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X Research 研究者經驗設計-Secondary Data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篇要整理 UX領域中常見的研究方法。
方法很多,寫太長易獨性低,使用者體驗會很差XD,
所以分成上下兩篇,請見下回分解~

本篇內容整理至edX UX Research 免費線上課程,
偶然間找到這個課程,是用英文上課,不過老師講的內容不會太難,我自己會把不懂的詞彙記錄下來,網路上搜尋就有許多前輩們的中文解釋,以及更進一步的延伸!再者,這是一系列的課程,我們在第二章!我想整套學完一定很有收穫~推薦給大家。

我們在這一系列課程的這裡,第二章!

我們在這一系列課程的這裡,第二章!

為甚麼要先講UX的研究方法呢?

因為這跟一整套迭代的流程很有關係:分析→設計→產出原型→評估。分析是第一步,定義問題,了解使用者需求。但因為四者又同時環環相扣,分析亦可以說是最後一步,在初代產品呈現之後,再次分析,確認使用者的需求及對產品的感受。

這樣的過程會不斷不斷不斷重複,

這就是迭代本身的意義:
快速失敗,快速改進,再失敗再改進,時間會回報最終的成果。

Great designs don't just appear overnight – they take time to get right.
UX 迭代循環中的四個步驟:分析、設計、原型、評估

UX 迭代循環中的四個步驟:分析、設計、原型、評估

定義問題

問題是指:有一個當前的狀態(current situation),以及一個想去的狀態(desired situation),該如何解決?這中間的距離,就是我們想問以及想回答的問題。

問問題要考慮的 4W

Who is experiencing the problem? 被這個問題困擾著?

What is the problem? 問題是什麼

Where does the problem present itself? 問題出在哪裡?有特定的時空地域嗎?

Why does it matter? 解決這個問題為什麼重要?


要回答問題,我們需要一些方法:

方法有很多種,可以先最粗略的分為質性(qualitative)vs. 量性(quantitative)兩種。前者,比方說一對一訪談、焦點團體,可以很細緻的了解該受訪者的需求;後者比方說問卷、實證研究,會概括性的了解整體使用者的需求(並且控制受訪者的個別差異)。

以下會根據這個架構,說明每個研究方法的內容(字很小,請放大網頁):

許多種研究使用者體驗的方法

許多種研究使用者體驗的方法

Secondary Data

  • Web Analytics 網站分析
    蒐集,並分析使用者在網站上的資訊。
    有許多數據會被蒐集:
    1. 使用者個資:是新用戶嗎?距離上次使用是多久前呢?是使用 Android 系統嗎?
    2. 用戶如何得知此產品:從其他社群軟體得知的嗎?還是從搜尋網站呢?
    3. 使用者怎麼使用此產品:他們使用哪些功能?在網頁上停留多久?買了什麼產品?

    網站分析的好處是資訊量大,而且客觀,屬於量化分析的一種。但缺點是呈現許多「what」(顧客做了什麼),但不能告訴我們「why」(顧客為什麼那麼做)。
  • CRM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Data 客戶資料
    比從網站中得到的數據,更有組織性的數據(聽起來好饒口XD),可以想像成會員個資就屬於CRM Data(包含常見的稱謂、年齡、性別、Email、購買歷史、偏好等),而這個會員在什麼時候瀏覽了網站上的哪個商品就屬於 Web Analytics 的範疇。
  • Literature Review 文獻分析
    採在前人的肩膀上!過去其他團隊已經做過研究,蒐集了數據並產生結果。這對於我們要進一步探討why (顧客為甚麼那麼做)有很大的幫助,比方說從過去文獻中我們可以知道有哪些因素(e.g. 產品忠誠度)可能會影響產品銷售量。

    延伸:推薦三個很常用的論文查詢網站:Google ScholarPubMedSci-Hub
    前兩個網站上找不到的文章,可以去Sci-Hub碰碰運氣XD。
  • Industry Reports 產業報告
    採在巨人的肩膀上!比方說在這個產業中的大佬意見(e.g. 巴菲特給股東們的信)、產業趨勢報告等。競品分析也屬於這個研究方法的一環(競爭對手做了什麼?我們產品的優勢在哪裡?)。


對於產業報告,這是一個大坑。很敬佩那些精通產業歷史、趨勢的人。
下一篇會提到,UX 並不是「一門專業」,而是需要多個專業人才一同合作。這些專業人才包含行銷、商業、IT資訊、設計、心理學等等。

因此,想邀請讀到這裡的你,能不能推薦在您領域中較知名的產業報告,或是資訊媒體可以讓大家進一步挖掘的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uby Cheng的沙龍
60會員
38內容數
台大心理系學生,在腦神經文獻、fMRI影像中心流轉後,覺得離「人」越來越疏遠。從新定位自己喜歡心理的原因後,以更貼近人性的UX為自學目標,此專題整理我在YouTube、edX、coursera上的課程,以及過去大學課堂上的內容,希望透過輸出,更進一步參透這個結合設計、心理學、美學、統計學(?) 的神祕領域。
Ruby Che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23
今天要來整理 Figma的免費課程!傳送門 Figma 是個很好用的製圖工具, 但在真正用 Figma 畫 UIUX時,最重要的第一步是「知道這個專案的目的」。 Wireframes 產品框線圖 Figma 可以用來畫 Wireframes 就像在寫文章一樣先有大鋼,再填內容。在做產品
Thumbnail
2023/12/23
今天要來整理 Figma的免費課程!傳送門 Figma 是個很好用的製圖工具, 但在真正用 Figma 畫 UIUX時,最重要的第一步是「知道這個專案的目的」。 Wireframes 產品框線圖 Figma 可以用來畫 Wireframes 就像在寫文章一樣先有大鋼,再填內容。在做產品
Thumbnail
2023/12/12
設計思考的流程很多人都聽過,這個方法可以被用在許多地方,但說到底內容包含甚麼?怎麼用在 UX 設計,或是人生設計中?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設計思考的大原則 提倡瘋狂且跳脫常規的想法。 沒有壞點子。你永遠不知道一個好點子會從哪裡冒出來。 確保每個人都感到舒適、自由發表自己的想法。 依靠彼此
Thumbnail
2023/12/12
設計思考的流程很多人都聽過,這個方法可以被用在許多地方,但說到底內容包含甚麼?怎麼用在 UX 設計,或是人生設計中?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設計思考的大原則 提倡瘋狂且跳脫常規的想法。 沒有壞點子。你永遠不知道一個好點子會從哪裡冒出來。 確保每個人都感到舒適、自由發表自己的想法。 依靠彼此
Thumbnail
2023/12/11
本篇內容整理至edX UX Design 免費線上課程。 我們在這個免費線上課程的第三章囉!沒有看過第二章的話,請見之前發布過的文章: Innovations 三種不同形式的創新 在UX領域研究中,會碰到這三種不同形式的創新 Incremental Innovation 漸進式創新 隨著
Thumbnail
2023/12/11
本篇內容整理至edX UX Design 免費線上課程。 我們在這個免費線上課程的第三章囉!沒有看過第二章的話,請見之前發布過的文章: Innovations 三種不同形式的創新 在UX領域研究中,會碰到這三種不同形式的創新 Incremental Innovation 漸進式創新 隨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本篇內容整理至edX UX Design 免費線上課程。 我們在這個免費線上課程的第三章囉!沒有看過第二章的話,請見之前發布過的文章: Innovations 三種不同形式的創新 在UX領域研究中,會碰到這三種不同形式的創新 Incremental Innovation 漸進式創新 隨著
Thumbnail
本篇內容整理至edX UX Design 免費線上課程。 我們在這個免費線上課程的第三章囉!沒有看過第二章的話,請見之前發布過的文章: Innovations 三種不同形式的創新 在UX領域研究中,會碰到這三種不同形式的創新 Incremental Innovation 漸進式創新 隨著
Thumbnail
這篇要整理 UX領域中常見的研究方法。 方法很多,寫太長易獨性低,使用者體驗會很差XD, 所以分成上下兩篇,請見下回分解~ 本篇內容整理至edX UX Research 免費線上課程,
Thumbnail
這篇要整理 UX領域中常見的研究方法。 方法很多,寫太長易獨性低,使用者體驗會很差XD, 所以分成上下兩篇,請見下回分解~ 本篇內容整理至edX UX Research 免費線上課程,
Thumbnail
2022年底我在陪實戰營同學如火如荼的討論 Demoday ,他們即將要在一群產業專家以及資深產品人的面前介紹歷經十二週的學習與專案實作之後,他們對於線上教育產業的用戶研究洞察。 在討論的過程有許多大卡關的時刻,比方說洞察到的用戶困境與商業目標要怎麼連結起來,這兩個概念距離太遙遠了。 ​一位學員問我
Thumbnail
2022年底我在陪實戰營同學如火如荼的討論 Demoday ,他們即將要在一群產業專家以及資深產品人的面前介紹歷經十二週的學習與專案實作之後,他們對於線上教育產業的用戶研究洞察。 在討論的過程有許多大卡關的時刻,比方說洞察到的用戶困境與商業目標要怎麼連結起來,這兩個概念距離太遙遠了。 ​一位學員問我
Thumbnail
今年我們家實習生執行了一個訪談計畫,要去研究 UX 的自學者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在聆聽幾場訪談後,我更明確感受到許多朋友對於 UX 領域有這麼多方法論,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學習的焦慮。 其中一個核心關鍵,也包括囫圇吞棗了這麼多理論方法之後,不知道該如何用一個作品來表達出來。 我認為在這個過程中,我
Thumbnail
今年我們家實習生執行了一個訪談計畫,要去研究 UX 的自學者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在聆聽幾場訪談後,我更明確感受到許多朋友對於 UX 領域有這麼多方法論,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學習的焦慮。 其中一個核心關鍵,也包括囫圇吞棗了這麼多理論方法之後,不知道該如何用一個作品來表達出來。 我認為在這個過程中,我
Thumbnail
Foundations of User Experience (UX) Design -Week 4 常見的UX研究方法 --- Primary research : 透過訪談、問卷調查、可用性研究直接透過使用者接收訊息。 --- Secondary research : 彙整書籍、文章等訊息收集而
Thumbnail
Foundations of User Experience (UX) Design -Week 4 常見的UX研究方法 --- Primary research : 透過訪談、問卷調查、可用性研究直接透過使用者接收訊息。 --- Secondary research : 彙整書籍、文章等訊息收集而
Thumbnail
最近我們家的實習生開始在進行 UX 學習者問卷調查,我自己也很期待實習生們最後會如何收斂整理出結果,所以就忍不住偷看了一些大家的回答。今天想要先回應一部分問卷的回覆中,經常被提到的 UX 學習痛點,例如: 學了許多UX方法但不確定使用時機、覺得不容易評估UX設計/學習成效
Thumbnail
最近我們家的實習生開始在進行 UX 學習者問卷調查,我自己也很期待實習生們最後會如何收斂整理出結果,所以就忍不住偷看了一些大家的回答。今天想要先回應一部分問卷的回覆中,經常被提到的 UX 學習痛點,例如: 學了許多UX方法但不確定使用時機、覺得不容易評估UX設計/學習成效
Thumbnail
一個UX設計師在成長過程中,除了設計思維的提升外,對於細節的掌握也需要特別的注意,尤其交付Wireframe和UI Flow時。一個系統化的自查表可以避免許多曾犯的錯誤ㄧ再發生,減少設計稿來回次數,也不用再穿防彈衣跟開發技術人員討論了。
Thumbnail
一個UX設計師在成長過程中,除了設計思維的提升外,對於細節的掌握也需要特別的注意,尤其交付Wireframe和UI Flow時。一個系統化的自查表可以避免許多曾犯的錯誤ㄧ再發生,減少設計稿來回次數,也不用再穿防彈衣跟開發技術人員討論了。
Thumbnail
現實生活中的工作所做的產品,常常受限於老闆所想要的、或是某個客戶說想要什麼功能,就會照著這樣的需求去做設計開發。 而實際上打造成功的產品也是這樣的流程嗎?這是我一直很好奇的領域,成功打造出讓用戶愛不釋手、解決用戶問題、讓用戶生活更便利快樂的產品,從發想到設計是怎麼做的呢
Thumbnail
現實生活中的工作所做的產品,常常受限於老闆所想要的、或是某個客戶說想要什麼功能,就會照著這樣的需求去做設計開發。 而實際上打造成功的產品也是這樣的流程嗎?這是我一直很好奇的領域,成功打造出讓用戶愛不釋手、解決用戶問題、讓用戶生活更便利快樂的產品,從發想到設計是怎麼做的呢
Thumbnail
在工作和生活的各種層面,我們都有可能會遭遇問題,而問題要如何迎刃而解,往往是讓人費神又絞盡腦汁。在這個時代,解決陌生問題已經成為了一項重要技能,甚至可能是這個變化無常的時代對於我們的基本要求。而該如何透過一些系統化的方式或框架解決問題呢?以下是我在跨領域問題分析與解決的課程中的一些反思,希望能對閱
Thumbnail
在工作和生活的各種層面,我們都有可能會遭遇問題,而問題要如何迎刃而解,往往是讓人費神又絞盡腦汁。在這個時代,解決陌生問題已經成為了一項重要技能,甚至可能是這個變化無常的時代對於我們的基本要求。而該如何透過一些系統化的方式或框架解決問題呢?以下是我在跨領域問題分析與解決的課程中的一些反思,希望能對閱
Thumbnail
「設計思考」是一個「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方法,透過從使用者的需求出發,來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而藉由這個方法所討論出的產品,也能透過不斷的測試與反覆修正,順利的設計出最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產品。
Thumbnail
「設計思考」是一個「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方法,透過從使用者的需求出發,來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而藉由這個方法所討論出的產品,也能透過不斷的測試與反覆修正,順利的設計出最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產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