚應捨。
Thumbnail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 經偈云 夫祖佛正意,本顯一心。何必教中,更談陰界。 答 : 隨妄心而破妄境,謂顯人空。除異執而說異門,成法解脫。無有定法,故號之為阿耨菩提。病差藥消,如筏喻之。法尚應捨。
Thumbnail
「如是光明,名為智慧。智慧者,即常住之法。常住之法,無有因緣。」— 大涅槃經云 起信論云。當知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無非有。畢竟皆是不可說相。所有言說示教之者。皆是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語,引導眾生。令捨文字,入於真實。若隨言執義。增妄分別。不生實智。不得涅槃。但依義而不依語。
Thumbnail
「如是光明,名為智慧。智慧者,即常住之法。常住之法,無有因緣。」— 大涅槃經云 起信論云。當知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無非有。畢竟皆是不可說相。所有言說示教之者。皆是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語,引導眾生。令捨文字,入於真實。若隨言執義。增妄分別。不生實智。不得涅槃。但依義而不依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