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理性投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理性投資,這四個字大家應該不陌生。可是怎樣才能做到理性投資呢?


理性投資,我個人理解是,應該先從定義"理性"做起。


什麼是理性?想探究理性是什麼,我想得先從理解人性做起。


人性,一般人的認知應該是,對於事情的慾望、恐懼、快樂、擔心等等。這些我們身體的帶給我們的感受,就是人性。可是人性不應該僅止於此。如果動物有其"物"性,那人類這個萬物之靈的"人"性,應該有別於一般動物吧?所以如果只把那些我們的感受,就當作我們的人性,那這和一般動物有甚麼差異呢?一般的寵物也有想吃罐罐的慾望、和主人玩耍的快樂、主人不在身旁陪伴的擔心等等,人類應該有多那麼一些東西,和一般動物不同,才會成為萬物之靈的,對吧?


所以真正的人性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463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喬飛的生活日誌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417會員
435內容數
我喜歡從生活中學習、體驗各種事物並記錄下來我的心得和感想,有點像是寫日記。 隨著年紀的增長、體驗各種人生的歷練之後,我會回去追蹤並更新我當年寫的文章。看著過去的自己,我覺得這樣很有趣。 "喬飛的生活日誌"最早於2007年在網路建立,歷經過多次blog的搬家,最後2019年落腳於VOCUS。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傻多棒喬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演算法讓我看到一篇文章,文章連結在這裡: 這篇文述說了一個投資朋友的問題:「難道指數跌了就一定會漲回來嗎?指數投資能複製過去的報酬率嗎?」 然後緊接著提出一個例子,日本日本1990~2010這20年股市持續向下,指數投資這個市場必定得到賠錢的結果。 緊接著得到一個結論:指數投資也會賠錢
如果追求知識就像那個人類想知道究竟未知的天是什麼樣子,那以前的人是如何認識天的? 以前(工業革命之前,或是科學革命之前)人類時代的天,是一個已經存在天上的天。那個"天"已經存在,而人們以各種宗教,或是各種想像去描繪那個天。可是現在的人類,對於"天"那個具體的形象已經打破,不認為有那個東西。可是
在我們的生活過程中,常常和他人進行經驗的交流。比如竹科媽媽社團,成員會在群中互相分享以及討論各自的經驗。投資也是,我們會詢問別人的經驗,理財達人的經驗。這會造成一種現象,不同人會有不同的經驗,如果我們問一個問題得到10種經驗,那我們會將符合我們自己認知的經驗拿來使用,和我認知不同的經驗捨去。
在芬蘭,小學生學習情緒,不是很重視課業,這是對的。 在台灣,小學生學習情緒,不是很重視課業,這是錯的。 蒙格曾經提過有關"避免犯錯"這個概念。可是如果凡事都有不同的面相,一件事情沒有絕對的對錯,那我們又如何知道怎樣是對的,怎樣是錯的? 我認為這時候哲學就派上用場了。一個投資理論一定
前幾天上課的時候,我的同學問我,為什麼不擔心投資會賠錢? 我想了一下,說實在的,我還真沒擔心過投資會賠錢。 從以前存個股,到現在重壓台積電,我好像都不覺得我會賠錢,這感覺還真的值得思考一下。 我想可以把我的經驗分成兩個部分,首先是有主動收入時期的存股。我從2008年到2020年,這
今天來增加一個理性投資的版區,體現在我的VOCUS沙龍首頁中如照片中的這個位置: 我有時候在創作文章的時候,會思考我到底在做什麼事情,我到底在追求什麼,我到底在想什麼,或是想這些東西到底有什麼意義,我到底想這些東西有什麼意義,想這些東西到底對投資有什麼幫助? 今天我的腦中突
今天演算法讓我看到一篇文章,文章連結在這裡: 這篇文述說了一個投資朋友的問題:「難道指數跌了就一定會漲回來嗎?指數投資能複製過去的報酬率嗎?」 然後緊接著提出一個例子,日本日本1990~2010這20年股市持續向下,指數投資這個市場必定得到賠錢的結果。 緊接著得到一個結論:指數投資也會賠錢
如果追求知識就像那個人類想知道究竟未知的天是什麼樣子,那以前的人是如何認識天的? 以前(工業革命之前,或是科學革命之前)人類時代的天,是一個已經存在天上的天。那個"天"已經存在,而人們以各種宗教,或是各種想像去描繪那個天。可是現在的人類,對於"天"那個具體的形象已經打破,不認為有那個東西。可是
在我們的生活過程中,常常和他人進行經驗的交流。比如竹科媽媽社團,成員會在群中互相分享以及討論各自的經驗。投資也是,我們會詢問別人的經驗,理財達人的經驗。這會造成一種現象,不同人會有不同的經驗,如果我們問一個問題得到10種經驗,那我們會將符合我們自己認知的經驗拿來使用,和我認知不同的經驗捨去。
在芬蘭,小學生學習情緒,不是很重視課業,這是對的。 在台灣,小學生學習情緒,不是很重視課業,這是錯的。 蒙格曾經提過有關"避免犯錯"這個概念。可是如果凡事都有不同的面相,一件事情沒有絕對的對錯,那我們又如何知道怎樣是對的,怎樣是錯的? 我認為這時候哲學就派上用場了。一個投資理論一定
前幾天上課的時候,我的同學問我,為什麼不擔心投資會賠錢? 我想了一下,說實在的,我還真沒擔心過投資會賠錢。 從以前存個股,到現在重壓台積電,我好像都不覺得我會賠錢,這感覺還真的值得思考一下。 我想可以把我的經驗分成兩個部分,首先是有主動收入時期的存股。我從2008年到2020年,這
今天來增加一個理性投資的版區,體現在我的VOCUS沙龍首頁中如照片中的這個位置: 我有時候在創作文章的時候,會思考我到底在做什麼事情,我到底在追求什麼,我到底在想什麼,或是想這些東西到底有什麼意義,我到底想這些東西有什麼意義,想這些東西到底對投資有什麼幫助? 今天我的腦中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股市中有一個有趣的名言「人性讓股市歷史不斷重演」。科技不斷的進步,人性總是如此。經濟學會有那麼多學派,是因為都是以人的行為都是出於理性的前提來提出。但其實人產生的很多行為都是基於各種複雜的原因而產生,這時經濟學就跟心理學結合,變成行為經濟學。
Thumbnail
  德雷福斯對這樣先驗理由並不買帳,他認為我們應該要問:「什麼是理性?」,去思考是「理性是必須的」還是「理性應該要是必須的」。也就是說,在實踐活動中,我們並不總是需要去做那些判斷。我們並不總是需要去將經驗體驗為包含有概念內容。去說理性瀰漫於這些活動之中,是一種理性主義者為其添加上去的「哲學責任」。
Thumbnail
只要是人性運作的市場,就一定有大跌的風險,決定股市獲利成效的要件之一,不是在上漲時擁有多少帳面獲利,而是下跌時能保有多少獲利,或是保有多少資金可以在機會來臨時撿便宜,唯一方法就是必須保持理性,不要被各種熱絡的新聞或市場氣氛影響
Thumbnail
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可以做正面解讀也可以負面看待,當中的不確定就是風險,如果沒有考慮風險而預設漲勢沒改變,會是符合理性邏輯的判斷?投資過程的任何時刻,如果沒有考慮其中的風險,都只是看似理性,其實是編造一個理性的理由來配合情緒的運作。
Thumbnail
傳統的經濟學設定人類的決策是「理性」的,但傳統經濟學無法解釋人類的很多行為,進而有學者把「心理學」融合進經濟學,就構成行為經濟學的主軸,也是了解人類實際行為的一門學科
Thumbnail
投資並非單純的技術操作,更是一場對自我的探索之旅。從道氏理論到技術分析的優缺點,再到風險管理、情緒控制,以及成功之道,每一步都是通往成功交易的必經之路。本文將從道氏理論開始,一路探討投資中的關鍵議題,帶給您深度的投資啟示。
Thumbnail
指數化投資教父約翰‧柏格所說,「整體的事實非常簡單。金融市場的總報酬,減去中介成本,等於實際交付給投資者的淨報酬。」被動投資人其實只需把整個市場的股票都買下來就好了,肯定會獲得整體市場的平均回報。然而,既然指數就代表市場,那就把指數買下來就好了,再簡單不過。
Thumbnail
人性只願意相信自己相信的事,只要市場熱絡的漲勢可以把大眾洗腦成前景樂觀,漲勢持續看好,市場就會出現許多貪婪且不畏風險的勇者,這現象過去發生,現在正在發生,未來也還會發生。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股市中有一個有趣的名言「人性讓股市歷史不斷重演」。科技不斷的進步,人性總是如此。經濟學會有那麼多學派,是因為都是以人的行為都是出於理性的前提來提出。但其實人產生的很多行為都是基於各種複雜的原因而產生,這時經濟學就跟心理學結合,變成行為經濟學。
Thumbnail
  德雷福斯對這樣先驗理由並不買帳,他認為我們應該要問:「什麼是理性?」,去思考是「理性是必須的」還是「理性應該要是必須的」。也就是說,在實踐活動中,我們並不總是需要去做那些判斷。我們並不總是需要去將經驗體驗為包含有概念內容。去說理性瀰漫於這些活動之中,是一種理性主義者為其添加上去的「哲學責任」。
Thumbnail
只要是人性運作的市場,就一定有大跌的風險,決定股市獲利成效的要件之一,不是在上漲時擁有多少帳面獲利,而是下跌時能保有多少獲利,或是保有多少資金可以在機會來臨時撿便宜,唯一方法就是必須保持理性,不要被各種熱絡的新聞或市場氣氛影響
Thumbnail
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可以做正面解讀也可以負面看待,當中的不確定就是風險,如果沒有考慮風險而預設漲勢沒改變,會是符合理性邏輯的判斷?投資過程的任何時刻,如果沒有考慮其中的風險,都只是看似理性,其實是編造一個理性的理由來配合情緒的運作。
Thumbnail
傳統的經濟學設定人類的決策是「理性」的,但傳統經濟學無法解釋人類的很多行為,進而有學者把「心理學」融合進經濟學,就構成行為經濟學的主軸,也是了解人類實際行為的一門學科
Thumbnail
投資並非單純的技術操作,更是一場對自我的探索之旅。從道氏理論到技術分析的優缺點,再到風險管理、情緒控制,以及成功之道,每一步都是通往成功交易的必經之路。本文將從道氏理論開始,一路探討投資中的關鍵議題,帶給您深度的投資啟示。
Thumbnail
指數化投資教父約翰‧柏格所說,「整體的事實非常簡單。金融市場的總報酬,減去中介成本,等於實際交付給投資者的淨報酬。」被動投資人其實只需把整個市場的股票都買下來就好了,肯定會獲得整體市場的平均回報。然而,既然指數就代表市場,那就把指數買下來就好了,再簡單不過。
Thumbnail
人性只願意相信自己相信的事,只要市場熱絡的漲勢可以把大眾洗腦成前景樂觀,漲勢持續看好,市場就會出現許多貪婪且不畏風險的勇者,這現象過去發生,現在正在發生,未來也還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