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普遍存在動機性推理 :
當事情發展不如預期般順利時,我們普遍不願意接受,反而傾向說服自己現在的處境沒那麼糟。比如:買股票套牢很嚴重,假裝沒看到,告訴自己是長期投資。
2.快樂 = 現實 - 期待 。
3.人會跟自己理想的事物去比較,但那個理想的事物在現實當中是否真的存在?
4.學習接納自己,並且承諾自己會依循內新的價值觀,讓自己去感受並接受現實。
人往往會在心中有一個理想化的事物,並且會試圖朝這個目標去達成。但是這個理想化的事物,他受到了外界的影響跟內心的形塑後,反而成了一個不現實的事物。比方說你在社群網路看到,有一個身材很好的網紅,每天身穿名牌,每天搭百萬豪車上下班,吃飯都是到高級餐廳,看起來每天都過得很好很舒服,你的心裡就會想,我會不會有一天,也可以變成像他一樣「成功」的人?
所以你嘗試往這一方向去努力,但是過不久你會發現,你很難在沒有資源的情況下,馬上衝刺,就可以達到你的理想狀態,所以你會感受到挫折,接著你會說服自己,現在生活也還可以嘛,「反正我總有一天會成功」。但是就是這樣的觀點,讓你無法真心接納現在的自己,反而裹足不前。
所以作者認為,要追求理想化的目標,首先要先認清,你夢想的事物是否真實存在於現實?你看到外表光鮮亮麗的人,他們的實際生活真的過的好嗎?還是只是包裝出來的形象。就算他們真的在社會獲得一定成就,他們也能保持快樂,沒有任何煩心事?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人既有錢有權有幸福有快樂有成就感...並且能持續一輩子?仔細分析一下,你會發現,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這樣的事情,那我們追尋這樣的目標有意義嗎?
接著,作者認為,人應該要學習活在當下,接納自己。因為過去你無法回溯,未來你無法預知,只有當下的事物,是你有辦法掌握的,我們可以繼續往前走,但是不意味著,我要追逐理想,而是透過察覺自己,理解自己的想法,讓自己在做任何事的時候,不受其他事物的影響,這就是接納自己的重要。
看完這一個章節,我自己深有感觸。因為不論是求學過程:我會期待自己考上好學校,雖然自己成績普普通通;或著是剛出社會:我會期待自己年輕有為,在職場上殺出一條血路,但明明自己還沒有累積甚麼職場經驗。過程中,我都是在追求那個理想的狀態,沒有去意識,這個理想的「完人」,你很難馬上在很短的時間,又不怎麼努力的情況下,就達到跟這個「完人」一樣的高度。
所以,當我在職場第一份工作結束,身心俱疲的從菲律賓回到台灣,我開始學習承認,自己永遠不會成為,可以獨闖江湖,改變一切的天才。我現在就是一個普通人,既然身為一個普通人,那就接受現況,去學習,善用自己手上握有的工具,規矩的做好眼前的事物。
也就是這一個心態轉變,讓我在後續,轉職軟體工程師的過程,莫名的順利,並且在第二份工作的心態,我發現,自己要比第一份工作,表現要來的穩重、細心與踏實。雖然不免,腦中還是會蹦發出,對未來憧憬的幻想,但是這個幻想,我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有多少比例,是我現在有耐心的努力,是能夠做到的。下一個章節,將繼續分享「耐心」對於踏實感練習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