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政有詞】APEC落幕後,中美日的關係變化?

2023/11/25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剛落幕的APEC會議,最受矚目的就是中美日三方的會談。究竟三方承受著什麼壓力、關係會如何發展,相當值得關注
主筆:臺大政治 林廷昱 鄭宇庭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11/11至11/17於美國舊金山舉行,其中「拜習會」乃美中領導人時隔一年再次會面,其成果儼然成為全球關注焦點,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把握此次與習近平見面的機會,開啟中日對談,本文將帶您分析此次三國之間的互動,將會如何牽動國際局勢。

(圖源:記者張文馨)

(圖源:記者張文馨)

▎帶你複習前一次拜習會

美中雙方領導人前一次會晤是在去年的G20高峰會。當時習近平剛於第20次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破除慣例、連任中共總書記的職位,黨政軍權勢穩固;拜登則於期中選舉繳出超越民調預測的成績單,帶領民主黨維持參議院多數地位。兩方在會談前所累積的政治資本都相當雄厚,連帶使得談話內容更加強硬。雖然美中雙方領導人皆認同要降低衝突風險、增加對話空間,習近平也表示不會尋求改變既有國際秩序,但是在核心議題:對台灣的政策以及科技圍堵上仍沒有明顯降溫。

拜登政府這幾年發言常帶來美國是否走向「戰略清晰」(Strategic Clarity)的疑慮,改變美國「一法三公報」的長期框架,因此當面向習近平表示並無意改變一中政策,但是美國的國家安全戰略仍將中國列為戰略對手。中方則表達台灣問題仍是美中關係踩不得的第一條紅線,可見台灣議題在當時的雙邊關係上幾乎沒有迴旋空間。至於經濟議題方面,美國對於中國的先進製程晶片禁令等,也讓中國表達相當程度的不滿。

(有關當時的會談成果分析,可以參考:面對衝突挑戰和經濟逆風,「習拜會」發出了什麼信號)

▎本次會談的背景

雖然2022年的拜習會並未帶來具體成果,但它確實成為了未來一年雙方互動更加密切的轉捩點。這一年來,美方的公開言論放軟、高階官員互訪增加,從川普時期的「經濟脫鉤」到拜登時期的「去風險化」基調愈加明確。

中國政府在這年當中接連遭逢房地產市場急速冷凍、經濟成長放緩、青年失業率提升等壓力。拜登這邊的民調則持續與川普僵持不下,因此需要舞台證明自己縱然年事已高,仍有能力掌控中美之間的關係發展。岸田方面,2024年日本自民黨的總裁以及眾議院都要重新改選,核處理水導致的漁業出口衝擊、國內的低迷通膨率以及擴軍的壓力等都讓岸田需要透過交流,達成實際成果。

(有關習近平面對的經濟壓力,可參考Foreign Policy)

▎「拜」習會三大成果

在美中11/15的會談中,習近平強調「這個地球容得下中美兩個大國。」、「衝突對抗的後果是誰都不能承受的。」,拜登則申明「我們必須確保競爭不會演變成衝突。」,可見雙方都有共識美中兩國應避免演化為衝突關係,而拜登更表示會談乃「迄今為止最具建設性、最富有成效的討論。」,究竟此次「拜習會」達成了哪些效果呢?

1.恢復軍事對話

去年八月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的裴洛西不顧北京警告訪台,中國因此切斷與美國的軍事聯繫,而今年二月美國軍方擊落中國氣球,加上間諜行動頻傳、美國限制對華技術出口等,皆使美中之間的緊張情勢不斷升溫。拜習兩人在此次會議中,皆有共識重啟兩國軍方溝通渠道,透過恢復對話,避免誤判釀成軍事衝突,外界多評價此舉為拜習會最大成果。

2.加強禁毒行動

美國長期存在藥品濫用問題,芬太尼(Fentanyl)作為鴉片類止痛藥,效力比海洛因強50倍,也更為致命,而中國身為芬太尼原料來源地之一,是美國亟欲與之合作之對象,兩國也皆同意解決芬太尼從中國流向美國的問題。

3.人工智能合作

由於人工智慧是以參數進行決策,美國對於潛在的機器誤判導致大規模衝突的可能性,因此今年2月時曾發表《出於軍事目的負責任地使用人工智慧與自主武器的政治宣言》,尋求降低風險;而解放軍近年對AI的積極開發也為美軍帶來憂慮。因此今年峰會之前,南華早報曾揭露美中雙方將就禁止人工智慧於無人機以及核子武器部署發表協議。

雖然拜習會後並未產出實質性的宣言來限制AI使用,但雙方同意未來將會召集專家小組,共同討論相關的風險與安全問題。

(圖源:中央社)

(圖源:中央社)

▎「拜」習會談台灣

1.否認攻台時間表

包含美國官方機構、智庫組織常以習近平的總書記任期期限推測其武力攻台的時間,包含即將第四次連任中共總書記的2027年以及實現「解放軍現代化」的2035年。

然而習近平在此次會議中表示沒有特定的攻台時間表,也否認將在2027、2035年武統台灣的說法。不過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近日舉辦的研討會中,學者多認為習近平的言論並非不會武力統一台灣,而是暗示是否武統台灣將取決於外在環境,包含美方對於「反對台灣獨立」的實際行動。

2.台灣問題

習近平提到:「台灣問題是美中關係中最大、也最具潛在危險的問題。」,會後新華社也表示:「中國認為,美方應該將不支持台獨,體現在具體行動上,且中國強調,美方應停止武裝台灣。」。另外,拜登在記者會上重申秉持「一中政策」,並一再強調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且要求中國不要干預即將到來的2024台灣選舉。

▎「岸」習會開拓日中友誼

11/17,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進行會談,雙方就台海問題、釣魚台、核廢水排放等議題進行討論。

岸田提到開拓友好的日中關係,希望能與中國一 起合作,習近平也表示:「日中應再次確認『戰略互惠關係』定位,並賦予新的內涵,致力於建構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係。」不過,雙方在會談後並未產出具影響力的共識與決議。

▎我們的觀點

1. 去風險化成為美中關係主軸

「去風險,而不是脫鉤」是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對中方最清楚的立場表達。從經濟到軍事領域,美中雙方都不斷在對外論述當中強調風險的控管與行為克制。

2022年8月以來,美中雙方的軍事接觸暫停;今年在新加坡舉辦的「香格里拉對話」當中,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也拒絕了與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舉行場邊談話。雖然對話中止,解放軍仍持續地在臺灣海峽、南海、宮古海峽舉行演練、出現不專業的駕駛行為,讓海域、空域都可能成為下一場戰爭爆發的引信。因此高階軍事官員若能重啟對話、如同古巴危機時美俄領導人熱線通話,或許能讓雙方降低資訊誤判機率,走過競合低點。

誠如拜登總統所說:「中美兩國是競爭關係,但我的責任是使這種關係合理化、可控化,從而避免衝突。找到一個我們能走到一起、找到共同利益的地方。」雙方在各領域的高階官員對話,有助於降低戰略誤判,導致戰爭,這也能讓美國避免多邊作戰的窘境。

中國主張的南海主權與各國的自由航行常有歧異(圖源:rfq)

中國主張的南海主權與各國的自由航行常有歧異(圖源:rfq)

2. 美中關係本質不會只有競爭

自川普政府發動中美貿易戰以來,兩國關係不斷惡化,使「新冷戰」一詞儼然成為21世紀的基調。對於這樣的論述,前北大國際關係學院院長王緝思在Foreign Affairs上發表了「America and China Are Not Yet in a Cold War」,區分美蘇關係和美中關係之間的差異。

王緝思在該文中提到,中國與蘇聯最大的不同在於其自改革開放以來,高度地與全球資本主義體系相結合,亦與美國在移民、高等教育等方面有緊密連結。過去數十年來,中國除了透過開發中國家的地位取得低關稅優勢外,外國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對中國經濟也扮演極重要角色,讓他們取得技術及管理上的學習管道(又或著被稱為強制技術轉移)。而近年中國受到技術限制、供應鏈重組的影響,已讓最新的經濟數據呈現其代價。西方國家在稀有資源方面則難以擺脫中國的供應、工廠也沒辦法全部移出中國的情況下,如果「去風險化」目標可以透過對華談判實現,降低通貨膨脹亦會是正向結果。

在國際關係理論中,有一派說法稱為「資本主義和平論」,指出減少軍事衝突的要素在於經濟發展以及跨國利益。無論美中日是出於經濟的需求、或美方的政策幕僚希望可以透過經濟議題降低兩國風險,都呈現共同利益對於減緩冷戰的重要性。另外,關於武器控管、減少碳排、跨國犯罪等都是仰賴多國合作的賽局,也讓雙方的關係本質不會只有競爭,而是不得不合作。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因低廉生產成本成為世界工廠(圖源:中新社)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因低廉生產成本成為世界工廠(圖源:中新社)

3. 美中關係會春暖花開嗎

在APEC峰會前,中國新華社以「多點開花」形容近期的中美關係。中國政府在形成某種正式的外交論述前,常見的做法是先透過專家、學者在媒體上發表言論,而後再為中國官方引用。此回新華社的操作方式或許會讓國內民眾輿情暫時難以適應,但我們仍然可以觀察美中關係的緩解可以持續到何時。

(關於中國在形成論述的步驟,可以參考報導者在沖繩認知戰的專題)

但本文認為,現階段在中國外交處境較困難以及經濟下行的情況如果緩解,中國共產黨結合民族主義的社會主義思想可能還是會造成美中持續的觀念衝突。「2025中國製造」的目標仍然是達到中國的關鍵技術自主,其挾有的經濟規模還是會對美國領導的自由市場標準造成威脅,因此「大國和平崛起」實際上仍難以成真。

在不可預見的未來,國力逐漸衰落的俄羅斯是否會導致中亞權力真空、中國在北極海資源開採上是否會與美國衝突都會牽動下一步的互動關係,唯有持續的風險控管或是其中一方霸權衰落,才能真正避免衝突。

參考閱讀:戰略模糊或清晰?戰爭議價理論與美國臺海兩岸政策的理性基礎

參考閱讀:《獨特又矛盾的經濟體─21世紀中國奇蹟背後的真相》

資料來源|BBC、Reuters、rfi、UDN、New York Times、VOA、The Diplomat、Foreign Affairs、Foreign Policy、US Institute of Peace、公視、台視、新華社、無毒世界基金會、敏迪選讀

民主社會存在多元意見,除了惡意傷害少數族群的言論為社會不容外,相反觀點的理性言論是否也有持續存在,促進公開討論的價值呢?本專題將從同性婚姻與跨性別議題切入,探討不同立場如何看待性別議題;另外,也會從最新國民法官判例探討母職期待。我們期望透過闡述個人立場與經驗,能探索彼此聆聽、理解的可能性,實現傳達出公民對話的價值與反思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