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當初看到書名時就非常吸引我,因為這句話是我常常心裡這麼認為的,只是好像沒有甚麼機會說出口,一方面是說出這句話時感覺好像帶有憤怒(但其實並沒有),另一方面是雖然我是這樣想沒錯,但我又常常會認為跟著大家一起做一些世俗認定"該"如何的事情,對於個人而言是很輕鬆的(誰不想輕鬆呢?)。所以一看到書名有種,竟然有人跟我有一樣想法?還寫成書呢!這樣的驚喜感。
作者河田真誠簡介提到他是一個「提問的專家」,在看完這本書之前我是認為不斷提問、不給出解答的人很不負責任(但憑甚麼別人要給你解答呢?),且一定是自己也不知道答案才講不出口(好偏激><)。但看完這本書,我真心覺得提問絕對是一個學問呢!尤其是問到痛點,問到讓人不斷地去思考,尋找屬於自己的答案時,我認為就非常有意義的提問。
書中的11個提問都是可以在不同階段問自己,而作者也在提問後提出他自己的想法,且非常不"心靈雞湯"(我都好怕這類書名的書內容很心靈雞湯,然後看完後完全沒有實質幫助與印象),我覺得更像是得到一位教授的指點,有些提問方向很大,思考的過程中可能會有些不適(也可能是我個人想到壓力很大),有些提問則是很理性,讓你可以用不同的視角去看待一個問題,也或者你曾經不覺得是問題的問題都會被提及。
我在看這本書的習慣是不要看太快,看到令我覺得"壓力大"的提問時可以立刻停下來,不要勉強自己一定要看下去或是一定要找到答案才行,我會讓那個提問在心裡消化一下,或許很快就會有自己的答案,也或許怎樣都找不到也都行,這時觀察一下自己的情緒。比如我對於"你是為了什麼而活?"這個提問就十分疑惑,或許之後會慢慢找到答案,在看得當下我觀察到自己的情緒一下子會有點低落下來(這種低落感有點像是睡前想到人有一天會死的那種心情忽然down下來之感),我在想有可能我對於目前的工作狀態還不是很滿意、成就感不足,以至於在玩樂時有時會感到些許的投機感,覺得我在工作上有努力到我可以現在如此放鬆嗎?或者是我到了這個年齡了我竟然還甘於如此、我真的就是這麼沒有抱負嗎?進而讓我看到為了甚麼而活的議題時感受到了不舒服的情緒。但真的別太責怪自己,可以先把這樣的提問記起來放在心裡,一下子沒有找到答案都是沒有關係的,可以在看書其中發現自己在意的地方、壓力的地方,我認為就是這本書想要幫助你的部分。
而平常內心有許多os的我,在看完這本書後也有種舒坦的感受,並且敬佩作者真是個「提問的專家」! 從中也學習到無時無刻都需要時常觀察自己的感受(是觀察不是自戀喔),在思考的過程可以自我提問、自我回答(也可以問問其他人,搞不好也有不同的說法),且無須受限,只要覺察並試著引導自己邁向自己想要的方向,更靠近自己的內心並了解自己。這本書也更像是工具書,可以在不同時候都拿出來再次閱讀,相信一定會有不同的收穫與回答。
書名: 大家都這麼說,所以就得這麼做嗎?:11個自我提問,引導出屬於自己的最佳選項 (楓書坊出版)
原文書名: 人生、このままでいいの? 最高の未来をつくる11の質問
作者: 河田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