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2《當呼吸化為空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發現自己罹患癌症時,該如何規劃最後的生命?

本書由神經外科醫師——保羅所著,而他的妻子——露西替本書收尾。為了成為一名精神外科醫師,保羅花了人生的三分之一時間,而就在臨門一腳的時機,癌症病發。保羅該如何重整他的生涯規劃,又該如何面對深愛的家人們?

本書不僅提到了保羅的心路歷程,也展露了醫師會面臨到的問題。而本書尾聲,妻子露西所描述的情節更是引人熱淚。

不能再從事畢生所追求的目標,該當如何?

保羅曾嘗試重回手術室——他確實做到了,但身體狀況卻不允許他再繼續開刀。當一個醫生罹患癌症;一位歌手失去聲音;一位廚師喪失味覺,該有多絕望?

正因如此,我更加確信自己不用急於訂立一個目標,我是指為了追尋目標而設定目標。但若各位早有確定的方向,且其真的出於本意,那便勇敢去追逐吧!

我不希望我們在無法達成目標時,感到的不是痛苦,而是“那正好,反正也不是非做這個不可”。為什麼?因為這代表我們在為一個自己不嚮往的事情,浪費青春。

那麼,當我們不能再從事畢生所追求的目標,該當如何?請重新規劃人生。不過區區一個大學生,你以為人生是說變就能變得嗎?一定有人心中正這麼想著。在此之前,且聽聽我的想法。

人生一定要有目標嗎?

昨天參加了學校所舉辦的一場活動——生涯設計。在課堂中,講師分享了一個我從未聽其他講師分享過的想法:

生涯是需要不斷嘗試的,且轉換跑道是正常的。

也許大家還沒有感覺,容我舉個例子讓各位比較。

曾聽過一位副總分享自己從高中便立志要成為高階管理人員。他說他的成長經歷較多接觸到死亡,因而更珍惜生命。我想,也許是認知到生命短暫,才促使他有明確的人生定位。還有許多的講者/長輩,提倡要趁大學找到興趣、目標(多半指工作)。

但是,有多少人能一條路走到底?有多少人無不時時刻刻後悔著年輕時所做的選擇?因此,生涯是可變動的,只要我們堅信著這一點,必定,能為自己減少悔恨。

(在我的年代)從國中開始,社會開始歸類我們,誰是數理資優?誰是語文資優?如果都不是怎麼辦?那就走一步算一步,因為最好的資源不會給中庸的人。而我正是中庸的人,不僅成績中庸,興趣也中庸。什麼意思?我的興趣有很多,手作、畫畫、料理、西語等等,但最喜愛的?沒有。

生涯是可變動的,給迷茫的我注入了很大的力量。我不需要說:我的目標/夢想是做一名xxx。我可以嘗試很多種職位,甚至是不同行業。回歸講師所分享的,她說,做一份職業,在你尚未了解之前,切勿轉換跑道(大約是一年半~兩年),且一定要記錄下自己在這份職業達成哪些成就或有哪些收穫(以免求職時不順利)。

人生要有目標,但不必給自己設限幾歲以前要找到目標,經過不斷嘗試才找到認定的目標並不可恥,且目標是可以變動的。僅管晚一些找到目標所要付出的成本會更多,但是,能找到,已經是莫大的幸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eliz的沙龍
0會員
2內容數
記錄下自己所看過的書籍,也冀望能帶給讀者一些不一樣的觀點。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朱立安‧巴吉尼,是倫敦大學學院哲學博士,以下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一些想法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朱立安‧巴吉尼,是倫敦大學學院哲學博士,以下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一些想法
Thumbnail
「我們不能活成別人喜歡的樣子,而犧牲自己喜歡的樣子。」——《一隅有花 Withering Calendar》 人,真的很奇妙,當來到死亡面前,總是排序會來個大轉彎。此刻的你活出的樣子是你喜歡也享受的嗎?
Thumbnail
「我們不能活成別人喜歡的樣子,而犧牲自己喜歡的樣子。」——《一隅有花 Withering Calendar》 人,真的很奇妙,當來到死亡面前,總是排序會來個大轉彎。此刻的你活出的樣子是你喜歡也享受的嗎?
Thumbnail
發現自己罹患癌症時,該如何規劃最後的生命? 本書不僅提到了保羅罹患癌症的心路歷程,也展露了醫師會面臨的困境。
Thumbnail
發現自己罹患癌症時,該如何規劃最後的生命? 本書不僅提到了保羅罹患癌症的心路歷程,也展露了醫師會面臨的困境。
Thumbnail
【當呼吸化為空氣】 When Breath Becomes Air 保羅•卡拉尼提著 Paul Kalanithi 唐勤譯 ❍ ❍ ❍ ❍ ❍❍ ❍ ❍ ❍ ❍❍ ❍ 第二部   至死方休 我這一生一直在累積自己的潛力,如今無用武之地的潛力。 死亡,在我的工作中如此熟悉的因素,現在
Thumbnail
【當呼吸化為空氣】 When Breath Becomes Air 保羅•卡拉尼提著 Paul Kalanithi 唐勤譯 ❍ ❍ ❍ ❍ ❍❍ ❍ ❍ ❍ ❍❍ ❍ 第二部   至死方休 我這一生一直在累積自己的潛力,如今無用武之地的潛力。 死亡,在我的工作中如此熟悉的因素,現在
Thumbnail
從小到大,你是否因為「找不到自己想做的事」陷入煩惱?你有沒有覺得自己過著不屬於自己的生活?你是在滿足他人的期望,而不是跟隨你的心?
Thumbnail
從小到大,你是否因為「找不到自己想做的事」陷入煩惱?你有沒有覺得自己過著不屬於自己的生活?你是在滿足他人的期望,而不是跟隨你的心?
Thumbnail
如果你希望看到一個癌末病患是如何在一場大病之後,從此更熱愛人生、精神和心靈更無堅不摧的故事,那你可能會大失所望;但是假如你想看到的是一個歷經劫難的人是如何更加誠實地面對人生,並且擁抱未來的不確定性,那這會是一本給你勇氣還有慰藉的書。
Thumbnail
如果你希望看到一個癌末病患是如何在一場大病之後,從此更熱愛人生、精神和心靈更無堅不摧的故事,那你可能會大失所望;但是假如你想看到的是一個歷經劫難的人是如何更加誠實地面對人生,並且擁抱未來的不確定性,那這會是一本給你勇氣還有慰藉的書。
Thumbnail
人終將一死,但當死亡迫近時, 我們才會開始學習如何好好活著。 「沒死以前,我還是活著的。」似是平常的話,卻震撼又省思。 送別死亡之後,生命以另一種型態呈現,告別也是另一種相聚的開始。 我們都知道人生時間有限,終究會死這件事,這是個事實,也因如此,過得幸福、活在當下的意義,才那麼重要。
Thumbnail
人終將一死,但當死亡迫近時, 我們才會開始學習如何好好活著。 「沒死以前,我還是活著的。」似是平常的話,卻震撼又省思。 送別死亡之後,生命以另一種型態呈現,告別也是另一種相聚的開始。 我們都知道人生時間有限,終究會死這件事,這是個事實,也因如此,過得幸福、活在當下的意義,才那麼重要。
Thumbnail
目標是會隨著時間不斷改變的,但是最想達成的那個美好畫面不會改變。 作文題目:「妳長大想當什麼?」 國小的時候,我最想當老師。 國三以後,就不敢再想我想當什麼,我只敢想著努力活下去。 在大家的低期待、自己也隨波逐流的狀態下,大學畢業了。 直到研究所,發現自己身體也沒有所想的那麼悲劇,隨時會病死。 總結
Thumbnail
目標是會隨著時間不斷改變的,但是最想達成的那個美好畫面不會改變。 作文題目:「妳長大想當什麼?」 國小的時候,我最想當老師。 國三以後,就不敢再想我想當什麼,我只敢想著努力活下去。 在大家的低期待、自己也隨波逐流的狀態下,大學畢業了。 直到研究所,發現自己身體也沒有所想的那麼悲劇,隨時會病死。 總結
Thumbnail
人的一生從開始到結束,是由許多的事件,經歷交織而成;然而,面對生命的真相其實答案只有一個:我們永遠只能為了自己而活,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這本書的作者郭瑞祥教授,從小成績優異,一路念第一志願到台大甚至美國的MIT留學,然而在他離開學校之後,發現真實人生中許多問題是考試上不會考,也沒有標準答案的。即使是
Thumbnail
人的一生從開始到結束,是由許多的事件,經歷交織而成;然而,面對生命的真相其實答案只有一個:我們永遠只能為了自己而活,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這本書的作者郭瑞祥教授,從小成績優異,一路念第一志願到台大甚至美國的MIT留學,然而在他離開學校之後,發現真實人生中許多問題是考試上不會考,也沒有標準答案的。即使是
Thumbnail
Photo by Joseph Greve on Unsplash 年華正盛、肆意職場的時候,卻發現自己身患絕症,那是什麼樣的心情? 36歲的保羅(Paul Kalanithi)即將完成腦神經外科住院醫生訓練的最後一年,結業後正可以大展拳腳;他和當內科醫生的太太露西正計畫生兒育女,兩人是不折不扣的人
Thumbnail
Photo by Joseph Greve on Unsplash 年華正盛、肆意職場的時候,卻發現自己身患絕症,那是什麼樣的心情? 36歲的保羅(Paul Kalanithi)即將完成腦神經外科住院醫生訓練的最後一年,結業後正可以大展拳腳;他和當內科醫生的太太露西正計畫生兒育女,兩人是不折不扣的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