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系統規劃 - 多國語言

2024/03/18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台灣市場規模不夠的先天不足,加上網際網路有打破地理限制的特性,在我從事系統開發以來,出資人或是產品經理在發展數位產品時,常會希望系統能夠觸及全世界各地的使用者。衍生的就是系統需要能夠全球化、在地化的需求。然而這不僅僅是一個關於語言轉換的問題,而是一個涉及技術、法律以及市場策略等多維度的問題。

為了協助出資人或產品負責人理解系統全球化過程中的挑戰,我預定開一個系列的主題文章,聊聊全球化系統的規劃的各個面向。從多國語言的系統規劃開始,逐步討論到其他關鍵領域。


多國語言的商業價值

從商業價值的角度來看,多國語言系統的實施有幾個優勢。

首先,它大大拓寬了市場覆蓋範圍。通過將產品或服務本地化為用戶的母語,企業能夠更有效地進入新的國際市場,並與當地消費者建立更強的連結。這種策略不僅增加了產品的觸及,還提升了用戶的信任。

其次,多國語言支援可以提升用戶體驗。在界面和產品說明中提供在地語言支持,能夠讓用戶更容易理解和使用產品,從而提高整體滿意度。在複雜的產品或服務中尤其重要,如金融服務或高科技產品,準確的語言表達能確保用戶正確理解功能和服務。


多國語言的長短期成本

軟體系統的多國語言支援,需要處理的有兩個,一個是介面多國語言,一個是內容多國語言。介面的多國語言比較直觀,就是整個軟體框架中所顯示的文字,包含「建立」、「確定」、「網路斷線,請重新連線」…等。這些文字通常在系統發佈後不太會再改變,在系統建置時統一作翻譯就好。介面的多國語言,主要是在版面上會需要多下功夫,因為很多介面在設計時,可能會把文字的位置留得剛剛好,但變更語言後,就會受到影響。

raw-image


以這個 App 的首頁為例,從「電池電量」、「心跳」到「通知設定」等,都是選單介面多國語言的範圍。

要注意的是在變更語言的時候,語言的字符長度是會有差異,這在一些按鈕或是表格內,很容易跑版,舉例來說「尋找裝置」與 「Find Device」的字符長度差不多,但 「通知設定」與 「Notification Setting」就明顯容易超出範圍,在翻譯的時候就要斟酌。當然,折行也是一種作法,但在不同語言,按鈕的高度可能就會不同,某種程度也是一種跑版。







第二種內容多國語言,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比較偏文字說明的內容,也需要多國語言的版本。通常內容區域在使用者介面上,會留下充足的區域,所以不太用擔心切換語言後跑版的問題。衍生的另一個議題是營運單位的資料上稿問題。


購物網站線框稿

購物網站線框稿

以常見的購物網站為例,做內容多國語言表示,要上架一個產品,從產品標題、簡介、產品介紹到商品規格等,所有文字說明的項目,都需要在後台提供不同語言的文稿。在我從業的經驗,很多業主並沒有準備跨國行銷或營運的人員,導致除了第一次系統發佈的內容,有多國語言版本。後續上架的內容,就只有繁體中文。即使在後台強制要填入所有語言版本的內容才能存檔也沒有用,維運人員會把中文內容貼四次。

多國語言的內容,不是只有系統開發的時候送一次翻譯就解決了。

你需要準備對應營運方案,不管是僱用相關人員,或是找好可長期配合的翻譯社,並預留每次上架時的校稿期間等。這段的維持成本可能是很多業主在初期沒想到。


多國語言系統的實作方式

主語系檔 + 翻譯檔

raw-image

目前的最佳實例是選定一個主語言,其它的語言的內容都用翻譯檔的型式儲存。這樣的結構,能夠確保在第二語言的內容不齊全時,能至少顯示主語言的內容,而不會缺一個洞。


各國語言的系統獨立運作

raw-image

嚴格來說,這並不是多國語言的系統,而是各自獨立搭建服務或站台。可以使用同一套程式碼,或是乾脆用不同的程式碼。在系統的某一處,提供跳轉的連結。

各地有不同文化習慣法規,也有喜好的商品或是呈現方式。設計一個全世界的人都覺得好用系統或服務,到一個規模後容易互相牽制。所以各自搭建獨立的服務,不管是從意見整合、開發複雜度、營運行銷等角度來說,都是互相影響最小的模式。更容易做到完全的在地化。


使用線上翻譯服務

另一個模式,就是送 Google Translate 翻譯。以前 Google 甚至直接提供插件,讓你可以放在你的網站中。但眾所週知,Google 翻譯的可讀性並不好,加上 Google 自己也出了 Chrome 插件,等於每個網站都可以直接全文翻譯,後來也比較不流行在網站上還加一個翻譯插件。

當然,近期 ChatGPT 的崛起,翻譯的精準度與可讀性,到達另一個層次。最新的做法,可能用第一種 「主語系檔 + 翻譯檔」結構,在儲存主語系檔後,直接送 GPT 進行翻譯後存至翻譯檔,如此雖然在地化的程度仍然有限,但對於維運內容多國語言的成本,會大幅下降。


小結

多國語言的成本,除了開發的結構比較複雜外,衍生的議題是介面的影響,及長期維運的問題。尤其是要讓內容維持多國語言皆有且意思一致,這件事其實成本並不低。

如果你的團隊暫時沒有這樣的能量,建議你暫時把這個時間跟開發預算省下來,早點上線,或許效益還更高喔!


    3會員
    5內容數
    歡迎來到「數位旅人日誌」。我是駒米,一位軟體發展顧問。這裡將記錄分享系統規劃經驗、商務策略到科技趨勢,探索數位發展的未知旅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