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創生,要如何串聯服務團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地方創生的最簡單概念就是地方要活下來,要怎麼做地方才算是活下來?只要有人就能活嗎?遠遠不夠,地方創生的活下來,除了生命意義的延續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活氣!除了一個人的活躍之外,更重要的是整個鄉鎮的人都能參與活躍,整個鄉鎮的生生不息才是地方創生真正的意義。

地方創生也不是一個人的地方創業,一個返鄉年輕人能夠做的就是經營好自己的公司,做好自己的事,能夠聘用三五個在地人算是成功事業了,而要聘用三五十人、甚至於影響整個鄉鎮,那應該不是一個返鄉青年就能做到的;而若換成另外一種思維,假如一個年輕人能夠幫助10個在地人,若有10個年輕人不就能夠幫助100個在地人了嗎?若有10種創生模式,每種模式有10個年輕人參與,每個年輕人協助10個在地家庭,合計就是1,000個家庭了,一個鄉鎮若有1,000個家庭都可以各式各樣的方式參與地方創生(創活)的活動並產生營收,這1,000個家庭不就活起來了嗎?在地的家庭活了,地方自然就活起來了。

照片來源:網路圖庫

照片來源:網路圖庫

各式各樣地方創生(創活)的方式,到底是什麼呢?貨出去、人進來;人來了,讓他停下來;2小時變4小時、4小時變8小時、8小時變一天、一天變兩天...,在地人只要努力規劃讓來到這裡的旅客好好享受2小時、4小時、8小時、1天、2天,用食、住、行、遊、購、娛充實旅客來到這裡的分分秒秒,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沒有山沒有海就多多利用空房、空景、空人跟空氣,同時再想想在地人的腦袋裡還可以激盪出什麼吸引旅客的東西來,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泛泛的旅客,用地方的特色把同好吸引過來,把同好變粉絲,把粉絲變朋友,把朋友變成支持者,把支持者變成關係人口,讓他們回到自己的鄉鎮之後堅定地支持你,變成你的忠誠擁護者,不只是重遊更是呼朋引伴地定期來來往往。

照片來源:網路圖庫

照片來源:網路圖庫

食、住、行、遊、購、娛是由在地不同的業者所從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精,每個人都把自己的強項做到極致,每個人只做自己專精的一件事就好,用串珍珠的概念把不同人的強項串成一個珍珠項鍊、做成耳環、胸針,把旅客的2小時4小時8小時一天兩天做成光彩奪目的珍珠飾品,這就是創造出來的價值。

照片來源:網路圖庫

照片來源:網路圖庫

人來了、貨也要出去,被企業管理界奉為圭臬的產、銷、人、發、財或許不完全適用於地方創生,但是基本觀念是沒錯的,生產4M備妥了嗎?(材料Material、設備Machine、人員Men、方法Method);行銷6P有了嗎?(產品Product、客人People、通路Place、價格Price、促銷Promotion、策略Policy);人力資源如何解決?(徵選新進、在職訓練、升遷調任、薪資架構、生涯輔導、退休安排);資訊&研發要怎麼做?(運用資訊科技來創造組織的競爭優勢與提升經營績效,滿足企業經營的需求,達成企業目標。);財務規劃是如何做?(管理企業資金需求的提供及調節運用。產值最適化、合作夥伴財富最大化、利潤最大化、永續經營目標),單一個地方創生業者當然無法備妥產銷人發財團隊,但是若以鄉鎮為單位呢?或是上述的串珍珠團隊呢?團隊的型態也不是備妥妥放在辦公室,而是多多運用雲端團隊以及群眾外包的方式把企業經營該有觀念、方法及工具備齊,也應該設定企業永續經營ESG以及SDGs人與環境永續發展目標。用身在地方、融入地方、心向國際,串連在地好夥伴打造自己的國際水平迎接全世界的好朋友!

照片來源:網路圖庫

照片來源:網路圖庫

avatar-img
41會員
582內容數
地方創生的重點在於創活, 活得下去才能生生不息! 在微微時代,讓自已活得自在! 每個人只做自己專精的一件事, 只要串聯,越在地越國際,因為小所以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喬以思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賺不了錢、買不了房、結不了婚、不敢生小孩,對未來沒有希望....四不一沒有,提出的是事實,解決方法是什麼呢?所有問題的根源不都在經濟嗎?若是在家鄉能收入穩定、開銷又小,不就能賺到錢嗎?不要北漂、南漂、不要擠在都會區,不就沒有買房的需求嗎?生活安定、沒有壓力,結婚不就理所當然嗎?而結了婚生小孩更是必然
地方創生的基本元素是地方.人.就業;亦即要讓地方上的人有工作、留在地方工作;而且不是一個人有工作,而是一群人有事做;只要人可以活下來,地方就會生生不息。 要讓地方上的一群人一起工作,除了尋找在地DNA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形成共識。而以台灣人的民族性來說,要讓一群人團結合作、形成共識一起工作向來是
小朋友在地方創生的角色是甚麼?~是主角!~地方創生是為了給小朋友留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 為什麼要地方創生?為的是要重新找出地方的活力,讓地方能夠延續下去。日本自2007年起人口總數一路往下滑,至今已減少300萬人.在2014年8月前總務大臣增田寬也出書"地方消滅論"引起廣泛討論與爭辯,內容是日本有
地方創生,就是”在地”,”活下來”! 不是一個人活下來,而是一群人一起活下來。 當你想要活下來,你就會發出光芒,別人會看到你的閃閃發光,接著再想一想你們住的地方有些什麼?周圍的環境有些什麼?住在這裡的人們腦袋裡想些什麼?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就算沒有山沒有海,有沒有空房、空景、空人、甚至於空氣
國發會是地方創生的中樞神經,掌控所有資源、擁有優秀人才及運籌帷幄的能力,可以規劃讓全國民眾奮力向前的目標、可以橫向串聯所有部會一起向前、可以下放資源讓22縣市政府訂定方案、可以協助368市區鄉鎮公所解決面臨的問題共同向目標邁進、可以一起享受所有市區鄉鎮在地青年的耀眼光芒。 台灣的地方創生已快滿五年
“地方創生”顧名思義就是要幫地方創造生機、要讓地方“活”下來,地方的單位是區鄉鎮,讓住在那裡的人有工作就能活得下來~這是地方創生的最原始構想,當然背後林林總總的因素及偉大抱負戰略目標...在這裡不贅述,因為坊間所有討論地方創生的文章都說過了,對市井小民來說,哪裡能活得下來我就停留在那裡,當然若能夠留
賺不了錢、買不了房、結不了婚、不敢生小孩,對未來沒有希望....四不一沒有,提出的是事實,解決方法是什麼呢?所有問題的根源不都在經濟嗎?若是在家鄉能收入穩定、開銷又小,不就能賺到錢嗎?不要北漂、南漂、不要擠在都會區,不就沒有買房的需求嗎?生活安定、沒有壓力,結婚不就理所當然嗎?而結了婚生小孩更是必然
地方創生的基本元素是地方.人.就業;亦即要讓地方上的人有工作、留在地方工作;而且不是一個人有工作,而是一群人有事做;只要人可以活下來,地方就會生生不息。 要讓地方上的一群人一起工作,除了尋找在地DNA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形成共識。而以台灣人的民族性來說,要讓一群人團結合作、形成共識一起工作向來是
小朋友在地方創生的角色是甚麼?~是主角!~地方創生是為了給小朋友留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 為什麼要地方創生?為的是要重新找出地方的活力,讓地方能夠延續下去。日本自2007年起人口總數一路往下滑,至今已減少300萬人.在2014年8月前總務大臣增田寬也出書"地方消滅論"引起廣泛討論與爭辯,內容是日本有
地方創生,就是”在地”,”活下來”! 不是一個人活下來,而是一群人一起活下來。 當你想要活下來,你就會發出光芒,別人會看到你的閃閃發光,接著再想一想你們住的地方有些什麼?周圍的環境有些什麼?住在這裡的人們腦袋裡想些什麼?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就算沒有山沒有海,有沒有空房、空景、空人、甚至於空氣
國發會是地方創生的中樞神經,掌控所有資源、擁有優秀人才及運籌帷幄的能力,可以規劃讓全國民眾奮力向前的目標、可以橫向串聯所有部會一起向前、可以下放資源讓22縣市政府訂定方案、可以協助368市區鄉鎮公所解決面臨的問題共同向目標邁進、可以一起享受所有市區鄉鎮在地青年的耀眼光芒。 台灣的地方創生已快滿五年
“地方創生”顧名思義就是要幫地方創造生機、要讓地方“活”下來,地方的單位是區鄉鎮,讓住在那裡的人有工作就能活得下來~這是地方創生的最原始構想,當然背後林林總總的因素及偉大抱負戰略目標...在這裡不贅述,因為坊間所有討論地方創生的文章都說過了,對市井小民來說,哪裡能活得下來我就停留在那裡,當然若能夠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近年來,隨著社區再造的推動,各地社區都積極投入營造工作,希望打造出更有特色、更有活力的社區。然而,在推動社區再造的過程中,也常常會遇到一些難題。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地方創生,豐原需要的是什麼? 是場場煙火般的活動,還是一次性的旅客潮? 是日漸式微的傳統產業,還是轉型的契機? 我認為,
Thumbnail
作者何培鈞是一位專注於地方創生工作的個人,他在臺灣竹山投入多項社區活化計畫,並將經驗擴及亞洲各地。本書紀錄了他十五年來的經驗和心得,以及他所推崇的九個觀點。透過本書的閱讀,讀者可以獲得作者對於地方創生工作的深刻體悟和熱情,並得到一些實用的啟示。
Thumbnail
2021年,國家發展委員會設立「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希望讓民間地方創生團隊能獲得支持,培育更多在地人才。鹿港著鹿計畫、北斗寶斗青村未來式、溪州老人國回春計畫皆位於彰化縣內,這三組扎根地方的團隊,如何讓社會成為眾人的學校?地方創生又該如何向下扎根?
「我們都是一體的」,這個概念療癒了我離開土地的哀傷,也再次幫助我看見自己還不夠敞開。自己也還沒「決定」,是否要為了「讓自然攻進都市」這樣的理念而願意踏出生命的舒適圈。 這週末 @共好生活勞動合作社 協力 @食在安心合作社 的民族植物工作坊。@立蘇 帶領我們所有人練習思考,為何想透過民族植物,達
Thumbnail
純樸的集集小鎮,曾被票選為「台灣十大觀光小城」的集集小鎮,不但擁有歷史悠久的鐵道支線特色,更結合迷人自然生態、懷舊人文風光,還有各式在地小吃和創意美食,感受樸實恬淡的小鎮氛圍。 返鄉青年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家鄉更美好,形成永續生態支持系統,這才是永續城鄉真正的實踐。透過「人、地、產」的盤點,挖掘
Thumbnail
農村社區、休閒農場、休閒農業區傻傻分不清楚? ▍農村社區:農村社區通常指的是一個小型的農村聚落,是農民和農村居民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休閒農場:休閒農場是一個提供給遊客休閒娛樂和農業體驗的場所。 ▍休閒農業區:休閒農業區是一個結合了農業、休閒和觀光等多種元素的綜合性場所。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地方現實中的社會階級與地方圈的現實等主題。實例融合作者在日本石川縣加賀市的經歷,定義出什麼樣的人適合到地方發展。提醒了在選擇工作時,不必追求即時顯著的成長,而是應該專注於本業技能培養。不僅可以實現溫飽,也能找到事業上的突破。要是沒辦法持續提升自己,將會隨年齡增長陷入更深的泥沼。
Thumbnail
感謝大家一起同行,一起把這樣的模式打造出來~無比感恩!💖🤗 我一直相信,新的世界是先由一群敢玩、玩得起的人(意識頻率高、跳脫生存壓迫),意識揚升+生活落地,先玩出模式,然後再擴展讓更多人有路可走(翻轉機會),邁向共好生活的未來!
Thumbnail
近期與身邊的伙伴們談起什麼是地方創生,總覺得需要留下一些簡單的紀錄做為未來的參考使用。 首先是「定義」為何;另外就是近年興起的地方創生品牌顧問的「品質保證」甚至獲得各大企業基金會的聘僱肯認與提供不少資源。除了社區總體營造資源左手換右手的問題之外,後者的狀況也顯示各方基金會高度需要地方創生相關績效。
Thumbnail
會知道這個概念,是來自一場講座的偶然際遇,也是那時聽著長年在國發會審理地方創生案的林承毅老師分享而知。地方創生在台灣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從日本的社區總體營造展開,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到社區生命共同體為目標,是一段公民賦權的啟蒙運動,而台灣在政策制定總喜歡從鄰近的日本開始模仿...
Thumbnail
近年來,隨著社區再造的推動,各地社區都積極投入營造工作,希望打造出更有特色、更有活力的社區。然而,在推動社區再造的過程中,也常常會遇到一些難題。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地方創生,豐原需要的是什麼? 是場場煙火般的活動,還是一次性的旅客潮? 是日漸式微的傳統產業,還是轉型的契機? 我認為,
Thumbnail
作者何培鈞是一位專注於地方創生工作的個人,他在臺灣竹山投入多項社區活化計畫,並將經驗擴及亞洲各地。本書紀錄了他十五年來的經驗和心得,以及他所推崇的九個觀點。透過本書的閱讀,讀者可以獲得作者對於地方創生工作的深刻體悟和熱情,並得到一些實用的啟示。
Thumbnail
2021年,國家發展委員會設立「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希望讓民間地方創生團隊能獲得支持,培育更多在地人才。鹿港著鹿計畫、北斗寶斗青村未來式、溪州老人國回春計畫皆位於彰化縣內,這三組扎根地方的團隊,如何讓社會成為眾人的學校?地方創生又該如何向下扎根?
「我們都是一體的」,這個概念療癒了我離開土地的哀傷,也再次幫助我看見自己還不夠敞開。自己也還沒「決定」,是否要為了「讓自然攻進都市」這樣的理念而願意踏出生命的舒適圈。 這週末 @共好生活勞動合作社 協力 @食在安心合作社 的民族植物工作坊。@立蘇 帶領我們所有人練習思考,為何想透過民族植物,達
Thumbnail
純樸的集集小鎮,曾被票選為「台灣十大觀光小城」的集集小鎮,不但擁有歷史悠久的鐵道支線特色,更結合迷人自然生態、懷舊人文風光,還有各式在地小吃和創意美食,感受樸實恬淡的小鎮氛圍。 返鄉青年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家鄉更美好,形成永續生態支持系統,這才是永續城鄉真正的實踐。透過「人、地、產」的盤點,挖掘
Thumbnail
農村社區、休閒農場、休閒農業區傻傻分不清楚? ▍農村社區:農村社區通常指的是一個小型的農村聚落,是農民和農村居民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休閒農場:休閒農場是一個提供給遊客休閒娛樂和農業體驗的場所。 ▍休閒農業區:休閒農業區是一個結合了農業、休閒和觀光等多種元素的綜合性場所。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地方現實中的社會階級與地方圈的現實等主題。實例融合作者在日本石川縣加賀市的經歷,定義出什麼樣的人適合到地方發展。提醒了在選擇工作時,不必追求即時顯著的成長,而是應該專注於本業技能培養。不僅可以實現溫飽,也能找到事業上的突破。要是沒辦法持續提升自己,將會隨年齡增長陷入更深的泥沼。
Thumbnail
感謝大家一起同行,一起把這樣的模式打造出來~無比感恩!💖🤗 我一直相信,新的世界是先由一群敢玩、玩得起的人(意識頻率高、跳脫生存壓迫),意識揚升+生活落地,先玩出模式,然後再擴展讓更多人有路可走(翻轉機會),邁向共好生活的未來!
Thumbnail
近期與身邊的伙伴們談起什麼是地方創生,總覺得需要留下一些簡單的紀錄做為未來的參考使用。 首先是「定義」為何;另外就是近年興起的地方創生品牌顧問的「品質保證」甚至獲得各大企業基金會的聘僱肯認與提供不少資源。除了社區總體營造資源左手換右手的問題之外,後者的狀況也顯示各方基金會高度需要地方創生相關績效。
Thumbnail
會知道這個概念,是來自一場講座的偶然際遇,也是那時聽著長年在國發會審理地方創生案的林承毅老師分享而知。地方創生在台灣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從日本的社區總體營造展開,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到社區生命共同體為目標,是一段公民賦權的啟蒙運動,而台灣在政策制定總喜歡從鄰近的日本開始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