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人工智慧進行績效評估的利與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人工智慧(AI)在企業管理中扮演日益關鍵的角色。例如,全球第二大葡萄酒與烈酒生產集團法國保樂力加公司(Pernod Ricard)使用AI提供銷售人員專業建議,提高效率和決策品質。運用AI提供銷售人員專業建議,以提升效率和決策品質。同樣地,全球第五大製藥廠賽諾菲(Sanofi)則借助AI優化並整合各部門KPI,打造智慧KPI體系。這些例子突顯了AI在企業營運中的優勢和應用價值。

在人力資源方面,創業平台助能(Enaible)透過AI系統,自動化追蹤遠程工作員工的工作流程,給予生產力評分,並提供優化工作流程效率的方法。

然而,使用AI進行績效評估時常引發爭議。相對於經理人,AI系統能夠綜合龐大數據,提供更準確的評估與建議,以提升工作效益。然而,員工可能因為感受到監控而對企業產生不信任感,進而降低其工作表現。

部署效應與披露效應

2021年6月,《策略管理評論》(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刊登了一篇題為〈人工智慧反饋的雙面效應:部署與揭露效應對員工績效的影響〉(The Janus fac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eedback: Deployment versus disclosure effects on employee performance)的文章。該研究由南洋理工大學助理教授佟思亮(Siliang (Jack) Tong)與其研究團隊,深入探討了使用AI進行績效評估所帶來的正反兩面效應。

該研究將AI提供較準確建議而產生的正面效益稱為「部署效應」,將員工知道公司使用AI進行評估而產生的負面情感稱為「披露效應」。研究與一家大型金融服務公司進行合作實驗,隨機讓AI或經理人進行評估回饋,同時隨機告知員工此回饋是由AI還是經理人生成。

實驗顯示,使用AI反饋能提供更高品質、更廣泛且深入的回饋,推動員工工作績效上升12.9%。然而,在告知是由AI生成的情況下,員工對反饋缺乏信任,並感受到被替代的風險,進而降低學習和工作成果(-5.4%)。披露效應的負面影響會隨著員工資歷的增加而減輕。

因此,對於任期較短的員工,企業可將AI定位為數位助理,提供建設性建議,再由經理人告知,以協作方式創造更大效益。

研究估計,披露效應的損失約相當於AI產生價值的一半。企業需量化正負面效應的真實數據,了解員工潛在的心理因素,透過政策、工具或教育訓練等方式尋找減緩披露效應的解決方案。

--

黃揚博(政大企研碩士、識商創辦人)、羅凱揚(台科大企管博士)

資料來源:Tong, S., Jia, N., Lou, X., & Fang, Z. (2021). The Janus fac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eedback: Deployment versus disclosure effects on employee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42(9), 1600–1630.

► 歡迎加入Line交流社群,獲取更多知識:

https://line.me/ti/g2/a2QRj--XfM3FRZBOZpB4rdJGravtdpVOeSLBpQ?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識商的沙龍
18會員
72內容數
AI轉型策略、AI商業思維,帶你從宏觀的角度看AI
識商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2/04
瑞典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Stockholm School of Economics)助理教授卡佳·艾諾拉(Katja Einola)等人在2022年10月的《人力資源管理期刊》(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好朋友還是壞工具?探索人類和人工智慧在工作場所生態系
2024/02/04
瑞典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Stockholm School of Economics)助理教授卡佳·艾諾拉(Katja Einola)等人在2022年10月的《人力資源管理期刊》(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好朋友還是壞工具?探索人類和人工智慧在工作場所生態系
2024/01/20
紐約大學商學院的卡倫·安東尼(Callen Anthony)教授等學者於2023年9月在《組織科學》(Organization Science)期刊中發表文章,題為〈與AI協作:採取系統觀點探索未來的工作〉("Collaborating" with AI: Taking a System View
2024/01/20
紐約大學商學院的卡倫·安東尼(Callen Anthony)教授等學者於2023年9月在《組織科學》(Organization Science)期刊中發表文章,題為〈與AI協作:採取系統觀點探索未來的工作〉("Collaborating" with AI: Taking a System View
2024/01/09
本文延續先前刊登於《服務研究期刊》(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的論文《使用人工智慧執行服務》(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Service),該論文建立了四種AI類型的框架,包括機械型AI、分析型AI、直覺型AI和共鳴型AI。基於這個框架,我們將
Thumbnail
2024/01/09
本文延續先前刊登於《服務研究期刊》(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的論文《使用人工智慧執行服務》(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Service),該論文建立了四種AI類型的框架,包括機械型AI、分析型AI、直覺型AI和共鳴型AI。基於這個框架,我們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AI 的應用已經成為企業管理的重點。本文探討 AI 的三層次應用,包括如何與團隊協作提升工作表現、融合好奇心與同理心,以及恆毅力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時,分析 Apple Intelligence 及其策略,瞭解 AI 背後的機會與挑戰,讓企業在這個數據驅動的時代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AI 的應用已經成為企業管理的重點。本文探討 AI 的三層次應用,包括如何與團隊協作提升工作表現、融合好奇心與同理心,以及恆毅力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時,分析 Apple Intelligence 及其策略,瞭解 AI 背後的機會與挑戰,讓企業在這個數據驅動的時代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激烈的商業環境中,企業領導人無不尋求提高效率和生產力的新方法。人工智慧(AI)正逐漸成為他們的首選工具。 從自動化日常任務到提升決策質量,AI正在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使員工能夠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更具創造性和戰略性的工作中。這篇文章將探討AI如何減少工作勞累,並分析企業如何利用這一技術優勢。
Thumbnail
激烈的商業環境中,企業領導人無不尋求提高效率和生產力的新方法。人工智慧(AI)正逐漸成為他們的首選工具。 從自動化日常任務到提升決策質量,AI正在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使員工能夠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更具創造性和戰略性的工作中。這篇文章將探討AI如何減少工作勞累,並分析企業如何利用這一技術優勢。
Thumbnail
AI的功能包山包海的,想與之匹敵,恐怕就是趕緊找出,它還無法勝任的縫隙;再不然,就是快速跑到它前頭吧!
Thumbnail
AI的功能包山包海的,想與之匹敵,恐怕就是趕緊找出,它還無法勝任的縫隙;再不然,就是快速跑到它前頭吧!
Thumbnail
若不想被AI取代,可以從AI和人力的差異性來評估,試著盤點一下我們所擁有的優勢有哪些? 持續精進、發揮所長到AI無法追趕的地步
Thumbnail
若不想被AI取代,可以從AI和人力的差異性來評估,試著盤點一下我們所擁有的優勢有哪些? 持續精進、發揮所長到AI無法追趕的地步
Thumbnail
ChatGPT僅推出不到兩個月,用戶數已突破1億,突顯科技飛速進步。特別是人工智慧(AI)的發展,使得員工面臨持續學習新技能的壓力。 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保羅·萊昂納迪教授與十家在AI領域卓越表現的企業攜手合作三年,共同研發出一套名為「STEP」的策略框架:劃分工作(Segmentation)、
Thumbnail
ChatGPT僅推出不到兩個月,用戶數已突破1億,突顯科技飛速進步。特別是人工智慧(AI)的發展,使得員工面臨持續學習新技能的壓力。 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保羅·萊昂納迪教授與十家在AI領域卓越表現的企業攜手合作三年,共同研發出一套名為「STEP」的策略框架:劃分工作(Segmentation)、
Thumbnail
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和愛立信研究中心的研究發現,企業在導入人工智慧(AI)時,會面對技術、組織和文化三方面的挑戰,該研究並就這三項挑戰提出建議。 1.技術層面 企業在導入AI時,面對技術挑戰,需要提升AI工具的使用品質。如何選擇適當的AI工具、提高AI工具的可用性、改善資料存取方式、優化演
Thumbnail
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和愛立信研究中心的研究發現,企業在導入人工智慧(AI)時,會面對技術、組織和文化三方面的挑戰,該研究並就這三項挑戰提出建議。 1.技術層面 企業在導入AI時,面對技術挑戰,需要提升AI工具的使用品質。如何選擇適當的AI工具、提高AI工具的可用性、改善資料存取方式、優化演
Thumbnail
在2023年11月的《哈佛商業評論》中,一篇題為《如何利用生成人工智慧》(How to Capitalize on Generative AI)的文章詳細探討了企業如何有效運用生成式人工智慧(也被稱為生成式AI)。 作者麻省理工學院首席研究科學家麥克・菲安德魯(McAfee, Andrew)等人提
Thumbnail
在2023年11月的《哈佛商業評論》中,一篇題為《如何利用生成人工智慧》(How to Capitalize on Generative AI)的文章詳細探討了企業如何有效運用生成式人工智慧(也被稱為生成式AI)。 作者麻省理工學院首席研究科學家麥克・菲安德魯(McAfee, Andrew)等人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