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面試作品集中展現 UX 思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今年我們家實習生執行了一個訪談計畫,要去研究 UX 的自學者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在聆聽幾場訪談後,我更明確感受到許多朋友對於 UX 領域有這麼多方法論,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學習的焦慮。

其中一個核心關鍵,也包括囫圇吞棗了這麼多理論方法之後,不知道該如何用一個作品來表達出來。

我認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似乎遺忘了學習 UX 的核心目的。

如果從用途理論來看,企業希望雇用對 UX 學有專精的人,是希望他們做好什麼事情呢?

如果是軟體公司,那麼這個句型會是這樣:

  • 當「產品服務進行規劃時」
  • 我想要「獲得讓使用者好用、容易理解的服務方式」
  • 這樣我可以「創造價值,幫助商業模式成功」

上述這三段句子,我們最容易陶醉滿足於「讓使用者好用易學的方式」,忘記要「創造價值幫助商業成功」,不知道要規劃什麼樣的「產品服務」。

▋先談「讓使用者好用易學的方式」 ▋

雖然 UX 的方法論這麼多,但基礎中的基礎其實來自於使用者測試,或者說「易用性測試」的觀察。

畢竟 UX 的核心理念是以使用者為中心來進行設計,因此在設計產品或服務的過程,持續觀察用戶以及獲得回饋,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許多朋友在籌備作品集的過程中,容易遭遇的門檻也在這一關,因為不知道該如何蒐集使用者的回饋,以致於作品中的用戶純粹來自於個人發想,或者頂多身邊友人的意見。

讓我再重新正向表述一次:如果你希望在作品集中表達自己具備 UX 能力,獲得目標受眾的回饋是最重要的事情。

即使只是簡單的 10 分鐘測試,或者快速的游擊訪談內容,都好過於停留在自己的腦內發想。

▋再來談談「創造價值幫助商業成功」 ▋

通常以求職為目的的朋友,學習一段時間之後準備了作品集四處投履歷,爭取到了面試機會時,有機會在被業界的面試官打槍的過程意識到「創造價值,幫助商業模式成功」的重要性。

只是商業模式的範圍這麼廣闊,到底該如何表達呢?

最基本的步驟其實就是去研究你即將要去面試的公司,他們到底是從事什麼樣的生意?

你不需要了解他們的財報,但至少要分析出他們的受眾,為什麼這些目標族群選擇了這間公司的產品或服務,而不是別家呢?

許多擔任面試官經驗都會苦笑說,常常遇到面試者到了面試當天才第一次聽說公司名字,根本不了解這個產業在幹嘛。

其實回到求職者的立場,我也會建議應該要在面試前了解一下即將要面試的公司,到底是在什麼樣的產業,是如何做這個生意的。

對於工作者來說,最害怕的事情是「從事沒有意義的工作」。

如果只是求一份穩定的工作,坦白說 UX 相關職涯才被發明沒多久,走在前面的前輩也還在茫然探索中,一點都不算是穩定的工作。

我會建議,要尋找每一份工作對自己職業生涯的意義,除了錢以外,你還想從這份工作中獲得什麼呢?

有了意義作為指引,如此一來,你的熱情才具備了發揮的空間。

▋最後想跟你聊「產品思維」 ▋

求職前的作品集準備中,最簡單也最困難的就是「構思一個專案」了。

通常從這邊可以看出社會觀察與商業嗅覺的程度。

有個流傳在學生創業比賽中的笑話是這樣說的:「學生在校園中生活經驗有限,所以辦創業比賽,每年都會出現的題目不是訂便當、訂飲料就是作平台。」

洞察市場的需求本來就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任何我們覺得理所當然應該要這樣做的生意,只要它現在還不存在,通常就有無法存在的客觀條件。

有許多朋友在這邊會走歪了,籌備作品的時候,不小心跑去閱讀了許多創業領域的文章,那些寫給新創事業創業者讀的文章,裡面有許多百花齊放的未驗證商模,讀起來令人興奮。

請注意,那些都是「未驗證」的商業模式,所以才叫新創事業。

你不需要為了準備作品集而跑去創業,你需要的只是練習「產品思維」的方法。

如果從最簡單的描述來說,產品思維就是:「把問題的解決方案產品化」

這段話要拆成三個關鍵字來看「問題」、「解決方案」、「產品化」。

假設你要開瓶啤酒,如果這世上還沒有發明開瓶器,有人可能會用湯匙來開,有人用桌角來開,你發現這樣的世界真是不方便,應該要有一個解決方案來處理啤酒瓶很難開的問題。

於是你設計一個工具,即使是力氣很小的人,也可以輕鬆的打開金屬蓋,這就變成了產品。

像這樣,尋找這個世界上存在的「問題」,試著將解決方案產品化,就是產品思維的展現。

換到作品集上面來說,你也可以去觀察「現在已經存在的問題」別人是怎麼解決的?

重新用你學到的 UX 方法,把別人已經「產品化」的解決方案,重新定義問題,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是一種作品。

把目前已經產品化的解決方案,換成另一種目標族群,重新識別他們的問題,也是一種作品。

俗話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你不一定要百分之百從零開始構思一個專案,更多時候只要重新分析現有的市場與產品,練習換掉其中的前提假設以及目標族群,就可以產生令人眼中為之一亮的新作品了。

同時也你會發現,在這個過程中,你也更深入了解這樣的產品解決了什麼有價值的問題,於是你也滿足了「創造價值,幫助商業成功」的這個練習目標。

以上關於作品集該如何展現 UX 思維的想法,分享給有需要的你參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獸群之心 / Soking的沙龍
82會員
47內容數
以一個資深網路產品設計師的眼光,討論網路思維、產品思維以及心理學如何幫助我們了解這個世界。
2023/06/02
其實在與客戶開顧問會議的時候,我常常會勸客戶不要輕易發動用戶研究,而是應該回歸到基本的問題定義,那就是我們現在希望解決產品發展過程的什麼問題? 我想透過這篇文章來思考整理,我對於用戶研究在什麼時機發動,對於產品服務的發展會是更明確的效益與用途。 從商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我通常會以這幾點作評估基礎...
2023/06/02
其實在與客戶開顧問會議的時候,我常常會勸客戶不要輕易發動用戶研究,而是應該回歸到基本的問題定義,那就是我們現在希望解決產品發展過程的什麼問題? 我想透過這篇文章來思考整理,我對於用戶研究在什麼時機發動,對於產品服務的發展會是更明確的效益與用途。 從商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我通常會以這幾點作評估基礎...
2023/05/26
前陣子我在回顧過去幾年合作過的企業,重新思考他們是在什麼情況下察覺自己需要尋找外部的體驗設計團隊協助,希望透過這篇文章疏理自己的觀點,也分享給你。 ​我發現可以用三個問題作為分析的角度,來評估這個議題...
2023/05/26
前陣子我在回顧過去幾年合作過的企業,重新思考他們是在什麼情況下察覺自己需要尋找外部的體驗設計團隊協助,希望透過這篇文章疏理自己的觀點,也分享給你。 ​我發現可以用三個問題作為分析的角度,來評估這個議題...
2023/05/21
先前在訓練我們家的新人 UX 設計師如何帶領客戶進行設計思考工作坊,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新鮮的嘗試,引導別人如何進行工作坊引導,這在語言與概念上有著遞迴的樂趣。 觀察我們家新人如何出包,與他一起覆盤的過程,也讓我建構了「原來這些概念需要特別提醒」的 Tips,因此本文想跟你分享我的觀察。
2023/05/21
先前在訓練我們家的新人 UX 設計師如何帶領客戶進行設計思考工作坊,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新鮮的嘗試,引導別人如何進行工作坊引導,這在語言與概念上有著遞迴的樂趣。 觀察我們家新人如何出包,與他一起覆盤的過程,也讓我建構了「原來這些概念需要特別提醒」的 Tips,因此本文想跟你分享我的觀察。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次繼續來分享「 風格是一種商機 」,這本書第三章的內容,在閱讀的過程我會用自己的角度來劃出我需要的重點,同時也分享自身的經驗與看法,期望這樣的分享能夠讓您對這本書更有興趣。
Thumbnail
這次繼續來分享「 風格是一種商機 」,這本書第三章的內容,在閱讀的過程我會用自己的角度來劃出我需要的重點,同時也分享自身的經驗與看法,期望這樣的分享能夠讓您對這本書更有興趣。
Thumbnail
2022年底我在陪實戰營同學如火如荼的討論 Demoday ,他們即將要在一群產業專家以及資深產品人的面前介紹歷經十二週的學習與專案實作之後,他們對於線上教育產業的用戶研究洞察。 在討論的過程有許多大卡關的時刻,比方說洞察到的用戶困境與商業目標要怎麼連結起來,這兩個概念距離太遙遠了。 ​一位學員問我
Thumbnail
2022年底我在陪實戰營同學如火如荼的討論 Demoday ,他們即將要在一群產業專家以及資深產品人的面前介紹歷經十二週的學習與專案實作之後,他們對於線上教育產業的用戶研究洞察。 在討論的過程有許多大卡關的時刻,比方說洞察到的用戶困境與商業目標要怎麼連結起來,這兩個概念距離太遙遠了。 ​一位學員問我
Thumbnail
今年我們家實習生執行了一個訪談計畫,要去研究 UX 的自學者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在聆聽幾場訪談後,我更明確感受到許多朋友對於 UX 領域有這麼多方法論,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學習的焦慮。 其中一個核心關鍵,也包括囫圇吞棗了這麼多理論方法之後,不知道該如何用一個作品來表達出來。 我認為在這個過程中,我
Thumbnail
今年我們家實習生執行了一個訪談計畫,要去研究 UX 的自學者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在聆聽幾場訪談後,我更明確感受到許多朋友對於 UX 領域有這麼多方法論,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學習的焦慮。 其中一個核心關鍵,也包括囫圇吞棗了這麼多理論方法之後,不知道該如何用一個作品來表達出來。 我認為在這個過程中,我
Thumbnail
大多數的人初次跟 UIUX 設計師合作時,總是摸不著頭緒,不知道實際上軟體領域的設計師們所產出的設計究竟該從什麼標準來討論。 而「設計師」這個名稱,讓人聯想到的幾乎都是「視覺設計」、「平面設計」的工作內容,例如廣告 Banner 的設計、名片的設計、Logo 或企業識別的品牌設計等。 老實說,就連剛
Thumbnail
大多數的人初次跟 UIUX 設計師合作時,總是摸不著頭緒,不知道實際上軟體領域的設計師們所產出的設計究竟該從什麼標準來討論。 而「設計師」這個名稱,讓人聯想到的幾乎都是「視覺設計」、「平面設計」的工作內容,例如廣告 Banner 的設計、名片的設計、Logo 或企業識別的品牌設計等。 老實說,就連剛
Thumbnail
最近負責的專案還在發散摸索期,有很多待確認待驗證的題目,討論過程中不停來回。在跟其他 UX 設計師討論過後,推薦閱讀《商業思維構想》這本書,思考新創公司或 MVP 推出時的商業模式思考。 以下紀錄我在書中獲得的啟發。 跨職能的驗證團隊,讓實驗不只發生在某個部門 實驗與驗證,不只有在 UX 可以做
Thumbnail
最近負責的專案還在發散摸索期,有很多待確認待驗證的題目,討論過程中不停來回。在跟其他 UX 設計師討論過後,推薦閱讀《商業思維構想》這本書,思考新創公司或 MVP 推出時的商業模式思考。 以下紀錄我在書中獲得的啟發。 跨職能的驗證團隊,讓實驗不只發生在某個部門 實驗與驗證,不只有在 UX 可以做
Thumbnail
最近我們家的實習生開始在進行 UX 學習者問卷調查,我自己也很期待實習生們最後會如何收斂整理出結果,所以就忍不住偷看了一些大家的回答。今天想要先回應一部分問卷的回覆中,經常被提到的 UX 學習痛點,例如: 學了許多UX方法但不確定使用時機、覺得不容易評估UX設計/學習成效
Thumbnail
最近我們家的實習生開始在進行 UX 學習者問卷調查,我自己也很期待實習生們最後會如何收斂整理出結果,所以就忍不住偷看了一些大家的回答。今天想要先回應一部分問卷的回覆中,經常被提到的 UX 學習痛點,例如: 學了許多UX方法但不確定使用時機、覺得不容易評估UX設計/學習成效
Thumbnail
一個UX設計師在成長過程中,除了設計思維的提升外,對於細節的掌握也需要特別的注意,尤其交付Wireframe和UI Flow時。一個系統化的自查表可以避免許多曾犯的錯誤ㄧ再發生,減少設計稿來回次數,也不用再穿防彈衣跟開發技術人員討論了。
Thumbnail
一個UX設計師在成長過程中,除了設計思維的提升外,對於細節的掌握也需要特別的注意,尤其交付Wireframe和UI Flow時。一個系統化的自查表可以避免許多曾犯的錯誤ㄧ再發生,減少設計稿來回次數,也不用再穿防彈衣跟開發技術人員討論了。
Thumbnail
現實生活中的工作所做的產品,常常受限於老闆所想要的、或是某個客戶說想要什麼功能,就會照著這樣的需求去做設計開發。 而實際上打造成功的產品也是這樣的流程嗎?這是我一直很好奇的領域,成功打造出讓用戶愛不釋手、解決用戶問題、讓用戶生活更便利快樂的產品,從發想到設計是怎麼做的呢
Thumbnail
現實生活中的工作所做的產品,常常受限於老闆所想要的、或是某個客戶說想要什麼功能,就會照著這樣的需求去做設計開發。 而實際上打造成功的產品也是這樣的流程嗎?這是我一直很好奇的領域,成功打造出讓用戶愛不釋手、解決用戶問題、讓用戶生活更便利快樂的產品,從發想到設計是怎麼做的呢
Thumbnail
加入商業思維學院3個月,就能把學到的東西運用在工作中。而6個月後參加產品經理學習營,還入圍Final Pitch拿到嘖嘖 Manny 老師的評審最愛獎,因此想和大家分享! 推薦給這些朋友: 持續在設計領域努力,最近卻有點茫然 對產品有熱情,卻找不到機會實 過去買線上課的糟糕經驗,導致現在購課都很猶豫
Thumbnail
加入商業思維學院3個月,就能把學到的東西運用在工作中。而6個月後參加產品經理學習營,還入圍Final Pitch拿到嘖嘖 Manny 老師的評審最愛獎,因此想和大家分享! 推薦給這些朋友: 持續在設計領域努力,最近卻有點茫然 對產品有熱情,卻找不到機會實 過去買線上課的糟糕經驗,導致現在購課都很猶豫
Thumbnail
不論是哪一種設計師,每一個人找工作時,都絕對需要一份作品集,來向面試官、主管闡述你過去的經驗與能力。但對於非本科系或是轉職的人,並沒有過去學生時期所累積的作品。因此在學習新技能時,同時也要考量如何能夠有產出,以至於未來在尋找工作時,讓公司知道你目前的能力所在。 在製作作品集前,我們必須先要有「作品」
Thumbnail
不論是哪一種設計師,每一個人找工作時,都絕對需要一份作品集,來向面試官、主管闡述你過去的經驗與能力。但對於非本科系或是轉職的人,並沒有過去學生時期所累積的作品。因此在學習新技能時,同時也要考量如何能夠有產出,以至於未來在尋找工作時,讓公司知道你目前的能力所在。 在製作作品集前,我們必須先要有「作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