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AI創造行銷策略優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台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的黃明蕙教授專注於人工智慧(AI)商務策略的研究。她在《行銷科學學報》(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發表了一篇名為《AI行銷戰略框架》(A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marketing)的論文,深入探討了人工智慧在行銷領域中的策略應用理論。

該研究分類AI為以下三種主要類型:

1.機械型AI(Mechanical AI) 機械型AI的主要目標是自動化重複性工作,提供統一的標準化流程。舉例來說,透過機器人自動化包裝、無人機分發食物,以及實現自動化翻譯等方式,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保持一致性。

2.思考型AI(Thinking AI) 思考型AI通過識別資料中的模式或規律,提出新的結論或做出決策。這些資料通常傾向於非結構化,例如文字、語音和面部辨識等。藉由模式辨識,個人化(Personalization)行銷成為可能。例如,Netflix運用AI辨識使用者的觀影喜好,發展出個人化的推薦系統。

3.感覺型AI(Feeling AI) 感覺型AI與人類進行雙向互動,分析人類的情感和感受,提供更具人情味的體驗。這種技術常應用在需要情感辨識和溝通互動的領域,如客戶滿意度和投訴管理。感覺型AI使這些功能更加關係化(Relationalization),同時增進互動體驗。

AI的分類主要取決於其應用目的,而一個技術應用可能包含多種不同類型的元素。例如,用於辨識個人的面部辨識屬於思考型AI;若用於辨識情緒狀態,則屬於感覺型AI。然而,該研究指出,目前具有實質感受能力的AI尚未真正實現。現階段的感覺型AI實踐是透過思考型AI來分析情感資料,然後與人類進行雙向互動。

該研究制定了一個包含三個階段的行銷戰略框架(如圖1),分別為:行銷研究階段、行銷策略階段和行銷行動階段,同時考察了三種AI類型在每個階段的潛在應用。

圖1 人工智慧與策略行銷決策

圖1 人工智慧與策略行銷決策

1.行銷研究階段

該研究指出,在此階段,可以運用機械型AI進行資料收集,思考型AI進行市場分析,以及感覺型AI進行客戶理解。

企業可以透過機械型AI,將內外部資料的收集和追蹤的過程自動化,提升資料搜集的效率和完整度。

同時,透過思考型AI識別市場結構與趨勢,有助於發展深入的洞見。以時尚品牌Gap為例,該品牌運用AI預測時尚趨勢,以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

最後,企業可以運用感覺型AI來深入了解現有和潛在客戶的需求,透過互動和情感分析更全面地理解客戶。

2.行銷策略階段

該研究指出,若企業欲採用資料驅動的STP(Segmentation、Targeting、Positioning)分析,AI能成為實現這目標的強力工具。

首先,企業可運用機械型AI將整體市場的區隔(Segmentation)過程自動化,將其區隔為眾多擁有獨特需求的市場。AI的靈活性及資料挖掘能力能揭示人類難以察覺的模式,為區隔市場奠定基礎。舉例而言,透過AI分析貸款請求,將借款人區分為良好客戶與風險客戶。

其次,企業可運用思考型AI整合產業知識與多方資料,向行銷經理推薦最適合的「目標市場」(Targeting),並針對該市場進行建模預測。例如,AI可協助找出客戶保留計畫中主要流失客群的特徵。

最後,「定位(Positioning)」階段涉及與客戶的交流,透過促銷廣告和口號建立情感聯繫或品牌認知,如Nike的「Just do it」。企業可利用感覺型AI分析情感資料,協助打造與目標客戶共鳴的口號。

然而,該研究也提到,定位同時需要判斷、直覺和創造力,而創造力不僅與新穎性有關,還包括社會接受程度。儘管現今AI在創作過程中的參與日益增多,然而讓AI創造出既能被社會接受又具有戰略相關性的新穎想法,仍有相當大的挑戰。

3.行銷行動階段

該研究指出,在傳統的行銷4P(Product、Price、Place、Promotion)架構中,行銷人員有機會思考如何透過引入三種類型的AI以提升效益。

在產品(Product)方面,包括:產品設計、品牌建構和顧客服務等層面。舉例而言,在產品生產和服務流程上,企業可運用機械型AI實現自動化,同時透過思考型AI的認知技術促進產品研發,例如實時監控產品製造過程。最後,透過感覺型AI與客戶互動,迅速獲得第一手客戶反饋,以便快速進行產品迭代。

在價格(Price)方面,企業可利用機械型AI自動進行價格更改,利用思考型AI進行個性化定價,並透過感覺型AI進行價格談判。

在通路(Place)方面,包括通路前後端和物流等方面。以物流為例,企業可運用機械型AI實現物流和交付的自動化,同時追蹤產品在供應鏈中的位置。透過思考型AI創造個人購物助理,協助查詢產品狀態;利用感覺型AI偵測服務互動中的情緒指標。

在促銷(Promotion)方面,包括廣告和數位行銷。企業可運用機械型AI將推廣過程自動化,並利用思考型AI協助生成素材內容或激發人類創造力。另一新興方式是使用感覺型AI偵測客戶的情緒反應,即時調整促銷活動。

最後,該研究整合了三種AI類型與三種行銷階段,以協助企業深入理解AI在不同情境下的潛在應用,並提供實務操作的指引。

黃揚博(政大企研碩士、識商創辦人)、羅凱揚(台科大企管博士)

資料來源:Huang, M H., & Rust, R.T. (2021). A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marketing.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49, 30–5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識商的沙龍
18會員
72內容數
AI轉型策略、AI商業思維,帶你從宏觀的角度看AI
識商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2/04
瑞典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Stockholm School of Economics)助理教授卡佳·艾諾拉(Katja Einola)等人在2022年10月的《人力資源管理期刊》(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好朋友還是壞工具?探索人類和人工智慧在工作場所生態系
2024/02/04
瑞典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Stockholm School of Economics)助理教授卡佳·艾諾拉(Katja Einola)等人在2022年10月的《人力資源管理期刊》(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好朋友還是壞工具?探索人類和人工智慧在工作場所生態系
2024/01/20
紐約大學商學院的卡倫·安東尼(Callen Anthony)教授等學者於2023年9月在《組織科學》(Organization Science)期刊中發表文章,題為〈與AI協作:採取系統觀點探索未來的工作〉("Collaborating" with AI: Taking a System View
2024/01/20
紐約大學商學院的卡倫·安東尼(Callen Anthony)教授等學者於2023年9月在《組織科學》(Organization Science)期刊中發表文章,題為〈與AI協作:採取系統觀點探索未來的工作〉("Collaborating" with AI: Taking a System View
2024/01/09
本文延續先前刊登於《服務研究期刊》(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的論文《使用人工智慧執行服務》(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Service),該論文建立了四種AI類型的框架,包括機械型AI、分析型AI、直覺型AI和共鳴型AI。基於這個框架,我們將
Thumbnail
2024/01/09
本文延續先前刊登於《服務研究期刊》(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的論文《使用人工智慧執行服務》(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Service),該論文建立了四種AI類型的框架,包括機械型AI、分析型AI、直覺型AI和共鳴型AI。基於這個框架,我們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台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的黃明蕙教授專注於人工智慧(AI)商務策略的研究。她在《行銷科學學報》(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發表了一篇名為《AI行銷戰略框架》(A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artificial intel
Thumbnail
台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的黃明蕙教授專注於人工智慧(AI)商務策略的研究。她在《行銷科學學報》(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發表了一篇名為《AI行銷戰略框架》(A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artificial intel
Thumbnail
美國南加州大學的學者羅伯特·科齊涅茨(Robert V. Kozinets)與烏爾麗克‧格雷策爾(Ulrike Gretzel)於2021年1月在《行銷管理期刊》(Journal of Marketing)的評論中,深入探討了行銷人員在應用人工智慧(AI)時所面臨的三大重要挑戰。 挑戰一:理解困難
Thumbnail
美國南加州大學的學者羅伯特·科齊涅茨(Robert V. Kozinets)與烏爾麗克‧格雷策爾(Ulrike Gretzel)於2021年1月在《行銷管理期刊》(Journal of Marketing)的評論中,深入探討了行銷人員在應用人工智慧(AI)時所面臨的三大重要挑戰。 挑戰一:理解困難
Thumbnail
使用AI技術對中小企業(SMEs)變得愈加重要。《產業行銷管理》(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期刊於2021年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中小企業和人工智慧:B2B AI實踐的前因和後果》(SME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A
Thumbnail
使用AI技術對中小企業(SMEs)變得愈加重要。《產業行銷管理》(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期刊於2021年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中小企業和人工智慧:B2B AI實踐的前因和後果》(SME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A
Thumbnail
智能分析通常分為描述性(descriptive)、預測性(predictive)和指示性(prescriptive)三種類型。《哈佛商業評論》於2023年5月刊登了一篇名為〈行銷分析〉(Analytics for Marketers)的文章,探討了企業評估機器學習介入分析的適宜程度,以及如何選擇最適
Thumbnail
智能分析通常分為描述性(descriptive)、預測性(predictive)和指示性(prescriptive)三種類型。《哈佛商業評論》於2023年5月刊登了一篇名為〈行銷分析〉(Analytics for Marketers)的文章,探討了企業評估機器學習介入分析的適宜程度,以及如何選擇最適
Thumbnail
AI從早期學術研究進化為商業核心,正改變各行業,例如通過優化消費者體驗和提高企業效率。然而,『AI商業化』帶來的機會也伴隨著挑戰,如資料隱私問題。具體的應用包括供應鏈優化、客戶服務自動化和金融風險評估。總之,AI不僅是技術,更是現代商業的關鍵,而企業需要適應這一變革,確保在AI浪潮中受益。
Thumbnail
AI從早期學術研究進化為商業核心,正改變各行業,例如通過優化消費者體驗和提高企業效率。然而,『AI商業化』帶來的機會也伴隨著挑戰,如資料隱私問題。具體的應用包括供應鏈優化、客戶服務自動化和金融風險評估。總之,AI不僅是技術,更是現代商業的關鍵,而企業需要適應這一變革,確保在AI浪潮中受益。
Thumbnail
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首席研究科學家,安德魯.麥克費在這篇2017年發表的文章中,說明了人工智慧對於組織與企業來說,能做到、不能做到什麼,以及帶來哪些新的風險與機會?
Thumbnail
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首席研究科學家,安德魯.麥克費在這篇2017年發表的文章中,說明了人工智慧對於組織與企業來說,能做到、不能做到什麼,以及帶來哪些新的風險與機會?
Thumbnail
上一篇講到 Philip 在書中提到 Next Tech 是未來行銷趨勢,也分享了一些企業如何在行銷後端營運 (Back-Office) 中導入 AI 技術,本篇我們繼續看一下 Next Tech 在前端營運的運用,以及行銷人如何在 AI 與智慧技術的世代中存活
Thumbnail
上一篇講到 Philip 在書中提到 Next Tech 是未來行銷趨勢,也分享了一些企業如何在行銷後端營運 (Back-Office) 中導入 AI 技術,本篇我們繼續看一下 Next Tech 在前端營運的運用,以及行銷人如何在 AI 與智慧技術的世代中存活
Thumbnail
為什麼管理機器學習(ML)產品比一般軟體困難?因為開發ML產品的不確定性和可變性更高;而一般軟體工程則是為機器編寫規則,原本就有高度的確定性。而ML系統可以自行學習,所以並不需要人來編寫規則。總之,「實驗」就是開發ML產品的關鍵。
Thumbnail
為什麼管理機器學習(ML)產品比一般軟體困難?因為開發ML產品的不確定性和可變性更高;而一般軟體工程則是為機器編寫規則,原本就有高度的確定性。而ML系統可以自行學習,所以並不需要人來編寫規則。總之,「實驗」就是開發ML產品的關鍵。
Thumbnail
「今天Dcard和PTT的熱門你看了嗎」「目的地好遠喔,我們叫個Uber過去吧」,不知不覺中我們的生活已經充斥了各種新的科技服務,在台灣這座科技島上的我們永遠都不會缺乏對新科技的新聞媒體報導,而近年又以「AI」作為關鍵字加強報導,但這其中又有多少是「真」AI,實際上又能做到多少事情呢?
Thumbnail
「今天Dcard和PTT的熱門你看了嗎」「目的地好遠喔,我們叫個Uber過去吧」,不知不覺中我們的生活已經充斥了各種新的科技服務,在台灣這座科技島上的我們永遠都不會缺乏對新科技的新聞媒體報導,而近年又以「AI」作為關鍵字加強報導,但這其中又有多少是「真」AI,實際上又能做到多少事情呢?
Thumbnail
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深度學習這三個名詞,都是最近經常被提起的行話;它們彼此緊密相關,但意義又不太相同,偶爾還會被誤用。本文就用白話來說明一下,這三個奇妙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Thumbnail
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深度學習這三個名詞,都是最近經常被提起的行話;它們彼此緊密相關,但意義又不太相同,偶爾還會被誤用。本文就用白話來說明一下,這三個奇妙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