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說出口,病人一起守

2023/12/0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外公是在民國100年9月過世的,想起當時過世前在醫院守候的那段時間,至今仍是無限的感傷,也有許多的遺珠之憾。以我外公的臨終前那段故事,藉以希望各位一同響應病安工作!

本身是公共衛生科系畢業,至今也在衛生行政公部門工作幾年了。雖非專業,但畢竟也讀了些衛生教育與基礎醫學,然而到後來外公的病症,諷刺地,應該是抽菸引起的肺癌。會說很諷刺是因為外公抽菸不是一天兩天了,我們卻也因為數十年來並沒有什麼異狀,即便有感到擔心,也想說就讓他安享晚年不要約束什麼,而最後得到肺癌雖然很不意外,但不斷咳嗽的預兆,加以外公沉默寡言的個性,那段時間的病程進展之快,卻仍讓我們措手不及。

到了醫院的那段時間,不短不長,卻足以讓我感到,我的所學,卻是在外公的臨終最後一刻幫不上什麼忙。我知道外公躺很久會可能有壓瘡,但我無法去避免;我知道外公吃飯容易咳嗽嗆到;但我只知道盡可能買粥類等容易吞食的食物;家人們認為要自己照顧,才能算是孝順。直到切片結果確認了,送入安寧病房後的那一天,開始請看護照顧的第一天,我們才知道可以吃布丁;可以用手術手套裝水做水球墊著身體,我們的所謂「孝順」卻是讓外公活受罪了數天!

而這一切,本可以出自我們一句詢問,向護理人員進行反應之後,可能就能獲得的資訊以及衛教,卻在我們的自以為是的當中,或是難以啟齒,未能一同融入、參與病人的照護。希望利用這樣的文章,用我自己的切身經驗,向大家一同呼籲:

一、「回應」醫護團隊的身份確認,哪怕是重複再重複,也是把關再把關,而不是在找麻煩,就如同打電話再次複誦一樣,更何況今天可能是一位護理人員照護許多病人,對於我們而言是重複贅述,但對他們而言可是重要一一確認機制,外公又是沉默的個性,而且住院那段時間精神混亂,卻又是一個矛盾的情況,好在家屬的我們能從旁協助確認。

二、「反應」任何問題,病人是我的家人,我最了解他(她),但我不知道如何醫治;醫護團隊知道如何診治及緩和病人痛苦,但不了解或只能獲知有限的病人情況,家屬的我們就是溝通的橋樑,如何把兩方面串連好,達到最有效的治療效果,需要靠家屬或本人勇於去反應問題。在期間與醫護人員協調不再積極進行抽痰的動作,因為外公顯得很痛苦,但我們卻忽略了向醫護人員雞婆地詢問另外餵食等問題,或許因為中國人的習性使然,也或許擔心麻煩到護理人員,希望這樣的通病引起的後果之鑑,能夠讓所有家屬或病人能夠勇於反應自身的病程疑慮與問題。

參與相關的活動以及擴大民眾的加入一同照護病人的團隊,照護絕非醫院一方的責任,也絕非家屬不必知道、不必關心。誰能保證自己也為醫生、護士的時候,碰到疾病上身,不會因此慌了手腳。只有大家一同開始重視這樣的議題,才能形成進步改善的力量。請大家一同為了病人安全與就醫品質,加持!加油!

    2會員
    12內容數
    一花一世界,三千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