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張筱琦的作品是方方老師在線上介紹繪本《反正都可以到嘛!》,我被那不受限制的想像和自在童趣的畫風所吸引,再看到《哪邊是哪邊》時,心想真是非常的張筱琦風格。

整本書依循著自然隨性,輕盈溫暖的色調搭配上三個看似無厘頭的主角,只有在書名頁上,主角們是睜開眼的,喜歡這樣的安排,因為「這樣才可以搞不清楚,搞不清楚這邊是哪邊,那邊是哪邊」。另外,關於書籍設計的部分也見巧思,書中可見到作者在其他繪本創作的角色出現,開本的設計也符合這三個小鬼靈精怪的輕巧,更令人驚豔的是夜光效果,作者在專訪中也說到:「編輯想到,人生難免有些錯過的風景,也可能在面對危機時安然走過,我們身邊其實有很多「不一定知道的事」正在發生著,這剛好是《哪邊是哪邊》所傳遞的。以這方向延伸出一個想法:把「錯過的東西」,透過「夜光」設計帶進書本。」


如果我們只對焦在紛亂的事物上,便沒有心思和空間去發現美好的事物了,更或者,因為過多的擔憂及恐懼,反而忽略了那些美好的存在,也限制了自己對未來的想像和創造力!與其追悔過去或是擔心未來,不如好好掌握現在。不確定性本來就是人生的常態,沒有人能真正預測未來,這意味著我們更需要保持靈活,隨時做好應對的準備即可。更甚者可以看成是一個機會,因為未知的未來不也正同時意味著無限的可能性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