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年「媒識」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又到了歲末年終,你今年還有沒完成的計劃或理想嗎?你盤點了今年的變化和進步了嗎?

那麼,你今年檢視自己接收的資訊了嗎?

許多國家在一年的尾聲都會選出年度代表字,為即將結束的一年下註解。例如今年台灣的代表字是「缺」。各大英語權威字典也選出他們的代表字。

一起來看看吧!

媒體識讀有哪些重要名詞你知道嗎?來看看媒體識讀小辭典

authentic真實

生成式AI所產製的內容越發成熟,深偽、ChatGDP以及各類AI工具被有心人士利用,創造出煞有其事的假資訊,相信你也有所聽聞。

當假的事情有了「證據」得以佐證,事實與虛假之間的界線變得越來越模糊。

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也曾利用深假deepfake拍攝介紹該AI的影片,但觀眾看到的「唐鳳」,其實是找了演員,並利用深假變換成唐鳳的臉。

其實仔細看的話,還是能看出此人長得和唐鳳不太一樣。但相信依然可以騙到許多跟唐鳳不熟的人。

根據韋伯字典的註解,「真實」不只是針對「事件」的真實,也是針對「自我」。他們表示,今年有許多歌手例如山姆.史密斯Sam Smith和泰樂斯Taylor Swift,都表達想要找回自己的聲音authentic voice。

如今,「真實」或是「做自己」反而成了網紅爆紅的方式之一,社群軟體Be real也成為歐美青少年間熱門的社群平台。但,社群上的表演,又有誰能分清那些你根本不認識的人有多少真實和偽造呢?

hallucinate產生幻覺

  • 劍橋詞典2023年度代表字

無獨有偶,今年劍橋辭典選出的代表字也和媒體識讀有關。

"Hallucinate"原意為產生幻覺,劍橋字典將其意衍伸,形容AI創造出來真假參半的內容,讓你我相信眼前看到的就是事實全貌。

網路上不乏網紅名人翻車的事件,過去的形象是刻意經營出來的,但你我卻相信自己看到的是「事件的全貌」。然而,沒有人是上帝,沒有人可以擁有全知視角。

今年最火紅的生成式AI非ChatGPT莫屬,去年則是Midjourney。ChatGPT被發現提供錯誤資訊,甚至可以站在不同立場產出不同的事件論述。Midjourney也曾因為生產出含有錯誤內容的「新聞圖片」,例如川普被捕、教宗穿名牌,甚至AI生成的圖片得了美術展的獎項,而產生風波。

就連專業的美術評審都可以被騙,一般大眾豈不是更容易被蒙混?

得獎者認為自己實至名歸,因為他並沒有宣稱這是自己的作品,打從最初就有說是Midjourney生產而成,只是評審不知道Midjourney。

舉我阿嬤的例子,她不知道現在科技發展成熟,動畫越來越擬真,好幾次看到動畫都以為是真的,我們需要一再地告訴她那是畫的。另外,她也深信電視台的AI主播是真人。

避免「產生幻覺」的第一步,就是知己知彼。至少要知道有這些操弄手法與工具,看到資訊時,也就能多一分的懷疑。

AI人工智慧

以上描述了一些生成式AI成為有心人士利器,大量地生產完整地假資訊。

科技來自於人性,出發點都是為了便利人類。我也會利用AI,將我的文章轉譯成英文,讓我的外國朋友們也可以讀我的文章,甚至讓更多不認識的外國人認識台灣。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每次有新的生成式AI推出,都會有一波是否某些產業將沒落的討論。但我還是相信,AI是幫助你我減少作業時間,而不能完全取代。

例如線上工具幫我翻譯的英文文章,可能會誤會原本的語境,甚至生成式AI會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而這些想法可能是錯誤的,因此我事後也需要另作修改。

過去也曾經使用AI幫我寫文章,歡迎參考為什麼移工議題需要被關注?不僅是為他人謀福,更是為己

De-influence反影響

  • 柯林斯字典&牛津辭典2023年度代表字候選字

打開你的社群軟體,是否跳出許多美食、旅遊景點或是各類商品的介紹短影片呢?

這幾年來,社群成為一種行銷方式和市場,甚至透過網紅的知名度、影響力和背書,為商品代言,吹起一陣網紅行銷的風潮。

各大業者也建立起自己的社群,並使出渾身解數,發布創意好笑的行銷貼文,或者厲害一點的,成功帶起話題又不讓人覺得被推銷。以台灣來說,某間連鎖生鮮超市的社群時常成功帶起話題,我們老師也多次以他們的社群貼文做課堂範例。

但社群與網紅所帶來的消費主義,製造假性需求,讓人們常常將錢花在不需要的物品上,產生浪費。所以也興起了反網紅的聲音,呼籲廣大民眾不要購買某些特定商品,產品可能被過度誇大,購物前三思自己是否真的有需要。反對消費主義也恰巧與國際上永續倡議不謀而合,成為一潮流。

台灣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Re-think今年的專案「緣滅雙十一」或可為其中一例。

但,這顯然也是另一種形式的"influence"。

gaslighting煤氣燈效應

  • 韋伯字典2022年度代表字

相信煤氣燈效應在華文圈應該不陌生吧?不過這只是巧合,韋伯字典選擇gaslighting跟2021年底的蕾神之槌沒有關係喔!

「煤氣燈效應」來自於一部1938年的舞台劇,《煤氣燈下》(Gaslight),1944年也被改編成電影。劇中,女主角一再地被男主角否認,包含她的感知與記憶,使得女主角產生自我懷疑,不再相信自己的感官,最後精神崩潰。

gaslighting也被收入字典,並用來形容:嚴重誤導某人的行為,尤其是為了達成個人利益。

這項解釋和資訊操弄的目的相同,為了達成自己的利益,誤導和說服他人相信自己的觀點立場。有心人士藉由社群網絡,將特定觀點——或者更糟,散播假資訊——滲透進閱聽者的腦海。

若出現羊群效應,所有言論一面倒地傾向某一特定立場,導致持反對立場者不敢發表意見,怕被出征而形成沉默螺旋,那就是既得利益者的成功。

網路世界真的會影響你對現實世界的看法嗎?來看看英國脫歐的例子:
現代人該思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21世紀的21堂課》讀書筆記

Nomophobia無手機恐慌症

  • 劍橋詞典2018年度代表字

現在正在使用資訊設備看這篇文章的你,應該很難想像沒有手機、電腦、平板這類用品的生活了吧!

電子設備已然成為你的體外器官,隨時隨地都必須帶在身上。若是手機無法使用,將是一件焦慮的事。

也因為你每天都離不開手機,也透過手機悉知天下事,手機成了你最信任的夥伴,輕易地相信它為你帶來的資訊。

錯誤資訊多來自手機,但你也能透過手機查證資訊。包含比對各大新聞媒體,或是利用事實查核平台。

Post-Truth後真相

  • 牛津詞典2016年度代表字

人們相信的真實,是被「再現」的「真實」。

重新將真實編寫成故事,比未經修飾的真實更引人入勝,也容易引起共鳴。

根據《紐約時報中文網》的解釋,「後」表示某項概念越發不被重視。所謂的真實,是個人願意相信、片面選擇接收的真實。

唯有能使人相信的,才是這個時代的真相。

無所不在的媒體

過去旁聽媒觀的營隊,很喜歡其中一張簡報上的字:魚在水中游,人在媒體漫遊。

漫遊媒體宇宙營隊觀摩反思:魚在水中游,人在媒體漫遊

近期有一位目前在公視工作的紀錄片導演找到100談,目前正在洽談合作。他的媒體素養教育紀錄片也恰好以水比喻媒體,片名是《魚缸裡的自覺》。

媒體已經與生活密不可分,消遣娛樂、規劃行程和讀書工作等等,都是透過手機安排,甚至聽從演算法的建議。

正是因為離開媒體已然成為不可能的任務,所以媒體識讀也不是「重要」,而是「必要」。


歡迎分享你今年檢視資訊的經驗,或是分享你心目中的年度代表字詞喔!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讚、收藏、留言和贊助,讓我更有更新的動力!

追蹤我們:100podcast.2022
文案:Sharon

參考資料

袁齊(2023.11.28)。關鍵評論網〈《韋伯字典》2023年度代表字「authentic真實」查詢量飆升,人們不再相信自己的眼睛〉。
Engoo(2023.11.17)〈【時事英文】Cambridge Dictionary 劍橋 2023 年度字 "Hallucinate" 中文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選它?
Wilbur dictionary(27 NOV 2023).Words of the year 2023.
洪嘉蔚(2022.12.9)論壇報〈2022國際四大權威字典年度代表字出爐!不安擔憂或躺平 反應人心及社會現實
Avril Chen(2023.12.5)Vogue Taiwan〈rizz是什麼,你有嗎?2023牛津年度代表字反映Z世代影響力

推薦閱讀

田孟心(2023.2.16)天下雜誌〈研究揭露:ChatGPT如何助長虛假訊息?

有感於自己跨出舒適圈的懵懂和不安,希望有個地方可以互相交流資訊和鼓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一次很榮幸和覽作伙合作,除了介紹近期與人權相關的展覽資訊,也介紹展場裡的「再現」。
我第一次聽到印度移工的相關資訊,是11/17參加社企流舉辦的「2023NGO領袖論壇」。 論壇當中,台灣民主實驗室(doublethink Lab)共同創辦人與執行長吳銘軒提到舉辦在即的反印度移工遊行,並提出自己的質疑。包含學生如何短時間內籌組大型集會遊行(但我認為這點還是有機會的),以及印度網紅
認識的姐姐在振聲高中的媒體識讀社擔任社團指導老師。11/20這天姐姐有其他事情,所以由我來代課。 這是我第一次自己上課、第一次帶這麼多人的課、第一次教高中。 我注意到學生之間會彼此影響。若是身邊的人積極,也會跟著引起興趣;若是身邊的人興趣缺缺,他們會降低自己的好奇和積極。
每天睜開眼睛,接收來自各種不同媒體和平台的資訊,已經是我們習以為常的動作。但是,你會完全相信新聞提供的所有資訊,並且隨著媒體批判的立場同感憤慨嗎?還是心中角落出現一個微弱的聲音,問自己說:「這些都是真的嗎?」 如果你也有這種疑問,也許柏拉圖的「洞穴寓言」能夠給你一些新的想法。
這是100談邀請過去的受訪者——「欸!學文學要幹嘛!?」文學專頁的Joyce操刀撰寫的合作文,希望帶領大家進入莊子的世界,也同時思考知識傳遞過程中,或多或少的資訊操弄。 在當代萬象繽紛的資訊媒體當中,訊息的真假、精準度卻也時常更加曖昧不明,隨意重組的資訊可以將現實虛構成另一種模樣,使人迷失在絢爛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於2023年7月份,在澎湖舉辦一系列媒體素養活動。此文為團隊成員參與後之反思。
這一次很榮幸和覽作伙合作,除了介紹近期與人權相關的展覽資訊,也介紹展場裡的「再現」。
我第一次聽到印度移工的相關資訊,是11/17參加社企流舉辦的「2023NGO領袖論壇」。 論壇當中,台灣民主實驗室(doublethink Lab)共同創辦人與執行長吳銘軒提到舉辦在即的反印度移工遊行,並提出自己的質疑。包含學生如何短時間內籌組大型集會遊行(但我認為這點還是有機會的),以及印度網紅
認識的姐姐在振聲高中的媒體識讀社擔任社團指導老師。11/20這天姐姐有其他事情,所以由我來代課。 這是我第一次自己上課、第一次帶這麼多人的課、第一次教高中。 我注意到學生之間會彼此影響。若是身邊的人積極,也會跟著引起興趣;若是身邊的人興趣缺缺,他們會降低自己的好奇和積極。
每天睜開眼睛,接收來自各種不同媒體和平台的資訊,已經是我們習以為常的動作。但是,你會完全相信新聞提供的所有資訊,並且隨著媒體批判的立場同感憤慨嗎?還是心中角落出現一個微弱的聲音,問自己說:「這些都是真的嗎?」 如果你也有這種疑問,也許柏拉圖的「洞穴寓言」能夠給你一些新的想法。
這是100談邀請過去的受訪者——「欸!學文學要幹嘛!?」文學專頁的Joyce操刀撰寫的合作文,希望帶領大家進入莊子的世界,也同時思考知識傳遞過程中,或多或少的資訊操弄。 在當代萬象繽紛的資訊媒體當中,訊息的真假、精準度卻也時常更加曖昧不明,隨意重組的資訊可以將現實虛構成另一種模樣,使人迷失在絢爛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於2023年7月份,在澎湖舉辦一系列媒體素養活動。此文為團隊成員參與後之反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今年OpenAI推出GPT-4o到COMPUTEX黃仁勳旋風,AI魔力已吹進台灣每一戶人家。2024年《台北國際數位廣告節(TIDAF)》無法迴避此一趨勢,以「AI的應用」為主題,探討「AI到底可以為我們做什麼?」本屆報名人數盛況空前,無論動機是焦慮或興奮,讓我們聚在一起擁抱AI的10+2個方法。
Thumbnail
隨著2024全球最大選舉年的來臨,深偽視頻技術在政治領域的使用引發了廣泛關注。隨著深偽技術的不斷進步,教育公眾辨識和應對深偽信息的能力變得尤為重要。只有通過提高警覺性和批判性思維,公眾才能在資訊泛濫的時代中保持清醒的頭腦,確保選舉的公正和透明。
Thumbnail
2024年是一個關鍵的年,不論對於企業還是個人。受到媒光燈關注的科技案例,包含高齡化、少子化、缺工、人工智慧、ESG、新科技、永續經營等,深深地影響到了我們的生活。此外,針對僱主品牌,以及面試和入職過程中的體驗進行分享。
Thumbnail
2023年被世人稱做生成式AI世代的元年,各式各樣的AI工具不斷湧現,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本文將詳細介紹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相關知識,以及各種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實現方法。
Thumbnail
【假訊息】 根據法新社報導,2024年代表世界半數人口的國家要舉行關鍵選舉,因而被視為民主的「成敗關鍵年」。 然而新技術卻加劇假訊息/假新聞的擴散,2024年將是對人工智慧(AI)一次重大壓力測試。
Thumbnail
2023年被視為AI元年,自媒體創作因AI技術爆炸式增長。本文探討AIGC技術和個人心態的突破,以及作者在自媒體創作上的轉變和情感體驗。此外,作者分享了使用各種AI工具的樂趣和實用性,供讀者參考。
Thumbnail
2024已如清晨的黎明破曉,遙想2023年在科技業的風風雨雨也已是過往雲煙。如果說2023年台灣的代表字是「困」,那不管國內或國外科技業的市場在2023年,或許能用「亂」一字以蔽之。 原本2022年底OpenAI在推出ChatGPT時,大家還未意識到他會對個人、或企業帶來甚是劇烈的影響。202
回顧2023,曾定下婉轉表達的部分,結果,只有活用默契的婉轉。 當然,這還只是婉轉表達的其中一部分。 所以,婉轉表達的下一步,是和認知同理心有相結合性。 簡單說,就是星星兒容易出現的,〝據實以報〞旁人的特點,反而,傷了他人都不知道。 其二,就是應用行為分析的部分,做進一步的助人。 婉轉表達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今年OpenAI推出GPT-4o到COMPUTEX黃仁勳旋風,AI魔力已吹進台灣每一戶人家。2024年《台北國際數位廣告節(TIDAF)》無法迴避此一趨勢,以「AI的應用」為主題,探討「AI到底可以為我們做什麼?」本屆報名人數盛況空前,無論動機是焦慮或興奮,讓我們聚在一起擁抱AI的10+2個方法。
Thumbnail
隨著2024全球最大選舉年的來臨,深偽視頻技術在政治領域的使用引發了廣泛關注。隨著深偽技術的不斷進步,教育公眾辨識和應對深偽信息的能力變得尤為重要。只有通過提高警覺性和批判性思維,公眾才能在資訊泛濫的時代中保持清醒的頭腦,確保選舉的公正和透明。
Thumbnail
2024年是一個關鍵的年,不論對於企業還是個人。受到媒光燈關注的科技案例,包含高齡化、少子化、缺工、人工智慧、ESG、新科技、永續經營等,深深地影響到了我們的生活。此外,針對僱主品牌,以及面試和入職過程中的體驗進行分享。
Thumbnail
2023年被世人稱做生成式AI世代的元年,各式各樣的AI工具不斷湧現,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本文將詳細介紹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相關知識,以及各種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實現方法。
Thumbnail
【假訊息】 根據法新社報導,2024年代表世界半數人口的國家要舉行關鍵選舉,因而被視為民主的「成敗關鍵年」。 然而新技術卻加劇假訊息/假新聞的擴散,2024年將是對人工智慧(AI)一次重大壓力測試。
Thumbnail
2023年被視為AI元年,自媒體創作因AI技術爆炸式增長。本文探討AIGC技術和個人心態的突破,以及作者在自媒體創作上的轉變和情感體驗。此外,作者分享了使用各種AI工具的樂趣和實用性,供讀者參考。
Thumbnail
2024已如清晨的黎明破曉,遙想2023年在科技業的風風雨雨也已是過往雲煙。如果說2023年台灣的代表字是「困」,那不管國內或國外科技業的市場在2023年,或許能用「亂」一字以蔽之。 原本2022年底OpenAI在推出ChatGPT時,大家還未意識到他會對個人、或企業帶來甚是劇烈的影響。202
回顧2023,曾定下婉轉表達的部分,結果,只有活用默契的婉轉。 當然,這還只是婉轉表達的其中一部分。 所以,婉轉表達的下一步,是和認知同理心有相結合性。 簡單說,就是星星兒容易出現的,〝據實以報〞旁人的特點,反而,傷了他人都不知道。 其二,就是應用行為分析的部分,做進一步的助人。 婉轉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