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二七七:「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少陽之為病」,少陽就是半表半裡的地方,也是水道循環、淋巴系統的所在,病邪會從太陽表證進入到半表半裡,代表人體的免疫力,也就是腸胃津液開始下降了,「口苦」,肝膽與半表半裡是牽連在一起的,病邪一進入到半表半裡,會讓膽受邪,膽汁本來應該進入十二指腸幫助消化,現在逆流進入血液中時,身體就會發黃,如果膽汁再往上逆,跑到喉嚨裡面,就會感到嘴巴苦苦的,「咽乾」,喉嚨為三陰之會,病進代表腸胃津液減少,津液不足喉嚨就會覺得乾乾的,膽火上灼胃管,故咽乾,「目眩」,肝開竅於眼,眼睛沒有足夠的血脈神經營養滋潤時,胃熱與膽火上薰,眼睛會疲累發昏,眼角餘光會有光影出現。另外傷寒論中有提到少陽的四個主症,胸脅苦滿、往來寒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05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張仲景的中醫經方世界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經方,中醫行醫濟世的寶典,被歷代名醫尊為救世經典之方,傷寒與金匱是漢朝張仲景集大成之作。但由於時空背景的不同,導致這千年偉大的醫學知識,被世人所淡忘。倪海夏先生,本世紀最偉大的經方家,窮盡畢生精力,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將古代的智慧解密。而今師已仙逝,雖無法再見其風華典範,但傳承中醫的精神,卻永遠深留筆者內心,不斷前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梔子蘗皮湯方 梔子3、炙甘草1、黃柏2 梔子十五個擘、甘草一兩炙、黃柏二兩。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 「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熱瘀在裡,在三焦系統中,所以是淋巴系統發炎了,熱會消耗三焦的津液,津液不足時,三焦黃油透過皮膚顯現出來,造成身體發黃,這黃是陽黃。而「茵陳蒿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方 麻黃3、連翹2、赤小豆5、杏仁3、生梓白皮去節(桑白皮)5、生薑三片、大棗12枚、炙甘草2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麻黃二兩、赤小豆一升、連翹二兩炙、杏仁四十個去皮尖、大棗十二劈、生梓白皮一升去節、生薑二兩、
參考條辨二五一,「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這是陽黃,與前條辨的陰黃不同,黃如橘色,亦如黃色鮮明者,為陽黃;黃如黯醬或黃色不明潤者,為陰黃,「小便不利」,濕熱結在下焦,造成小便不通,「腹微滿者」,濕無法宣洩而緊於少腹,用茵陳蒿湯,此方屬於陽黃用藥。谷癉的病人就是陽明之燥已成,但太陰之濕尚未化燥,濕
二七二:病人無表裏證,發熱七、八日,雖脈浮數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脈數不解,合熱則消穀善饑,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當湯」。若脈數不解,而下不止,必協熱便膿血也。 「病人無表裏證,發熱七、八日,雖脈浮數者,可下之」,病人沒有表裡證,但是發熱未減,脈為浮數之脈。前二六七、二六八、二六九條辨
「傷寒,發汗已」,單純的傷寒,麻黃湯發汗就會好了,「身目俱黃」,但發汗後表證雖然沒了,身體眼睛卻發黃,「以寒濕在裡不解故也」,這是因為裡濕還沒有去掉,一發汗,脾臟周圍的寒濕會進來佔據原本脾臟的空間,黃色的營養無法進入脾臟就會往外跑,此屬陰黃,「以為不可下也,於寒濕中求之」,有寒濕的情況不可以攻下,要
二七一:「陽明少陽合病」,必下利;其脈不負者,順也;負者,失也;互相克賊,名為負也;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陽明少陽合併」,單純的陽明少陽合病是大柴胡湯,太陽少陽合病是小柴胡湯,「必下利」,病進入少陽的時候是膽,病隨膽汁分泌出來,進入陽明腑病的時候,等於腸子發炎,如果單純
梔子蘗皮湯方 梔子3、炙甘草1、黃柏2 梔子十五個擘、甘草一兩炙、黃柏二兩。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 「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熱瘀在裡,在三焦系統中,所以是淋巴系統發炎了,熱會消耗三焦的津液,津液不足時,三焦黃油透過皮膚顯現出來,造成身體發黃,這黃是陽黃。而「茵陳蒿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方 麻黃3、連翹2、赤小豆5、杏仁3、生梓白皮去節(桑白皮)5、生薑三片、大棗12枚、炙甘草2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麻黃二兩、赤小豆一升、連翹二兩炙、杏仁四十個去皮尖、大棗十二劈、生梓白皮一升去節、生薑二兩、
參考條辨二五一,「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這是陽黃,與前條辨的陰黃不同,黃如橘色,亦如黃色鮮明者,為陽黃;黃如黯醬或黃色不明潤者,為陰黃,「小便不利」,濕熱結在下焦,造成小便不通,「腹微滿者」,濕無法宣洩而緊於少腹,用茵陳蒿湯,此方屬於陽黃用藥。谷癉的病人就是陽明之燥已成,但太陰之濕尚未化燥,濕
二七二:病人無表裏證,發熱七、八日,雖脈浮數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脈數不解,合熱則消穀善饑,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當湯」。若脈數不解,而下不止,必協熱便膿血也。 「病人無表裏證,發熱七、八日,雖脈浮數者,可下之」,病人沒有表裡證,但是發熱未減,脈為浮數之脈。前二六七、二六八、二六九條辨
「傷寒,發汗已」,單純的傷寒,麻黃湯發汗就會好了,「身目俱黃」,但發汗後表證雖然沒了,身體眼睛卻發黃,「以寒濕在裡不解故也」,這是因為裡濕還沒有去掉,一發汗,脾臟周圍的寒濕會進來佔據原本脾臟的空間,黃色的營養無法進入脾臟就會往外跑,此屬陰黃,「以為不可下也,於寒濕中求之」,有寒濕的情況不可以攻下,要
二七一:「陽明少陽合病」,必下利;其脈不負者,順也;負者,失也;互相克賊,名為負也;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陽明少陽合併」,單純的陽明少陽合病是大柴胡湯,太陽少陽合病是小柴胡湯,「必下利」,病進入少陽的時候是膽,病隨膽汁分泌出來,進入陽明腑病的時候,等於腸子發炎,如果單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夏日氣溫升高,空氣的濕悶總讓人煩躁難安。太多的冰冷甜食,終日待在冷氣房裡,都會容易讓身體外熱內寒,體內濕氣過重,身體變得沉重浮腫,腸胃的不適症狀也變多了。  夏日五大常見困擾 1.心煩氣躁 2.腹脹不適 3.皮膚好油 4.身體沉重 5.蚊蟲攻擊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的是「五行平衡」之中的身體平衡法,木對應肝。肝為人體解毒器官,木的元素失衡:口臭、易疲勞皮膚黃、注意力不集中等。可以吃綠豆、菠菜、地瓜葉、檸檬等綠色蔬果有助益強化木的元素使肝木平衡。 今天消夜吃太多,胃脹,酸的食物可以使胃液增加,解胃積食的狀態。洋甘菊茶是清涼
Thumbnail
小暑為二十四節氣之一,介於夏至與大暑之間的節氣,有大暑小暑之分,代表氣候炎熱應有程序之分,表示高溫開始發揮威力,即將進入最熱的時刻。 小暑逐步炎熱,大量流汗會造成心臟的負擔,這時補充大量水份是非常重要。 而此時陽氣浮於表就容易產生心浮氣躁、動怒、不安甚至焦躁易傷心與肝氣。 夏天需養好心
Thumbnail
夏季節氣經絡芳療 足蕨陰肝經 | 足少陽膽經 節氣介紹 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夏季注意事項 1:立夏後氣溫漸漸地攀升,多補充水份 2:脾胃經絡運行中處於偏弱,食欲自然不佳,強壯脾胃經絡功能
五行物質,各有能力。 木氣有疏洩能力,火氣有宣通能力,金氣有收斂能力,水氣有封藏能力,土氣有運化能力。 能力亦稱勢力,亦稱作用。 春氣由冬氣而來,故曰水生木。 夏氣由春氣而來,故曰木生火。 長夏之氣由夏氣而來,故曰火生土。 秋氣由長夏之氣而來,故曰土生土長。 冬氣由秋氣而來,故曰金生水。 夏秋
Thumbnail
以地支來分享五行狀態,先來看男主角食傷=五行火(火2、水2),本命是一個水剋火的問題,所以看似2個火很多很旺,但確是火弱的狀況
Thumbnail
[中獸醫小知識] 陽虛?陰虛?濕熱?   大家最近是不是有感受到春天升發的肝氣呢?或許毛孩的眼睛比較容易出狀況(肝開竅於目)、或者腸胃不穩定(肝木克脾土),甚至比較愛發脾氣(肝對應怒氣)….😄   在正式介紹食材屬性前,我們先來幫自己的毛孩辨識一下體質的偏性,就會有一個選擇的大方向。不過,
Thumbnail
門診中有患者會覺得嘴裡熱、麻、或一點疼痛感、口乾、口苦…,但嘴或舌頭卻沒有傷口。 首先,我們要先排除吃食物是否太鹹,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夏日氣溫升高,空氣的濕悶總讓人煩躁難安。太多的冰冷甜食,終日待在冷氣房裡,都會容易讓身體外熱內寒,體內濕氣過重,身體變得沉重浮腫,腸胃的不適症狀也變多了。  夏日五大常見困擾 1.心煩氣躁 2.腹脹不適 3.皮膚好油 4.身體沉重 5.蚊蟲攻擊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的是「五行平衡」之中的身體平衡法,木對應肝。肝為人體解毒器官,木的元素失衡:口臭、易疲勞皮膚黃、注意力不集中等。可以吃綠豆、菠菜、地瓜葉、檸檬等綠色蔬果有助益強化木的元素使肝木平衡。 今天消夜吃太多,胃脹,酸的食物可以使胃液增加,解胃積食的狀態。洋甘菊茶是清涼
Thumbnail
小暑為二十四節氣之一,介於夏至與大暑之間的節氣,有大暑小暑之分,代表氣候炎熱應有程序之分,表示高溫開始發揮威力,即將進入最熱的時刻。 小暑逐步炎熱,大量流汗會造成心臟的負擔,這時補充大量水份是非常重要。 而此時陽氣浮於表就容易產生心浮氣躁、動怒、不安甚至焦躁易傷心與肝氣。 夏天需養好心
Thumbnail
夏季節氣經絡芳療 足蕨陰肝經 | 足少陽膽經 節氣介紹 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夏季注意事項 1:立夏後氣溫漸漸地攀升,多補充水份 2:脾胃經絡運行中處於偏弱,食欲自然不佳,強壯脾胃經絡功能
五行物質,各有能力。 木氣有疏洩能力,火氣有宣通能力,金氣有收斂能力,水氣有封藏能力,土氣有運化能力。 能力亦稱勢力,亦稱作用。 春氣由冬氣而來,故曰水生木。 夏氣由春氣而來,故曰木生火。 長夏之氣由夏氣而來,故曰火生土。 秋氣由長夏之氣而來,故曰土生土長。 冬氣由秋氣而來,故曰金生水。 夏秋
Thumbnail
以地支來分享五行狀態,先來看男主角食傷=五行火(火2、水2),本命是一個水剋火的問題,所以看似2個火很多很旺,但確是火弱的狀況
Thumbnail
[中獸醫小知識] 陽虛?陰虛?濕熱?   大家最近是不是有感受到春天升發的肝氣呢?或許毛孩的眼睛比較容易出狀況(肝開竅於目)、或者腸胃不穩定(肝木克脾土),甚至比較愛發脾氣(肝對應怒氣)….😄   在正式介紹食材屬性前,我們先來幫自己的毛孩辨識一下體質的偏性,就會有一個選擇的大方向。不過,
Thumbnail
門診中有患者會覺得嘴裡熱、麻、或一點疼痛感、口乾、口苦…,但嘴或舌頭卻沒有傷口。 首先,我們要先排除吃食物是否太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