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高雄同志大遊行在今年11月完成,遊行的訴求加強對同志伴侶領養權宣導,以及提升社會對女同志、女性身體關注。整個大遊行洋溢著歡笑與亮點,但背後仍藏著無數的眼淚,需要家人的支持與專業的協助。在遊行一隅,有一群人邊分享邊落淚,對於自己的性傾向,他們依舊沒有勇氣告訴家人朋友,也無法面對大眾。
台灣已於2019年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化的國家,今年更開放外籍人士來台同婚,是世界聞名的性平尊重國家。性別尊重除了LGBTIS的性別傾向外,在21世紀之後,又陸續提出一些性別傾向,是不在男女、陰柔陽剛二元特質中的。例如不以性別為條件的【泛性戀】、感受不到性吸引的【無性戀】、對虛構人物感到性吸引力的【紙性戀】、以及生理與性別認同上是男性,但喜歡做女性裝扮的【偽娘】。
泛性戀(Pansexuality)
泛性戀是一種無論對象的生理性別或性別認同為何,都可能產生身體吸引或愛慕情緒的性傾向。泛性戀認為生理性別與心理性別不是自己對他人產生戀愛感情或性吸引力的決定因素,性吸引對象是包括了在男女、雌雄以外的各種性別,不僅和雙性戀完全不同,也超脫於性別二元論之外。
與以往非異性戀被精神疾病標籤化一樣,泛性戀被指為是「性偏離病症」,對非典型對象、幻想情境、個體行為產生強烈性愛喚起的體驗。很多人可能以為泛性戀是一種比雙性戀還要濫情的性取向,但如同電影《丹麥女孩》講述了跨性別畫家莉莉·埃爾伯勇敢面對自己性別認同的故事,他們的愛戀不受到性別和性取向的約束。泛性戀者可以喜歡上任何人是一種錯誤認知,因為他們的愛戀感受是在性想法之前的。
無性戀(Asexuality)
2001年由大衛·傑創立的The Asexual Visibility and Education Network(AVEN)將無性戀定義為一個人感受不到性吸引力,只想投入純粹的浪漫關係,例如喜歡一些親密而非性的肢體動作,如擁抱、接吻、牽手等。但還是有一些無性戀提出他們會感受到性吸引,只是對於性行為不感興趣。
無性戀者常被病理判斷為「性慾機能減退障礙」,這是錯誤的想法,無性戀者雖不能受到性吸引或缺少性慾,但仍會為了取悅伴侶或繁衍後代進行性行為。近年來開始有作品提及無性戀,如 NHK 於 2022 年製播的《不能相愛的兩個人》,對於無性戀和無浪慢傾向的生活描寫極為寫實,如周圍的無法理解與逼婚、坦白卻被誤會為藉口、和好友相約同居破局,甚至向家人表明卻還是硬被綁上戀愛關係等。對於無性戀想要有更多認識,可加入FACEBOOK的「台灣無性戀小組社群」,他們也有參加今年的同志大遊行。
紙性戀(Fictosexuality)
紙性戀是指對虛構角色感到性、浪漫、婚姻欲望,但鮮少對真人有類似體會。由美國日本傳播的動漫文化,在今日的東亞國家已成為次文化主流,隨著網路資訊媒介的普及,虛構人物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增生,對虛構角色產生感情已經屢見不鮮。近日有宅文化的網友跟我討論「近藤顯彥與虛擬偶像初音未來結婚」的議題,以及日本將推出真人版尺寸「Gatebox Grande」3D投影裝置的新聞,覺得與人工智慧虛擬人物愛戀已打破次元障壁。在泛性戀、無性戀的認同概念下,這並非是難以理解的事情。
一些性平人士認為紙性戀是假的,不應該包含在多元性別內;也有人認為紙性戀是病理上的「戀物癖」。紙性戀被認為難以理解,或是被當作嗜好或怪癖,其實這是對「人性戀」的慣性迷思。紙性戀者跟泛性戀者都有泛靈論的感受,相信所愛慕的物體具有靈魂、智力、情感,甚至能夠溝通,認為「我婆」並非不切實際的幻想或是自我嘲弄,而是他們對於浪漫關係的實踐,對於虛構角色的情感投注和行為互動,是真實無比的。
偽娘(Otokonoko)
偽娘是指女性化性別表現的男性,與單純的男扮女裝表演不同,後者一般沒有女性化的心理。偽娘是一種喜歡異性裝扮或有此癖好者,與跨性別者基於性別認同而做出的打扮不同,他們生理上是男性,而性別認同因人而異。偽娘通常也不會影響到正常的工作與家庭生活,如台灣的「最美檢察官」一般。由於較常人重視裝扮,所以網路上戲稱「這麼可愛一定是男生」。
在ICD-10中的「戀物性異裝症」類別已經被取消,在ICD-11中,除非伴有明顯的痛苦,或是有重大的傷害或死亡風險,才會被診斷為「性慾倒錯障礙」。在宅文化中,有一個新造的英文詞彙「crossplay」,即扮演與原生性別特徵相異的角色,樂趣源於以自身展開女性為中心的美學體現,如同線上遊戲設定自己的角色,不僅可以選擇性別,也可以對五官、身材、妝容、髮色與衣著等細節進行調整。當偽娘妝扮完出門,彷彿踏入一場充滿愉悅的大型多人線上角色扮演遊戲。
對於現代的多元性別意識,一些專家說是人類「平靜的滅絕」,因為非雙性戀類別,都不是以生物學生殖模式來滿足或實現,沒有考量繁衍下一代,而是以戀愛感與幸福感為主要訴求。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高爾丁(Claudia Goldin)提出「避孕藥改善女性勞動地位」、社會應減輕「生育懲罰」等,說明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不一定要為了生兒育女而犧牲幸福。而我認為,人都是相異的存在,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所有特質都應該被尊重,新世紀性別意識也該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