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X Design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篇內容整理至edX UX Design 免費線上課程。

我們在這個免費線上課程的第三章囉!沒有看過第二章的話,請見之前發布過的文章:


我們在第三章了!

我們在第三章了!

Innovations 三種不同形式的創新

在UX領域研究中,會碰到這三種不同形式的創新

  1. Incremental Innovation 漸進式創新
    隨著產品被越來越多人使用,有各種不同的顧客反饋,使產品能不斷改善及更新
  2. Radical Innovation 激進式(重大性)創新
    利基於現有市場上,對於產品技術做出全面性的創新。
    許多時候,這種創新滿足了許多未開發的需求(e.g. 在手機尚未問世之前,誰會知道自己需要「手機」?)
  3. Disruptive Innovation 破壞式創新
    來自於低階市場或新市場,一開始訴諸低階或未被滿足的消費者,後來移往主流市場,並漸漸取代舊有市場 (參考自經理人)。

Co-Design in UX Design (UXD)

UX 設計是一個跨領域的學門,範圍涵蓋了心理學、市場行銷、商業、科技等等,有時候還會需要借助使用者的視角,從他們的角度看產品功能(在產品設計時有使用者的加入是更好的做法,畢竟產出來的東西就是希望使用者能買單嘛)。

有點類似PM(產品經理)的角色,在思考UX design的時候,設計師要從不同利害關係人來思考。從商業角度看,產品是否能營利(viability);從技術角度來看,產品是否能被做出來(feasibility);從使用者角度來看,產品是否易用性高、吸引人(usability & desirability)?

中間的交集(甜蜜點)就是創新設計可以發揮的地方

中間的交集(甜蜜點)就是創新設計可以發揮的地方

以下是UX designer在著手研究之前可以探討的問題:

針對 Viability

  • 這個專案在財務上可行嗎?
  • 這個新增功能如何符合產品願景和公司目標?

針對 Feasibility

  • 我們有多少時間來設計和創建這個產品?
  • 這個流程中還需要包含哪些其他人?

針對 Usability & Desirability

  • 這個功能對消費者對產品本身的滿意度會有什麼影響?
  • 我們希望創造怎樣深刻的記憶?

根據以上這些問題,團隊中的所有人需聚在一起討論(kick-off meeting 啟動大會),並在會議過程中討論專案的進行。待所有人達成共識後,須建立一份 3 頁左右的設計簡介( the UX design brief),包含產品內容(功能性與美感)、工作時程以及預算。


在研究使用者體驗的時候,有以下這些工具:

Persona 人物誌

包含名字、圖片、引言(能凸顯這個人的特點)、目標、動機、行為、痛點、需求跟期望、接觸點(形塑顧客服務體驗的任何機會)等等。

Empty Persona Template

Empty Persona Template

Empathy Map 同理心地圖

會在產品設計前做的步驟。

raw-image
  • THINKS & FEELS: 使用者的想法跟感受(e.g. 這就是為什麼我購買了這個產品;我原本希望它能表現出這種方式)。
  • USES: 使用者要完成這個任務需要什麼工具?
  • DOES: 使用者做了甚麼行動,說了什麼話?肢體語言也包含在內。也可以提及過去的經驗。
  • SEES & HEARS: 使用者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說出來的話 (e.g. "我想要一些可靠的東西")
  • PAINS & GAINS: 使用者在使用系統或產品時遇到的痛苦或摩擦點,以及他或她希望從中獲得的利益或好處。

常見的問題有(參考自):

Empathy Map Example Buying a TV

Empathy Map Example Buying a TV


Experience Map & Customer Journey Map

以圖像化的方式來了解使用者在使用產品、服務時的體驗過程,包含四個面向:(動作)、感覺(情緒高低起伏的曲線圖)和機會(指說有那些可以改進的地方)。

註:我覺得 Experience Map & Customer Journey Map 這兩個蠻像的,我分不出差別...。然後網路上有很多模板可以用!


Service Blueprint 服務藍圖

分成前台(使用者可見、互動的內容)、後台。

服務藍圖描繪了使用者與產品、服務互動時所經歷的事情(前台),以及組織內支援該服務的不同要素間的關係(後台)。

例子比方說:


以上,分享給大家!

這邊提供理論上的架構,如果有機會真正的在實戰中用出來才會讓這些工具更有價值呢!但我其實不太知道該去哪裡找能實戰的機會(?) 如果您有資源,知道可以怎麼累積專案的話,可以分享給大家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uby Cheng的沙龍
60會員
38內容數
台大心理系學生,在腦神經文獻、fMRI影像中心流轉後,覺得離「人」越來越疏遠。從新定位自己喜歡心理的原因後,以更貼近人性的UX為自學目標,此專題整理我在YouTube、edX、coursera上的課程,以及過去大學課堂上的內容,希望透過輸出,更進一步參透這個結合設計、心理學、美學、統計學(?) 的神祕領域。
Ruby Che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23
今天要來整理 Figma的免費課程!傳送門 Figma 是個很好用的製圖工具, 但在真正用 Figma 畫 UIUX時,最重要的第一步是「知道這個專案的目的」。 Wireframes 產品框線圖 Figma 可以用來畫 Wireframes 就像在寫文章一樣先有大鋼,再填內容。在做產品
Thumbnail
2023/12/23
今天要來整理 Figma的免費課程!傳送門 Figma 是個很好用的製圖工具, 但在真正用 Figma 畫 UIUX時,最重要的第一步是「知道這個專案的目的」。 Wireframes 產品框線圖 Figma 可以用來畫 Wireframes 就像在寫文章一樣先有大鋼,再填內容。在做產品
Thumbnail
2023/12/12
設計思考的流程很多人都聽過,這個方法可以被用在許多地方,但說到底內容包含甚麼?怎麼用在 UX 設計,或是人生設計中?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設計思考的大原則 提倡瘋狂且跳脫常規的想法。 沒有壞點子。你永遠不知道一個好點子會從哪裡冒出來。 確保每個人都感到舒適、自由發表自己的想法。 依靠彼此
Thumbnail
2023/12/12
設計思考的流程很多人都聽過,這個方法可以被用在許多地方,但說到底內容包含甚麼?怎麼用在 UX 設計,或是人生設計中?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設計思考的大原則 提倡瘋狂且跳脫常規的想法。 沒有壞點子。你永遠不知道一個好點子會從哪裡冒出來。 確保每個人都感到舒適、自由發表自己的想法。 依靠彼此
Thumbnail
2023/12/08
若還沒有看過上篇(講Secondary Data)的話,請見這裡。 延續分析方法,這次要講的是Primary Data。 Primary Data Qualitative Data Collection Interviews and Focus Groups 訪談及焦點團體 相比於量化研究,
Thumbnail
2023/12/08
若還沒有看過上篇(講Secondary Data)的話,請見這裡。 延續分析方法,這次要講的是Primary Data。 Primary Data Qualitative Data Collection Interviews and Focus Groups 訪談及焦點團體 相比於量化研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本篇內容整理至edX UX Design 免費線上課程。 我們在這個免費線上課程的第三章囉!沒有看過第二章的話,請見之前發布過的文章: Innovations 三種不同形式的創新 在UX領域研究中,會碰到這三種不同形式的創新 Incremental Innovation 漸進式創新 隨著
Thumbnail
本篇內容整理至edX UX Design 免費線上課程。 我們在這個免費線上課程的第三章囉!沒有看過第二章的話,請見之前發布過的文章: Innovations 三種不同形式的創新 在UX領域研究中,會碰到這三種不同形式的創新 Incremental Innovation 漸進式創新 隨著
Thumbnail
這篇要整理 UX領域中常見的研究方法。 方法很多,寫太長易獨性低,使用者體驗會很差XD, 所以分成上下兩篇,請見下回分解~ 本篇內容整理至edX UX Research 免費線上課程,
Thumbnail
這篇要整理 UX領域中常見的研究方法。 方法很多,寫太長易獨性低,使用者體驗會很差XD, 所以分成上下兩篇,請見下回分解~ 本篇內容整理至edX UX Research 免費線上課程,
Thumbnail
如果說徵才與留才是企業永遠的難題,那麼創新(Innovation)與敏捷(Agile)就是企業持續成長的永遠難題。若企業無法持續創新或缺乏市場機會的敏感度,就容易被時間去證明是否具備長期的價值。創新對企業最重要的兩個目的無非是「創造市場重新分配的機會」並「解決企業營收與獲利持續成長的問題」。
Thumbnail
如果說徵才與留才是企業永遠的難題,那麼創新(Innovation)與敏捷(Agile)就是企業持續成長的永遠難題。若企業無法持續創新或缺乏市場機會的敏感度,就容易被時間去證明是否具備長期的價值。創新對企業最重要的兩個目的無非是「創造市場重新分配的機會」並「解決企業營收與獲利持續成長的問題」。
Thumbnail
科技創新與產品開發的過程,是所有希望在產業領域內創造價值的人都需要深入理解的。 掌握這個過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如何為用戶創建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 在我參與UCLA Trustworthy AI Lab產品開發的過程中,我深入了解了,要將合成數據結合進入社會,改善人類隱私權,其中關於產品設計的三
Thumbnail
科技創新與產品開發的過程,是所有希望在產業領域內創造價值的人都需要深入理解的。 掌握這個過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如何為用戶創建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 在我參與UCLA Trustworthy AI Lab產品開發的過程中,我深入了解了,要將合成數據結合進入社會,改善人類隱私權,其中關於產品設計的三
Thumbnail
我們一直在討論創新的重要性,印象中勇敢的創新者必將收穫滿滿如馬斯克、貝佐斯。但,事實上有更多創新都還沒來得及綻放就黯然凋零。我最近重讀劉潤的「每個人的商學院」略有所感,一個足夠創新的商品要能成功走到最後一步被大眾市場接受,需要歷經五段週期的千錘百鍊,而每一段要面對的消費者都是迥然不同的類型,要學會把
Thumbnail
我們一直在討論創新的重要性,印象中勇敢的創新者必將收穫滿滿如馬斯克、貝佐斯。但,事實上有更多創新都還沒來得及綻放就黯然凋零。我最近重讀劉潤的「每個人的商學院」略有所感,一個足夠創新的商品要能成功走到最後一步被大眾市場接受,需要歷經五段週期的千錘百鍊,而每一段要面對的消費者都是迥然不同的類型,要學會把
Thumbnail
最近我們家的實習生開始在進行 UX 學習者問卷調查,我自己也很期待實習生們最後會如何收斂整理出結果,所以就忍不住偷看了一些大家的回答。今天想要先回應一部分問卷的回覆中,經常被提到的 UX 學習痛點,例如: 學了許多UX方法但不確定使用時機、覺得不容易評估UX設計/學習成效
Thumbnail
最近我們家的實習生開始在進行 UX 學習者問卷調查,我自己也很期待實習生們最後會如何收斂整理出結果,所以就忍不住偷看了一些大家的回答。今天想要先回應一部分問卷的回覆中,經常被提到的 UX 學習痛點,例如: 學了許多UX方法但不確定使用時機、覺得不容易評估UX設計/學習成效
Thumbnail
加入商業思維學院3個月,就能把學到的東西運用在工作中。而6個月後參加產品經理學習營,還入圍Final Pitch拿到嘖嘖 Manny 老師的評審最愛獎,因此想和大家分享! 推薦給這些朋友: 持續在設計領域努力,最近卻有點茫然 對產品有熱情,卻找不到機會實 過去買線上課的糟糕經驗,導致現在購課都很猶豫
Thumbnail
加入商業思維學院3個月,就能把學到的東西運用在工作中。而6個月後參加產品經理學習營,還入圍Final Pitch拿到嘖嘖 Manny 老師的評審最愛獎,因此想和大家分享! 推薦給這些朋友: 持續在設計領域努力,最近卻有點茫然 對產品有熱情,卻找不到機會實 過去買線上課的糟糕經驗,導致現在購課都很猶豫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文章為:UI/UX哪裡不同?白話文一次搞懂UX/UI。 1.UX 和UI有什麼不一樣? 2.UX:使用者體驗 User Experience 3.UI:使用者介面 User Interface 4.UX 和UI如何影響彼此? 5.UX 和UI職能大不同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文章為:UI/UX哪裡不同?白話文一次搞懂UX/UI。 1.UX 和UI有什麼不一樣? 2.UX:使用者體驗 User Experience 3.UI:使用者介面 User Interface 4.UX 和UI如何影響彼此? 5.UX 和UI職能大不同
Thumbnail
疫情當下,一直在苦惱要如何讓自己的事業能夠創新嗎?歡迎來看這一篇文章
Thumbnail
疫情當下,一直在苦惱要如何讓自己的事業能夠創新嗎?歡迎來看這一篇文章
Thumbnail
《人本×互動設計》有溫度的思考,讓設計滿足使用需求 發布第一篇《【UI閱讀筆記】UI設計大進擊!》文章時,因為有讀者在Dcard反映《操作介面設計模式》對新手來說還是太難了!並推薦了另一本《人本×互動設計》給我做參考(真的很想好好謝謝他讓我遇到這麼棒的一本書!),就這樣,這篇文章就誕生啦🎉。
Thumbnail
《人本×互動設計》有溫度的思考,讓設計滿足使用需求 發布第一篇《【UI閱讀筆記】UI設計大進擊!》文章時,因為有讀者在Dcard反映《操作介面設計模式》對新手來說還是太難了!並推薦了另一本《人本×互動設計》給我做參考(真的很想好好謝謝他讓我遇到這麼棒的一本書!),就這樣,這篇文章就誕生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