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靖容 醫師|中醫觀點:便秘、自律神經失調、落髮治療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黃靖容醫師談便秘

「你今天大便了嗎?」現代人因飲食精緻、生活不規律、精神壓力等因素,便秘成為常見文明病。便秘定義為一周內排便小於三次,或解便困擾,如用力解便、大便乾硬、腹脹痛等。中醫分類便秘為熱秘、氣秘、冷秘、濕秘、虛秘等,建議個體化治療。

生活建議

  • 均衡飲食:攝取適量膳食纖維、油脂。
  • 適當增加水分攝取:每日飲水量需適量,早晨可飲溫水促進腸胃蠕動。
  • 增加活動量:定時起身走動,搭配運動改善便秘。
  • 良好排便習慣:固定解便時段,避免抑制便意,可使用小凳子協助。

自律神經失調—黃靖容醫師助您找回身心平衡

人體自律神經分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黃靖容醫師認為平衡為健康基石。外在壓力、生活作息失調導致陰陽不平衡,可能引發頭暈、胸悶、便秘等症狀。中醫透過中藥或針灸調理陰陽平衡,緩解身心不適。

生活上的身心保養建議

  • 穴位按摩:每次3-5秒,輕柔不過度按壓,可搭配呼吸調息。
  • 腹式呼吸調息:有助於身心平衡,緩解壓力。
  • 透過HRV儀器檢測自律神經平衡狀態:無痛非侵入式,可在中醫科檢查室進行。

中醫如何看待落髮

黃靖容醫師認為頭髮健康來自血液滋養,氣血虛損和血液循環不流暢是造成落髮的主要原因。中醫對氣血虛損、腎精不足、肝鬱氣滯、血燥風熱、濕熱蘊積等落髮類型提供個體化的治療建議。

生活建議

  • 氣血虛損:適當飲食、運動,避免過度減肥。
  • 腎精不足:補腎食材如何首烏,需尋求專業建議。
  • 肝鬱氣滯:適度緩解情緒壓力,透過運動活絡氣血。
  • 血燥風熱:適度調節情緒、生活習慣,避免攝取辛辣刺激食物。
  • 濕熱蘊積:避免過度滋補,減少攝取高糖、高油脂食品和酒精。

透過中醫的綜合治療,可改善身體不適,找回身心平衡。

原文出處: 中山醫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中醫觀點] 接續-關於我前文提到 "先就我所親身參與的各種專科醫療觀點,來談談我「完全主觀」的各種經驗或體悟" 於是第一篇就由中醫觀點來接續這個議題吧。
Thumbnail
avatar
張晉魁 中西醫師
2023-12-09
教養孩子——在以孩子為重心的文化裡,孩子的觀點從幼時就會被認真當一回事,而讚美在這種文化中無處不見我的兒子奧利佛(Oliver)大約十個月大的時候,就已經懂得用正確的方向拿起書本。朋友或祖父母來訪時,孩子的父親或我會故意把書倒過來拿給他,等著他把書轉正。這時訪客一定會興奮地稱讚他,他會看起來一臉得意。他那時真的有感到自豪嗎?也許不是像成人那樣的自豪……
Thumbnail
avatar
臉譜出版
2023-07-05
<如何在親密關係中往幸福多活一點點>2023/5/21(日)公益團體活動紀錄先好好照顧「人」的層次、好好連結,願意放下自身成見、價值觀去聆聽並貼近對方,再回到「事」的層次,便能讓關係品質更好。 透過成員們的分享看見所謂的「品質時刻」,不一定是要透過出國或是花大錢而達成,反而透過日常專注地相處,表現出對關係的感謝與重視,更能持續替關係加溫。
Thumbnail
avatar
小紅臉
2023-05-22
[食記]台中南區_Yasumi cafe_近台中高工_世界拉花大賽台灣區冠軍_沒有差一點只有剛剛好Yasumi的老闆在2018獲得世界拉花大賽台灣區冠軍,想要享受拉花(Latte Art)藝術不需要捨近求遠到國外去,在夏日的午後,在Yasumi的吧檯挑著舒服的位置,可以近距離的觀看老闆聚精會神拉花的過程。
Thumbnail
avatar
LAZY LAZY BONE懶懶骨頭的裸辭日記
2022-08-09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圖畫書中創意「觀」點文 / 賴筱彤(「繪本任意門」版主) 偶爾,還是有人會問我,區區幾百字的圖畫書(甚至無字書)到底有何好看之處?我心裡總會想起這段威廉.布萊克的詩句:「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而會如此提問的人真小看了圖畫書,也小看了自己。 大人當久了,會忘記自己曾經也有小孩的純心。 作者:賴筱彤
Thumbnail
avatar
童里繪本洋行
2022-03-24
【一飛基金投資觀點】中國不確定性提升,中國基金能逢低布局嗎?中國不確定性提升,中國基金能逢低布局嗎?
Thumbnail
avatar
一飛小姐
2022-03-24
avatar
郝廣才
2021-06-24
從「清冠一號」談經典「傷寒雜病論」,以及台灣社會對中醫的偏見你也對「清冠一號」有興趣嗎?讓我們從經典「傷寒雜病論」開始講起
Thumbnail
avatar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2021-05-22
關於國中歷史課綱的一點小心得歷史這個科目我一直認為是「知識之母」。 它告訴我們, 大至這世界運行的法則; 小至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 做事有依循, 待人有其道。 甚至進行各種知識的歸納與體系化,都得仰賴歷史的研究。 甚至每個學科都會特別拉出該學科的歷史軌跡自成領域。
avatar
洪啓堯
2020-09-09
【那些幫不上忙的心理醫生,以及醫病關係中的不平等】回到以自我療癒為出發點的自由書寫 我人生中第一次看心理是在2016年。在此之前,很少使用健保卡的我一直是模範乖寶寶,很少生病,更別談說是從來沒走進過的心理衛生科。當時用的是健保門診的家醫科心理衛生。 直到2017的一場情傷勾起心中回憶再度爆發,當時又再度陷入憂鬱傾向的我,無奈之下與資訊不齊全,只好再次前往相同地點報到,但是這次的醫
Thumbnail
avatar
林佳儀 Lin ChiaYi
2019-05-22