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玩創作

2023/12/10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茫然的我,每天來回在公司與家裏的兩點一線。每天渾渾噩噩的,只擔心在公司的時候老闆會不會又莫名其妙的來找麻煩。我覺得那時候的我就像個出氣包,反正老闆就是先來罵我或處理我,然後心情好了就開始做他自己應該要做的事情。

無奈的我,在成為出氣包後只能躲在某個地方自怨自艾。想要換工作,想要換個環境。

現在的我,還是會想要換工作,想要換個環境。但,寫(創)作讓我可以有一個管道抒發,讓我覺得我是存在的。我喜歡寫,因為我覺得我自己在說的部份不好。很多寫作的書都告訴大家,會寫就會說,那是因為寫作也是訓練邏輯的方式。對我來說,寫跟說是兩回事,面對冰冷的螢幕,我可以盡自己所能的努力去說,雖然文字沒有溫度、沒有語氣,我可以用文字去敘述出來,讓大家試著去體會我的想法,去了解我想要說的。當我面對人的時候,我容易腦袋一片空白,反而詞不達意,在開始寫作了之後我發現寫作可以讓我自己放鬆,讓自己去思考跟輸出。

閱讀

我的寫作,跟閱讀有很大的關係。以前讀書的時候,看完就放著了;現在的看完書之後,我會先把書看完,用心智圖把書中的重點全部摘要出來。為了讓自己學會如何解構一本書,我讀了樊登的「讀懂一本書」。書中有提到閱讀是反脆弱的武器之一,當我們主動性的去閱讀,補足自己不足的知識,在讀書的時候我們要對書中寫的事實與結論都要保持中立,去確認事實與結論的真實性進而訓練自己的思維方式。

在書中我得到了屬於我解讀書的一個方式:

  • 閱讀目的:我的閱讀大都是主動興趣閱讀,在看到書名的時候我會思考一個目的。順著目的去讀書,會讓自己更有動力去讀書,去了解書中所說明的。例如我想要學習如何解構一本書,因此我選了讀懂一本書來看。
  • 想要解決的問題:一開始,我會先翻閱序章、目錄跟結語。確認這本書裡面有沒有一定要詳讀的部分。如果有,我會先記錄下來,然後在開始翻閱書的時候在該單元特別仔細的閱讀。以讀懂一本書為例,因為我想要知道如何解構一本書,因此我會針對解構書籍的章節特別詳細去看,去確認作者的解構方法,並將它紀錄下來。
raw-image
  • 最有印象或最有價值的一部份:書中通常會有一些例子、有一些話語我們看到的時候會特別有感覺。那我會先他先寫下來,並且記錄起來。在讀懂一本書中,我最有印象的點就是「瑞士刀」理論。人在多閱讀及學習的情況下,在我們身上會有的知識及技能會越來越多。就像是瑞士刀一般,雖然本質是一把用來切東西的刀,但還是有其他的功能可以使用。我們也是一樣,在主要的技能之外,針對其他的技能慢慢的去培養及養成,雖然可能無法的心應手的使用,當需要用到的時候也可以信手捻來。
  • 書中寫的解決辦法:因為我是有目的的閱讀,我會在裡面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或做法。然後把它紀錄下來。把作法或方法寫成一個重點摘要或者心智圖,讓自己可以方便檢閱。下圖就是我在書中得到的解構一本書的方法。我再用心智圖把它稍微濃縮及重點摘要。
raw-image
  • 總結:讀完書之後,要讓自己輸出。寫出心得,整理腦中的想法及書中提到的重點。把它紀錄下來,變成心得。

寫作

書看完了。我就會開始寫。我覺得寫作的這件事情很重要,因為在寫作的時候可以強迫輸出。

在寫作的時候我會分類,因為我目前輸出的文章分成兩大類:

第一類是遊記類,這是我出去玩或者是參加一些活動記錄下來的。在文章中我會分享我所看到的、我所參與的或者我跟家人的遊記。在記錄之外,我也會寫下我的想法或者感受,讓大家在看圖片的同時也可以知道我的感覺。

就像是大象溜滑梯裡面乘載了我的回憶及我與家人新產生的回憶;圈圈毛線織圍巾則是我帶著小孩參加童軍,第一次看到了這麼特別的毛線,讓小朋友用最簡單的方式進行圍巾編織。

在寫遊記的時候,我會盡量加入口氣或語氣詞。因為文字很常會沒有溫度,我會希望讀者也會有代入感。雖然大家的經歷可能都不一樣,但類似的回憶可能都會有的.....吧(大笑)。

只是,在寫紀錄類的文章要注意不要太詳細,太詳細可能會落入像寫流水帳,細節太多其實也不好;但也不要太簡單,文字太少會詞不達意,圖片太少可能又太嚴肅。這部分的拿捏就真的需要功力了,我也還在練習。

第二類是技術類,大多是有目的性的閱讀,我用前面寫的方式擷取書中的重點。然後以它為骨架進行文章寫作。我會先把標題都寫出來,以萬能讀書法這一篇我在寫作的時候,因為我是寫讀書心得,因此我會列出書名、作者、出版日期、摘要及心得五個章節。

前三個標題內容在書上就已經有了,我們可以就這樣把它抄下來。在看作者說明的時候,我也會去看一下作者有沒有其他的作品及生平,如果沒有詳細寫我會上網查詢一下,這樣可以比較容易了解作者。

摘要的話我會看著心智圖,去寫出我自己認為的重點,在寫的時候我會適時的加入自己的想法或看法。盡量口語化的把重點寫下來。

讀書心得就是看完書的總結了。每個人看完同一本書都一定會有不同的想法,畢竟不是課本,我們也沒有要寫作業。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試著去輸出,當多次寫作之後就不會覺得寫作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了。

平台

知識內容寫作課裡面有提到打造自己品牌的三個階段:

  • 第一階段:在熱門平台做最小可行性測試
  • 第二階段:建立自己的渠道
  • 第三階段:與夥伴一起合作

第一個階段就是要找一個熱門的平台,現在線上平台這麼多,像是FB(臉書)、IG、方格子等等。找一個適合自己的平台是很重要的。對我來說,因為我是一個老人家,其實IG我不太會使用(笑)。臉書的話又沒辦法把文章跟文字寫在一起,所以臉書我會在說明欄放摘要,下面再附上網址讓大家主動去看,可是我覺得這樣效果沒有很好。

在使用一陣子之後,我覺得方格子的平台不錯。因為我自己有一個Wordpress寫的部落格了(建立自己的渠道),但部落格的開始是非常的困難的。你根本不知道寫出來的東西有沒有人在看,但方格子提供了一個創作者平台,他的寫法跟我自己部落格寫法也很像,我可以圖文並茂的揮灑。雖然在寫作的路上我還是一位萌新,但在大家的幫助下也在努力成長中。

最後,要跟大家說的是,知識的輸出是沒有辦法一蹴可幾的。就像我還是一個寫作新手一樣,我自認為我自己還在累積的階段。我喜歡寫,喜歡看大家的回饋,喜歡分享給大家。這也是我寫作的動力。分享我閱讀與寫作的平台給大家,謝謝各位閱讀本文章。

12會員
68內容數
這是個非常隨興的專欄。文章會在我的生活、我讀的書、我的感受之間產生。技術的會非常技術,生活的會變成另外一種形態。或許大家會覺得不習慣,但這就是我。雜貨舖裡面什麼都有,希望大家可以在這裡得到,如果喜歡的再請不吝分享。https://hunghanzhijing.com/ 這裡是另外一個家,裡面也有很多文章,請大家看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