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
整部電影長度不到2小時,五郎就吃了8樣菜+1份小點心。平常看慣了他吃庶民美食,沒想到開場10多分鐘,居然出現巴黎市區的街景。還以為東京電視台要攜手TBS,和《型男主廚三星夢》〔緯來日本台翻譯:天才主廚餐廳〕來個合體演出,下一秒木村拓哉就會開門迎接之類的。兩部電影上映檔期很接近,如果實現應該也滿有趣的。
看五郎梳著招牌髮型、穿著西裝、拎著一幅畫,穿梭在巷弄間尋找在地小餐館,大腦就自然而然地就進入了孤獨的美食家觀賞模式(腸胃也隨即進入飢餓模式)。但一如往常,每當五郎要品嘗美食時,電話總是會響起。因為不響,就沒有下一次的覓食之旅。
只不過這次的覓食之旅,卻是前所未有的災難。
從法國回到日本,又去了韓國,再回到日本。
特別跑到長崎五島列島、南韓的巨濟島去拍攝,五郎腳步卻匆忙到,來不及置入旅遊景點及各地名產,只穿插了一些樸實無華的風景,街頭巷尾都能看到的小吃。讓人稍微擔心,贊助商這麼少,這電影版能夠炒熱起來嗎?
但是,看完了我才發現,原來《孤獨的美食家》這次賣的不僅僅是美食,而是其背後所隱藏的人心的溫暖。
事後回想才發現,電影版裡出現的每一道菜,幾乎都有人介紹它的材料來源、製作方式及料理者所堅持的理念。以前看五郎吃飯,看他咀嚼食物的表情、豐富的內心戲和口感說明是重點。這些,在電影版裡比重稍微少了一點,轉而把時間用來陳述料理背後的故事,用故事激發觀眾的想像,幫視覺呈現出的美味程度再加分。當然,旁人的反應也是極佳的催化劑,比如說飾演移民官的劉宰明,看著桌上料理的眼神及表情,不需要台詞,就讓觀眾看得有滋有味。
五郎吃的8道菜看起來確實都很誘人,但筆者最想吃吃看的就是魚介豚骨拉麵。小田切讓店長研發了一個禮拜的拉麵,配料非常簡單,湯頭雖然加了豚骨但相當清澈,可見一切是以食材原味決勝負。尤其關鍵的明太魚乾到底是甚麼味道,實在令人好奇,如果開一個期間限定實體店,真想親身體驗一下。
講到小田切讓,不得不小小抱怨一下。明明他的角色是整部電影的keyman,沒有他湯頭就做不出來、五郎交不了差,劇情也無法收尾,照道理多給他一點戲份,讓這位原本灰心喪意、只煮炒飯的拉麵店店長再頑強抵抗一下,或許能激發更多《孤獨的美食家》系列固有的低調幽默,讓觀眾多笑幾分鐘。但店長振作得太快,五郎雙顧茅廬就成功說服他,讓跑了好幾趟的磯村勇斗瞬間變成了墊腳石;進度從五郎踏進拉麵店開始快轉,食材突然蒐集好了,湯突然煮好了,然後不明所以拉麵店就開業了,這段前後不到半小時吧。
雖然順著拉麵店開業,推出六郎那段非常東京電視台風格的案外案,搏得全場哄堂大笑,但心裡還是閃過一個念頭,這下變成拯救餐廳大作戰了,五郎跋山涉水、飄洋過海(讓美食片中途變成災難片)尋找不知名湯頭之旅就這樣結束嗎?
總有一種美中不足的感覺。
店長自己煮出來的湯真的是一醬湯嗎?這算是五郎和小田切讓合力創作的湯吧。
所以讓人思思念念的一醬湯到底是什麼?
一般來說,按照編劇邏輯會採用某個鄉土料理當作基底,加上所謂媽媽的調味當做正確解答。 但片尾給了一個相當模糊的答案。反正湯煮出來了,儘管毫無根據,片長也差不多滿了,就當作是吧,稍嫌草率的收尾。
但念在松重豐力挽狂瀾,為了實現這部作品,扛下演員兼導演的重責大任,甚至過了花甲之年還親自「下海」演出的份上,就接受這樣的Happy ending吧。
最後,一定要說一下,片尾那段時光慢轉的影片,原以為會有新劇預告之類的,結果松重豐使出超乎預期的一招!
曾經的惡人臉大叔講中文居然這麼可愛,太讓人驚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