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 Die with Zero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You never know which will come first: your tomorrow, or your end.


很有趣的概念,介於「享受當下、及時行樂」和「活著就是為了退休」兩者之間。


可以簡化為「會賺錢、也要會花錢」、「死之前的錢叫資產、死之後的錢叫遺產」。


跟「F.I.R.E」活動有點類似,都是在轉變原有的觀念:「做不做是一回事,做到什麼程度是另一回事,但多一種不一樣的選項可以選擇。」。


退休生活

先想像自己的退休生活是什麼模樣?

  • 此處的退休是指「擁有選擇不工作的能力」。


估算費用

為了達成目標所需的預算費用?

  • 日常生活開銷,需考量每年約2%~3%的通貨膨脹。
  • 若有想做的事,不管是養成、出遊、創業、...,實現目標的預估花費。
  • 最後不能漏了老年生活必要的醫療及長照支出(此筆預算可由保險協助)。


創造收入

透過理財完成被動收入 > 預計花費。

  • 主動收入是選擇而非必要。
普普通通的平凡人,沒祖產、沒後援,私立學店大學畢業,20年來都在低薪服務業打轉。四十歲的時候,想轉換跑道卻毫無頭緒,決定將自己過往經歷轉換成文字,試試看是否能理出思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假設手邊有一筆閒錢,要怎麼使用才能獲得長期、穩定的「被動收入」?
進行任何的理財行為之前,建議先計算穩定的個人收入,後續才知道有多少閒錢或非閒錢可供使用。
11月起,陸續知悉各相關數據,已可推出今年度的報酬率。
上一篇的試算是純粹的數據模擬,這次直接抓實際範例來試算,看看結果如何?
假設手邊有一筆閒錢,要怎麼使用才能獲得長期、穩定的「被動收入」?
進行任何的理財行為之前,建議先計算穩定的個人收入,後續才知道有多少閒錢或非閒錢可供使用。
11月起,陸續知悉各相關數據,已可推出今年度的報酬率。
上一篇的試算是純粹的數據模擬,這次直接抓實際範例來試算,看看結果如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退休不是時間到了,才開始準備!!! 關於退休這件事你是否有,認真思考過該怎麼進行準備? 退休關鍵的是穩定現金流但你是否會,因為過度追求現金流而導致自己陷入退休危機呢? 從「退休後錢從哪裡來」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最近投資的熱門議題,就是我們到底該不該把現金流和高股息
Thumbnail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看完這八個字,大家的直覺反應可能是,「這個想法很好,但請先讓我知道死期是什麼時候」。正也因為不知道死期是什麼時候,所以常看到要要有存款多少錢才能退休的說法。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提出了許多顛覆性的看法,別把你的錢留到死,意即要在死前把錢花完,而不是死時還有很多錢。也許
Thumbnail
基本上,我認為在做好退休的準備上 有兩個大原則: 一是先釐清你想要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 二是準備好得以享受那樣生活的被動現金流入
Thumbnail
我在這裡提出一個假設性的問題: 假設我們都可以剛好活到90歲,而從20歲到90歲的70年歲月裡,我們會支出的費用固定為3000萬元。而自己又可以決定這3000萬可以使用的時期,你會怎麼做分配呢?
Thumbnail
你有想過這個問題嗎? ❝在我們死之前,要怎麼分配我們的生命活力,才是最好的方式?❞​ 換一個方式問「你有想過在人生終點來臨前把錢花光嗎?」​​
假如你徹底的掌握了開源與節流,而累積到了退休需要的錢,例如:1500萬,那麼你的退休生活是什麼樣子呢?現在風行的提早退休,是在60歲之前就退休了,那退休生活呢?   一般的上班族想到的,就是旅遊,做自己想做的事,想睡到幾點就睡到幾點,但是這樣的日子能持續多久而不會讓你覺得無聊?所以你必須要找到該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照著自己的退休計畫和目標一步步前進後,好不容易達到退休目標,想說總算可以開始享受自己的退休人生,但是現實可能並沒有想像中的美好,因為退休後的運氣決定你的退休生活,有可能變得更好也有可能變得更壞,你可能會想說我都存到目標的金額了,為什麼運氣會影響退休品質呢?原因就在於退休後報酬的順序
Thumbnail
先想像你未來想過怎麼樣的生活,模擬未來你的生活模樣,「我要隨心所欲過生活,不被金錢綁死,退休後居遊各地,優雅健康享日子」建立清晰的財務目標,然後,懂得記帳掌握每月每年的支出,知道所需的支出是多少,算出你財富自由的數字,有個努力打拼的目標。
Thumbnail
退休計畫不只是金錢! 退休,是很多人從年輕就心嚮往之的名詞。它象徵著辛勤工作的結束、也代表著全新自由生活的開始。但是,隨著固定收入減少以及生活方式的巨大轉變,也會衍生出許多意想不到的衝擊,因此,為自己的退休生活好好提前準備與計畫,絕對是讓退休生活更加美好的必要行動。 請記得,退休規劃不僅僅是理財
Thumbnail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介紹比爾.柏金斯提出的「死前財產歸零」(Die with Zero)概念,藉由九大金錢法則,帶領讀者以最佳化人生體驗為目標,謹慎評估所需的財富。也提到體驗人生需要三大基本要素:健康、自由的時間和金錢,應擺脫慣性思考、積極掌握自己想要的人生。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退休不是時間到了,才開始準備!!! 關於退休這件事你是否有,認真思考過該怎麼進行準備? 退休關鍵的是穩定現金流但你是否會,因為過度追求現金流而導致自己陷入退休危機呢? 從「退休後錢從哪裡來」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最近投資的熱門議題,就是我們到底該不該把現金流和高股息
Thumbnail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看完這八個字,大家的直覺反應可能是,「這個想法很好,但請先讓我知道死期是什麼時候」。正也因為不知道死期是什麼時候,所以常看到要要有存款多少錢才能退休的說法。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提出了許多顛覆性的看法,別把你的錢留到死,意即要在死前把錢花完,而不是死時還有很多錢。也許
Thumbnail
基本上,我認為在做好退休的準備上 有兩個大原則: 一是先釐清你想要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 二是準備好得以享受那樣生活的被動現金流入
Thumbnail
我在這裡提出一個假設性的問題: 假設我們都可以剛好活到90歲,而從20歲到90歲的70年歲月裡,我們會支出的費用固定為3000萬元。而自己又可以決定這3000萬可以使用的時期,你會怎麼做分配呢?
Thumbnail
你有想過這個問題嗎? ❝在我們死之前,要怎麼分配我們的生命活力,才是最好的方式?❞​ 換一個方式問「你有想過在人生終點來臨前把錢花光嗎?」​​
假如你徹底的掌握了開源與節流,而累積到了退休需要的錢,例如:1500萬,那麼你的退休生活是什麼樣子呢?現在風行的提早退休,是在60歲之前就退休了,那退休生活呢?   一般的上班族想到的,就是旅遊,做自己想做的事,想睡到幾點就睡到幾點,但是這樣的日子能持續多久而不會讓你覺得無聊?所以你必須要找到該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照著自己的退休計畫和目標一步步前進後,好不容易達到退休目標,想說總算可以開始享受自己的退休人生,但是現實可能並沒有想像中的美好,因為退休後的運氣決定你的退休生活,有可能變得更好也有可能變得更壞,你可能會想說我都存到目標的金額了,為什麼運氣會影響退休品質呢?原因就在於退休後報酬的順序
Thumbnail
先想像你未來想過怎麼樣的生活,模擬未來你的生活模樣,「我要隨心所欲過生活,不被金錢綁死,退休後居遊各地,優雅健康享日子」建立清晰的財務目標,然後,懂得記帳掌握每月每年的支出,知道所需的支出是多少,算出你財富自由的數字,有個努力打拼的目標。
Thumbnail
退休計畫不只是金錢! 退休,是很多人從年輕就心嚮往之的名詞。它象徵著辛勤工作的結束、也代表著全新自由生活的開始。但是,隨著固定收入減少以及生活方式的巨大轉變,也會衍生出許多意想不到的衝擊,因此,為自己的退休生活好好提前準備與計畫,絕對是讓退休生活更加美好的必要行動。 請記得,退休規劃不僅僅是理財
Thumbnail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介紹比爾.柏金斯提出的「死前財產歸零」(Die with Zero)概念,藉由九大金錢法則,帶領讀者以最佳化人生體驗為目標,謹慎評估所需的財富。也提到體驗人生需要三大基本要素:健康、自由的時間和金錢,應擺脫慣性思考、積極掌握自己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