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的起源傳說- 王的文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是人生第一次飛出國,一下飛機,看著指示牌上圈圈、直線、橫線的外星文,深刻感受到文化衝擊。事隔多年,儘管外星文依舊遠在宇宙,還是抱著期待點開了一個人的家庭劇院。

不熟悉韓國歷史,只能將「悖離史實」的爭議放在一邊,單純就觀影經驗來討論。先說結論:



可惜了!這樣一部漂亮的作品。


步調如順水行舟,像一名乖巧的好學生所寫的文章,不拖泥帶水,目標明確。雖然在電影一開始,無知觀眾我確實丈二金剛,頭上冒出許多問號:「這是什麼朝代?說的是哪國語言?為什麼崇儒就須排佛?」好在隨著劇情推進,渾沌中摸索著的時空背景總算逐漸明朗。



---------------貼心防雷線---------------


電影開門見山地以鄰國和尚渡海求經,顯現大藏經的珍貴與不凡,同時攤開君臣之間意見相左的難處。接著,另一位主角橫空出世,華麗解決眼前的困境,意外地讓孤掌難鳴的君王看見願望成真的可能。絲滑、合理,處處精心斧鑿,為故事而故事,卻也因此難脫無聊單調。相信導演也注意到了,在劇中幾個橋段鋪入輕鬆笑梗,卻略顯刻意,生硬地有些差強人意。


人們說的是韓語,寫的卻是漢字,被士大夫壟斷的文字。

你想過ㄅㄆㄇㄈ是怎麼被創造出來的嗎?電影鉅細靡遺地刻劃出造字的艱辛過程,這也是整部片最精華、佔最大篇幅、也是最讓我驚奇的部分。從口腔發聲部位開始、從日常用語的發聲分類,到鬼畫符般或點、或線、或組合點和線,眾人日夜嘗試著從梵文、八思巴文及藏文等表音文字中找到一絲能夠擺脫中國表意漢字的線索,還得夠簡單、五歲小兒也能學,才可能在最短時間內普及於天下。身為明朝藩屬國,一舉一動備受箝制,世宗大王急切的造字動機並不難理解,獨立國家怎能沒有自己的文字呢?

然而,就像秦始皇為了一統天下,雷厲風行地廢除百家鳴放的各國文字,推行「書同文」政策,主要還是為了「方便管理」。電影卻將美化濾鏡開到最強,強調世宗造字是為百姓、為文化傳承,只在某次與和尚的針鋒相對間輕描淡寫地透露出漂亮話底下隱藏著的善意的暴力——假藉文字之名,行統一之實


我們正在創造使用千年的文字。

出發時即抱著至高的歷史使命,必定少不了痛苦掙扎地去蕪存菁,可惜這等用心良苦無法傳達給自家儒臣。大庭之上,臣子們個個毫無遠見,淨擔憂著自個兒獨擁漢字密碼的地位不保,絲毫無法為上位者分憂解勞,一言不合就起身反駁、就憤而離場,甚至明著暗著情緒勒索。這君王也當得太窩囊?還是世宗就是這樣親民、平起平坐?

大王終日操勞國事,心心念念著造字大業未竟,就算沒有糖尿病大概也會過勞死。好在,身旁有朵亦柔亦剛的解語花,懂得適時推夫婿一把,與面癱和尚身後的小師弟一樣,起到了極好的潤滑效果。不然任這兩顆大石頭相互碰撞,只會落得兩敗俱傷,一個乘著孔子而去、一個背著佛祖負氣歸山吧!


人人都知道桃子裡面有幾顆種子,但無人知曉種子可以造出多少個桃子。

雖然在劇情編排上有不盡完美之處,讓抱著極高期待的小小觀眾難掩失望,卻仍在考驗耐心的觀影過程中,見到不少美麗的風景:不論是壯闊的山林與建築、承著千年重量的世界文化遺產(如:極難得被拍攝的八萬大藏經)、或是考古講究的華麗韓服。透過大螢幕,在在向世界傳遞著韓國悠久的歷史文化與多彩的自然資源。除了攻佔世界舞台的KPOP外,韓國電影儼然成為另一項韓國文化輸出的成熟利器。


raw-image
《王的文字》나랏말싸미
導演:曹喆鉉
劇本:李松元、琴貞妍、曹喆鉉
主演:宋康昊、朴海日、全美善



謝謝你讀完這篇文章!

好的內容需要投注加倍的時間和精力,蘿蔔存活無法只靠陽光空氣水💦

邀請你認養一畝蘿蔔田,支持蘿蔔在創作之路成長茁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生菜小班
24會員
151內容數
生菜小班班長⍢胡蘿蔔⍢聊日本打工/度假、電影
生菜小班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2024/12/31
2024/12/26
滿島光、岡田將生、石原里美、星野源…加上編劇野木亜紀子,這部片能不賣座?
Thumbnail
2024/12/26
滿島光、岡田將生、石原里美、星野源…加上編劇野木亜紀子,這部片能不賣座?
Thumbnail
2024/08/13
「你的敵人呢?還在睡嗎?」『不、他的敵人醒了。早安!』削弱國仇家恨的尖銳稜角,長出帶著幽默的嘲諷,在老爺爺的勇敢與堅持下,屋內的煙硝成了幼稚的鬥嘴。
Thumbnail
2024/08/13
「你的敵人呢?還在睡嗎?」『不、他的敵人醒了。早安!』削弱國仇家恨的尖銳稜角,長出帶著幽默的嘲諷,在老爺爺的勇敢與堅持下,屋內的煙硝成了幼稚的鬥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天文:問天》講述朝鮮歷史上最為出色的國王之一朝鮮世宗,與其重用的發明家蔣英實在一同為家國改革曆法之時,潛藏的君臣之愛以及朝臣們暗潮洶湧的心計,在王朝之中所掀起的一段腥風血雨。許秦豪導演改編自真實史實,讓觀眾重新看見讓觀眾重新看見朝鮮王朝的一代君主,勇於開創自身家國道路前的艱辛歷程。
Thumbnail
《天文:問天》講述朝鮮歷史上最為出色的國王之一朝鮮世宗,與其重用的發明家蔣英實在一同為家國改革曆法之時,潛藏的君臣之愛以及朝臣們暗潮洶湧的心計,在王朝之中所掀起的一段腥風血雨。許秦豪導演改編自真實史實,讓觀眾重新看見讓觀眾重新看見朝鮮王朝的一代君主,勇於開創自身家國道路前的艱辛歷程。
Thumbnail
文言文是什麼?是打破時間演進與地域隔閡的文字書面文字。
Thumbnail
文言文是什麼?是打破時間演進與地域隔閡的文字書面文字。
Thumbnail
九月中去一趟首爾,發現這本縮小版的《訓民正音》(훈민정음),看到的時候超級興奮,用木盒裝著摸起來很有歷史感,於是二話不說馬上買了一本!學韓文的人都知道,我們所學的韓文是朝鮮時代第四代國王(世宗大王)於1443年所創造的,在15世紀以前,韓語沒有文字書寫系統,都是用「漢字」來標記韓語⋯⋯
Thumbnail
九月中去一趟首爾,發現這本縮小版的《訓民正音》(훈민정음),看到的時候超級興奮,用木盒裝著摸起來很有歷史感,於是二話不說馬上買了一本!學韓文的人都知道,我們所學的韓文是朝鮮時代第四代國王(世宗大王)於1443年所創造的,在15世紀以前,韓語沒有文字書寫系統,都是用「漢字」來標記韓語⋯⋯
Thumbnail
韓劇和韓國電影出現的身分證上好像有漢字? 之前去韓國旅行有看到路邊寫著漢字? 韓文單字好像很多漢字詞,聽起來像中文? 講到韓文單字,我通常在韓文入門課會告訴學生韓文單字大致上分成四種身份,第ㄧ:純韓語單字(순우리말)、第二:漢字詞單字(한자어) 、第三:外來語(외래어)、第四:新造詞(신조어)。
Thumbnail
韓劇和韓國電影出現的身分證上好像有漢字? 之前去韓國旅行有看到路邊寫著漢字? 韓文單字好像很多漢字詞,聽起來像中文? 講到韓文單字,我通常在韓文入門課會告訴學生韓文單字大致上分成四種身份,第ㄧ:純韓語單字(순우리말)、第二:漢字詞單字(한자어) 、第三:外來語(외래어)、第四:新造詞(신조어)。
Thumbnail
這部電影沒有什麼特別精采或是能夠爆紅的元素,但若是恰好正在學習韓文的人找來看,應該能夠感受到文字的被創建出來及它的邏輯系統都別有一番巧妙之感,或許在熟記讀音時,會經由電影的呈現通曉些什麼,也能從中感受到世宗大王想要使語言和文字結合讓知識得已有機會讓每個人接觸到的心情。
Thumbnail
這部電影沒有什麼特別精采或是能夠爆紅的元素,但若是恰好正在學習韓文的人找來看,應該能夠感受到文字的被創建出來及它的邏輯系統都別有一番巧妙之感,或許在熟記讀音時,會經由電影的呈現通曉些什麼,也能從中感受到世宗大王想要使語言和文字結合讓知識得已有機會讓每個人接觸到的心情。
Thumbnail
《詩經.國風.邶風.北風》 北風其涼liong5,雨雪其雱phong。 惠而好我,攜手同行hong5。 其虛其邪?既亟只且! 北風其喈kai,雨雪其霏hui。 惠而好我,攜手同歸kui。 其虛其邪?既亟只且! 以上的字詞都是語音因時因地變化後的應變諧音字!
Thumbnail
《詩經.國風.邶風.北風》 北風其涼liong5,雨雪其雱phong。 惠而好我,攜手同行hong5。 其虛其邪?既亟只且! 北風其喈kai,雨雪其霏hui。 惠而好我,攜手同歸kui。 其虛其邪?既亟只且! 以上的字詞都是語音因時因地變化後的應變諧音字!
Thumbnail
1443年(正值中國明代,明英宗正統年間)朝鮮王朝第四代君主世宗大王(李裪,1418-1450年在位)創制「諺文」並頒布《訓民正音》,其中詳細說明了造字原理及使用方法。由曹喆鉉導演執導,宋康昊、朴海日及全美善領銜主演的電影《王的文字》(나랏말싸미),即是以世宗大王造字的歷史背景展展開故事。
Thumbnail
1443年(正值中國明代,明英宗正統年間)朝鮮王朝第四代君主世宗大王(李裪,1418-1450年在位)創制「諺文」並頒布《訓民正音》,其中詳細說明了造字原理及使用方法。由曹喆鉉導演執導,宋康昊、朴海日及全美善領銜主演的電影《王的文字》(나랏말싸미),即是以世宗大王造字的歷史背景展展開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