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文明的人:席德・梅爾回憶錄——將6000年人類文明史裝進電玩裡的傳奇遊戲設計大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雖然不是標準的遊戲愛好者,看書的時間也超過玩遊戲的時間。但不得不說能夠創造沉浸式體驗的精神時光屋,肯定都是厲害的角色。這本書是電玩迷的歷史故事,說起電玩的演進,包含軟體和硬體的部分。而不那麼喜歡遊戲的人,也可以從歷史脈絡的梳理中,得到許多樂趣。

精神時光屋是動漫迷和遊戲迷的共通語言,本來是七龍珠裡的練功場,一種台下十年功在時光屋一次濃縮的概念。而打電動有時被當作沉迷也是因為每一個再一回合消耗的回合時間,體感的時間流和實際時間流逝完全不等同。明明打開遊戲的時候才晚上,沒想到一打完覺得很累,就是個一轉眼就天亮說早安之類。雖然二回寫碩論的經驗也有種進入心流狀態,打開論文檔趕進度一下就天亮,但應該是跟打電動不太一樣。

從模擬飛行遊戲開始,成名的遊戲在那個個人電腦不發達的年代,透過不成熟的拷貝技術,沒辦法量化生產和大規模行銷時期開始,不斷的開發出讓人著迷的遊戲。從大企業到拉斯維加斯開會開始的遊戲起頭,中間經歷過許多新創公司的建立、轉手和重起爐灶,把改進遊戲體驗和不斷嘗試的過程逐一記錄下來,分享給讀者,讓人重溫電玩的過去,也帶到近來線上遊戲的發展。

沒有想過的是,這本書除了電玩之外,還有與音樂家巴哈有關的橋段。儘管這是不那麼成功的遊戲開發,但關於巴哈的故事,是第一次從電玩設計者的角度切入,也佩服他如此認識過去。其他像是火車大亨和海盜的遊戲設計,也都和他的閱讀經驗、人生經驗有關,那些深刻的觀察和生動的經驗,讓他能夠更成功地創造出讓人著迷的遊戲。

能夠正向的看待各樣的挫折,書中多數是正面的敘述。幽微的部分儘管有,也是輕描淡寫的帶過。要帶給別人快樂其實沒那麼容易,作者也說他當然也能選擇把焦點放在許多不怎麼愉快的事情上,但他認為他能夠創造這麼多迷人遊戲的理由,就在他把注意力放在這些美好的經驗上。

他對電腦的想像影響了他設計遊戲的邏輯,包含了許多對遊戲者的觀察以及分析。能夠成功的設計遊戲,並且翻譯成多國語言確實拓展了遊戲的影響力,從遊戲中獲得的並不是只是模擬,更是找到主角位置的機會,當然這也是遊戲令人著迷的地方。他對遊戲者的觀察恰切的是遊戲設計成功的理由,而這些或許也是許多教育者沒有認真從工作中發掘的細節。

不管在遊戲或人生中都大概是如此,成功和失敗都有諸多理由。作為遊戲設計師,他所下的註解是人生就和遊戲設計一樣:必須找到樂趣。很多事或許不盡如預期,通常也無法在起頭就預測到結果,萬一是不好的結果,建議不要因為喜歡開始的那個點子就腦衝堅持,反而是藉由已知的是,發揮創造力改變。花時間找到可能,並且讓每個決定都是有趣的決定,或許就會比較容易走到終點。

推薦給喜歡玩遊戲以及不懂身邊為何有沉迷遊戲者的朋友,這本書讓你知道其實設計遊戲的人也是充滿創意。在部分章節後面有成就解鎖的註腳,應該就是設計給讀者的彩蛋吧!頗有趣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蔡書評的沙龍
101會員
538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老蔡書評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熱門到需要放下其他的熱門圖書,公共圖書館的排隊人數排到天荒地老,但也確實談到了許多很生活的主題,很深刻的摸索、認識自己,談論習慣和自處、自在。 這本書處理的主題其實不容易,自己是一個頗個人的話題,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議題,很難一概而論,所以只能泛泛而談,而且容易流於說了等於沒說。但這書就把一些比較常見
Thumbnail
2025/04/28
熱門到需要放下其他的熱門圖書,公共圖書館的排隊人數排到天荒地老,但也確實談到了許多很生活的主題,很深刻的摸索、認識自己,談論習慣和自處、自在。 這本書處理的主題其實不容易,自己是一個頗個人的話題,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議題,很難一概而論,所以只能泛泛而談,而且容易流於說了等於沒說。但這書就把一些比較常見
Thumbnail
2025/04/25
是先看完《你在暗中守護我》才回頭看這本散文,可以看得出這本偏青澀,偏那種說不上的直男風格,有一種直拗,是頗為幸運才能寫得出這些。那些細膩的描述著生命中曾經有才的友人過客一般的經過身旁,也許也是宇宙的一部分,從某個角度看,都是燦燦閃耀。 籃球和棒球真的都是熱門到不行的運動,男生打籃球、喜歡棒球都不難
Thumbnail
2025/04/25
是先看完《你在暗中守護我》才回頭看這本散文,可以看得出這本偏青澀,偏那種說不上的直男風格,有一種直拗,是頗為幸運才能寫得出這些。那些細膩的描述著生命中曾經有才的友人過客一般的經過身旁,也許也是宇宙的一部分,從某個角度看,都是燦燦閃耀。 籃球和棒球真的都是熱門到不行的運動,男生打籃球、喜歡棒球都不難
Thumbnail
2025/04/24
已經很久沒看字這麼少的書,要不是群組友人分享看了動畫,可能也不會找書來看。老實說覺得可能每個人看完會有不同的感想,也會因為個人經驗有不同的投射,這就是圖像小說有趣的地方。 這絕對是個虛構的故事。以一年的時間,說著一個動物和無生物如何相遇、分離然後又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好像再度相遇的故事。你以為人生中錯
Thumbnail
2025/04/24
已經很久沒看字這麼少的書,要不是群組友人分享看了動畫,可能也不會找書來看。老實說覺得可能每個人看完會有不同的感想,也會因為個人經驗有不同的投射,這就是圖像小說有趣的地方。 這絕對是個虛構的故事。以一年的時間,說著一個動物和無生物如何相遇、分離然後又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好像再度相遇的故事。你以為人生中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一本也是群有推的小說,非常的美式,有很多美國的元素在,主要是個結合電玩開發以及各種議題的小說,不生硬而且情節發展的節奏很好,確實有種沉浸遊戲感,會讓人忍不住讀完。 電玩的發展想必每個人都多少有點經驗,小時的Game boy、紅白機、乃至於各種店家外面的快打旋風等大型機台,都是童年經驗中唾手可得的。
Thumbnail
一本也是群有推的小說,非常的美式,有很多美國的元素在,主要是個結合電玩開發以及各種議題的小說,不生硬而且情節發展的節奏很好,確實有種沉浸遊戲感,會讓人忍不住讀完。 電玩的發展想必每個人都多少有點經驗,小時的Game boy、紅白機、乃至於各種店家外面的快打旋風等大型機台,都是童年經驗中唾手可得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將會介紹我對於遊戲企劃師,有哪些理解以及自學的幾條方向。
Thumbnail
這篇文章將會介紹我對於遊戲企劃師,有哪些理解以及自學的幾條方向。
Thumbnail
《世紀帝國》系列   我們這次要討論的系列是著名的即時戰略遊戲《世紀帝國》系列。雖然它遠遠不是最早的即時戰略遊戲,卻是台灣以及世界上許許多多電腦遊戲玩家的童年回憶。也是人們想起即時戰略遊戲時,一定不會錯過的代表性遊戲。就讓我們一起聊聊這款在許多電腦玩家心目中無可取代的有趣作品吧!
Thumbnail
《世紀帝國》系列   我們這次要討論的系列是著名的即時戰略遊戲《世紀帝國》系列。雖然它遠遠不是最早的即時戰略遊戲,卻是台灣以及世界上許許多多電腦遊戲玩家的童年回憶。也是人們想起即時戰略遊戲時,一定不會錯過的代表性遊戲。就讓我們一起聊聊這款在許多電腦玩家心目中無可取代的有趣作品吧!
Thumbnail
前言   這篇文章將會介紹遊戲是怎麼樣的東西,魅力在哪裡,有什麼定位。 遊戲設計師   首先,我要提一件事情,無論你的職務或分工屬於企劃、程式、美術中的哪一個環節,你都會是一名遊戲設計師,你需要對遊戲元素有一定程度了解,否則最後你可能覺得...自己就像一個打工人。   身為遊戲設計師,或者說...一
Thumbnail
前言   這篇文章將會介紹遊戲是怎麼樣的東西,魅力在哪裡,有什麼定位。 遊戲設計師   首先,我要提一件事情,無論你的職務或分工屬於企劃、程式、美術中的哪一個環節,你都會是一名遊戲設計師,你需要對遊戲元素有一定程度了解,否則最後你可能覺得...自己就像一個打工人。   身為遊戲設計師,或者說...一
Thumbnail
這是《遊戲設計的藝術》書籍的內容分享文章【第 1 篇】,裡頭我會簡單分享我的所見所聞。 內容大綱: ■ 「遊戲設計師根本不在乎遊戲,它只是達到目的的手段。」 ■ 「觀察他人的反應,客觀剖析這些情感。」 ■ 「設計桌遊之前,先思考遊戲的精髓體驗。」
Thumbnail
這是《遊戲設計的藝術》書籍的內容分享文章【第 1 篇】,裡頭我會簡單分享我的所見所聞。 內容大綱: ■ 「遊戲設計師根本不在乎遊戲,它只是達到目的的手段。」 ■ 「觀察他人的反應,客觀剖析這些情感。」 ■ 「設計桌遊之前,先思考遊戲的精髓體驗。」
Thumbnail
雖然不是標準的遊戲愛好者,看書的時間也超過玩遊戲的時間。但不得不說能夠創造沉浸式體驗的精神時光屋,肯定都是厲害的角色。這本書是電玩迷的歷史故事,說起電玩的演進,包含軟體和硬體的部分。而不那麼喜歡遊戲的人,也可以從歷史脈絡的梳理中,得到許多樂趣。
Thumbnail
雖然不是標準的遊戲愛好者,看書的時間也超過玩遊戲的時間。但不得不說能夠創造沉浸式體驗的精神時光屋,肯定都是厲害的角色。這本書是電玩迷的歷史故事,說起電玩的演進,包含軟體和硬體的部分。而不那麼喜歡遊戲的人,也可以從歷史脈絡的梳理中,得到許多樂趣。
Thumbnail
「遊戲設計師的目標是什麼?」答案乍看之下很明顯:遊戲設計師的目標就是設計遊戲。但這麼想就錯了。
Thumbnail
「遊戲設計師的目標是什麼?」答案乍看之下很明顯:遊戲設計師的目標就是設計遊戲。但這麼想就錯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