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明日,又明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本也是群友推的小說,非常的美式,有很多美國的元素在,主要是個結合電玩開發以及各種議題的小說,不生硬而且情節發展的節奏很好,確實有種沉浸遊戲感,會讓人忍不住讀完。

電玩的發展想必每個人都多少有點經驗,小時的Game boy、紅白機、乃至於各種店家外面的快打旋風等大型機台,都是童年經驗中唾手可得的。算是不擅長遊戲,也因此沒有沉迷各種遊戲,反而比較喜歡閱讀,但對於這樣的故事,仍然可以跟著作者的節奏,回想起那些玩電動帶來的刺激感,和看到高手破關,也很想學會各種技巧的回憶。最經典的馬力歐,要坐上旗子才能拿高分,從來不知道要按鈕衝刺後再跳,直到某次看到其他人玩才知道原來如此,這些遊戲機制的設計,就像是人生中不同的關卡,沒有攻略的時代,只能靠運氣摸索,或者等待高手解謎。

大學生一起創業追夢,那可真是美好的想像。從小開始的偶遇、誤會分開又再度相遇,讓主角們聚在一起,開發起新遊戲,坐上創業的雲霄飛車,得到金主的資助,成為名遊戲的設計師,這些經驗若都發生在20多歲,那是少年得志,但也可能因為人生的經驗和電玩的經驗終究不同,各種決定、爭執開啟了不同的篇章,起起伏伏的各款遊戲銷售,和不斷翻新的遊戲創作,改變了主角們,也寫下電玩發展的歷史。當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一旦產生連結,主角們要面對的,就不只是遊戲開發,還有遊戲者的體驗與現實世界虛實難分,價值觀衝突所帶來的各種正面、負面效應。

個人的成長背景不同,經驗不同,造成了價值觀的差異。那些可能產生的摩擦,都可能形成更大的誤會。人生嘗試的成本很難估計,有時高,有時低。千金難買早知道,藥房沒賣後悔藥。愛一個人,終究是說出口的勝率高,但說出口的成本,卻不是每個人都負擔的起,承受得住。

設計遊戲的過程像是全能者視角,又像創造一個新世界。遊戲者進入遊戲之後,就成了另一個遊戲中的角色,可以和現實脫離,也可以讓自己有另一個人設、甚至不同的人生感。書中的主角們穿梭於虛實之間,面對著各樣的問題,有時遁逃,有時讓那些現實世界擺脫不了的問題回到虛擬世界解決。遊戲體驗豐富了遊戲者的感受,但虛實之間的往來,也不都是好事。分不開二者的人,把遊戲設計者的規則當作破壞現實世界運作穩定的人,除之而後快。遊戲終究是遊戲,或許能帶入一些現實世界暫時實現不了的烏托邦、價值觀,透過遊戲機制的設計,讓人們可以暫時離開現實世界的煩悶。但那些是好,哪些又是不該容忍的底線,遊戲設計無法決定,他們也只是人,也會死。也許遊戲可以暫存,回到上個停留點重來,但人生呢?當然沒有這個機制。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登出就再也沒有回頭。但遊戲不同,你可以一再嘗試,直到你再也不進入伺服器。

推薦也喜歡沉浸入小說情節的朋友,這本書有趣、精彩且情節緊湊,你可以像打電玩一樣,破關、前進,也可以回到上一個存檔點,試著想自己會怎麼進行。只要不闔上,遊戲總可以打開支線,進行B計畫,讓不可能在腦中轉一遍。封面是神奈川衝浪裡的像素版一隅,至於為何,等大家進小說找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蔡書評的沙龍
100會員
526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老蔡書評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熱門到需要放下其他的熱門圖書,公共圖書館的排隊人數排到天荒地老,但也確實談到了許多很生活的主題,很深刻的摸索、認識自己,談論習慣和自處、自在。 這本書處理的主題其實不容易,自己是一個頗個人的話題,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議題,很難一概而論,所以只能泛泛而談,而且容易流於說了等於沒說。但這書就把一些比較常見
Thumbnail
2025/04/28
熱門到需要放下其他的熱門圖書,公共圖書館的排隊人數排到天荒地老,但也確實談到了許多很生活的主題,很深刻的摸索、認識自己,談論習慣和自處、自在。 這本書處理的主題其實不容易,自己是一個頗個人的話題,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議題,很難一概而論,所以只能泛泛而談,而且容易流於說了等於沒說。但這書就把一些比較常見
Thumbnail
2025/04/25
是先看完《你在暗中守護我》才回頭看這本散文,可以看得出這本偏青澀,偏那種說不上的直男風格,有一種直拗,是頗為幸運才能寫得出這些。那些細膩的描述著生命中曾經有才的友人過客一般的經過身旁,也許也是宇宙的一部分,從某個角度看,都是燦燦閃耀。 籃球和棒球真的都是熱門到不行的運動,男生打籃球、喜歡棒球都不難
Thumbnail
2025/04/25
是先看完《你在暗中守護我》才回頭看這本散文,可以看得出這本偏青澀,偏那種說不上的直男風格,有一種直拗,是頗為幸運才能寫得出這些。那些細膩的描述著生命中曾經有才的友人過客一般的經過身旁,也許也是宇宙的一部分,從某個角度看,都是燦燦閃耀。 籃球和棒球真的都是熱門到不行的運動,男生打籃球、喜歡棒球都不難
Thumbnail
2025/04/24
已經很久沒看字這麼少的書,要不是群組友人分享看了動畫,可能也不會找書來看。老實說覺得可能每個人看完會有不同的感想,也會因為個人經驗有不同的投射,這就是圖像小說有趣的地方。 這絕對是個虛構的故事。以一年的時間,說著一個動物和無生物如何相遇、分離然後又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好像再度相遇的故事。你以為人生中錯
Thumbnail
2025/04/24
已經很久沒看字這麼少的書,要不是群組友人分享看了動畫,可能也不會找書來看。老實說覺得可能每個人看完會有不同的感想,也會因為個人經驗有不同的投射,這就是圖像小說有趣的地方。 這絕對是個虛構的故事。以一年的時間,說著一個動物和無生物如何相遇、分離然後又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好像再度相遇的故事。你以為人生中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一本也是群有推的小說,非常的美式,有很多美國的元素在,主要是個結合電玩開發以及各種議題的小說,不生硬而且情節發展的節奏很好,確實有種沉浸遊戲感,會讓人忍不住讀完。 電玩的發展想必每個人都多少有點經驗,小時的Game boy、紅白機、乃至於各種店家外面的快打旋風等大型機台,都是童年經驗中唾手可得的。
Thumbnail
一本也是群有推的小說,非常的美式,有很多美國的元素在,主要是個結合電玩開發以及各種議題的小說,不生硬而且情節發展的節奏很好,確實有種沉浸遊戲感,會讓人忍不住讀完。 電玩的發展想必每個人都多少有點經驗,小時的Game boy、紅白機、乃至於各種店家外面的快打旋風等大型機台,都是童年經驗中唾手可得的。
Thumbnail
《明日,明日,又明日》大概是近幾週討論度最高的小說作品,不只經常出現在各大評論及創作分享空間,其中更是幾乎沒有負評。如同書腰上的這段文字,它所訴說的其實還是關於「愛」的這個萬年老梗,只是加入了電玩遊戲的元素;但僅僅是因為這個不同,就足以讓它如同遊戲般,衍伸出與眾不同的動人情節。
Thumbnail
《明日,明日,又明日》大概是近幾週討論度最高的小說作品,不只經常出現在各大評論及創作分享空間,其中更是幾乎沒有負評。如同書腰上的這段文字,它所訴說的其實還是關於「愛」的這個萬年老梗,只是加入了電玩遊戲的元素;但僅僅是因為這個不同,就足以讓它如同遊戲般,衍伸出與眾不同的動人情節。
Thumbnail
當許多人都給某本書一致好評時,若實際看完覺得「還不錯!」,那也很難說不是從眾心態的緣故; 但當周遭的人都大力盛讚某本書超棒時,若實際看完仍覺得「超好看!」,那這本書絕對是不可多得的神作。  《明日,明日,又明日》就是這樣的一本書!
Thumbnail
當許多人都給某本書一致好評時,若實際看完覺得「還不錯!」,那也很難說不是從眾心態的緣故; 但當周遭的人都大力盛讚某本書超棒時,若實際看完仍覺得「超好看!」,那這本書絕對是不可多得的神作。  《明日,明日,又明日》就是這樣的一本書!
Thumbnail
人生如「戲」,但電玩遊戲所在意的「消除生命的有限」,跨越了這框限,對應於山姆和莎蒂相遇之初的感觸:只要還活著,人生是很長的。又投射到山姆和莎蒂初次合作設計遊戲時的撞牆期:莎蒂覺得這種懸而不決的階段很有壓力,山姆則完全不這麼認為。他想,現在這一刻最棒的就是一切都還有可能。雖然我不太玩電玩遊戲,但是作者
Thumbnail
人生如「戲」,但電玩遊戲所在意的「消除生命的有限」,跨越了這框限,對應於山姆和莎蒂相遇之初的感觸:只要還活著,人生是很長的。又投射到山姆和莎蒂初次合作設計遊戲時的撞牆期:莎蒂覺得這種懸而不決的階段很有壓力,山姆則完全不這麼認為。他想,現在這一刻最棒的就是一切都還有可能。雖然我不太玩電玩遊戲,但是作者
Thumbnail
本書前段佈局主要在介紹"什麼是遊戲化"及對日常生活將造成的"影響力",藉由穿插案例的方式描繪遊戲化的概念;後半部則是我認為本書精華之處,提供"實踐遊戲化"的歩驟及手段。
Thumbnail
本書前段佈局主要在介紹"什麼是遊戲化"及對日常生活將造成的"影響力",藉由穿插案例的方式描繪遊戲化的概念;後半部則是我認為本書精華之處,提供"實踐遊戲化"的歩驟及手段。
Thumbnail
雖然不是標準的遊戲愛好者,看書的時間也超過玩遊戲的時間。但不得不說能夠創造沉浸式體驗的精神時光屋,肯定都是厲害的角色。這本書是電玩迷的歷史故事,說起電玩的演進,包含軟體和硬體的部分。而不那麼喜歡遊戲的人,也可以從歷史脈絡的梳理中,得到許多樂趣。
Thumbnail
雖然不是標準的遊戲愛好者,看書的時間也超過玩遊戲的時間。但不得不說能夠創造沉浸式體驗的精神時光屋,肯定都是厲害的角色。這本書是電玩迷的歷史故事,說起電玩的演進,包含軟體和硬體的部分。而不那麼喜歡遊戲的人,也可以從歷史脈絡的梳理中,得到許多樂趣。
Thumbnail
從70年代起,電子遊戲就已悄悄的在街邊的電動間出現。   當時的遊戲,和流氓,不良少年總是劃上等號。筆者在七   歲時,曾為了偷偷到電動間打小精靈,被媽媽用水管抽,   還在祖宗牌位前罰跪。   不要笑!這種事是真的。後來我就真的不敢去電動間了。   到了十一二歲,進入80年代,apple2電腦
Thumbnail
從70年代起,電子遊戲就已悄悄的在街邊的電動間出現。   當時的遊戲,和流氓,不良少年總是劃上等號。筆者在七   歲時,曾為了偷偷到電動間打小精靈,被媽媽用水管抽,   還在祖宗牌位前罰跪。   不要笑!這種事是真的。後來我就真的不敢去電動間了。   到了十一二歲,進入80年代,apple2電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