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財富自由,你一定要會的最強筆記術 《賺錢筆記》讀後心得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養成好的習慣「想要靠意志力」是不可能的事,人的意志力其實很薄弱,再加上資訊碎片化的時代,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在消耗我們的意志力。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一書提到人的大腦也是有體力的,體力用光了就會產生「心智疲勞」,你這時就會產生注意力不集中、失心瘋的狀況,這時候你想要依靠意志力去養成一個習慣,這註定會失敗。


例如像是減肥、運動、閱讀、儲蓄等等習慣,靠意志力逼自己去做,就很難持之以恆,比方拿存錢來說好了。我們的生活周遭充斥著一堆你「想買」的東西,很少有人能戰勝心裡的慾望,上班這麼累,下班當然要好好犒賞自己,日子久了當然也存不了錢,工作越累就越想花錢,所以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方法很簡單,任何人都可以做到,一天只要一分鐘,任何人都可以持之以恆,今天要介紹這本書叫做《 賺錢筆記 》,作者田口智隆在28歲時負債到要破產,他最厲害的是短短數年便還清欠款,34歲時不必再為錢煩惱,成功實現「財富自由」。這本書就是作者分享如何靠「寫賺錢筆記」翻身的心法,不需要多專業的知識,只要做到基本的「儲蓄」、「節約、「投資」就能成功,這個筆記方法,無論任何人都有辦法輕鬆做到,只要每天花一分鐘紀錄筆記就行了,養成寫「賺錢筆記」的習慣,幫助你邁向財富自由的道路上。



為什麼要寫賺錢筆記


人活著就是為了求生存,對一般人來說,穩定的收入、環境,以及舒適的場所,工作和人際關係,才會令人感到安心,如果少了這些,人就會感到恐懼,其中有一項,是所有人都會怕到不行的恐懼,那就是對「錢」的恐懼窮爸爸富爸爸提到一個概念,所有人都被迫參加「老鼠賽跑」,所以必須一直辛苦工作到退休為止,因為人們對失去金錢感到恐懼。



人類最大的慾望就是「追求穩定」



所以我們辛苦地替公司老闆創造利益、替政府貢獻稅金、替銀行繳交貸款、替信用卡的開銷付帳,可是從來沒有人教導我們,要如何消除「對錢的恐懼」,不論是誰都想過「不用工作也不愁錢」的生活,也就是所謂的財富自由,但是究竟要怎麼開始呢,相信這才是大家最感興趣的部分,這其實正是本書要推廣寫「賺錢筆記」的最大理由,用最簡單的方法,開啟財富自由的第一步,讓「財富自由」這件事變成,是一種人人都能做到的方法。


大家都聽過理財要開源節流,所以賺錢筆記的第一步,正是從節流開始做起,建立起正確的金錢使用習慣,徹底消除我們對錢的恐懼,你的財務達成收支平衡,甚至能開始存錢之後,這樣才有多餘的金錢與心力去開源。


這本《 賺錢筆記 》分成上下兩個部分上半部是幫助你學會如何「節流」的記帳筆記,下半部則是幫助你如何「開源」的投資筆記,學會了寫賺錢筆記,一定能徹底讓你擺脫對前的恐懼。


學會節流的記帳筆記

所以第一步,我們必須先建構一套存錢的系統,這個系統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和第二階各花30天,只要短短60天你就會成為一個懂得存錢的人。


第一階段:紀錄就好

第一階段的三十天裡,你把要把每一筆花費記錄下來,這樣就夠了,看是簡單,其實重點在於,先訂定一個絕對能達成的目標。

訣竅就跟「筆記瘦身法」一樣。

你光是每天記錄自己的飲食,就能輕鬆瘦下來,這種以簡單為訴求的方法,簡單好用。

一個月後檢討自己的金錢流向,會得到兩個效果:


  • 掌握自己怎麼花錢
  • 自動進入節儉模式




第二階段:執行分類

持續一個月的記帳後,你已經有了自己消費的數據,接著就要訂定儲蓄的戰略,方法也很簡單,請你根據金錢的使用方式分為三種「消費」「投資」「浪費」。


所謂的消費,是指你日常生活的必要性支出,例如房租、水電瓦斯、交通費、伙食費等,一切與食衣住行有關的開銷。


投資是你為了達成未來目標的支出,不限定一定是用錢投資,投資大腦、夢想以及你的目標,這也算是投資,就好比是拓展人脈的聚餐開銷,就屬於投資而非消費,投資書籍提升自己的學識,就是投資。


最後,浪費則是指不必要的開銷,過程中你可能會發現,有些支出你以為是投資,其實是浪費,或你以為生活開銷很少,實際上卻很驚人,生活上就有許多,你一定沒注意到的隱形生活花費 ,舉幾個常見來例子來說明:


外送:

無敵方便的外送服務,這就是伙食費爆增的隱形費用,因為一時方便就餐餐都叫外送,外送的費用比起外帶高出許多,偶爾一兩餐還沒關係,餐餐外送伙食費絕對爆表。


治裝費:

一時衝動買下的衣服,你的衣櫃真的少一件衣服嗎? 衣服買真正需要的就好了,常穿的就那幾件,衣服太多還會有選擇困難症的困擾,不要小看選擇衣服浪費的時間跟精力,前美國總統歐巴馬總是穿著灰色或藍色的西裝,雜誌報導曾引述他的話說:我在努力減少做決定。我不想花時間就吃什麼、穿什麼做決定,因為我有太多其它決定要做。


租屋:

租屋的費用實在不宜過高,租屋時考量夠住就好,大部分的情形你是在幫房東繳房貸,如果還在能力範圍內則是建議買房,能力不足才考量租屋。在台灣的狀況是因為通膨的關係,金錢實質購買力會逐年下滑,通膨增長的速度比貸款利率還來的高。

買房貸款實際上錢會越還越少,舉例來說20年前可以用100元買麥當勞大麥克餐,現在都逼近200元了。

相同的100元,實質購買力幾乎是下降快一半,你20年借的1000萬買的房子,現在可能漲到2000萬就是因為房子會反映通膨。看起來是房價高漲,其實是你手上的錢變薄,繳房貸你可以想成原本跟房東租屋,現在跟銀行租屋,所以無論如何,租屋費用都不宜過高。



買車:

養車費用驚人,晚幾年買車可以改變你的下半生,養車非常花錢,在台灣不管是牌照稅,燃料稅,還有開車要保養、加油,洗車美容等等,如果若非必須,真的是不一定要買車。 你可以使用irent租車,或是找uber代駕都很方便,《窮爸爸富爸爸》一書提到負債的概念,從你口袋掏出錢的事物,都叫做負債

所以買車、租屋等等無法創造價值的費用,都算是負債,除非車子是你的生財工具,那這時車子才能算作資產。



娛樂:

娛樂應該是休閒為主,但是太過享受小心金錢悄悄溜走。因為現代人生活壓力大,薪水追不上物價飛漲,只好追求所謂的小確幸(微小而確實的幸福),反正翻不了身,幹嘛不對自己好一點,於是手機要用最好的,吃要吃好的,如果錢不夠還可以刷卡分期,生活一定要光鮮亮麗,生活照片放在社群媒體上才有面子。


保險:

你的保險真的買對了嗎?很多人其實沒注意到自己的保險費其實太高了,保費過高有可能是買了不需要的保險或是買到終生型的保險。

特別是很多終生型的保險,乍看之下保險繳清之後,日後就有固定的保障,可是其實都沒有注意到通膨的問題。錢的實質購買力會逐年下降,你現在買的保額,在未來一定不夠用,到時候一樣要靠自己的存款,問題在終身型的保費又很高。

小資族手頭上錢就不多了,錢要先花在刀口上,對年輕人來說真正一定要買的保險,反而是定期保險,先用小錢規避風險,若一開始就把保險保好、保滿,其實會給自己過大的壓力,不得不慎。



訂閱月費:

網路服務都漸漸轉「訂閱制」,需要繳月費的項目就夠多了,不管手機費、網路費、水電瓦斯費用,現在更有串流媒體等服務,像是Neflix、Disney+、HBO GO,還有健身房月費或是其他月費等等,這些月費累計下來也是十分可觀的支出,如果沒在用的服務可以就先停掉,需要使用再訂閱就好。


信用卡分期:

小心使用信用卡,千萬不要用無期分期,因為買東西如果不是一次繳清,人是不會有感的,分期買一項奢侈品,分期之後的卡費會令人覺得尚可負擔,可是這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就是因為無感,你就敢多買幾樣奢侈品,反正分期不會痛,直到分期金額累加到你受不了的程度為止。



金錢使用的終極比例


金錢的使用推薦是「消費70%」「投資20%」「浪費10%」,

開始記帳之後,有些人會過份認真,什麼東西也不敢消費,把自己搞到壓力過大。這就跟減肥一樣,太勉強自己會累積壓力,很容易失敗復胖。要持之以恆下去,偶而放鬆也沒關係千萬不要省過頭,把自己變成小氣鬼,刪減掉必要開支就本末倒置了。

例如整天在貨比三家,只是會了省一塊錢浪費大把時間,或著跑去排隊排一整天就是為了搶便宜機會,實在是沒有必要,所以支出可以適度安排一定的比例,不要過度浪費就好。省錢省過了頭,其實也是一種浪費,為了省錢浪費了精力、浪費了時間就大可不必,老是說自己省吃儉用的人,其實才是最浪費的人,因為他們把最珍貴的時間都浪費掉了。




事先分配好預算

事先分配預算,就是要事前預測自己每個月會花多少錢,事前分配好不同用途的款項,你可能會問:


「哪有辦法預測自己每個月要花多少錢」

放心吧,記帳之後很容易就預測到了。

「持續記錄開銷一個月之後,你大概就能了解自己每個月需要多少錢」

以我自己為例,我是把必要支出分成飲食、教育、住家、交通、休閒、保險、稅金、交際等項目,

我持續記帳一個月大概就知道食衣住行約略的支出費用有多少,大額支出會出現的時間點,就可以提早安排與規劃。

例如保險費年繳會比月繳便宜,但是你就必須先規劃出一筆固定費用,子女教育費用與稅金也會在固定的月份出現,寫預算可以讓我提早安排這些費用,清楚知道自己什麼時間該花多少錢,節流筆記分成三個部分「消費」「投資」「浪費」,目的是要你搞清楚金錢的流向一旦開始紀錄,你才知道錢都是用到哪裡去了。




協助你開源的投資筆記

窮爸爸,富爸爸》對於資產的定義是「能把錢自動搬進口袋裡的東西」,光是只有存錢還是無法感到安心,只有投資才能讓你真的心安,如果你完全沒有投資,只仰賴薪資收入過活,萬一不能工作,這樣的生活方式的風險太大了。


不過有個重點要注意,千萬不要幹一些「在假日去超商打工」「跑外送」等工作,出賣自己的時間來賺取金錢,這種行為和在公司上班沒兩樣,等你辭職就馬上沒有收入。所以專注本業的同時,請務必思考「你有幾種被動收入來源?」,常見的被動投資來源有股票、債劵、租金收入、基金,不過投資與存錢不一樣的,投資一定會有風險,所以時常聽到基金廣告的台詞: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這意指就是投資沒有保證一定會賺錢,需要事先設定好你的策略與資金控管模式,無法避免的就是人性,不論你是賺是賠,都一定會出現情緒,最穩健的方法就是,依照你的策略按表操課,就算出現漲跌,你依然可以正常生活不受影響,因為投資是為了賺錢增加被動收入,可是搞到影響工作與生活的心情就本末倒置了。



本書下半部告訴我們,賺錢筆記除了紀錄投資進度,其實更重要是提醒自己的初心,還有當初設定的策略為何?

如果說投資就像開一艘船出海冒險,目標是賺錢的話,策略就是你怎麼操作船的方式,出海過程中不可能都風平浪靜,可能刮大風,起大浪,不過你穩定操作持續朝目標前進,總有一天會到達目的地,書中就分享了三個寫投資筆記的心法,幫助你我穩健朝向「財富自由」的目標前進。




第一、投資筆記的寫法

紀錄投資筆記主要分作四個項目:


  1. 金融商品的購買日期
  2. 購買的商品名稱和購買的價格
  3. 購買的心情與原因 (萬一遇到波動時就不會動搖)
  4. 預計可以賺多少(預測多久時間可以賺到多少報酬)如果與預期完全不符,該商品就要立刻停損

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分散投資的種類和領域,將風險降到最低,看到感興趣的情報,簡單記在「賺錢筆記」,不要老是記在腦袋裡,例如現在AI正紅,你可能開始對輝達產生興趣,如果你沒有寫投資筆記,可能腦袋一熱就直接花錢給他買下去了,但是如果是紀錄投資筆記上,你必須把為何要買? 理由、原因、預期的投資報酬率? 清清楚楚寫下來,當你寫下理由,腦袋可能就會比較清楚,日後遇到大漲大跌,你也不會輕易動搖,投資的大原則是「莫急、莫慌、莫害怕,慢慢來最快」



第二、你一定要知道的72法則

不過花太多時間達成目標也不好,這邊提一個快速計算獲利翻倍的72法則:

72/複利率(%)=資產翻倍的年數



假設你有100萬,如果十年內資產要翻倍,算法就是72/10年=7.2%,意思說你找到一個投資金融商品,年化報酬有7.2%,本金投入什麼也不做,單靠複利10年就會變成200萬,更何況這10年期間你不會什麼事都不做吧? 你手頭上有存到閒錢,勢必還會再投入增加本金,進而加快累積財富的速度,用這個72法則,你可以快速計算你投資翻倍的時間,這樣心裡也比較有底氣。




第三、DCA平均成本法


這裡推薦新手最容易入門的策略:平均成本法(英語:Dollar Cost Averaging,DCA )又名「懶人理財術」或「定期定額投資法」


透過固定的時間間隔,購買固定金額,例如每個月的 1 號購買 1 萬塊的某個金融商品,讓時間分散避免集中投資的風險,避免因為投資的波動影響投資的心情。專業的投資專家多數都會推薦這樣的方法給「新手」、「懶人投資者」,因為DCA策略和存錢的感覺很像,只是你變成是存股票,DCA的優點是穩定、降低風險,你也不用時時刻刻盯盤,可以專注在你的本業工作上



但是DCA的缺點就是你只能得到平均獲利,不會大賺也不會大賠,如果你購買的是市值型指數型基金,你的獲利就跟隨著市場一起前進,不過你要知道,大多數的投資人,年化報酬率多半輸給大盤,如果你自己的策略打不贏大盤,何不加入它還比較省事。



在台灣常見的就是0050、006208等市值型ETF,幫你買進台灣市值前五十大公司股票,美股則有VOO,主要追蹤美國500大企業指數,約占美國股市市值80%,此檔美股ETF成分股包含Apple、Microsoft、Alphabet Inc.、Meta 和Tesla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龍頭企業,涵蓋多種產業。


此外還有VTI,主要追蹤美國整體市場指數(CRSP),相當於投資美國整體經濟,涵蓋全美大中小型公司的股票,成分股比例為巨型股41%、大型股30%、中型股19%、小型股7%和微型股3%,前10大成分股與VOO相同,但VOO更專注於成長較強勁的大型公司上,而VTI則是關注整體經濟的影響。


如果你還覺得不夠分散,則可以選擇VT,VT 等於買進「全世界」 40 多個國家 9,000 多家公司,VT 美國投資比例僅佔58.6%,其餘依序為日本、英國、中國,投資比例為6.8%、4%、3.8%。



投資的目的,不在發一筆橫財,而是以長遠的視野,有效率地增加資產





《 公益活動 》讓「閱讀」幫助自己也幫助他人。


台灣展臂閱讀協會」是由一群熱血的醫療人員,想要推廣「兒童閱讀」「親子共讀」「偏鄉外展服務」,讓弱勢家庭有平等閱讀與醫療的機會。

若你喜歡賺錢筆記這本書,可以透過此連結購買,本站獲得回饋金將全數捐贈給「展臂閱讀協會」,並將金額公布在網站與粉絲專頁,希望你我的閱讀除了開拓視野,更能幫助他人,這個社會需要更多正向的力量。


或您可以直接到台灣展臂閱讀協會,捐贈您的善款,您可以選擇一次性捐款,也能定期定額捐贈善款。

若您有圖書欲捐贈,書寶二手書店也有提供「捐書助公益」的活動,您可以將家中圖書委託書寶二手書店代售,書寶會將銷售金額轉為愛心善款,捐贈給與書寶合作之公益團體。

不論捐款的形式如何,就讓閱讀幫助自己,更能擴大幫助他人,做個快樂的分享者。




每個人都會有許多難題,「閱讀」讓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你的答案也許已經被某人寫在書裡了,唯有閱讀能解決你的問題,擴展個人的視野,希望遇到瓶頸的你,在這裡能聽到你需要的一本好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查理芒格追求財富的意義巴菲特一生的摯友與伙伴, 查理芒格告訴我們:我對富有充滿熱情, 這個熱情不是因為我想用有物質生活, 而是我想要獨立,迫切的獨立. 我們追求財富未必是想住百坪豪宅, 未必是想開高檔跑車, 而是我們要獨立, 在經濟上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你的思想,人格才能獨立, 因為真正的經濟獨立能為你
Thumbnail
avatar
Justin Lee
2023-12-02
「金錢與幸福的交錯:追求財富自由的心靈之旅」生活的旅程如同一場繽紛的交響樂,其中金錢與幸福交織成了旋律的主旋律。在這個現實的舞台上,我們追求著一種特殊的自由,那就是財富自由。這不僅是一場通往物質繁榮的旅程,更是一場深入自我、平衡心靈的探索。然而,當我們走在這條通向財富自由的道路上,我們是否曾想過,金錢和幸福之間的關係是如何糾結交織 ...
Thumbnail
avatar
四十而已
2023-08-13
追求財富自由之前,請先減少金錢焦慮感上周末和好久不見的小艾碰面,步入而立之年後的他顯得有幾分疲憊,眼袋變深,整個人瘦了一圈。在好久沒吃的愛店裡,小艾一邊捲著義大利麵,一邊帶著無奈感說:「我什麼時候能財富自由呢?」
Thumbnail
avatar
人生自由實驗室
2023-07-04
為什麼你該放棄追求財富自由?大家好,我是小畢,我曾經也是一個上班族,相信大部分的人都跟我一樣厭倦上班的生活,因為上班不只要面對來自老闆的壓力,還有同事間的競爭,重點是失去了自由,如果今天不是為了養家餬口賺生活費,應該很少人會願意選擇上班的日子吧。 正因為上班是如此痛苦,財富自由就變成大家追求的目標了,於是近幾年市面上就出現不少
Thumbnail
avatar
小畢
2023-07-03
原本以為追求財富自由會快樂其實魚好像不快樂 一直在找沉澱自己的方法,但是事情一直很多,靜不下來,把太多事想的太簡單,最後得到更混亂的思緒,直到感冒,讓自己真的靜下來。 想做太多的事情,導致無法滿分,如果都追求80分,但是內心還是有點空虛,但是其實都是自己給自己的壓力、麻煩。也不是說做隨便就開心,而是隨著要邁入40歲,更需要一
avatar
很想財富自由的魚
2023-06-17
我們追求的, 真的是"財富自由"嗎?所謂的海賊王, 就是這個世界上最自由的人
Thumbnail
avatar
文少的烏比岡湖
2022-08-09
思維:看穿鏡花水月,追求財富的本質鏡中花、水中月,看上去和現實無異,但在鏡面或水中,無論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觸及真實的存在。 而在現實裡,花朵自不用說,哪怕是天上明月,只要肯追求,人類都能登月。 嘗試從現象背後,去發掘本質。以我們有限的時間跟精力,一定要捨末、逐本,才有可能企及我們的目標。 說到財富,大家會想到什麼? 累積實力。
Thumbnail
avatar
方小小
2022-08-05
書評《多少才夠》財務規劃三本柱大公開 :幫助你不只追求財富,更追求快樂到底多少錢才夠退休?到底花多少時間在工作才夠?要花多少時間與家人相處才夠?這不單單只是一本談論財務規劃的書,更可以說是一本探索我想追求一個怎樣生活的書。
Thumbnail
avatar
Mr.S
2022-06-26
人類追求財富的慾望無窮盡人類追求財富的慾望無窮盡 在「股海」中所謂的專家不見得就那麼厲害、而你也不見得就技不如人,想要學投資先要建立正確的「心態和觀念」很多投資者明知股票要低買高賣,順勢操作,但卻「知易行難」主要原因便是沒有考慮到進出的時機點。 股票交易中「買方與賣方」是同樣聰明機智、股價形成是市場對隨機而來的,因此,股
Thumbnail
avatar
股東哥-存好股領息
2021-02-04
我想追求的,根本不是財富自由…「財富自由」這四個字,好像變成一個人人都在談論的夢想, 但遙遠的距離在現實世界卻又好像是幻想…
Thumbnail
avatar
黑媽家庭經濟研究所
2020-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