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人讀書, 都在哪裡畫線? 》閱讀時該怎麼劃重點,日本第一書評家來教你選書、劃重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當你翻開一本書的時候,有時候不知道該怎麼畫重點,或是說整本書可能你覺得都是重點,深怕自己畫了一堆線,反而弄不清楚整本書的重點在哪?之前介紹過雪球速讀法》,告訴大家讀書是有方法的,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叫做《 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教大家劃重點也是有方法的,假如你是劃重點苦手的人,建議一定要閱讀這本書。

作者叫做土井英司,是日本亞馬遜網路書店的創立元老、王牌採購,一手打造全球銷量超過千萬冊的《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等多本暢銷書,被譽為日本第一書評家。


這本書主要教大家「要怎麼劃重點」、其次「教大家如何選商業書」最後作者分享四十四條自己的書單,還有他劃重點的附錄,這本書光是這些書單就值回票價了。

以下四點是我讀完本書,整理出來劃重點的技巧,個人是覺得非常實用,分享給大家。





第一點、在發生原因處劃線

AI技術方興未艾,每個人都在緊張AI未來會取代人類,但是卻忘記人類獨有的一些能力,像是感情、直覺、好奇心,這些特質是AI無法取代的。

例如某個影片爆紅,電腦可以逆向分析為什麼紅,然後AI演算法會複製類似的模式,推薦你可能會有興趣的影片,因為演算法是從「結果」分析出模式,但無法告訴你,推薦這個東西的理由與原因。

探索事物的原因,正是人類與眾不同的特質,閱讀時,請在發生原因處劃線。

比如說當你讀一本商業書,書裡有一句話是「某某公司連續二十年獲利成長」,你會覺得很厲害而畫線,但是這段話對你卻絲毫無任何意義,這不過只是「結果」,你要學習的是這家公司為何能持續成長二十年的「原因」。


閱讀同時不斷探索成功的「原因」,這個原因可能是「解決了什麼問題」,「改善了什麼狀況」,書裡總會提到一兩個最關鍵的部分,找到這關鍵才要畫線,然後反覆思考自己是不是能派上用場。不過你可能會問,想畫的重點,在書中就是找不到原因怎麼辦?我很喜歡作者說的一句話,他說:「人類真正的價值,就在創造原因,書中沒有那就自己創造出來。」


這邊推薦另外一種方法「HQ&A」,可以幫助畫重點之後找到原因,這是由英國的 Jamie Miles 在 「 Roam Untagled 」所分享的筆記方法,我個人覺得很好用,推薦給大家試試看。HQ&A 其實是 3 個英文字的縮寫,分別是「Highlight:畫重點」「Question:問題」「Answer:答案」。閱讀時,在你覺得有感的原文內容上劃重點,接著就會出現兩種思路:


第一種: 如果你畫的重點是問題,就用自己的話寫出答案

第二種: 如果你畫的重點是答案,那便寫下問題,思考「為什麼OOO會這樣說? 原因是什麼?解決了什麼問題?」,用自己的話再次寫出答案。


這樣做的好處是「深度思考、幫助記憶」,即使你劃下重點了,也不代表你吸收內化成你自己的知識,現代人讀得多寫得少,HQ&A迫使你要用自己的話寫出來。原本你看過可能轉頭就忘了,但是用自己的話寫出來就不一樣了,你總是要理解意思,才能用自己的話寫出來吧。


舉個例子,孟子曰:「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你用自己的話可能會這樣說:「地球很危險的,你快回火星去吧」,是不是好記多了。

我具體操作的方式是這樣,閱讀一本書值得畫線的部分,我會貼上便條紙,(我個人不喜歡在書上面畫線寫字),便條紙我會貼在原文那一段的位置上,順便寫下我的問題,日後做筆記的時候再用自己的話寫出答案。如果是電子書,就直接抄錄原文重點到筆記上,再順便寫上問題與答案。




第二點、在不懂的地方劃線

不需要動腦筋就能懂的書,讀起來也許簡單,但是就像待在舒適圈一樣,怎樣也不可能會在進步,想要進步,一定會去讀你不懂的書。看不懂的內容才是最珍貴的,而且現在不懂,不代表以後不懂,日後你可以帶著這個問題,去請教專家,或在去別本書找答案。

當你學會了,也就代表你更進步了。而且你不懂的部分,也表示其他人可能也有相同的問題,當你學會之後,以後就可以再教導別人,變成專家。

所以看懂一本書其實不太算是真正閱讀一本書,因為你只是複習過你本來就知道的資訊,不懂的部分才是學習的大好機會,真正的閱讀,反而是找出不懂的地方




第三點、在差異處劃線

相同類型的書籍,對於同一件事情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這些差異處正是需要我們去思考的部分,用自己的經驗與邏輯去想過為什麼會有不同的看法。

比如說本書說要帶著目的去看書,雪球讀書法則說不要帶著目的去看書,到底是要還是不要?很衝突吧,但兩者的說法有甚麼差異呢?


先說本書的觀點:

當你帶著問題去看書,你會鎖定在跟你的問題有關的內容裡,你的目的就是要解決問題,所以在書中找答案。

所以讀書的重點在「目的」,有時候一本書,你可能可以根據十個不同的目的,反覆讀個幾十遍。每次觀看的問題可能都不同,所以你的目的也會不一樣,看的重點就會不一樣。


雪球速讀法的觀點:

帶著目的去閱讀就像是我們在使用google搜尋資料,只是我們把這本書當作資料庫,只搜尋我們要找的關鍵字,其他與關鍵字無關的段落就跳過不看,也許這樣看會很快很有效率,但是用google不是更快,那幹嘛要看書。


所以到底「要不要帶著目的去看書」,我認真思考過,我發現兩者的共通點其實是「大量反覆閱讀」,一本書可以反覆讀個好幾遍。


我自己的看法:

至於要不要帶著目的去看書,我覺得是先後順序的問題,就如同「雪球速讀法」提到的「閱讀就像與人相遇」,初次見面一定是先約略認識這個人,覺得相處得來,之後才有可能更進一步認識。

後面也許是聊對方的家庭、事業、興趣、財務等等不同面向,這時候不就是帶著目的更認識一個人嗎?

回到閱讀上,劃線在差異之處,正是讓你深度思考不同觀點的大好時機,史考特・費斯傑羅曾說:「檢驗一流智力的標準,就是看你能不能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還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書中的差異之處,正好是你腦力激盪的最好時機。




第四點、暢銷書的看不見地方劃線

有些人會對暢銷書寫下負面書評,如果有這種美國時間,還不如快點讀下一本書。

也許你不喜歡某本暢銷書,覺得內容千篇一律、了無新意等等問題,但暢銷書之所以暢銷,一定有他的原因,光是思考「他為何暢銷」就非常有價值。

事出必有因,存在必有其道理。

暢銷書為何成為暢銷書,答案很簡單,因為吸引到平常不讀書的人來看。

讀暢銷書不是讀他的內容,而是讀他為什麼暢銷,

到底是有什麼魔力? 能夠引起話題,吸引到一般人來看,背後用了什麼行銷手法,

就算整本書都畫不到線也沒關係,好好研究暢銷書的封面、書背、書名、書腰,一定有吸引人的地方,研究到底是甚麼原因讓他暢銷,這些隱藏的部分才是需要畫線的重點。

就拿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來說好了,這本書打到一般人不會整理的痛點,許多講到「整理」的書籍或影片都會提到這本書,哪怕不是最早介紹整理的書,也至少是最知名也最有話題性的書。


raw-image





總結:只要畫上一條線就值回票價

如果說會讀書的人靠的是方法,劃重點同樣也需要有好的方法,

畫線記重點也跟學技能一樣,有好的方法,練習的越多,你就越知道重點在哪,練得多了就會越畫會越快,越畫越好。

作者說的一句話我覺得挺有道理:



與其一本書畫上一百條線,不如一百本書各畫一條線



因為一本書裡至少也有幾千行文字,只要能在書中劃上唯一的一條線,就值回票價了。

這句話我則是解讀為「用一句話來說出這本書的重點」,如果書中內容找不到重點,那就自己創造一個重點。我覺得關鍵不是畫哪一條線,而是日後你要怎麼跟人家介紹書籍

今天你跟人家介紹有本不錯的書,總不能只說,我覺得好看,我覺得很有幫助就沒了。

句子越短越需要自己仔細思考過,如果你能用自己的一句話來介紹書,日後也有助於你回想這本書最重要的觀念是什麼。




後記:如何摘錄原文

閱讀時寫筆記經常會發現一件事,那就是抄錄筆記實在是費工又費時,計算寫筆記的時間發現,最浪費時間的就是抄錄原文,不管你是紙本書還是電子書都是一樣的,電子書有OCR軟體,我是用chrome的外掛copyfish


紙本書原本使用手機拍照轉文字,後來發現其實也不是很有效率,因為文字OCR轉譯錯誤百出,我自己還要一個字一個字校對過才能貼上notion,索性自己鍵盤打字可能還比較快(我打字速度算快的),這也導致讀書讀很快,抄錄筆記(還不是寫筆記喔)曠日廢時,超級無敵浪費時間。


後面發現可以用語音輸入或Hyread外掛輸出的方式,速度是加快不少,但是這也產生一個問題,原文的內容貼進notion裡,我還是要整理過用我自己的話說出來,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我是要寫讀書心得整篇都是原文的內容,這叫做複製貼上,對我自己的學習一點幫助也沒有,

第二,費曼學習法教我們學習一樣東西,要用連8歲小孩都聽得懂方法去說出來

所以摘錄原文最大的問題就是「浪費時間」,既然要寫筆記,有沒有比較有效率的解法?



我個人目前採用的流程是這樣:


(1) 閱讀書籍

採用雪球速讀法快速閱讀第一遍,先對整本書有個大致上的概念,建立最基礎的資料庫。

(2) 貼便利貼在書上

我會在值得畫線的部分貼上便利貼,我習慣使用3M狠黏系列,並在便利貼上寫下簡單的原文摘錄或重點,因為我個人不喜歡在書上畫線、寫重點,甚至折到我都不太開心,我喜歡整本書乾乾淨淨的。

raw-image

而且在書上標記重點或是寫心得,也不利於後續要搜尋筆記,現在都是使用數位筆記來記錄重點,其實根本也沒必要直接在書上面寫心得畫重點,反而是把讀書、重點、心得都建立到數位筆記上,後續要利用才會方便。


(3) 摘錄重點進數位筆記

目前我的抄錄方式是參考HQ&A還有打造第二大腦的萃取筆記的方法,摘錄的重點在於要方便後續使用,後續要利用筆記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會忘記當時看過的想法與問題是什麼?

所以我自己現在使用的筆記記錄方法會有四個部分,反正就是方便後續利用。


◇ 標題 (HQ&A)

◇ 重點摘要 (HQ&A)

◇ 用自己的話改寫的原文摘要

◇ 引用資料、原文段落

raw-image

(4) 筆記使用心智圖整理出大綱與脈絡

用心智圖整理出各項筆記的結構,例如我有個筆記標題叫做「現代人輸入大於輸出」,我就會把這個標題歸類在「為什麼要寫作」的分類裡,寫閱讀筆記就可以參考心智圖去建立大綱,有了大綱,寫心得就有點像是連連看,只是把我各個筆記的心得串連起來,很快就能完成一篇讀書心得了了。

raw-image

(5) 寫讀書心得

最後就是寫讀書心得了,由於在整理筆記的時候,重點摘要就已經用自己的話寫過一次,寫心得的時候,我只要注意上下的邏輯有沒有問題,讀起來通不通順,這邊推薦一個方法,文章能寫也要能讀,試著大聲唸出自己的文章,你一定會發現邏輯怪怪的,或句子讀起來不通順之處

目前的流程對我來說還算夠用,隨著閱讀量增大,你開始會發現許多書都會用到類似的案例或原則,這時候就只要挑「觀點不同」「不懂的地方」「新奇的觀點」去畫線整理筆記,其他本來就懂的部分其實可以跳過,因為已經建立過筆記了,實在不需要再抄錄一遍,以上是個人小小心得,分享給大家。




《 公益活動 》讓「閱讀」幫助自己也幫助他人。

台灣展臂閱讀協會」是由一群熱血的醫療人員,想要推廣「兒童閱讀」「親子共讀」「偏鄉外展服務」,讓弱勢家庭有平等閱讀與醫療的機會。

您可以直接到台灣展臂閱讀協會」,捐贈您的善款,您可以選擇一次性捐款,也能定期定額捐贈善款

若您有圖書欲捐贈,書寶二手書店也有提供「捐書助公益」的活動,您可以將家中圖書委託書寶二手書店代售,書寶會將銷售金額轉為愛心善款,捐贈給與書寶合作之公益團體。不論捐款的形式如何,就讓閱讀幫助自己,更能擴大幫助他人,做個快樂的分享者。


👇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訂閱「 倉鼠人生實驗室 」免費電子報,和2000+的鼠友一起分享。

每週收到一則書評與觀點。希望能夠幫助鼠友們,一起跳脫倉鼠跑滾輪的無限迴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鼠叔|倉鼠人生實驗室的沙龍
44會員
173內容數
每個人都會有許多難題,「閱讀」讓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你的答案也許已經被某人寫在書裡了,唯有閱讀能解決你的問題,擴展個人的視野,希望遇到瓶頸的你,在這裡能聽到你需要的一本好書。
2025/01/02
如果人生就像電腦系統,那就是可以被破解還有優化,有群人叫做生活駭客,小至綁鞋帶的技巧,大至人生規劃,只要是有規則、有步驟、有流程,那就是可以反向破解並且進行優化、最佳化,本書告訴我們駭客思維的優點與缺點,在這個時代,優化是常態,但是可能也會帶來影響他人的副作用。
Thumbnail
2025/01/02
如果人生就像電腦系統,那就是可以被破解還有優化,有群人叫做生活駭客,小至綁鞋帶的技巧,大至人生規劃,只要是有規則、有步驟、有流程,那就是可以反向破解並且進行優化、最佳化,本書告訴我們駭客思維的優點與缺點,在這個時代,優化是常態,但是可能也會帶來影響他人的副作用。
Thumbnail
2024/11/23
中年是每個人必經的階段,該階段伴隨著身體和心理的變化,形成一種獨特的生物現象。這篇文章探討中年的定義、心理壓力及其演化意義,並以動物學的角度剖析中年在生物學上的功能,強調中年不僅是老化的開始,更是負責任及利他精神的展現。進入中年,能力增強而責任隨之而來,反思中年的意義有助於人生的成長與快樂。
Thumbnail
2024/11/23
中年是每個人必經的階段,該階段伴隨著身體和心理的變化,形成一種獨特的生物現象。這篇文章探討中年的定義、心理壓力及其演化意義,並以動物學的角度剖析中年在生物學上的功能,強調中年不僅是老化的開始,更是負責任及利他精神的展現。進入中年,能力增強而責任隨之而來,反思中年的意義有助於人生的成長與快樂。
Thumbnail
2024/09/23
我們人往往遇到瓶頸,就是因為在玩「有限遊戲」。有固定的規則,固定的獎勵,也因此「無聊透頂!」如果將人生看成是一場遊戲,我們要如何把「有限遊戲玩出無限呢?」歐陽老師說: 很簡單,就跟你打手遊一樣!點技能、解任務、有獎勵、打排位,轉念你就能講有限遊戲玩出無限。
Thumbnail
2024/09/23
我們人往往遇到瓶頸,就是因為在玩「有限遊戲」。有固定的規則,固定的獎勵,也因此「無聊透頂!」如果將人生看成是一場遊戲,我們要如何把「有限遊戲玩出無限呢?」歐陽老師說: 很簡單,就跟你打手遊一樣!點技能、解任務、有獎勵、打排位,轉念你就能講有限遊戲玩出無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當你翻開一本書的時候,不知道該怎麼畫重點,或說整本書你覺得都是重點, 深怕自己畫了一堆線,反而弄不清楚整本書的重點在哪? 之前介紹過《雪球速讀法》,告訴大家讀書是有方法的,今天要介紹的書叫做《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教大家劃重點也是有方法的,假如你是劃重點苦手的人,建議一定要閱讀這本書。
Thumbnail
當你翻開一本書的時候,不知道該怎麼畫重點,或說整本書你覺得都是重點, 深怕自己畫了一堆線,反而弄不清楚整本書的重點在哪? 之前介紹過《雪球速讀法》,告訴大家讀書是有方法的,今天要介紹的書叫做《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教大家劃重點也是有方法的,假如你是劃重點苦手的人,建議一定要閱讀這本書。
Thumbnail
喜歡閱讀的您,平常讀書是否有畫線的習慣? 您是屬於看到喜歡的句子,覺得是重點而畫線,結果不知不覺畫滿了線? 或者喜歡書上乾乾淨淨沒有畫線,只想保持書籍原貌? 還是會畫一條對你而言特別有意義的線呢? 個人認為,怎樣畫線並沒有對錯,只要符合自己的習慣,怎樣畫線甚至不畫線都是可以的,但如果有一本書可以教你
Thumbnail
喜歡閱讀的您,平常讀書是否有畫線的習慣? 您是屬於看到喜歡的句子,覺得是重點而畫線,結果不知不覺畫滿了線? 或者喜歡書上乾乾淨淨沒有畫線,只想保持書籍原貌? 還是會畫一條對你而言特別有意義的線呢? 個人認為,怎樣畫線並沒有對錯,只要符合自己的習慣,怎樣畫線甚至不畫線都是可以的,但如果有一本書可以教你
Thumbnail
一本好的商業書就該具備其特有的「作者濾鏡」,並透過這個濾鏡改變自己的觀點。商業書是一種工具,閱讀時必須抱持著目標、並且能夠引發後續行動,不僅僅是為了取樂,而是一種拓展視野的方式。
Thumbnail
一本好的商業書就該具備其特有的「作者濾鏡」,並透過這個濾鏡改變自己的觀點。商業書是一種工具,閱讀時必須抱持著目標、並且能夠引發後續行動,不僅僅是為了取樂,而是一種拓展視野的方式。
Thumbnail
為什麼要看《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菁英閱讀的深思考技術》這本書? 人的精力跟生命都有限,開始寫作輸出後,更深覺輸入的重要性,因此想要藉由此書,了解如何更快速抓住閱讀重點。 本書適合 想要提升閱讀效率、想Get成長書單、了解商業經營的人 其實,我們可能都畫錯線了XD 話說電子書真的很方便
Thumbnail
為什麼要看《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菁英閱讀的深思考技術》這本書? 人的精力跟生命都有限,開始寫作輸出後,更深覺輸入的重要性,因此想要藉由此書,了解如何更快速抓住閱讀重點。 本書適合 想要提升閱讀效率、想Get成長書單、了解商業經營的人 其實,我們可能都畫錯線了XD 話說電子書真的很方便
Thumbnail
「囤積知識不必繳稅,畢竟國稅局查不出你有多少知識。」——土井英司。 身邊常有朋友問我:「奇怪,我明明有在看書,但我覺得我好像沒有進步。」 你也常常看完書,對於書中的內容一頭霧水,甚至找不到書中想闡述的核心重點在哪嗎? 這本書針對這些問題給出很好的反思
Thumbnail
「囤積知識不必繳稅,畢竟國稅局查不出你有多少知識。」——土井英司。 身邊常有朋友問我:「奇怪,我明明有在看書,但我覺得我好像沒有進步。」 你也常常看完書,對於書中的內容一頭霧水,甚至找不到書中想闡述的核心重點在哪嗎? 這本書針對這些問題給出很好的反思
Thumbnail
我認為評價,就是『理解』。- 山本高史 本書封面設計維持原日本書籍的設計,頗有日本文學書的味道,不像一般商業封面,而封面對於作者的介紹,也直接明講 作者 土井英司 為「百萬暢銷書推手,日本第一書評家。」,這可不是老王賣瓜,作者可是參與日本亞馬遜的創辦計畫,更用嶄新行銷手法創造多本暢銷書,被尊稱為日
Thumbnail
我認為評價,就是『理解』。- 山本高史 本書封面設計維持原日本書籍的設計,頗有日本文學書的味道,不像一般商業封面,而封面對於作者的介紹,也直接明講 作者 土井英司 為「百萬暢銷書推手,日本第一書評家。」,這可不是老王賣瓜,作者可是參與日本亞馬遜的創辦計畫,更用嶄新行銷手法創造多本暢銷書,被尊稱為日
Thumbnail
這本書教人讀商業書——從挑選、內容吸收、化為實際行動——畫上專屬於你的一條線。
Thumbnail
這本書教人讀商業書——從挑選、內容吸收、化為實際行動——畫上專屬於你的一條線。
Thumbnail
書名: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菁英閱讀的深思考技術 作者: 土井英司   譯者: 歐凱寧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7/08/30
Thumbnail
書名: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菁英閱讀的深思考技術 作者: 土井英司   譯者: 歐凱寧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7/08/30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